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波动速读火了!为何中国式家长的智商税这么好骗?

原标题:“量子波动速读”火了!为何中国式家长的智商税这么好骗?

作者:武芝

最近“量子波动速读”火了!

视频里的学生们疯狂翻动书页,教育机构宣称,“课程训练学生运用HSP高感知力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脑呈现动态的影像,1—5分钟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并且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

为何换汤不换药的骗局总是有人踩坑?这些骗局的背后是什么?值得深思。

除了“量子波动速读”外,还有哪些奇葩教育培训班?

“量子波动速读”的原理听上去很有科技感,就是凭借快速翻书形成了量子波动,读书不用眼睛看就能理解书中含义。据中国慈善家了解,“量子波动速读”最初由日本人飞谷由美子研发,其原理源于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看似静态的文字实际上也是以波的形式传播。

这一方法被很多专家提出质疑,北京理工大学量子物理学教授尹璋琦表示,“量子波动速读”是“纯粹骗人的把戏,千万不要相信”,“一方面骗小孩学习错误的读书习惯,另一方面还欺骗家长的巨额金钱,实在是太过分了。”并认为“最近几年,蹭量子热点生造出来的伪科学名词很多”。

社交网络上都在群嘲“量子波动速读”培训班是交“智商税”,中国慈善家向一些中小学家长了解,是否有听说过此类培训班,是否有意愿花高价为孩子报名,家长则表示没有听说过,即使有也不会相信此类可以培养孩子“特异功能”的培训班。

对此,中国慈善家采访了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慧星,她认为:“欺骗,在法律上可以分为刑法上的诈骗,和民法上的欺诈。刑法上的诈骗,构成要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令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主动交付财物。民法上的欺诈,是指故意隐瞒真相或告知虚假事实,令当事人作出错误表示。不管刑事还是民事的角度,机构是否欺骗家长和学生,还是要看所谓“量子波动速读”是否真实、有效,这可能需要科学家的专业解释或专业鉴定机构来确定。但不管怎么样,‘一目百行’,有违常人认知。所谓贪多嚼不烂,我们的孩子读书,是否要一味追求‘量’,还是注重‘质’,家长应当全面综合考量。”

那么除了“量子波动速读”,此前还有哪些类似打着高科技名词的幌子来欺骗消费者的骗局呢?

1.超感学习力

超感学习力课程是通过6S:眼(视觉)、耳(听觉)、口(味觉)、鼻(嗅觉)、身(触觉)、意(意觉)训练来系统地开发间脑、松果体等脑的超感能力。该课程介绍表示,透过科学方法启发后,就可以应用集中力发出脑波,不必经由眼睛,蒙眼可以看得见物体,可以透视,而且极大地提升学习能力,改善个性,开发了“蒙眼辨色”、“蒙眼识字”等超感知课程。

2.右脑开发

据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报道,上海一家叫“赢在右脑”的培训班,学生经过一系列右脑开发的培训课程,闭着眼睛就可以感受扑克牌的花色和数字,原本需要一页页阅读的书,学生通过快速翻书就可以掌握书里的内容。

3.全脑培训

《1818黄金眼》曾做过一期节目,有位丁女士花了五万块钱,给孩子报了个全脑培训班,课程包括全脑平衡高感、全脑闪电记忆、全脑心像速读等。丁女士说,对方的教育方法挺玄乎,蒙上眼睛还能猜出扑克牌。这两天就读的分校关门了,她觉得不对劲,找到总部,老师在解释培训方法时,提到了“感知力”、“灵性”、“第六感”,家长也说听不懂。

右脑开发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主攻脑认知发育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副主任李斐曾对媒体表示:“‘赢在右脑’其实是利用智能发育学科来‘胡诌’的案例。把字当成图形、符号来阅读,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但是读得快,并不等于理解了。听书、闻味道就能阅读更是胡闹了,更多是通过猜测或者其他手段来作弊。”

“聪明药”真的能让孩子变聪明吗?

家长为了能提升孩子学习成绩,除了愿意掏腰包报名匪夷所思的培训班,还给孩子吃各种各样的补品、口服液、营养液,买五花八门的学习神器。

今年年初,《新京报》发表了一篇报道《会上瘾的“聪明药”》,高三学生小田,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服用了妈妈买的“聪明药”。结果小田的戒断反应非常痛苦,出现了失眠、脱发、妄想等症状,最后进入戒毒医院治疗。

其实这种被称为“聪明药”的药丸,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常见的有利他林、专注达、阿莫达非尼、阿得拉等精神类药物,是严格的处方药,需要遵医嘱服用。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国产利他林已于2009年陆续停产,当时的价格约为1.6元/粒。

去年Netflix推出了一部纪录片《药瘾》(TakeYourPills),讲述了美国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吃“聪明药”的社会现状。服用“聪明药”后,会增加人体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人的活力,提高学习效率,“服用5片就能让你的一天过得非常快”。

在视频中,一位美国学生讲述她服用“聪明药”的原因:“阿得拉和Instagram是完美学生的标配,你想又瘦又美,你想拿高分,然后你还想出去玩,阿得拉可以满足你这一切。”阿得拉早期被称为“活力药丸”、“大学可卡因”,也有“服用阿得拉,下笔如有神”的说法,在考试和学习期间服用阿得拉来提升学习成绩,是很多美国学生中已经公开的秘密。

值得注意的是,吃了“聪明药”并不会真的让人变聪明,还有严重的副作用。据《新京报》报道,“聪明药”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以提升注意力、降低疲劳感。其作用机制与冰毒的主要成分类似,大剂量服用时可能成瘾。

为何教育骗局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套用伪科学名词的速成培训班、夸大其词的教育产品,有关教育的骗局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乱象丛生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家长被骗术洗脑后上交了“智商税”的背后,是他们无法疏解的教育焦虑,在高度竞争的社会中,“你该如何做到出类拔萃?”是悬在每个人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人人都想改善自己的表现,不让别人失望,获得成功,因此人力资本价值的焦虑始终存在,望子成龙的父母也被焦虑笼罩。焦虑的家长很容易被商家的花式包装蒙骗,冲动消费,落入教育骗局。

近几年对培训机构的规范和整顿一直在进行中。据中国慈善家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已于2016年成立教育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同时设立社会教育研究所,为治理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启动培训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探索实现培训机构办学资质二维码实时查询;开展培训机构督导评价、财务审计试点;推进培训机构星级评估,建立“黑白名单”制度,构建信用体系;制作“合理选择民办机构”宣传片;组织培训机构公开承诺依法办学,加大执法检查和立案查处力度,建立数据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管控力度。

其三,虚假的“量子波动速读”能够吸引家长掏腰包,跟当下社会的情感结构密不可分。正如赫伯特·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中所说,“什么是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这一问题必须由一切个人自己来回答。只要他们仍处于不能自治的状态,只要他们接受灌输和操纵(直到成为他们的本能),他们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不能认为是他们自己的。”

不用看书,快速翻动书页就能掌握书中内容的虚假宣传,超出了科学认知的范畴,灌输给了家长一种“虚假的需要”,培训机构告诉家长,只需花费几万块就可以让你的孩子学会速读,学习提升。焦虑的家长处于“不能自治”的状态,将“量子波动速读”看作一种可以让自己孩子提升成绩的符号,相信花了钱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学霸”。

读书和学习没有捷径可以走,面对“学习神器”和各种培训班的诱惑时,只有家长能够在巨大的焦虑面前顶住压力,辨清真伪,做出理性的判断,才能让这些教育骗局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不再奏效。

THE END
1.智商税是什么意思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 知识百科智商税是什么意思天涯人生 精选回答 智商税,网络流行词,也被称为“低智商税”,指听?信没有科学依据的话而花冤枉钱。由于在花钱时缺乏判断能力,花了冤枉钱(not get one’s money’s worth),这些冤枉钱就被认为是缴了“智商税”,可以翻译为“stupid tax”,也可以表示“为自己的...https://m.edu.iask.sina.com.cn/jy/2Jssw39kwWP.html
2.别被“家庭教育指导师”收割“智商税”这样的考证过程,如同儿戏。如果这样的证能算得上“21世纪的黄金职业资格证”,那这种“黄金”的“含金量”也是够低的,相信这样的“黄金”证书,绝对要交不菲的“智商税”。 另外,在2021年年底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中,横查竖查根本没有所谓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个资格...http://pgy.chisa.edu.cn/rp/rp_detail.html?docid=965621262736953344
3.揭秘锐思教育单词速记是智商税吗?网上很多伙伴都害怕报错班,担心在焦躁的时候选择了一项根本没有必要的课程,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这些小编都理解,但是该机构的单词速记课,还真不是智商税。 作为一家专业的高中教学平台,锐思教育一直都致力于给学员们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不管是从师资储备、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完善的授课服务,甚至是课程体系以及授课内容等...https://ygwo.tantuw.com/news/956.html
1.教育硬件,如何摆脱「智商税」标签极客公园教育硬件,如何摆脱「智商税」标签 摘要 你给孩子买的学习机贵吗?好用吗? 今年教育硬件赛道格外热闹。 年初因为疫情的关系,突然暴增的在线学习需求直接带火了学习平板。字节跳动对于教育硬件的初步探索以一款智能台灯展现。一边在 K12 网校里打得正酣的网易有道,也迭代了词典笔第三代。市场也在扩大,据多鲸资本教育...https://www.geekpark.net/news/270659
2.风口上的思维教育,是不是智商税?风口上的思维教育,是不是智商税? 在线数理思维赛道成了素质教育的新风向。 网友调侃:“所有家长在孩子8岁前都认为自家孩子是个好苗子。”在“好苗子”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可能有助于幼苗成长的因素,家长都不愿意错过。低龄段素质教育、三年级以后学科教育,是大多数家长的选择。https://36kr.com/p/1133348843275654.html
3.少儿编程:是智商税还是未来必备技能?从小学编程是一种技能吗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编程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能。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少儿编程教育,希望孩子从小就能掌握这项技能。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少儿编程是一种“智商税”,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孩子。那么,少儿编程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呢?6547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https://blog.csdn.net/m0_67260462/article/details/135037210
4.儿童保险必买三种险是哪些?儿童教育金是不是智商税?说到儿童教育金,有些人质疑这是智商税,其实明智的家长才会提前给孩子准备教育金。 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是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国家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越来越普及。 学历就是孩子未来进入社会,步入职场的敲门砖,学历的高低可能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水平。 尽管儿童教育金不能解决学位等问题,但是提前为孩子配置,至少可以让...https://www.naibabao.com/cms/show-20830.html
5.“熟蛋返生”论文作者致歉,这三种教育“智商税”别信离谱的教育“智商税” 事件发酵时,论文第一作者曾做出回应,称实验中孵化的小鸡也已正常生蛋,这里边涉及未知的科学,通俗讲就是时光倒流可预知未来,正准备进行人体实验,目前可以接收孩子报名,外地学生一年十几万,郑州当地孩子只要6万。 这妥妥的诈骗! 郑州市春霖职业培训学校“全脑开发”在其官网更是单独开辟了专栏页...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452930
6.勿为求名交“智商税”从另一角度看,相对于找所谓的“大师”支招,将起名的重任交给陌生人,为人父母自己给孩子起名,难道不是一种更具纪念意义和情感联结意义的方式吗?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16日第2版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访问yuanben.io查询【362NP7IP】获取授权信息。http://www.jyb.cn/rmtzgjyb/202206/t20220616_697476.html
7.陪娃上了一节乐高课,我怀疑被收了智商税国际教育家庭生活...这里还涉及一个孩子年龄的问题,如果孩子年龄还很小,比如两三岁,第一,他自己照着乐高玩具说明书不一定能够全部搭出来;第二,如果没有老师教,可能家长就只能买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乐高,还得陪在旁边带着孩子去玩。所以,我觉得简单将其归结为智商税是不太合理的。 https://jingkids.com/?p=76800
8.狂收智商税?高考志愿咨询叫价10万!背后“规划专家”竟连大学都没...由于服务周期集中在高考之后的十几天里,即使客单价再高也难以形成规模,整个高考志愿咨询行业呈现“散、乱、小”,成为一个特殊的教育行业。 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的费用 何宇联系了一家名为计桥升学规划研究院的机构,这家机构宣称成立于2001年。销售人员的开场白是“志愿报不好,高分也白考”。 https://m.hexun.com/news/2021-06-18/20379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