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生告诉记者:“保险有我妻子一份,我儿子一份。当时业务员来我这推销保险,说这个保险挺好,我手里有点钱就买保险了,当时承诺的是保险金额的1.5倍。”
韩先生感觉这个保险的收益挺高,就购买了两份。“两个保险一年是存6000多块钱,满期取能达到1.5倍,能领90000多块钱。现在10年以后,我这保险到期了。到期以后,我现在去找保险公司开始领钱了,才给我50000多块钱。”
这个结果让韩先生大吃一惊,买理财险,钱怎么越变越少了呢?
韩先生说:“一开始给我50000多,后来又给我补了10000元,补到60000多了。现在相比业务员跟我承诺的1.5倍还差了30000多块钱呢。”
韩先生所说的1.5倍高收益,是真的吗?
韩先生认为,自己购买的是理财险,保险业务员承诺到期后自己能拿到本金的1.5倍。对于宣传错误,业务员表示承认。同时解释,按照合同,保障的额度是本金的1.5倍,也就是说万一生病或者出现其他意外,能拿到的理赔款是本金的1.5倍。对于这件事,保险公司方面会作何解释呢?最终,韩先生能拿到多少钱呢?
保险业务员承认虚假宣传,问题咋解决?
德州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说:“因为这个单子有附加险,是纯保障类的,如果到时候真理赔的话何止1.5倍。”
德州这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并不承认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不过,公司仍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公司每单给咱补贴五千块钱,业务员吴某就是扣钱扣分,让她降级,降级她就没法卖咱公司新产品之类的。”
为了进一步解决问题,记者和韩先生一起来到了德州这家保险公司。
保险业务人员到底有没有承诺过1.5倍的收益?保险公司方面为什么要处理业务人员呢?
德州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姓吴的业务经理是否跟韩先生说过1.5倍的收益无法考证。因为保险就是保障,中途有问题的话,他们会按照条款做出理赔。对于为什么对吴姓业务经理扣分罚款,工作人员表示是因为部门的问题。
在了解了韩先生反映的问题后,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将向上级公司汇报,但无法接受采访。
律师解读:如何避免保险理赔出现纠纷?
陈瑞福表示:“像这个事件是因为宣传情况和实际不符,涉嫌虚假宣传。之前,保险业务员和投保人经常各说各的,办理保险的过程,到底谁对谁错,是不好判断的。目前,为了防止出现保险争议、纠纷,我国也实行了保险双录制度,就是在保险销售的关键环节,要进行录音、录像,万一以后发生纠纷,这些录音、录像就可以判定双方谁违约的证据。”
此外,还是要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不要一味地相信保险业务员,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
那在刚才的这个案例当中,保险业务员也承认,当时的宣传确实存在问题,这样的话,保险公司是不是应该承担责任?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那在日常购买保险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类似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