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近日披露,当前“未老先退”问题突出,有的地区提前退休的人员占到当年退休人员的30%。据悉,提前退休五花八门,加重了养老金负担。
华商报发表杨鹏的观点:有关“未老先退”问题突出的表述出自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之口,当然有理由令人们相信:这个现实问题绝不可小视,且已得到了实质层面的注意。根据现行规定,男性60岁退休,女性则分情况对待,女干部和科技人员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长期从事特殊工种或因工致残、失去劳动能力的可以提前退休。可见,“提前退休”在特定情况下其实是被允许的,只是,从现实来看,随意突破“提前退休”制度设计的“未老先退”现象,确实令人忧虑。“未老先退”却让本该缴纳养老金的人提前领上了养老金。想想看,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养老基金,怎么经得起“少缴多领”的投机?也许,为了保证养老基金资金池的足够储备,可能不得已还得让老实人再吃些亏。提前退休制度不能屡屡被钻空子!尤其是在延迟退休方案呼之欲出的背景下,更加不能容忍各种违规提前退休继续存在。杜绝非正常提前退休现象,某种意义上,就是“退休面前,人人平等”。
公共免费WiFi为何成“鸡肋”?
背景:5月1日起,北京市经信委宣布,在公共场所,每位用户每天可享受的“-MyBeijing-”免费上网时长由两小时修改为不限时,服务的点位增至943个。5月4日,有记者按照正常服务站点进行实地联网体验,结果6个点位,都未能注册成功,无法连接到网络。
小蒋随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实质上是一种“转移支付”。比如,住旅店、在饭馆用餐时使用店家提供的免费WiFi,表面上是商家买单,深层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早已打入顾客的消费里。至于政府向社会企业购买服务支撑的公共免费WiFi,财政掏的钱其实源自于纳税人以及纳税单位。说到底,所谓免费WiFi的背后,公众往往是拐着弯地花了钱。既然如此,人们有权追问上网畅捷与否。但在现实中,出于精力等原因,很多人对不好使的公共免费WiFi只是吐槽几句,转而继续用自己花钱购买的移动流量,几乎没有人会去较真儿投诉与维权。某些商家与管理者嘴上不说心里未必不想“免费的东西就别要求太高”。就是在上述心态下,一些体验差、不改进的公共免费WiFi沦为鸡肋。公共项目与设施的服务水平理当由公众来打分,服务提供者应当给出服务的底线标准与承诺,达不到就得问责,服务差还摆出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终是官僚思维、形象工程、消极服务在作祟。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