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保险巨头倒下!全国第三大保险公司也要没了!你买的保险还保得住吗?

对4家保险公司和2家信托公司实施接管

其中保险公司包括

天安人寿、华夏人寿

天安财险、易安财险

今年以来

被接管的公司相继有着落

华夏人寿变为“瑞众人寿”

易安财险变为“比亚迪财险”

天安人寿也将变为“中汇人寿”

—02—

再见了,华夏人寿

华夏人寿目前经营稳定

已批准保险保障基金和其他投资人

共同筹建瑞众人寿保险公司

新公司设立后

将依法受让华夏人寿资产负债

承接机构网点及人员

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义务

这意味着华夏人寿保险即将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华夏人寿成立于2006年,近些年发展势头向好。2019年起,华夏人寿的全国保费总收入位居第三,仅次于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在顶峰期时,客户规模高达1.84亿人,公司人力规模超36万人。

2013年起,华夏人寿一路“开挂”,保费开始狂飙。2014年华夏总资产过千亿,2018年过五千亿,2020年上榜世界500强。保险伴我一生通过查询发现,2022年度,华夏保险累计总保费收入为2534.9亿元,位居市场第三。

2020年7月17日,因卷入明天系金融犯罪案,华夏人寿等四家保险公司被银保监会接管。

此前,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鉴于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触发了规定的接管条件,银保监会决定于2020年7月17日起,对上述六家机构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为一年。

2021年7月16日,银保监会决定延长以上六家机构接管期限一年,自2021年7月17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止。

—03—

央视:保险是当下明智的选择

央视财经曾多次醒过:利率往下走,建议大家应该早点去买保险,因为保险它的定价是,市场利率越低,基本上保障是越来越贵。

保险公司是特殊的银行,是真正“存钱”的地方;而普通的银行只是“放钱”的地方,买保险就是买倍数,在无形之中放大了你的资产。

实际上银行存款利率这些年不断在降,老百姓把资金在银行定存后,去除CPI因素,实际收益为负值,你的钱不值钱了,存着就等于在割肉。

我们曾以为银行是茁壮生长的土地,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你却越来越瘦了!仅仅通过银行存储躺赚已成为了过去,想跑赢通胀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把钱存银行的真的都要哭了!

原来,很多人认为把大部分钱放在银行才是最安全的选择,因为人们以前都相信银行是不会倒闭破产的,不过现在,银行各种破产、倒闭、解散仿佛已成为了“家常便饭”的事。

就在去年,银保监会刚刚原则上同意了辽阳农商行、辽宁太子河村镇银行进入破产程序。而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有四家银行正式宣告了破产:

1.包商银行

2.海南发展银行

3、汕头商业银行

4、河北省肃宁尚村信用社

这其中最让人唏嘘不已的就是包商银行,毕竟它曾是全国银行30强,成立了22年之久,总资产规模一度超过了5500亿,在发展巅峰期时,旗下还拥有473万储户。不过也就是这样一个大型银行,最终也面临了破产的局面。

从2015年5月1日起,《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一家银行的存款超过50万元,这家银行不幸破产倒闭的话,最多只有50万元能够全身而退,超出部分不在存款保险覆盖范围之内。

—04—

保险能做到的银行做不到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产品的进步也越来越进步。现在,银行能做到的,保险都能做到,但是保险能做到的,银行却不一定都能做到。就拿抵御通胀风险来说,很多保险产品都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增值功能,其承担的角色与储蓄差不多,但长期收益通常更有保证、甚至能胜过银行。

而三大金融机构里,从法律的角度讲:银行可以倒闭,股市可能崩盘,唯有保险公司监管保障最强!

如果您是追求安全稳健的人,只有这3种理财方式最靠谱:

第一种,50万以下的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很稳定,流动性也比较强,但利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有存款保险法保护,有保险公司兜底,是刚性兑付的,超过50万元以上的存款,如果银行倒闭了,超过的部分会等到破产清算后按相应的比例进行赔付。

第二种,国债

国债有政府信用作背书,安全性非常高。但与银行存款一样,国债的收益率也在不断走低。其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2013年的4.6%降到最近的2.79%。

第三种,储蓄型保险产品

有保险法和合同法双重保护,即便保险公司经营不下去了,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则会接管,有保险保障基金兜底,我们的保单利益决不会遭受损失。

这类保险包括年金险和增额寿险,能帮助我们锁定未来的收益,不用担心利率下行和市场波动的风险,而且安全性极高。

保险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有五大优势:

1、锁定高利率,在不断下行的低息环境中稳定复利增值。

2、对抗长寿风险,养老金可以活多久领多久,防止寿命长没钱花的窘境。

3、均衡财富波动,让我们在年轻时节制花费,强制储蓄,用现在有钱的自己补贴未来没钱的自己。

4、几乎零风险,有保险精算和国家多重监管把关,不跑路,不暴雷。

5、长期现金流,年金险是给未来自己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叫“幸福提款机”。是用今天的闲散资金,来换取明天的固定收入;是用今天的短缴来换取明天的长期收入。

我们都知道,保险还有四大功能:保障、保证、保全、保持,这四大功能是其它任何金融产品无法替代的,已成为全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地区家庭理财的最重要选择。

有时候,一张存单扛不住一场意外

有时候,一张存单买不起一张病床

有时候,一张存单经不起风险来袭

您放在银行的钱和放在保险公司的钱都是您的钱,不同的是:银行肥在现在,瘦在未来;保险规划则保在当前,赢在未来!让现在有钱的您,变成未来值钱的您,做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人!

THE END
1.[中国新闻]关注养老保险基金入市人社部:五大制度保障投资安全...[中国新闻]京沪今起实施离境退税政策2015-07-01 09:04:45 [中国新闻]法国总理举行仪式欢迎李克强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2015-07-01 09:03:00 [中国新闻]内地香港两地基金互认今起施行2015-07-01 08:52:56 [中国新闻]关注养老保险基金入市 人社部:五大制度保障投资安全2015-07-01 08:52:54 [中国新闻]中国多地遭...https://tv.cctv.com/2015/07/01/VIDE1435711966189688.shtml
1.请问中国五大保险公司是哪五个公司?保险知识问答中国五大保险公司如下: 1.中国人寿。全称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06月30日。 2.平安人寿。全称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 3.太保寿险。全称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 4.新华保险。全称为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 5.太平人寿。https://www.51credit.com/wenda/933789.html
2.五大保险公司是哪五家?买保险需要看保险公司吗?一、五大保险公司是哪五大? 每年年底,保险公司都会发布自己的收益报表。 由于2022整年的收益报表还没公布,所以只能根据2022上半年收益来排名。 这五大保险公司分别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人寿。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上半年的保费收入表现: ...https://news.naibabao.com/cms/show-27423.html
3.中国保险企业布局养老产业发展报告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2019年12月4日,首届“中国康养30人”论坛举行,中国银保监会资金部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监管处处长高建光对外透露,截至今年9月末,已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10家保险机构投资47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上海、海南、江苏、广东、安徽等20个省市区,总床位规模约84155张。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962750
4.瑞士再保险陈东辉:保险业参与碳中和有五大路径中国保险业具备减...去年中国公布“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低碳”已成为中国发展关键词。 保险行业也在今年加快了碳中和步伐。6月11日,在“保险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绿色发展”工作推进会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保险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绿色发展蓝皮书》。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8/19/c5651357.html
5.中国人寿点亮五大城市核心地标保险产经频道作为首都北京的地标建筑——国家体育场(鸟巢)被称为中国现代建筑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融合的代表,十年来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达5亿人次,同时也即将成为唯一一个举办双奥会开、闭幕式的场馆。 国家体育场(鸟巢)俯瞰 在“鸟巢”建成十年之际,中国人寿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为鸟巢提供风险保障及保险服务,为鸟巢的风险管理贡献一份...https://www.zznews.gov.cn/news/2018/0831/295970.shtml
6.保险公司2020年业绩大比拼——60万代理人离职与持续挖角中国人寿五大保险公司总市值2.82万亿,不同保险公司之间市场份额的分化最终被映射到市值的波动上。 相比2007年,中国平安的总市值翻了一倍,从2007年底的7065亿元上升至1.4万亿;中国人寿的总市值从2007年的1.49万亿下降至7500亿元,市值的跌落幅度与市场份额恰好匹配;中国太保的市值总体稳定,新华保险的总市值相比上市之初的2012年增长...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1-04-13/20340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