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2月保费出炉寿险受伤最深
导语前2月,A股五大上市险企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四降一升”,合计保费收入同比下滑约3%。受伤最深的依然是寿险业务,仅有中国人寿实现增长。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2个月的保费纷纷出炉。
中国平安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928.18亿,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平安人寿保费收入1338.44亿,下降1.1%;平安财产保费收入504.87亿,增长1.03%;平安养老保费收入46.43亿,增长39.2%;平安健康保费收入38.44亿,增长5.7%。
中国人寿前两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人民币2527亿元,同比增长2.8%。
中国人保前两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为1598.49亿,同比下降4.1%。其中,人保财险1012.43亿,增长1%;人保寿险412.83亿,下降16.8%;人保健康173.23亿,增长2.4%。
中国太保前两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为1022.51亿,下降3.94%。其中太保寿险632.74亿,下降9.3%;太保财险389.77亿,增长6.2%。
新华人寿前两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为395.91亿,同比下降14.59%。
前2月,A股五大上市险企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四降一升”,合计保费收入同比下滑约3%。
受伤最深的依然是寿险业务。
仅有中国人寿实现了正增长,其中2月份保费收入为46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391亿元相比增长约70亿,同比增幅高达17.9%。
而新华人寿降幅最大,达到14.59%,新华人寿称保费下降是因为银保渠道趸交保费收入下降,但个险渠道业务达成和增长良好。
2023年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加强行业管控,其中包括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实施,银行代销积极性下降,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意愿出现阶段性下降。
最近股价连续下挫的中国太保寿险业务也下降了9.3%。
中国太保称,二级市场股价短期波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宏观形势、行业发展周期、企业基本面和市场情绪等。同时表态,公司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践行长期主义,寿险长航转型成效逐步显现,产险盈利基础不断夯实,资产管理坚守“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和聚焦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推荐阅读
投保人27年前购买的保险无法兑付中国人寿客户经理却称要一致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