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险论文范文10篇

关键词:代签名、人身保险合同、法律效力、研究

一、从法律角度看,保险人不能仅以代签名主张合同无效无据可依。

首先,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运作是寿险公司经营的基础和关键。人寿保险业及保险公司的发展壮大受法律法规的指导。不按照法律行事或忽略了法律要求,将会使寿险公司受到重大损失和处罚。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保险合同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性,同时保护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面的利益。使之达到平衡。《合同法》第10条:当事人订立保险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取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法》第11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关键词」人身保险合同,订立,生效,合理期限,默示承诺

一、人身保险合同的订立人身保险合同的订立一般经投保人投保即要约和保险人承保即承诺两个阶段。①当事人就合同内容意思表示一致,人身保险合同即告成立。

[摘要]我国《保险法》规定,除了投保人对自身具有无限保险利益外,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仅存在于一定的亲属关系之间,至于生意合伙人之间、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雇主与雇员之间、单位与员工之间虽然在经济上有利害关系,但是并不构成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除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外,投保人为被保险人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必须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因此,保险人在承保人身保险时,要坚决按照保障利益原则办事,对没有保险利益的人身保险合同绝不予签订,这样才能把防范道德风险的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人身保险;保险利益;亲属关系;保险合同

因此,保险人在承保人身保险时,要坚决按照保险利益原则办事,认真审核把好关,对没有保险利益的人身保险合同绝不予签订,把防范道德风险的工作落到实处。另外,有必要时应要求投保人提供有关证据,以认定其与被保险人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尽量避免因工作疏忽导致没有保险利益的人身保险合同的产生。若发现没有保险利益的人身保险合同,应及时通知投保人采取善后补救措施,如可让被保险人补办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该人身保险合同的书面证明,实在是没办法再与投保人协商,就解除人身保险合同关系。

关键词人身保险合同效力规范

一、人身保险的意义

人身保险的创立,可以追溯到18世纪。巴比伦的士兵出外打仗,兵凶战危,大家都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所以出征前,每人都放下一些金钱,组成一个基金,那些不幸战死沙场的家属便可在这个赔偿基金中得到保障。时至今日,人身保险早已扩及社会各类人员。参加保险,能使人们在遭遇疾病或意外伤害时获得一定的赔偿,做到损失承担社会化,从而免除个人的后顾之忧。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价值和意外风险的防范,保险意识大为增强,人身保险制度也日趋完善,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制度保障。

二、人身保险合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一、受益人的概念及其类型

对于受益人的分类,中外诸多法学家都有自己的见解,站在我国保险立法的角度,有学者将受益人分为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②出于本文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对受益人做出如下分类:

依保单拥有人是否保留变更受益人的权利之标准,将受益人分为可变更受益人和不可变更受益人。可变更受益人是指保单中保留了变更受益人的权利,保单拥有人可依自己的意愿变更受益时所指定的受益人。不可变更受益人指保单中未保留变更受益人权利,保单拥有不可以任意变更受益人时所指定的受益人。这种分类方法的好处很多,首先,人身保险合同的长期性决定了保单拥有人和受益人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变化,如夫妻关系的变化。而可变更受益人的指定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然后,受益人与保单拥有人关系密切性决定了他可能代替保单拥有人付保费或履行其他合同义务。因而不可变更受益人即体现了此时权利、义务的一致性。而且两类不同受益人所拥有的对保险金的权利也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在指定变更受益人时的要求亦不同。下文将作细致分析。

二、受益人的指定

受益人的指定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谁拥有指定受益人的权利。第二,如何指定受益人。我国《保险法》对第二个问题未涉及。第一个问题的具体规定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所以有必要予以分别阐述。

摘要:《保险法》规定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投保人指定和变更受益人须征得被保险人同意,被保险人指定和变更受益人则不受投保人制约。出于防范道德风险的需要对投保人指定和变更受益人进行限制是合理而必要的。被保险人对受益人不受限制地指定和变更权不利于保护投保人的利益;应对《保险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适当调整;受益人的指定和变更权应只能由投保人在征得被保险人同意后行使;被保险人只应享有对合同的同意权及对这种同意的撤销权;被保险人撤销同意的,按投保人解除合同处理。

关键词:人身保险合同,受益人指定与变更,道德风险防范,合同的同意权和撤销权

人身保险合同中的受益人是指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金享有请求权的人。根据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生存与否,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金给付可分为生存保险金给付和身故保险金给付。由于我国各保险公司现行险种的条款中均规定,被保险人生存条件下的保险金受益人只能是被保险人本人,并拒绝受理其他指定和变更。因此,保险实务中的受益人一般意义上仅是指身故保险金受益人。

《保险法》第61条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第63条规定:“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变更受益人并书面通知保险人;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上述规定中关于投保人指定和变更受益人的规定,对于防范保险活动中的道德风险,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该条的规定中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

就人身保险合同而言,投保人和保险人作为合同的双方,是合同的当事人,而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则是合同中的关系人。作为合同的当事人,投保人是指向保险公司提出订立保险合同的请求,并填写投保单,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交纳保险费,对被保险人的身体和寿命具有保险利益的人。根据《保险法》的定义,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于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投保人既可以以自己的身体和寿命为保险标的,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也可以在符合保险利益原则的前提下,以他人的身体和寿命为标的,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当投保人以他人的身体和寿命为标的投保时(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非同一人),在身故保险金的受益人问题上,投保人可以有两种动机:一是为自己的利益,以自己为保险金的受益人;二是为他人的利益,以第三人为保险金受益人。诚然,在以他人的寿命和身体为标的投保时,投保人无论是以自己还是以第三人为保险金受益人,都必须征得被保险人的同意。这对于防范保险活动中的道德风险无疑是必要的。然而,与此同时,在《保险法》第61条和第63条中又同时规定,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可以自行指定和变更受益人,并且不受任何的限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并给实务操作埋下了隐患。

首先,从合同法的角度看,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为投保人和保险人,而被保险人在合同中仅是以关系人的身份出现。合同内容的变更,理应由合同的当事人协商一致后进行。投保人在征得被保险人同意前提下的变更受益人权利,从性质上讲,是一种形成权。只需通知保险人即可。而被保险人作为合同的关系人,并不具备当事人这一主体资格。被保险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如欲对其受益人进行变更,只应通过投保人向保险人提出要求,予以变更。

[关键词]农村人身保险市场;保险产品;营销网络;业务管理;创新

国务院于2006年6月26日颁布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要“努力发展适合农民的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强调:“我国绝大部分人口是农民,未来保险竞争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保险业要以战略眼光积极开拓这块潜在的巨大市场。”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一是特殊农民群体存在着人身保险需求。包括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占全国人口10%的农民工等。二是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比城镇更加严重。这将逐步改变人们的消费及储蓄结构,增大养老危机意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我国现行的社会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面覆盖广大的农村地区,其“广覆盖、低保障”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无法满足农民面临的养老、医疗等多层次的保障需求。因此,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对商业保险公司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一、农村人身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保险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村保险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初期,而农村人身保险更是起步晚、基础差,面临着各式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真正适合农村市场的人身保险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均不足

[关键词]:人身保险合同;合同法;保险法;代签名问题;无效合同;抗辩权

一、农村人身保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开拓农村保险市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开拓农村保险市场的紧迫感

一是感觉城市业务发展还算顺利,还有保源,靠城市业务就能实现增长目标,没有必要大力发展农村业务。二是认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保险需求不足,开展业务难度大,有畏难情绪,望而却步。三是现在农村保险市场竞争还不激烈,没有看到丢失农村保险市场的危险。

(二)对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没有特别的政策支持

(三)农村营销员开展业务困难,绩效差、收入低,积极性受到影响

[摘要]《保险法》规定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投保人指定和变更受益人须征得被保险人同意,被保险人指定和变更受益人则不受投保人制约。出于防范道德风险的需要对投保人指定和变更受益人进行限制是合理而必要的。被保险人对受益人不受限制地指定和变更权不利于保护投保人的利益;应对《保险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适当调整;受益人的指定和变更权应只能由投保人在征得被保险人同意后行使;被保险人只应享有对合同的同意权及对这种同意的撤销权;被保险人撤销同意的,按投保人解除合同处理。

[关键词]人身保险合同,受益人指定与变更,道德风险防范,合同的同意权和撤销权

THE END
1.20242024-2030年中国人身保险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2024-2030年中国人身保险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TOC \o 1-3 \h \z \u 摘要 2 第一章 中国人身保险行业市场概述 2 一、 行业定义与分类 2 二、 发展历程回顾 3 三、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1/8065044017006143.shtm
2.2024年人身保险现状分析标签大全4)人身保险行业经济运行。主要为数据分析,包括人身保险行业的竞争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值、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行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 5)人身保险行业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包括企业的产品、业务状况(BCG)、财务状况、竞争策略、市场份额、竞争力(swo...https://www.chinabgao.com/tag/situation/renshenbaoxian.html
1.《2024年人身险行业分析与展望》显示险企投资端加配长周期产品惠誉博华近日发布《2024年人身险行业分析与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随着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确定收益率的增额终身寿险成为2023年热销险种。经济复苏推动居民对于高端保障产品的需求回升,代理人转型初见成效推动2023年健康险产品在销售开始出现弱回暖。保费收入快速增长推动保险资金规模继续扩大,险企将在...https://jrj.wuhan.gov.cn/ynzx_57/xwzx/202402/t20240220_2361082.shtml
2.中保协发布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对外发布《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该报告根据61家人身险公司报送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系统的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经营数据,从经营主体、规模保费、产品类型等方面分析了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 https://m.caijing.com.cn/article/203405
3.中国保险市场分析中国保险市场分析中国保险市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保险公司分析中国保险市场的起源外来保险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长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侵略。同时,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并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大肆扩张...https://m.renrendoc.com/paper/213963106.html
4.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和市场规模分析报告精读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和市场规模分析 一、市场现状 1. 行业发展态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保险行业在中国市场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各类保险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覆盖面广,涵盖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多个领域。https://m.vzkoo.com/read/2023121480f73c6ecfdce72a474e1dd2.html
5.人寿保险市场分析(精选8篇)篇1:人寿保险市场分析 中国人寿保险前台分析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属国家大型金融保险企业,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我国最大的国有金融保险集团。业务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险、资产管理、海外业务、电子商务等多领域。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人寿的前台设置,分别是销售渠道,客户以及产品自身。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d82k00t.html
6.2024年中国保险理赔市场发展概况分析:原保险赔付支出达到18883...2022年中国人身险分险种赔款和给付支出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保险理赔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保险理赔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保险理赔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https://www.gonyn.com/industry/1705627.html
7.行业研判!2024年中国人身保险行业运行态势分析:我国人身保险保费...上游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人身保险行业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技术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开发、设计和创新保险产品,提高产品定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优化客户体验,提升运营效率。产业链下游的个人和企业投保人是人身保险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下游需求直接决定了人身保险市场...https://m.chyxx.com/industry/1192989.html
8.精大学生实习报告它包括人身保险产品的构思、开发、设计、费率厘定、分销、促销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与人身保险市场有益的计划与实施活动。我在太平洋保险公司主要从事间接营销渠道中的个人人身保险业务,主要作为营销员从事人身保险的销售,跟随老员工学习经验和人际关系的处理。做好对客户的服务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咨询、约访、面谈、缔约、...https://www.unjs.com/fanwenku/429072.html
9.上半年互联网人身险承保件数4.3亿件银保监会全面分析人身险业内...7月16日,在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上,人身险部副主任王叙文全面分析了人身保险行业的运行情况。2020年已经过半,上半年人身保险行业发展紧紧围绕抗击疫情,防范风险、深化转型三个主题词,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行业服务抗击疫情,截至5月末共有70余家人身险公司,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7/16/c3775484.html
10.2022年中国商业降保险(降险)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同质化竞争...四、健康保险行业现状分析 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商业健康险能够满足居民除基本保障以外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健康需求,我国健康险原保费收入高速增长,原保费收入从2012年的86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8653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为25.9%。 按银保监保险行业保费统计来看,我国原保险保费分为财产险和人身险,其中人身险包括寿险、...https://www.huaon.com/detail/876531.html
11.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发...修订后的《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实保险业最新开放举措要求,放宽外资人身险公司外方股比限制,将外资人身险公司外方股比放宽至51%。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合资保险公司的外资比例限制;取消外资保险公司准入需30年经营年限要求等。 作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加快中国保险业市场开放,无论是对中国保险...http://bjircf.org/show.php?catid=9&id=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