一是报销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每年都把一些新药品、新技术、新耗材纳入医保目录范围,很多临床必需、价格昂贵的创新药可以报销了,更多的罕见病药物也纳入了报销范围。医保目录内药品数量从2017年的2535种增加到2023年的3088种,6年新增553种,年均增长90多种;2023年国家医保局将50多种罕见病用药纳入了医保报销目录;2024年将辅助生殖技术门诊费用纳入了报销范围。
二是医疗费用逐年增长。医疗费用在增长,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医药费用年增幅在8%左右,2021年与2011年相比,全国次均住院费用由6632元上涨到11003元,十年间涨幅约66%;全国次均门诊费用由180元上涨到329元,涨幅约83%;全国人均就诊次数由4.7次提高到6.0次,增幅约28%。
三是报销比例不断增加。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之初35%左右提高到70%左右;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了60%;从2021年,两病支付比例由50%增加到60%;2022年月支付限额由30元增加到40元。
四是重特疾病逐年快增。一方面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快,罹患重特大疾病的老年人数逐年快速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凑不断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重特大疾病患者覆盖范围逐年扩大,门诊医疗费用和住院医疗费用逐年上升。
五是消费水平持续提升。随着医药诊疗技术的快速进步,医保待遇水平不断提升,居民经济条件持续好转,群众对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强,到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人数逐年增加,人均医疗成本持续增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