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网络实名举报,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黑龙江嫩江支公司推向微博热搜榜。举报人称,自己作为该公司16年的老员工,反映公司领导存在保费造假,“长险短做”骗保,套取公司费用、奖金谋取私利等问题。
中国人寿作出回应:该公司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支公司前员工张某某通过自媒体进行网络实名举报。公司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门调查组赶赴当地开展全面调查。
据了解,被举报人曾因虚列费用被银保监部门警告并罚款,其在去年已经不是嫩江支公司的负责人;举报人张某某于2003年入职,一直负责个险部财务报账和综合管理,直到2019年被单位开除。
据悉,该女员工举报信中指出三大问题:一是嫩江公司领导保费造假,骗保套钱谋取私利;二是嫩江公司领导窃取客户资料,增员造假套钱假公济私;三是嫩江公司领导虚列费用,造假套钱中饱私囊。
保险行业乱象亟需整治
网络举报事件将保险行业存在的乱象暴露了出来。一方面是虚列费用、虚假承保等问题,涉及贪污腐败;一方面是以传销形式发展团队,使群众上当受骗、蒙受经济损失。
为何保险行业会暴露出如此多的问题?多位保险从业者向记者坦言,该行业并非什么人都能胜任,要做出业绩,必须要与客户建立信任感,通俗来说就是给客户“洗脑”“打气”,将险种各项优势充分展现给客户,以获得认同。当然,奖金都是与业绩挂钩的,业绩好了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自己也就多赚一些。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若一些公司单纯追寻经济利益,大肆推销保险产品,容易产生宣传与实际不符,客户感觉被“套路”的情况。同时,公司虚假增员、虚假业务、虚假报销等现象极易发生。
记者梳理发现,一直以来,保险公司在业务经营中都存在“五虚”问题,即虚列费用(不据实列支各项经营管理费用)、虚假承保(编制虚假保险合同承保虚构或虚增保险标的)、虚假退保(以未收到保费或编造保险标的风险状况发生变化等为由,对已生效保单进行虚假批改、退保或注销)、虚假理赔(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和虚挂保费(通过虚挂应收保费方式,在未收到或未全额收到保费情况下出具保单,或将已收到保费挪作他用的情况)。
据此前媒体报道,2020年,按照处罚金额排序,寿险公司年度前五大违法违规事由为:编制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欺骗投保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费率。
对此,如何完善制度,从根源上制止乱象的发生,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2020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促进人身保险业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专家表示,提供丰富优质人身保险产品迫在眉睫。银保监也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坚决整治行业顽疾和市场乱象,推动人身保险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