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新闻相当炸裂——“保险可能也要打破刚性兑付”。消息一出,投资市场立刻掀起波澜。
保险刚性兑付有法可依
同时,红星新闻记者留意到,一直以来,我国对于保险公司的破产管控也是极其严格的,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或重组,监管部门通常会指定另外一家保险公司来接手经营管理、继续履约,因此对于保险消费者个人而言,消费者保单权益的保障是比较可靠的。
消费者可优选稳健公司
保险业内人士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保险公司未来打破刚性兑付的传闻甚嚣尘上,2022年10月通过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似乎也提前为这一可能性打过预防针,但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于打破保单刚兑仍然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保险公司破产具有严重外部性影响,可能降低公众信任度、减少保险需求等,因此监管部门对破产管控极为严格。
那么假设保险业真的打破了保单刚兑,消费者该如何应对呢?
一位保险从业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为避免可能出现的兑付风险,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优先选择财务实力良好、经营稳健的公司。若未来制定新规,监管层面也会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一位业内人士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已有保单,影响应该不大,修订后的法律法规通常不会牵涉到以前签订的保险合同上,“按照我国的现行法律体系和操作惯例,只会影响到新签合同”,因此保险消费者不必过于惊慌。
新闻多一点
保险——为数不多的刚兑性质金融资产
所有的疑问都来自于“刚性兑付”被打破的可能性。所谓的“保险刚性兑付”究竟是什么?
这一约定成为了保险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之一。红星新闻记者留意到,特别是自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刚兑被打破,保险产品至此成为了除50万元以内银行存款、国债之外,唯一具备刚兑性质的金融资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