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摊金额暴涨100倍1亿人加入的相互宝是保险史上最大骗局吗?新浪财经

分摊金额暴涨100倍,1亿人加入的相互宝是“保险”史上最大骗局吗?

原创金道人

背靠马爸爸的相互宝加入人数,已超过1亿人。

伴随着加入人数越来越多,人均分摊金额反而越来越高。

最新一期分摊金额变成了4.17元,相比最初的3分钱,暴涨100多倍。

1.08亿加入,相当于每期缴纳互助金4.5亿,每个月缴纳9亿。

全年推测下来,分摊互助金额高达百亿。

而近日,银保监会发布《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直接点名相互宝属于非持牌经营。

这百亿金额,是否有暗箱操作,不然为何会被监管点名?

1亿人加入的相互宝是“保险”史上最大骗局吗?

今天就为大家一一揭开真相。

一为什么分摊金额越来越高

1.分摊金额为什么越来越高?

相互宝分摊金额越来越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已加入人群本身年龄增加,疾病发生率提高。

相互宝去年11月加入人数就已超过1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区,加入人数已相对趋于稳定。

所以新加入人数越来越多,分摊金额理应变化不大,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一个基本共识:年龄越大,罹患重疾的概率越高。

随着参保人群年龄的增加,理赔件数的增加是必然的。

而根据原保监会颁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各年龄段的疾病发生率是稳定的: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

移动支付用户比例为:男62.1%和女37.9%;

20岁以下用户占比27.4%,21-30岁占比30.8%,31-40岁占比22.6%,41-50岁占比11.3%,51-60岁占比5.5%。

我们可以结合上面两组数据,把重疾的发生率分成5组,然后分别算出每组的平均发生率:

而相互宝0-39岁,互助金30万;40岁-59岁,互助金10万。

并收取8%的运营费用,所以,0-39岁的人患重疾,要分摊32.4万;40-59岁的人患重疾,分摊10.8万。

则得出相互宝的合理互助金为:

62.1%*(324000*27.4%*0.0376%+324000*30.8%*0.0704%+324000*22.6%*0.1580%+100800*11.3%*0.5099%+100800*5.5%*1.2968%)

+37.9%*(324000*27.4%*0.0425%+324000*30.8%*0.0707%+324000*22.6%*0.1754%+100800*11.3%*0.4404%+100800*5.5%*0.8229%)

=346元

也就是说,分摊金额继续上升是必然的,未来可能会趋近于346元。

2.跟定期重疾险相比,相互宝贵不贵?

346元,相当于相互宝的长期均衡定价,但相比定期重疾险仍然便宜。

即只要相互宝不下架,把它当成一款定期重疾险,

0-59岁人群,保至59岁,交至59岁,0-39岁保额30万,40-59岁保额10万,每年保费346元。

我们可以拿一款定期重疾险瑞盈为例:

40岁男,保至60岁,交至60岁,保额10万,每年保费591元。

相互宝比保险更便宜,是的的确确的。

当然,保险的安全性更高。

且如今相互宝均摊金额未超过100元,所以不贵。

3.跟其它互助计划相比,相互宝贵吗?

去年9月,水滴互助的分摊金额为10块。

而彼时的相互宝,分摊金额未超过4.5块。

说相互宝黑,完全没有事实根据。

4.有必要退吗?

2019年共分摊29.17元,今年已分摊57.5元,预计封顶100元,未来至多每年350元。

这对应的大病保障是:0-39周岁30万互助金、40-59周岁10万。

相比定期重疾险便宜,比其它互助计划也便宜,所以没必要退。

二相互宝是非法经营吗?

直到现在,恐怕很多人还以为相互宝是保险。

但实际上,相互宝并不是保险,只是一份互助计划。

真正的保险,条款会注明承保的保险公司和保险名称。

而所有的保险根据保险名称在银保监会官网上可以查询:

但相互宝在银保监会查不到备案信息。

那么,相互宝作为互助计划,算不算“非法经营”?

严格来说,相互宝算“非法经营”。

如果是保险公司,银保监会的监管会非常严格:

1.保险公司必须有银保监会颁发的保险牌照才能销售保险,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需包含保险业务。

2.保险公司须接受银保监会的偿付能力监管,偿付能力不达标会被勒令停止业务。

如果保险公司出现重大风险,保险保障基金会进行接管,如被接管的安邦人寿。

3.如果保险公司破产,根据《保险法》,银保监会会要求其它保险公司接管业务,以维护被保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相互宝的“非法经营”,主要体现为:

相互宝的成立未经过银保监会的审批,跟早期的P2P网贷一模一样。

相互宝的运营主体“蚂蚁会员(北京)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仅为“技术开发”,不包含保险业务。

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互助保险平台只要不合法,就非法。

故理论上,即便背靠支付宝,相互宝仍属于“非法经营”。

但互助保险平台作为新生事物,监管总体是持呵护态度的:

鼓励支持创新发展,并在研究准入标准,实现持牌经营和合法经营。

三相互宝四大“暗箱操作”

加入人数越来越多,相互宝的质疑也越来越多,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为了赚8%的管理费,相互宝审核宽松,故意放水

有人算过一笔账,相互宝现在1亿人加入,每期收4块,每月收8块,每月到账8个亿。

8%的运营费用每月6400万,一年就是7.68亿。

这钱赚得太容易了吧?

仿佛,核赔调查不要钱?办公租用不要钱?员工薪资不要钱?日常运营不要钱?

这些,当然都是要钱的。

那么,8%的管理费高吗?

对比其它互助平台,8%是行业正常标准。

对比慈善组织,管理费一般是10%-13%。

据民政部《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的说明,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13%。

管理费8%,严格来说并不高。

2.相互宝理赔难

相互宝一方面被质疑审核宽松赚取管理费,另一方面却被质疑理赔难。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今年闹得沸沸扬扬地,也是第一宗提交陪审团的唐先生失足落入深沟案件。

调查人员的结论是:唐先生此前因为皮肌炎长期服用过激素类药物,不符合有关申请要求。

也正因此,相互宝被质疑理赔难。

为了维护相互宝加入人群的整体权益,只要是在规则内的拒赔,合理。

不过,“于法合理,但于情不合理”。

为此,相互宝进一步优化,设置了“相互帮”:

如果赔审结果不支持赔付,可以让支持赔付的人可以给申请人捐款。

3.只让进不让退

退出难,今天就手把手教你如何退出相互宝:

只是提醒大家一句,如果想要再加入,需要重新经过一次健康告知,过了三个月的等待期才算重新加入成功。

四总结:建议人手一份

相互宝能发展1亿人,一是支付宝的品牌背书,二是分摊金额的便宜。

支付宝的背书,意味着只要不是政策风险,相互宝就会一直经营。

分摊金额,2020年预计不会超过100块,未来也不会超过350块。

100块,若不幸身患重疾,40岁以下获得30万互助金,40-60岁获得10万互助金。

这个杠杆,比线上保险都要高,更别谈线下保险。

21岁女,保20年,交20年,保额30万,每年保费420元。

实际上,相互宝的推出,也给那些买不起保险的普通人,多了一个选择。

据蚂蚁集团研究院发布的《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调研显示,

79.5%的参与者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68%的受访者没有商业保险,72%的参与者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所以,如果符合相互宝的健康告知,我一概建议加入相互宝。

THE END
1.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邮件系统安卓客户端 iOS客户端 京ICP备09059864号-1 登录 记住用户名 记住密码 https://mail.iachina.cn/
2.新华保险欢迎登录 个人登录心圆福客户 滑动完成拼图 登录 还不是用户?立即注册登录遇到问题 *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年金保险、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客户请选择心圆福客户登录。https://login.newchinalife.com/
3.脐带血自救白血病,是生命保险还是商业骗局?如今,随着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们需求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愈加突出。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就是其中的一个向往。亦因此,才助推了脐带血“生命银行”的快速发展。但是,“储户”希望存储是保值的有益的,如果花了银子结果陷入“商业骗局”,那就类似于上当受骗,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https://opinion.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1CjEMk6PF8NkoNCGY2A6180511
4.商业养老保险靠谱吗值不值得买?是不是资深陈老师商业养老保险靠不靠谱主要就看是不是正规保险公司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只要是正规保险公司承保的,在正规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都是靠谱的,也都是有银保监会加持的。二、商业养老保险值不值得买商业养老保险其实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包含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而这三种...https://licai.cofool.com/ask/vipqa_1303054_15254057.html
1.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1.在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办理人员社保增减、信息变更成功后,会同步至医疗部门,单位或个人可登录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查看医疗保险办理结果。变更定点医疗机构请通过医保部门提供的途径进行办理。 2.请单位通知新参保的人员,通过市人力社保局官网社会保障卡集成服务一件事,选择制卡照片采集服务提交制卡照片进行制卡。https://rsj.beijing.gov.cn/csibiz/
2.人人有用的零基础理财入门课(水湄物语)人人都有用的理财入门课职场新人买保险的首选:意外险。 职场新人最大的风险,就是遭受意外导致伤残。 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要抱幻想,现实就是这种意外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预知,而且不可避免。! 重疾险 职场新人买保险的补充:重疾险 重疾不仅导致高额的治疗费用(30万以上),而且一般在3-5年的治疗期间损失的工作收入和疗养费用也非常不...https://blog.csdn.net/u013039395/article/details/88102276
3.买商业保险最大的坏处是什么?买商业保险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首先你说你手里有正确答案,这就不太可能。这不是算术题,所以不可能有人人信服的绝对的正确答案。 我想说买商业保险本身没有害处。商业保险出现这么多年,存在发展这么多年,本身就说明了他有绝对的存在的必要性。 所以说保险不会骗人,人才会骗人。这就是所谓的保险最大的害处。 https://dianshiju.xkyn.com/se/yavyfgvbt.html
4.商业保险是骗局首页>商业保险是骗局 首先还是先打消一下你的顾虑,商业保险不是骗人的,你大可放心,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说骗人的呢,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其次,在整个商业保险发展过程中也是一种从无到有,有不健全到健全,这是商业保险本身发展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所以很多在那时候购买的客户会有一种花了...https://m.shenlanbao.com/he/329582
5.其实保险业内的人很清楚自己是在骗人(保险是怎样骗人的和并不骗人...对家里来说也构不成负担 可是一旦发生大病 或者家庭经济支柱发生意外 对一个家庭是毁灭性的打击第四 还是拿万能险来举例子 比如说您缴费5000 扣除您的保障成本和初始费用后 里面的钱原则上就像活期存折一样 可以随意支取的 很灵活 但是仅仅局限于万能险 不是分红险商业保险就像一把雨伞 你可以认为它是骗人的 但...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986894/
6.“沪惠保是商业骗局,能报销的几乎为零”?这些传言别信!所谓的“商业骗局”“大坑”等说法,完全是对这款保险产品的无知。 “沪惠保”推出后,引发广泛热议。近日,一则“沪惠保就是一个商业骗局”的帖子在网上热传。帖子洋洋洒洒写了一堆,大意就是“沪惠保”暗含很多“坑”,并一项项列举了沪惠保所不能报销的项目。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366733
7.“沪惠保是商业骗局,能报销的几乎为零”?这些传言别信!但市场上的大病保险普遍价格昂贵、投保要求苛刻,而“沪惠保”115元/人/年的普惠价格,投保不受年龄、健康状况的限制,实属非常友好了。“沪惠保”的推出,就是给普通人多了一个在医保之外针对大病、重病的保底商业保险,而所谓的“商业骗局”“大坑”等说法,完全是对这款保险产品的无知。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366733.html
8.民生保险大骗局保险问答民生保险大骗局时间:2017-01-14 关亮泽 时间:2018-10-17 我只能说,所有的保险都不会骗人,不管是民生保险公司的保险,还是中国平安,或者是中国人寿等等的公司都不会骗人,骗人的只不过是销售保险的人员。公司要求销售人员多参会,多学习的时候销售人员不去学,一心出去找客户,自己都不懂就去给客户瞎讲,客户发生不幸...https://m.dby.cn/wenda/detail-27771.html
9.保险是骗局?骗人的不是保险,而是公司!当然不是,可以把保险当成是一种慈善,一人出事,多人的保费用于帮助出事的人。 之所以会出现保险是骗局吗这样的问题,无非是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买了保险没出事。常见的重大疾病险,意外险等,都是出事概率很小的事情。保险公司就是利用出事概率这件事情来设计保险产品的。不能说没用上就是骗人的,难道还有哪个人企图...https://www.yinhang123.net/baoxian/1175879.html
10.保险有哪些骗局保险被骗如何维权→MAIGOO知识犹豫期,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签收保单后十日内,无论什么原因,都可以无条件要求保险公司退保。一年期以上的保险产品都赋予投保人“犹豫期”的权利。凡“犹豫期”退保的,保险公司只收取工本费。这一权利经常被投保人忽视。 5、询问退保最坏情况 尤其针对诸如分红险、万能险或者投资险的产品,一般保费金额较大,若是按...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0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