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免费送礼品结果花2899元买了学习机
市民王先生说:“他当时说的是天花乱坠,好,能学到很多知识,成绩能有所提高,他哄我们,我们上当了。”
市民王先生说:“他就是说你来,我们给你300块钱加油卡,给你精美保温杯,我心想还怪好,我说去看一下,没想到,就绕了他的圈了。”
市民王先生说:“发了一个保温杯给你,300块钱(加油卡)当时候叫智能IP卡。但是后头我跟朋友一联系,说你到这几个加油站,你不拿这个卡,油价也那么便宜,它是小加油站。”
拿到免费的礼品,王先生当时很开心,正准备回家,却被商家留了下来。
市民王先生说:“他就把店的门给关上了,里边音响抬上台,几个年轻人开始讲话了,宣传他的东西了。”
王先生介绍,店内的工作人员把大家留下后,便开始宣传一款学习机,声称这台学习机里面,有小、中、高多年级的学习资料。
市民王先生说:“你们是很幸运的,今天能到这来给你东西。我们作为老人,家长,都是为了孩子,望子成龙,心想他讲了那么多的好处,从一年级到高中都能不要请家教,都能学习到全篇知识。”
王先生说,在工作人员宣传学习机的过程中,还会旁敲侧击地了解现场市民的经济程度。由于先前收下了店内赠送的保温杯和加油卡,王先生面子上感到过意不去,再加上孙子正在上学,在商家的反复宣传下,王先生购买了这台学习机和一张学习卡,花费了2899元。
市民王先生说:“都是岁数比较大的,老太太,像我这样年龄,有的比我还大,这样人群,没有一个年轻的,结果最后买这个东西,当时6个人买的。”
王先生满心欢喜地将学习机拿给孙子使用,本以为会对孩子的学习真的能起到很大帮助,可打开使用时却发现了不对劲。
市民王先生说:“拿回家就不是这回事了,音响和图像都很模糊,达不到他们所说的效果,我觉着受骗了。”
学习机“不简单”想要退货人去楼空
由于购买到的学习机达不到王先生的预期目标,再加之孩子的提醒,王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套路了,于是他联系卖家,想要退货。
市民王先生说:“于是到了第三天,我找到了店家,我要求退货,店家当时说退可以,我们上报,你等一等,结果我等了有一周,结果我再去,他还是这个话,我觉得有点不对。”
市民王先生说:“他这个号码是安徽滁州的,不是我们宿迁的。这个肯定是虚假宣传,是欺骗。”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除了王先生,他们也陆续接到过其他市民反映同样的情况,目前,他们已经介入调查。王先生也表示,如果商家依旧联系不上,他将会报警处理。
宿迁经开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钮鑫生说:“请广大市民如果有这种投诉线索的话,请反馈给我们,是我们辖区内的,我们将会积极处理,不是我们辖区的,我们将联合其他辖区的市场监管局共同来推进这个事情。”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小便宜占不得
日常生活中,像王先生这样,先给便宜占再被设圈套的骗局不在少数。采访中,不少市民也表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市民李女士说:“经常能接到,但是没去,不去,俺不听,要是接通就给挂了,都这样子的。”
市民杨女士说:“送30个鸡蛋、20个鸡蛋,说你有这药,必须有这种药,你才能享受我这30个鸡蛋,商家都这样的,他不这样怎么套钱的。”
但是“占便宜”的背后,往往存在诸多维权难题。因为店家人去楼空,针对王先生的情况,律师建议,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
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法律志愿服务团法律顾问张梦说:“经营者在提供商品的过程当中,采用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的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这样的行为就是欺诈行为。如果最终商家被认定确实存在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按照该款的规定主张自身的权益。如果说是目前找不到商家,可以通过诉讼的一个方式,或者是通过警方报警,到公安机关去调取对方的身份信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自身要加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语”,更不要被诱惑而栽了跟头,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子女要多加关心,防止上当受骗。
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法律志愿服务团法律顾问张梦说:“凡打着免费赠送的旗号行销售之实的行为,一定要慎重参与。要详细了解商家设定的活动规则,赠送有无附加条款,不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提高警惕不贪心,商家之所以频频得手,在于其成功利用了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