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视报道,很多消费者投诉,家中长辈手机上有多笔不知情、未告知的所谓“1元保”的“互联网保险扣费”记录。这些保险号称“首月0元、1元”“免费领取”,给人优惠的错觉,实际上是将保费分摊至后期,消费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保费优惠。
原来所谓的“1元”只是首月交费1元,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时未明确费用情况,甚至是不知道购买的是保险。而一旦付款了1元,也就意味着开通了自动扣款功能,次月开始消费者远远多于1元的保费就会自动扣除。
有悟空保消费者表示,自己的公公去年骑自行车扫了二维码,以为是扫自行车的钱,今年初家人偶然发现一个两百多元的扣费,才知道是保险,是“悟空保”。
用户一旦签约,想要退保退费更是难上加难。扣费的是悟空保平台,平台却说退费要找保险公司。
对此,中国银保监会回应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看到报道后,立即研究,针对报道中反映的问题将马上开展立案调查,严肃查处“悟空保”涉及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事实上,这一乱象存在已久。这种“1元投保”搭载的运用场景,包括充电宝、共享单车、购物弹窗等各类生活场景,让用户防不胜防,屡屡中招,只能在各个平台投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