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0209

2月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7例(广东18例,上海9例,广西5例,福建2例,北京1例,天津1例,四川1例),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北京1例,广东1例,广西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73例(广西72例,均在百色市;辽宁1例,在葫芦岛市),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广西)。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97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66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1282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15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月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495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0503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6634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4870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0980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4例,其中境外输入23例,本土1例(在黑龙江黑河市);当日转为确诊病例6例(境外输入4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53例(境外输入40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837例(境外输入745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34494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5176例(出院13315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例(出院79例),台湾地区19239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1例)。

2022-02-08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

全爱卫发〔202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卫会:

复审和抽查结果表明,各地高度重视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在获得国家卫生城镇荣誉称号后,持续推进卫生创建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健全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城镇社会卫生综合治理,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成果,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为疫情防控奠定了扎实的环境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但个别城市在取得荣誉称号后,对卫生创建成果的巩固提升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有所滑坡,特别是一些旧城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三小”行业和公共场所“四小”行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日常卫生监管不到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整体卫生水平与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存在一定差距。根据暗访和评审结果,现通报如下:

一、重新确认北京市房山区等270个城市(区)为国家卫生城市(区),重新确认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等234个乡镇(县城)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附后。

二、北京市通州区、北京市怀柔区、上海市青浦区、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连云港市、浙江省丽水市、浙江省舟山市、河南省驻马店市、重庆市大渡口区等10个城市(区)及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和云南省爱卫会,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复审成绩突出,予以表扬。

三、黑龙江省伊春市、上海市金山区、湖北省襄阳市、陕西省汉中市、河南省济源市、河南省永城市、湖南省津市市、四川省西昌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等9个城市(区),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面有所滑坡,予以批评。

附件:1.2021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2.2021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2年1月26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2022-02-08浙江省疾控中心应急部

1月28日中午,随着省疾控中心主任王桢一声令下,战斗的号角吹响,中心11名应急队员在俞敏副主任带领下冒雨奔赴富阳,指导当地处置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

小分队员抵达现场后,立即与富阳区、杭州市疾控中心应急队员、公安和大数据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后续增援的宁波市疾控流调队员混合编组、融合办公,专家研判组、现场指导组、流调组、信息报告组、疫情分析组各功能单元职责明确、协同配合,一套集中省、市、区“三公”力量的新冠流调溯源“机器”,在区公安分局新大楼24小时不间断地飞转起来。

28日当晚,俞敏副主任即带领中心专家冒着低温和雨雪接连走访调查区中医院、咕甜全球进口母婴生活馆、洞桥镇贤德村何村坞葬礼现场等本次疫情的高风险场所,直至次日凌晨2点才回到工作专班,精准研判,迅速锁定本次疫情传播风险点和传播链条。

1月31日,是合家团聚的农历除夕,中心全体应急队员仍然坚守在抗疫最前线。他们中有的子女尚且年幼、有的还有手术后急需照顾的年迈父母,但为了早日控制疫情、守护群众欢度春节,在这个特殊节日里,队员们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意义深刻的战地除夕。

中心小分队员夜以继日,深入每一个疫情发生现场和重点隔离场所,快速流调溯源、即时推送信息、专题分析疫情,精准研判风险、划定“三区”范围、现场检查指导,向政府和行政部门提交专家防控建议,实现风险人员“应隔尽隔”、风险场所“应管尽管”。中心应急小分队切实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六大机制”,历经八日连续作战,富阳区疫情传播得到有效阻断,社区传播风险基本排清,于2月4日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

2022-02-09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刘星课题组在《自然》(Nature)上,发表题为StreptococcalpyrogenicexotoxinBcleavesGSDMAandtriggerspyropt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并报道化脓链球菌GAS毒力因子SpeB通过切割激活GSDMA触发皮肤上皮细胞焦亡并抑制其系统性感染。

2022-02-08生物谷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机体对多发性硬化症的易感性或许主要涉及少突胶质细胞,其构成了科学家们开发基于免疫学的多发性硬化症新型疗法的新型靶点。

2022-02-08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威胁人类健康。人体内糖稳态调控受多种组织影响,包括脑、胰腺、肝脏和肌肉等,其中肝脏和胰岛在血糖调控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功能联系,在机体糖稳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胰岛分泌的激素(如胰高血糖和胰岛素)可通过调控肝糖的合成和分解,维持体内血糖稳态的平衡。调控作用失衡往往引起体内血糖水平失调及代谢紊乱,并可导致2型糖尿病(T2DM)发生。尽管目前已有细胞和动物模型用于糖尿病研究,但仍缺少能够反映人体复杂器官间关联作用的研究体系。

该工作中,科研人员将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前沿技术结合,构建了由人多能干细胞衍生的肝-胰岛类器官互作体系。在分区设计的微阵列芯片上实现了肝、胰岛类器官的动态培养和相互作用研究,类器官功能维持可长达1个月。研究发现,该共培养体系有利于维持肝和胰岛类器官活性,并促进肝和胰岛类器官的分泌功能增强,提高器官特异性的功能基因和蛋白表达。转录组分析显示,该体系中肝类器官P450酶代谢通路和胰岛类器官中的糖酵解/糖异生通路表达升高,提示该体系有助于提升肝和胰岛类器官的糖调控功能。后续糖耐受实验(GTT)结果显示,在近餐后血糖浓度条件作用下(11mM),肝脏类器官对糖的利用率升高,胰岛类器官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GSIS)功能也增强。当进一步施加高糖浓度条件后(25mM),肝和胰岛类器官出现明显的线粒体损伤和葡萄糖转运功能下降等异常改变。结果提示,该肝-胰类器官互作体系可反映类似人体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血糖调控特点,并模拟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进一步地,科研人员在该体系中加入常用降糖药二甲双胍,显示该药物可明显改善由高糖条件引起的肝和胰岛病理损伤,提示该新型类器官互作芯片体系在疾病模拟和药物评价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该研究首次利用类器官芯片技术,在体外再现了人体肝脏-胰岛的交互作用特点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糖调控响应,为2型糖尿病等复杂代谢性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等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技术。

2022-02-08生物探索

牙膏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因此牙膏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如果选择了含有害成分的牙膏,可能会损害我们的身体。最近有研究发现,很多牙膏中含有的一种抗菌剂三氯生(TCS)可能会对人体肠道造成损害,进而诱发肠炎。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特定的肠道微生物酶,尤其是肠道微生物β-葡萄糖醛酸酶(GUS)与TCS联系起来,并表明这些酶会促进TCS在肠道中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确定肠道是否表现出与其他组织不同的TCS代谢特征,研究人员使用TCS在小鼠上进行为期4周的试验,然后使用LC-MS/MS分析小鼠体内各组织中TCS及其代谢物的浓度。他们发现,在暴露于TCS之后,小鼠肝脏、胆汁、心脏和小肠中的TCS代谢物是无生物活性的共轭代谢物TCS-G。而相比之下,小鼠盲肠和结肠得TCS代谢物则以游离TCS为主。这说明,与其他组织相比,在暴露于TCS后,结肠将会存在普遍游离的TCS。

接下来,研究人员进一步在人体中试验,他们分析了暴露于TCS之后受试者体内TCS的代谢特征。LC-MS/MS显示,在所有暴露于TCS的受试者中,粪便样本的主要化合物是游离TCS,尿液样本的主要化合物是TCS-G。粪便中TCS、TCS-G和TCS-sulfate的浓度比为99.2%:0.8%:0,尿液中的这一比例为1.6%:98.4%:0。这些结果表明,人类肠道表现出独特的TCS代谢特征,并且含有高浓度的TCS。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实验数据显示,从肠道的近端到远端区域,TCS的浓度是增加的,而TCS-G的浓度是不断降低的。因而,他们认为可能存在某种肠道微生物群促进TCS-G转化成TCS。

由于肠道β-葡萄糖醛酸酶(GUS)被证明能够将多种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转化为相应的糖基,因此研究人员假设肠道微生物GUS直系同源物会促进TCS-G转化为TCS。最终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发现Loop1肠道微生物GUS酶是TCS-G转化为TCS的重要促进物。

在确定了肠道微生物GUS酶能够促进TCS-G转化为TCS之后,研究人员试图通过靶向抑制肠道微生物GUS酶,以减轻甚至是消除TCS在人体内的促结肠炎作用。

研究人员首先在体外测试了GUS抑制剂GUSi对TCS-G转化过程的影响,发现它通过纯化的Fp2-L1GUS酶以及其他几种Loop1GUS酶抑制了TCS-G向TCS转化。值得注意的是,GUSi也抑制了TCS-G通过FMN结合GUS酶的加工。研究人员又使用GUSi来确定肠道微生物GUS酶在TCS导致结肠炎这一过程中发挥的影响,他们发现暴露于TCS增加了小鼠结肠炎的严重程度,而这一结果被GUSi所消除。因此,肠道微生物GUS酶的抑制消除了TCS的结肠炎促进作用。

健康长寿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即使是历史上强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最近,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试验证明了人体内有两种血液蛋白会影响人类健康,开发针对这些蛋白质的药物大概率可减缓人体衰老。

在这项研究中,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六项大型基因研究的结果与人类衰老相结合,通过全蛋白质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和共定位方法,使用一组经过充分验证的857种蛋白质的血液蛋白定量性状位点作为遗传工具,以推断蛋白质水平和人体衰老之间的因果关系。

经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有四种蛋白质LPA、VCAM1、OLFM1和LRP12的水平可能会对人体衰老存在一定影响。最终,他们发现,在这些蛋白质中,载脂蛋白A(LPA)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对衰老的影响最为显着。总体上来说,血液中LPA水平的标准差每增加一个单位,就意味着这个人可能会减少7个月的生命;血液中VCAM1水平的标准差每降低一个单位,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可能将会延长18个月。

载脂蛋白A(LPA)是在肝脏中产生的,在凝血中发挥相应作用。但是高水平的LPA将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的出现。

另外一种蛋白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这种蛋白质控制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并且能在凝血和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这种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高水平的VCAM1可能会导致血管炎症的出现。尽管目前还没有涉及VCAM1的临床试验,但是小鼠试验证明抗VCAM1抗体治疗或VCAM1诱导性缺失能够明显改善老年小鼠的认知能力。

并且有趣的是,以上这两种蛋白质之间还存在一定关系,LAP水平的增加将会增加VCAM1的表达水平。

研究人员表示,因为没有全基因组关联汇总数据,所以无法准确评估另外两种蛋白质LRP12和OLFM1对人类衰老的影响。LRP12可能在人体大脑发育以及肿瘤增殖或抑制中发挥作用,OLFM1被证明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的转移,但是目前还不清楚降低这两种蛋白质的水平是否会对人类产生有益影响。

综合以上,研究人员表示,通过降低LPA和VCAM1水平来治疗疾病的药物可能具有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额外功效。

2022-02-08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截至2022年2月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01066.9万剂次。

2022-02-08中国生物技术网

由于废水检测并不取决于人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感染新冠病毒,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它往往是一个社区最早的预警信息,即新冠疫情感染浪潮即将到来。据估计,40%到80%新冠病毒感染者会在粪便中释放病毒RNA,这使废水和污水成为监测病毒传播的重要机会。

为掌握有关新冠疫情趋势的重要信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已启动了国家废水监测系统(NEWS),要求全美各地400多个废水监测站每天对当地公共废水系统进行新冠病毒监测。

CDC估计,厕所冲水后需要五到七天才能将废水数据送到废水监测系统,而样本通常在临床症状出现的4到6天前转成阳性。

美国CDC的发言人AmyKirby博士表示,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几百个监测站将陆续提交数据,废水监测系统的真正威力将更加明显,由此产生的信息使公共卫生官员能够更好地了解社区中的疫情趋势。

2022-02-08健康报

2022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近日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中医药工作,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任务并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作工作报告。余艳红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委托,宣读了马晓伟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志勇、闫树江、秦怀金出席会议。

会议充分肯定了2021年全国中医药系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强调2022年全国中医药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统筹疫情防控和传承创新发展,以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为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更加强化学术发展和防病治病能力提升,着力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着力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着力打造特色人才队伍,着力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一要以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二要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内涵建设,彰显中医药防病治病优势。三要谋划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保障。四要围绕说明白讲清楚疗效,提升传承创新科技支撑能力。五要完善机制模式,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六要以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为契机,提升依法发展水平。七要加快中医药文化传播,营造更好社会氛围。八要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十四五”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规划》。《规划》明确,合理控制政府类推荐性标准数量,重点聚焦基础性、通用性和公益性标准,清理标准间交叉重复问题,适当整合、提升单项标准覆盖面;“十四五”期间制修订卫生健康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少于100项。

活动举办的背景是什么?预期将实现怎样的目标?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

■健康报:“健康中国医者先行”活动的背景是什么?

毛群安:健康中国战略是党中央在进入新时期之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什么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健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体系建设,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建设,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得到了充分彰显。二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公共卫生应对能力,是国家公共安全的基础保障。三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我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举措。在制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过程中,我们学习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就是要完善国民健康的促进体系、制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要建成健康中国,“十四五”期间,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医疗卫生系统在整个战略实施和行动推进过程中,被认为是主战场、主力军,因此我们提出“健康中国医者先行”。

■健康报:“健康中国医者先行”活动如何发挥卫生健康系统主战场、主力军的作用?

毛群安:“健康中国医者先行”,首先是医务工作者要率先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要以身作则,为社会做出示范;同时,医疗卫生系统要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全面建设健康促进型的医疗卫生机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战略和行动推进过程中,发挥好医务工作者的示范作用。

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推进公众健康,特别在健康促进过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接下来通过“医者先行”的倡导,使更多的机构、更多的专家参与其中,也希望各大学会、协会发挥统筹协调组织作用,形成合力。

从全社会而言,健康中国的实现路径是共建、共享,也需要卫生健康全系统的总动员、齐动员。

■健康报:“健康中国医者先行”活动目标是什么?

毛群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还在紧张进行之中,本身就需要医疗卫生系统继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水平;同时,要解决重大慢性病的发病率上升问题,就需要广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对“健康中国医者先行”活动寄予了很高期望,同时也期待在健康报社积极的统筹倡导下,发挥各个学会、协会的重要作用,在行动推进过程中涌现出更多、更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掀起全系统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新高潮。

近日,中华医学会发布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名单。80个项目被授予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等多项奖项同期发布。

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80个获奖项目中,“提升进展期胃癌诊治效果和预后监测效率的技术体系”等8个项目为一等奖,每项奖金10万元;“无缺血器官移植的发明与临床应用”等24个项目为二等奖,每项奖金5万元;“中国弓形虫的优势基因型及其效应分子毒力与致病机制研究”等48个项目为三等奖,每项奖金2万元。

据介绍,根据《中华医学科技奖管理办法》规定,经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并报请中华医学会第26届理事会第3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审议确认,中华医学会决定对91项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人)进行表彰奖励。

2022-02-08扬子晚报

孩子们的视力问题,家长很挂心,一旦有近视的苗头或是已经发生了近视,家长们都会千方百计寻找近视防控的方法。代购低浓度阿托品、哺光仪热销、还有宣称可以防控近视的框架眼镜……家长们追捧的这些“神药”“神器”都有效吗?家长们在寒假又该如何打好孩子“视力保卫战”?扬子晚报邀请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眼科主任沈烨宇来详细说一说。

低浓度阿托品:公认有效但家长别太心急

近视防控“三驾马车”分别是每天两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低浓度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佩戴角膜塑形镜。其中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在国内少数医院以院内制剂的形式上架,引发家长们排队购买,甚至高价代购,俨然是许多家长眼中的近视防控“神药”。

“对于低浓度阿托品溶液,家长们还是不要太心急,要谨慎使用。”沈烨宇主任提醒,阿托品溶液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散瞳验光,将常用的1%的阿托品稀释100倍后,就得到了低浓度的阿托品。它控制近视发展的原理是作用于眼球眼底的脉络膜,使血管丰富、血管扩张,进而增加眼球壁的厚度,“就像皮球一样,眼球壁变厚了,皮球就不容易被吹大了,眼轴长度的增长速度也就得到了控制。”沈烨宇表示,但是低浓度阿托品的长期应用对眼睛调节功能的影响,还是存在的,虽然这种影响尚不构成病理性的变化,但仍然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目前国外对低浓度阿托品应用于近视防控的观察报告还未满五年,国家药监局也没有批准任何一款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正式上市,所以对于“神药”的应用家长还是不要太心急,更不要自行购买,如果使用院内制剂,也一定要有长期监测。

哺光仪:可能有效也要当心副作用

哺光仪是近年来走红的近视防控产品,但与此同时,哺光仪是不是“智商税”也是很多家长的疑虑。沈烨宇主任介绍,哺光仪是模拟太阳光中特定波长及特定光束的红光,这种红外光线穿透力很强,可以直达视网膜下的脉络膜,通过刺激脉络膜循环,达到增加脉络膜厚度,从而控制眼轴长度增长。可以说,哺光仪是光学版的低浓度阿托品。

防近视框架眼镜:低龄儿童可以使用

在近视防控的“三驾马车”中,角膜塑形镜,也就是俗称的“OK镜”,在临床上使用也非常广泛。但角膜塑形镜有年龄限制,患者必须年满8周岁。如果孩子在8周岁之前已经发生了近视,在注意生活中用眼卫生的同时,还有其他“神器”可以选择吗?有一些号称可以防止近视发展的框架眼镜,是否真的有效呢?

沈烨宇主任介绍,正常的近视框架眼镜是个凹透镜,镜片上是单焦点,而有些“近视防控框架眼镜”的镜片上,在镜片光学中心外的一圈,会做上蜂窝式的小透镜,戴上后产生的效果,其实是模拟了角膜塑形镜的作用。这种特殊的光学眼镜确实比普通近视眼镜有一定的优势,但总体对近视控制的有效率比角膜塑形镜要差一些。一般来说,没有达到8周岁的近视孩子戴这种眼镜是可以的,8周岁以上的孩子,出于经济因素或是父母不在身边没法安全佩戴角膜塑形镜和定期随访,选择这种特殊的框架眼镜也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延缓近视发展有效率是个整体的概念,具体到个人可能有人效果好、有人效果差,使用任何一种近视防控方法都不能保证100%达到理想防控效果,仍然需要医生根据情况来制定干预方案。

寒假在家

近视防控注意这三点

沈烨宇主任提醒,寒假近视防控,家长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无论哪种神药、神器,其实都不能替代每天两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对视力的积极作用。寒假气温低,家长仍然要尽量多带孩子在自然光中活动,如果一天不能达到2个小时,选择天气较好的时候出门,一周累计达到14小时也是可行的。

注意孩子的照明。无论孩子读书写作业,还是练琴画画,都要注意孩子照明。最好选择护眼台灯。普通白炽灯频闪在50Hz,而护眼灯频闪参数要达到10倍以上,光照强度应在300-500Lx,最为合适。

2022-02-09科技日报

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李晓光教授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基于对铁电畴形态和翻转动力学的设计,在铁电量子隧道结中实现了亚纳秒电脉冲下电导态可非易失连续调控的类脑突触器件,可用于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类脑计算系统。研究成果日前表于《自然·通讯》杂志上。

李晓光教授团队制备了高质量的铁电隧道结,通过PZT(压电陶瓷驱动器)超薄厚度和取向的设计,获得了更小的铁电畴和更连续的翻转动力学行为,更丰富的铁电多畴亚稳态利于类脑突触器件中多态的可控调节。该器件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其8比特线性电导调控和高耐久性,满足类脑突触器件的核心性能指标要求。基于该器件性能仿真构建的神经网络具有高图像识别率,即使在图片中引入椒盐噪声或高斯噪声,其识别图片的准确率仍然大于85%。此外,该器件具有亚纳秒超快操作速度,而且其能耗低至飞焦级。研究人员经过推算表明,该铁电隧道结构建的神经网络计算系统,有可能实现相当于人脑的优秀能效,而人脑神经元突触单次脉冲能耗约10飞焦。人脑突触响应速度约亚毫秒,其响应速度也比人脑突触快6个量级,堪称媲美人脑突触的能效表现。

这一研究成果展现了铁电隧道结在构建未来高性能类脑人工智能计算硬件系统方面的重要潜力。

在发现艾滋病病毒(HIV)近40年后,HIV已导致3630万人死亡,至今尚未开发出有效疫苗。美国威斯塔研究所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一项新研究成果,首次证明一种独特的类天然三聚体能在小鼠体内形成Tier-2中和抗体(一种对抗HIV的重要抗体),为开发艾滋病疫苗带来了希望。

使用候选疫苗引发抗体通常需要在大型动物模型中进行长期且昂贵的实验,这造成了HIV疫苗开发中的重大瓶颈。威斯塔研究所疫苗和免疫治疗中心副教授丹尼尔·库尔普说:“凭借新发现,我们打开了快速、迭代疫苗学的大门,该模型可产生Tier-2中和抗体,从而能够开发出更先进的HIV疫苗。”

研究人员将类天然三聚体编码到DNA中以递送到小鼠体内,这样可以将小鼠变成“抗原工厂”,却不需要复杂的疫苗制造过程。然后,研究人员将接受DNA编码类天然三聚体的小鼠的实验结果与接受标准蛋白质免疫的小鼠进行了比较,只有那些接受DNA编码类天然三聚体的小鼠才会产生Tier-2中和抗体。

库尔普说:“我们能用这两个‘平台’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DNA平台独特地推动了这种中和反应。”

在验证了免疫方案正在产生Tier-2抗体后,库尔普及其同事从小鼠中分离出单克隆抗体,并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确定了一种Tier-2中和单克隆抗体的原子结构。他们发现抗体与称为C3V5的表位(从抗原中伸出的蛋白质片段,可促进免疫反应)结合。在黄金标准HIV疫苗模型(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先前的研究表明,与C3V5结合的抗体可保护动物免受SHIV感染,SHIV是感染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HIV近亲。

库尔普表示,这种结构让他们对这种抗体如何中和病毒,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他们不但可以为新疫苗制定策略,还第一次设计了能够产生对C3V5表位的广泛中和抗体反应的疫苗。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所做的是使结构设计的免疫原能够在接种疫苗的动物体内直接进行体内自组装,这些免疫原是使用核酸技术设计和递送的。我们的数据证明了自体Tier-2中和的诱导作用,说明了这种方法作为一种工具的价值,可针对病原体的易受攻击部位(在本例中为HIV)创建定制的免疫力。”

国际战“疫”行动

据7日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论文,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对联邦健康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患有新冠肺炎的人在感染后的第一个月到一年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加。这些并发症包括心律紊乱、心脏发炎、血栓、中风、冠心病、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甚至是死亡。

华盛顿大学医学助理教授、资深作者齐亚德·艾尔-艾利表示,对新冠肺炎长期影响的观察发现,新冠肺炎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心脏受损后无法再生,也不容易修复。这些疾病将影响人们一生。

艾尔-艾利还表示,对于那些在感染新冠肺炎之前明显有心脏病风险的人来说,新冠肺炎可能会放大这种风险。但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从未有任何心脏问题且被认为患病风险较低的人在得新冠肺炎后,也会出现心脏问题。

研究中的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是年长的白人男性,研究人员也分析了包括所有年龄和种族的女性和成年人在内的数据。对这些人长达一年的心脏健康状况跟踪发现,心脏病的发生率(包括心力衰竭和死亡)比那些没有感染新冠肺炎的人高4%。

“有些人可能认为4%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考虑到疫情的严重程度,事实并非如此。”艾尔-艾利说,“在美国,大约有300万人因新冠肺炎而患上心血管并发症。”

与没有任何感染的对照组相比,新冠肺炎感染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增加了72%,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增加了63%,中风的可能性增加了52%。

总体而言,新冠肺炎感染者发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死亡)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高出55%。

产前诊断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方法。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出生缺陷的检出率提高了6%—9%,产前诊断的价值和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阮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主任医师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对产前诊断的管理、审批、实施等作出具体规定。

“产前检查是一种普筛,每个孕妇都要做。但有些孕妇除了要做产前检查外,还需要做产前诊断。产前诊断指的是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这也包括相应的筛查。”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主任医师阮焱表示,产前诊断对某些孕产妇非常重要,但在现实中,受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有一部分需要做产前诊断的孕妇却没有进行相应的产前诊断。

近年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蒋宇林明显感觉到,产前诊断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门诊量越来越多。“大家都希望生出健康的宝宝,而产前诊断能有效筛查出产前检查发现不了的一些疾病。”蒋宇林说。

阻断出生缺陷的有效方法

“产前诊断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方法。”阮焱表示,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出生缺陷的检出率提高了6%—9%,产前诊断的价值和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产前诊断也是进行宫内治疗的基础和依据。”阮焱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先天性疾病如膈疝、胎儿水肿综合征、宫内选择性生长受限等都可以进行宫内治疗,而产前诊断能为宫内治疗提供决策基础和依据。

此外,有些胎儿在出生后的治疗也需要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比如法洛氏四联症患儿,如果经产前诊断患儿并没有染色体问题,那么就可以进行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术后缓解率可达70%—80%。”阮焱说,总而言之,产前诊断能有效预防和阻断出生缺陷,提高优生率。

哪些孕妇有必要进行产前诊断呢?

根据最新发布的《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孕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治医师应当建议其进行产前诊断:羊水过多或者过少的;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有可疑畸形的;孕早期时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婴儿的;年龄超过35周岁的。

上述管理办法还提到,对于产前诊断技术及诊断结果,经治医师应向孕妇或家属告知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风险性,使孕妇或家属理解技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产前诊断新技术不断涌现

产前诊断技术项目包括遗传咨询、医学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

遗传咨询适用于家族遗传病史较明确,或想要再次妊娠但既往生育过严重遗传性疾病/严重缺陷患儿的夫妻。

超声检查、胎儿核磁等医学影像手段主要用于筛查胎儿身体或器官结构上的问题,比如先天性心脏病、膈疝、四肢短小、脑积水等。对于超声提示的软指标异常,医生会结合孕周、孕龄考虑是否采取介入性产前诊断。

阮焱介绍,此外唐氏筛查属于血清学生化免疫筛查,被大众普遍接受;羊水穿刺细胞遗传学检查是经典的介入性产前诊断,这项技术发展较成熟,对胎儿影响较小,并发症相对较低;绒毛膜穿刺活检能通过分子遗传学等方法进行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胎儿脐带血穿刺取样是挽救性方法,对医生穿刺技术要求较高。

“除了上述传统的产前诊断技术,如今一些新技术也被应用于产前诊断之中,产前诊断进入到了分子时代。”蒋宇林表示。

PCR技术、Sanger测序技术和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技术等传统分子诊断技术,以及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等新兴分子诊断技术陆续被用于产前诊断之中。

比如,对母体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片段进行测序分析,能获得胎儿遗传信息并对其进行判读;基于芯片平台的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和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CNVseq技术,是用来诊断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常用方法;胎儿全外显子检测可通过基因测序帮助诊断胎儿是否患有罕见的疑难疾病或家族谱系疾病,虽然有许多局限性,但仍是用于胎儿的有效检测手段;由于外显子区域以外的DNA序列也可以影响胎儿基因活性,因此全基因组测序近年来也成为产前诊断的一种手段。

“还有一些特殊疾病可以通过胎儿检查。这种方法可以把类似腹腔镜的内镜置入羊膜腔内,直接观察胎儿的体表和结构。”阮焱介绍。

这么多产前诊断技术,如何选择?蒋宇林表示,这些产前诊断技术有些是层层递进,有些是互为补充。“但无论如何,医生选择任何一项产前诊断技术,都必须从其医学指征出发,另外还要考虑禁忌症和技术本身的优缺点。”蒋宇林说。

多管齐下推动产前诊断发展

产前诊断新技术能把更多隐秘的、复杂的遗传性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但在蒋宇林看来,要推动产前诊断进一步合理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前诊断有关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以及向公众普及产前诊断技术知识。

蒋宇林指出,面对产前诊断新技术,医生不能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产前诊断能力。对孕妇及家属而言,既不能迷信产前诊断新技术,也不能一味排斥,要和医生充分沟通,理性选择产前诊断技术。

“产前诊断是个技术活。光有机构不行,还必须要有专业队伍。”蒋宇林强调,要加强对产前诊断技术人员的培训,尤其是要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产前诊断的技术培训,实现点对点规划、帮扶,逐步改变产前诊断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蒋宇林还呼吁,加强公众对健康孕育知识的了解十分重要。孕妇除了要做好定期产检,也有必要了解产前诊断的常识,尤其是在当前高龄产妇增多的背景下,要尽量做好规范检查。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家正在通过一些科普项目来推动产前诊断的合理开展。

医线传真

该课题研究在北京的6家市区医院和郊区医院进行,以65岁及以上的髋部骨折患者为目标人群开展了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骨科与老年科共管模式的有效性;这两个科室共管模式的核心内容是覆盖从急诊到出院整个流程的一套标准化临床路径,由骨科和老年科共同主导,并协调急诊、麻醉等其他科室一道参与的医院内部系统干预。干预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术前多学科评估与诊治、创建骨科与老年科共管病房、协调院内各科室促使患者尽快接受手术、术后管理(包括褥疮预防、跌倒评估、骨质疏松评估等)和及早出院。研究从2018年到2020年间,在6家医院共入组2071名老年髋部骨折病例,并对所有入组病例给予为期一年的3次随访。其中1110名患者接受了骨科与老年科的共管干预,另外961名患者则继续施行以骨科为主、内科会诊的管理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下,湖南孕产妇检查及会诊用到了智能化“云”模式。近日,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由该院产科牵头组建的湖南产科救治联盟,正式启动了“5G远程产前超声会诊平台”,拟以“互联网+”形式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产科临床、产前超声和遗传诊断水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主任张卫社介绍,近年来,湘雅产科着力于在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出生缺陷的有效筛查、精准诊断及综合干预等方面发力,并取得了诸多优秀的成果和经验。此次,启动“5G远程产前超声会诊平台”,一为探索远程产前超声多学科会诊新模式,二为探索母胎危重疑难疾病超声诊断的联盟化帮扶新路径。

据了解,“5G远程超声会诊平台”是一套基于医院区域互联网、专用网络及5G网络进行数据交互,实现远程会诊等超声科数字化建设的先进系统,借助这一系统可为接诊医院遇到的难以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提供专家远程会诊。此外,平台还可开展云质控、云教学、云科研,赋能临床质量控制、学科建设发展及人才培养。未来,借助这一平台,还有望实现更多远程互联及多学科MDT会诊,推动检查规范化、测量标准化、报告同质化及诊疗远程化,打造集医联体、质控中心、抗疫救灾、线上线下培育教学、云上走基层于一体的5G远程产前超声医学会诊中心。

“这只是一个探索的开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孕产妇在家门口、社区,就能通过云平台,得到同质化检查、高水平临床诊断及多学科的诊疗。”张卫社说。

KRAS基因结构处的蛋白体积小、表面光滑,像一个闪亮光滑的小球,缺乏传统小分子药物可以结合的“深口袋”结构,一度被药学界公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标。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也是实体瘤中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一。胰腺癌由于难诊断难治疗,也被称为“癌症之王”。

胰腺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约95%的肿瘤中携带着KRAS基因突变,它是最为依赖KRAS基因突变的肿瘤类型之一。其中,KRAS基因突变上的G12D点位激活突变最为普遍。开发有效的KRAS-G12D抑制剂,是胰腺癌临床药物治疗的迫切需求。

日前,清华大学药学院张永辉教授和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瑞庭教授团队联合开发了一款靶向KRAS-G12D的长效抑制剂TH-Z835,并通过晶体学研究揭示了其独特的双态靶向结构基础。其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细胞发现》上。

KRAS基因通常“无药可靶”

论文通讯作者张永辉说:“我们在药物研发时,会仔细观察靶标蛋白的结构,寻找能结合两个关键位点的化合物。具有‘深口袋’结构的靶标蛋白是比较理想的,这样药物就可以进入其中,并与多个位点结合,从而发挥药效。但KRAS基因结构处的蛋白体积小、表面光滑,像一个闪亮光滑的小球,缺乏传统小分子药物可以结合的‘深口袋’结构,一度被药学界公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标。此外,它在激活状态下与三磷酸腺苷GTP结合紧密,这增加了抑制激活的KRAS的难度。”

安进公司近期开发了针对KRAS-G12C的抑制剂,可以共价结合突变体第12位半胱氨酸C12,目前已经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

然而,胰腺癌常见的致癌性KRAS-G12D突变体的抑制剂研发却一直进展不佳。最近的研究探索了多种靶向KRAS-G12D的方法,包括靶向开关I/II口袋的吲哚基小分子、靶向P110位点的化合物KAL-21404358、靶向A59位点的泛RAS抑制剂化合物3144和靶向KRAS-G12D活性状态的环肽KD2。

然而,这些分子都不能有效靶向KRAS-G12D。因此,如何打破KRAS-G12D“不可成药”的魔咒,是科学家一直探索的问题。

造一座设计精巧的盐桥

“我们仔细研究了KRAS-G12D的晶体结构,发现突变体第12位天冬氨酸的羧酸基团在生理条件下脱去质子后带有负电荷,因此我们通过在抑制剂中引入碱性的、带正电荷的基团与突变体的羧酸形成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盐桥。这种正、负电荷之间的强盐桥相互作用类似于建筑结构中的榫卯结构,使蛋白与小分子药物这两个构件像榫和卯一样连接并固定。”张永辉介绍。

KRAS基因结构的蛋白中有一个核苷酸结合位点,可以在非常低的浓度下结合二磷酸鸟苷(GDP)或三磷酸鸟苷(GTP)。其中,与GDP结合时是失效的“不活跃”状态,而与GTP结合后就呈现出有效的“活跃”状态。在这两种状态转换时,KRAS的三维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G12D抑制剂的结合模式与G12C抑制剂是截然不同的,有着独特的结构作用机制。”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郭瑞庭教授介绍,“我们在TH-Z835的晶体结构中观察到,小分子的烷基氨碱性侧链与突变体第12位天冬氨酸之间形成了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盐桥。与此同时,抑制剂分子通过‘挤压’KRAS内部结构形成了一个新的结合‘口袋’,小分子结合在这个‘口袋’之中,并与周围多个重要氨基酸形成了关键氢键作用。”

“因此抑制剂可以有针对性地与KRAS-G12D突变体结合,使KRAS突变蛋白失活,不再向癌细胞发出生长或分裂指令,从而达到靶向抑制癌症的目的。”张永辉说。

2022-02-09人民网

节后返京人员增多,要按规定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二、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不参加聚餐聚会,不去人群密集场所,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居家办公或学习,如必须外出尽量做到家庭、单位两点一线,避免与人近距离接触,做好个人防护。

三、外出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应及时更换。

四、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保持住所和办公场所通风良好,及时清理垃圾,做好清洁消毒。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使用公筷公勺,实施分餐制。

2022-02-08网易健康

主讲嘉宾:梅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运动后膝盖弯曲时会嘎吱响,是半月板损伤吗?

半月板位于组成膝关节的两块主要骨骼之间,形状像“新月”,是骨头之间的纤维软骨。

每个膝关节都有两个半月板,分布在膝关节的内侧和外侧。半月板可以起缓冲作用,从而防止关节面软骨受冲击造成的损伤。

膝关节弯曲时产生响声,并不代表半月板一定有损伤。半月板损伤后,关节有可能会产生响声,但响声不规律,发生率也比较低。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挤压关节时,关节内部有气体被释放或者滑膜之间产生摩擦,都会发出响声,不用过度担心。膝关节发出响声的同时,出现疼痛或关节肿胀,就要开始警惕了。

2022-02-09人民网-人民日报

统计显示,约有68%的阳性病例已解除隔离或者出院。“目前没有发生聚集性疫情,充分说明我们现有的疫情防控措施是有力且有效的,疫情风险总体可控。”黄春说。

2022-02-09光明日报

数据显示,春运客流峰值出现在2月6日(正月初六),为2742.2万人次。预计2月16日至17日,元宵节后还将再次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提倡高校、企业安排错峰返校返岗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高位流行,全国仍然有局部地区散发聚集性疫情。

最近正值春运返程高峰,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返程出行仍然要坚持安全有序,尽量错峰出行。”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强调,提倡高校、企业安排错峰返校返岗,鼓励各地组织开行农民工返岗“点对点”运输,降低旅途疫情的风险。

同时,贺青华还强调了三点注意事项,一是对于发生疫情的地方,中高风险所在地的县(市、区、旗)对人员严格限制出行,而执行特定公务的人员、保障生产生活运输等需要出行的这些特殊人员,需经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做好个人旅途防护,落实目的地的疫情防控规定可以出行;二是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非疫情的县(市、区、旗),这些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做好个人旅途防护,并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三是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有疫情的中高风险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已经到达的人员必须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

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介绍,今年春运自1月17日启动以来,截至2月7日共发送旅客5.39亿人次,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42.8%,不足疫情发生前2019年同期客流的四成。其中,铁路1.2亿人次,公路3.9亿人次,水路901万人次,民航1889万人次。

80岁以上老年人群接种率低需引起重视

米锋指出,要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截至2月7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0亿1066.9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2亿2834万人。

“在一些地方,老年人群的接种率还很低,特别是80岁以上的,要引起高度重视。”贺青华表示,我们将指导各地继续加强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为大家提供更加便利、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高老年人群的接种积极性,增强老年人群的抗病毒能力。

已为1.5万余名运动员等涉冬奥重点人员提供入境转运和赛时出行服务

“冬奥交通指挥调度、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等各项工作总体顺利。目前,已为1.5万余名运动员等涉冬奥重点人员提供入境转运和赛时出行服务,并为开幕式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服务保障。”韩敬华介绍,北京冬奥组委和主办城市人民政府支持力量加强融合,按照“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的要求,分别组建北京市冬奥交通保障指挥调度中心和张家口市冬奥交通保障指挥调度中心,实行扁平化、一体化指挥调度。

对于疫情防控,韩敬华介绍,各基层交通保障单位按照“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叉、界面严管控、人员不跨区”要求,闭环内严格执行50%客座率控制、“点对点”运输要求,车辆每趟次消毒、每日进场进行全面消毒,驾驶区与乘客区域物理隔离,服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坚决杜绝“破环”现象。

国铁集团劳卫部副主任伍世平介绍,春运以来,全国铁路口岸站共接入国际货物班列1023列,没有发生疫情输入情况。对涉冬奥运输的京张高铁清河、延庆、太子城、崇礼4个车站和冬奥列车实施分区分级、闭环管理等防控策略,闭环管理人员进出站和乘车全部使用专用通道、专用候车区、专用车厢和专用落客区,与非闭环管理人员区域相互隔离、互不交集。1月21日冬奥运输启动以来,已开行冬奥列车562列。

2022-02-08人民网

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及节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目前全球疫情仍在高位流行,全国仍然有局部地区散发聚集性疫情发生,在春运返程高峰即将到来之际,返程出行仍然要坚持安全有序,尽量错峰出行。

贺青华表示,发生疫情的地方,中高风险所在地的县(市、区、旗)的人员严格限制出行。执行特定公务的人员、保障生产生活运输等需要出行的特殊人员,经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做好个人旅途防护,落实目的地的疫情防控规定可以出行。

同时,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非疫情的县(市、区、旗)的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实需要出行的要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做好个人旅途防护,并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此外,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有疫情的中高风险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已经到达的人员必须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

贺青华说,提倡高校、企业安排错峰返校返岗,鼓励各地组织开行农民工返岗“点对点”运输,降低旅途疫情的风险。

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及节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春节期间,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平稳,但仍有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扩散。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快速控制疫情。要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春节期间全国疫情的总体形势如何?贺青华表示,全国的疫情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局部散发的聚集性疫情均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处置,有的已经得到了控制,有的尚在处置过程中。

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当前正值春运返程高峰,各地要继续按照'五个不得'要求,分地区分人群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米锋表示。

如何做到安全有序出行?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提醒,一是严格限制出行,二是非必要不出行,三是非必要不前往。具体如下:

一是发生疫情的地方,中高风险所在地的县(市、区、旗)这些人员严格限制出行,执行特定公务的人员、保障生产生活运输等需要出行的这些特殊人员,经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做好个人旅途防护,落实目的地的疫情防控规定可以出行。

二是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非疫情的县(市、区、旗),这些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实需要出行的要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做好个人旅途防护,并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三是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有疫情的中高风险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已经到达的人员必须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

如何做到错峰出行?贺青华表示,提倡高校、企业安排错峰返校返岗,鼓励各地组织开行农民工返岗“点对点”运输,降低旅途疫情的风险。

米锋表示,针对群众返乡遇到的“层层加码”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1月29日开通了“春节返乡路”公众留言板。在此期间,每天及时转办留言信息,推动地方尽快核实处理。对于明确违反“五个不得”的做法,各地积极与留言群众沟通,认真核实,有的地方及时调整政策、发布公告,有的地方开通本地留言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的返乡之路更加顺畅、更加温暖。

继续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气温回暖,给接种带来方便。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一些地方,老年人群的接种率还很低,特别是80岁以上的,要引起高度重视。”贺青华说。

贺青华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各地继续加强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为大家提供更加便利、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高老年人群的接种积极性,增强老年人群的抗病毒能力。同时,进一步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的加强免疫,为大家提供更可靠的免疫保护,希望大家继续积极接种疫苗,在保证自身健康的同时,助力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据悉,2月7号,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01066.9万剂次,接种疫苗的总人数达到126642.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89.8%,已经完成全程接种的是12283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87.1%,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是45984.3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人数达21931.5万人,完成全程接种的老年人是21032.4万人。

元宵节是中国农历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当天有食用元宵(汤圆)的传统。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元宵产品,消费者该如何选购呢?贵州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消费提示称,消费者在超市等正规食品销售场所或渠道购买元宵,需仔细查看包装上食品标签内容是否齐全;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重点查看;易敏人群在挑选或食用元宵时需注意仔细查阅配料表,以及配料表邻近位置是否有提示信息。

“元宵味虽美,特殊人群需注意。”市场监管部门还提醒,一般来说,甜味元宵的主要配料包括糯米粉、变性淀粉、白砂糖等。由于糖和油的含量相对较高,建议消费者要适量食用,消化系统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食用量,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特殊疾病患者谨慎食用。

按照有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都需要在食品配料表中一一标示。加入量超过2%的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元宵时,可以先察看配料表,了解产品的配料使用情况,再决定购买哪种产品。

配料中若含有可能导致过敏的食品及其制品,如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等,厂家一般会(不是必须)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加工过程中可能带入上述食品或其制品,也宜在配料表临近位置加以提示。

选购元宵时,建议购买保质期内的品质稳定产品,不要购买已过保质期的产品。按照法规要求,在预包装元宵的标签上都标示着贮存条件。如速冻汤圆一般要求在-18℃条件下储存,无论在选购产品时还是购买后,都应确保产品贮存在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下。

—————————————————————————————————————————————————————

THE END
1.医生最想揭穿的3大「养生骗局」,别再交这些“智商税”!你健康吗? 我“亚健康” 我经常问身边的人这个问题, 得到的答案:90%亚健康/9%不健康/1%健康 是我们都生病了吗?怎么会! 我们个个都是养生专家... 今天看了某某胶囊排毒又养颜, 就马上代购了一箱; 明天看了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是蜂蜜, 冰箱里很快就塞满了蜂蜜; ...https://www.meipian.cn/1zdkdhul
1.蛋白粉,老年人的“保健神药”还是智商税?原创 祝您健康杂志 祝您健康杂志 收录于合集 #生活常识 83个 ↑↑看累了?直接听吧↑↑ 蛋白粉。 信它者,声称服用它可以增肌、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不信者,会把它贬得一无是处,甚至认为服用它是花钱又伤身。 作为老年人最常购入的保健品,蛋白粉究竟是“保健神药”,还是智商税呢?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948462
2.乐降年轻人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小心是被糖尿病盯上第四,定期做健康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血糖水平的异常变化,从而在糖尿病发展成严重问题之前采取行动。 此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也很重要。戒烟酒、少熬夜、控制体重,注意吃动平衡,把身体质量指数(BMI)降到正常范围内(18.5~24)。 聚焦 1.冻干水果是智商税吗 ...https://www.workercn.cn/c/2024-01-29/8132108.shtml
3.“囤降”背后家用呼吸机雾化机…哪些会是“智商税”?给小孩买雾化机,给老人买制氧机, 这些是不是“智商税”?是否具有保健作用? 秋冬以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支原体肺炎感染”等疾病频上热搜,除了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持续热销外,雾化机也在近期迎来了一波销售高峰。 家住天河的容小姐告诉记者,她的小孩近日在医院诊断感染“支原体肺炎”后,医院建议雾化治疗。“社区...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17/c8309600.html
4.这些养生的“智商税”,希望你一个没交过而医疗人士表明提醒:辟谷养生并不等同于精神食粮,没有专业的指导建议下,胡乱尝试,只会损害身体的健康。 这些养生的“智商税”,希望你一个没交过 越来越多的人容易为了养生尝试一些行为,导致最后得不偿失,其中就包括,辟谷养生还有节食、断食等。这都是人们关注养生知识越来越多的原因,现在是一个新媒体的时代,养生知...https://cont.jd.com/pccontent/233105
5.冯雪老师的·《家庭降管理100讲》重点笔记总结(已更新完)(3)如果饮食结构有一项不合理,建议在推荐补充量基础上,成人多补充300mg,孩子或老人多补充500mg。 (4)购买钙补充剂时,应注意产品的钙含量,而不是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的含量;饮食基本正常,则没必要选择复合矿物质补充剂。 32 冯雪的周末健康清单 (1)建议按一周来考察自己的健康状况。因为几乎所有健康问题只要在一...https://blog.csdn.net/smith_chai/article/details/134997091
6.又是“骏丰频谱”老人花15万余元购买其保健产品,积蓄所剩无几在客厅,摆放有饮水机模样的“频谱水治疗仪”,老人记录本上支出记录为“14800元”。厨房,挨着热水器安装有“骏丰频谱健康浴宝”,一根水管与热水器相接,记录本上未找到支出记录。卧室墙上,挨着空调安装了一台“壁挂新风机”,记录本上支出记录为“9800元”。卧室床上摆放有“骏丰频谱治疗保健仪”和“骏丰频谱健康腹...https://www.zznews.gov.cn/news/2022/0119/383623.shtml
7.百姓降好习惯养出“年轻”血管刘医生:的确是这样。三高人群处在一个疾病状态。这种慢性病的长期健康管理不仅仅需要定期复查,控制三高,还需要对血管进行定期检测。因为三高人群比一般人群的血管硬化率更高,需要更严格的管理。 除了平时按时服药,三高人群如何能够获得健康的血管? 刘医生:刚才提到过血管硬化不可逆,不过可以维持现有的状态不再加重。一旦...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955337
8.慢生活·降40岁以上居民请注意!这110人中有33个是高危人群...你知道吗?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人数达1242万,并且大部分是在发生严重症状后才发现。日前,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已连续2周在渝北区的龙山、龙塔、龙溪三个社区免费进行脑卒中筛查,广大市民的查血结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显示已经有发生过脑卒中的瘢痕... 每年免费...https://www.cqcb.com/manxinwen/manxinwen/2020-06-10/2515782_pc.html
9....嗑10种保健品,最终肝脏受损,购买保健品这件事,年轻人比老年人...网上总有人把保健品叫“智商税”。 其实并不准确。 大部分人智商都没问题,买点保健品,就是想对自己好一点。 这本身无可厚非。 真正可恶的,是那些以健康之名,行敛财之实,并且不顾消费者安全的保健品企业。 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得逞,不是因为购买保健品的人蠢。 https://www.whb.cn/zhuzhan/yiliao/20190127/23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