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受热捧对内地保险有何启示

许多深圳人赴港或在深通过中介代理购买香港保险。周游摄

且不论香港保险品种的具体优劣,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流程繁琐,以及潜在的法律和汇率风险等,相对香港市场而言,内地保险业无论在监管还是产品设计等,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究竟香港保险对内地保险业发展有何启示呢?

香港保费规模增长内地居民贡献大

“实在是太火爆了,在保险公司门口排队买保险,感觉就像在菜市场一样。”为了给孩子买一份保险,赵女士上周六整整在香港一家保险公司门口排了一下午队。据赵女士对比,“内地号称最划算的某保险重疾险,从短期看,尽管所交保费价格不相上下,但香港这种长期险回报率似乎更高。”

赵女士赴港购险并非孤例。近年来,尽管两地法律上对于内地游客赴港投保的合法性仍存在争议,但内地客户赴港投保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保险业监理处于2005年开始新增一项的统计数据,即向内地游客发出的直接个人人寿业务,间接反映出大陆客户赴港购买保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具体来看,2005年保险业监理处最初开始统计该指标时,来自内地寿险新单规模仅为18.2亿港元,且占整个香港市场新单的比例不足4%。而截止2014年,内地客户赴港购买的新单保费规模却高达243.5亿港元,较最初规模增长12.38倍,平均年化增长率为32.26%。且内地客户贡献的保费规模已经占据整个香港市场的21.44%。

众所周知,香港保单吸引客户尤其是高净值客户的关键,其实不仅仅是其健全的保障和较高的分红,而是作为一种稳妥的资产传承工具的避税避债合法性。一位在港保险经纪人士坦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内地客户赴港投保已经成为香港保险市场的重要客源,并且赴港投保的人数还有可能维持增长态势。

尽管如此,需要说明的是,想要购买香港保险的内地客户必须亲自赴港完成一系列投保程序,才能完成整个购买保险的流程,不能远程投保或找人代办。且不论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繁琐与存在的潜在法律和汇率风险等,究竟香港保险对内地市场有何启示呢?

启示一:保险市场化进程有待加快

相对香港市场而言,我国保险市场无论在监管还是产品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直以来,内地保险市场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受访专家普遍认为,这一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政策所造成的。

“由于内地保险市场成长历程有限,我国目前的保险监管策略总体上较为谨慎。”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表示,就投资能力而言,内地保险公司受制于投资范围的限制,目前其主要投资配置还是固收类资产,如货币基金、银行储蓄等低风险低收益率产品;而权益类产品的占比也不得超过30%。

而相较而言,与国际接轨的香港保险市场更敢于寻求高收益投资标的,受投资标限制也较少,这直接导致了内地保险产品的分红收益率远不如香港保险产品。广发证券研报显示,香港寿险市场目前占比前两位的保诚保险和友邦保险,其资产配置中股票和基金的占比分别为43.05%和20.82%,远远超过国内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占比;同期国内上市保险公司的权益类资产比例则为8%-15%。

不过,近年来,尤其是保险“国十条”颁布以来,内地保险行业逐步开始了一些改革措施,旨在加强保险行业的市场化,鼓励险企持续创新。如健康险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年前全面落实的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以及车险市场费率改革的试点扩容,都预示着监管层已经开始考虑放开内地市场的监管限制,进一步加快其市场化进程。

启示二:产品分类需更精细,索赔可更贴心

就保险产品而言,内地保险也应借鉴香港保险,做到产品分类精细,索赔贴心。

无论香港保险产品还是内地保险产品,均是先有保障后有分红。但随着两地客户的保障意识和理财概念不断强化,使得投保人面对繁荣的保险市场有了更多的比较和选择。其实从趋势上看,内地保险业与香港保险业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广州资深保险人士高先生告诉记者,目前香港产品之所以受到内地客户追捧,主要在于其在设计思路和保障范围上较领先内地产品。比如香港保险产品往往会针对某种特殊人群而推出不同的重疾险,做到产品体验更加贴切需求。比如,友邦保险专门针对孕妇的“安孕保”,其覆盖5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特别的是,该品种还对孕期结束后出生的婴儿提供9种先天性疾病保障,这一保障范围一直延续到婴儿成长至6周岁。

不过,目前内地保险机构已经开始探索推出此类产品。比如,此前招商信诺推出的“安享康健”计划就是内地少有的在重疾基础上也对部分轻疾(含原位癌)做出理赔承诺的品种。从保障范围角度来看,内地保险产品追赶香港产品是未来的趋势。

另外,在保险索赔方面,除了两地的住院险都是实报实销外,在轻重疾病上,内地产品索赔流程往往需要更多医学证明,但香港产品在确定了疾病症状后采取按病种付费的方式,直接将保额全额或部分(根据条款)交予投保人。“这种付费机制上的差异可能短期内不能弥补,但随着中国医疗条件的好转,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机构的合作加深,按病种付费的机制并不难实现。”高先生称。

启示三:立足保障,深耕长期寿险

归根结底,内地保险业还需转型深耕长期寿险,通过加快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

资料显示,香港保险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出现分化,原来占据大多数份额的一般保险业务开始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长期寿险业务的蓬勃发展。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财产类保险市场已经较为饱和,且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升级换代,一般保险业务的承保成本大幅提升,这与当前内地财险市场表现接近,目前内地财险行业综合成本率破百,导致财险盈利空间有限。”曹恒乾分析,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和居民保障意识的提升,香港居民对于寿险的需求不断高涨,寿险保费节节攀升。在此背景下,香港保险专注发展寿险,并不断寻求产品创新,可谓顺势而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近年来内地保险创新开始转向不同场景下的特定保障产品,如飞机延误险、货运险、“脱单险”等。但从效果上来看,这些新颖的险种也许足够吸引眼球,但其可持续性和给公司带来的实际效益还是微不足道。

启示四:积极拥抱国际化

分析人士指出,香港由于历史原因,各项金融业务的国际化水平较高。虽然目前香港保险业务大部分来自长期寿险业务,但其市场份额前列中,外资保险公司的表现十分抢眼。也正是因为较高的国际化水平,香港保险业的专业性和服务性都具备相当的口碑和客户群体。

数据显示,上世纪80-90年代,也是外资大举进驻香港的时期,期间香港保险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比国内,内地保险市场虽然已有不少外资保险公司,但受制于国内行业环境和监管条例,本土保险公司目前在内地市场仍占有绝对优势。(记者郭家轩)

THE END
1.干货帖呕心沥血,超详细的香港保险购买经验分享!而且香港金融市场历史比较久,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就拿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保X和AIA友邦来说,都有近 200年的历史,经历了二战和金融风暴,一路坚挺下来。 重拾了对香港保险的信心之后,我开始联系保险经纪人,进一步地来了解香港保险的各种事项。 香港保险的优势和劣势...https://www.jianshu.com/p/8770aeb87ad6
2.香港八大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汇总,请收藏!了解香港保险的朋友都知道,香港保险有非保证收益,在符合一定条件达到一定期限后,投保人可领取一笔非保证收益,这笔非保证收益的高低与投资范围、投资质量和投资理念息息相关。 每家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不同,最终会影响到保障合同的履行能力、产品收益等。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主要进行这两大类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以国债...https://www.meipian.cn/4yyw87zy
3....加裕智倍保2详细评测港保保港保保市场分析 1.产品特点比较 「加裕智倍保2」提供多个全港首创的保障,分别为: 1)癌症治疗灵活选 2)父母身故豁免缴付保费保障、 3)配偶身故豁免缴付保费保障、 4)首护挚宝 5)先天性疾病儿童保障 「加裕智倍保2」的特选危疾多重赔偿为癌症提供多达4次额外赔偿,较另外三款保险产品多 ...http://gangbaobaohk.com/h-nd-81.html
1.香港保险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经济概况展望未来,香港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香港与内地的保险业务互联互通将进一步加深,为香港保险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香港政府积极推动金融科技(FinTech)的应用,如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保险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这将有助于提升香港保险行业的竞争力。 https://www.zcqtz.com/news/1968189.html
2.香港最新产业图谱:多元经济发展的全景分析3. 保险业 香港是一个重要的保险市场,保险产品种类多样,涵盖寿险、财产险等。随着人们对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认识提升,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三、贸易及物流业 香港地处亚太地区的贸易枢纽,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贸易及物流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 https://www.gtzxhk.com/a/161044.html
3.企业市场营销风险防范(精选十篇)1、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主动研究保险市场存在的各类风险,分析风险表现,抽象风险本质与特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评价和预估代理人风险等级的指标,通过这个办法锁定高风险营销员。在风险爆发之前,主动采取排查措施,力求避免损失,对客户负全责。 2、建立回访体系:从以上风险的形式以及特征可以看出,很多风险都发生在客户全...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j41s18.html
4.从六个维度分析香港保险的独特优势本文将从计价货币、跨境流动性&跨境优势、法律监管、产品类型及创新、保险方案架构、运营优势等角度分析香港保险的优势。 计价货币 内地保险是人民币保单,香港保险是美元保单,这是众所周知的,也是香港保险被提及最多的优势。 确切来说,香港也提供港币保单及人民币保单,以满足市场多元化的多币种配置需求。目前部分储蓄险...https://www.haiwaimoney.com/h-nd-3648.html
5.内地赴港买保险热度再起,香港保险市场“把失去的时间赢回来”此前,内地访客赴港购买的保险大多为期缴保单,后续需要大量的续期保费服务以及理赔服务。信达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王舫朝认为,随着大湾区保险业“互联互通”的进一步发展,香港保险售后服务中心有望加速落地,从而有望进一步提升内地居民赴香港购买保险体验,更好地解决理赔后顾之忧,同时有望为香港保险业带来更多增量。(文内...https://www.yicai.com/news/101726584.html
6.陈东:香港保险热销之分析与思考新闻2015年,香港每新卖出5张寿险保单,就有1张来自中国内地客户。香港保险为何如此受内地客户的欢迎?其背后的原因又在哪里? 2016年6月16日,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主席陈东博士做客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作了题为“香港保险热销之分析与思考”的精彩讲座。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北京...https://hfri.phbs.pku.edu.cn/2018/news_0828/188.html
7.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中国香港债券市场:相较于股票市场,中国香港债券市场起步晚,发展快,但总体规模并不算大。 中国香港的金融市场监管:监管机构(银行业:香港金融管理局;证券/期货: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保险业:保险业监理处);自律组织(银行业:香港银行公会;证券业:香港交易所;保险业:香港保险业联会)。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9899206_937870770.html
8.年薪千万港漂保险代理的“疫情时间”:内地访客保单按下暂停键...2016年无疑是香港保险业的一大转折点。2011年到2015年内地访客新单保费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之势,分别为63亿港元、99亿港元、149亿港元、244亿港元、316亿港元,到了2016年保费飙增至727亿港元,内地访客占个人业务总额的占比亦在当年激增至40.59%。 然而,自2017年起,香港保险市场开始迅速降温。2017年-2018年,内地访客...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3/12/c3244889.html
9.香港保监局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险的保单数据!内地访客购买的保费在香港保险市场中所占比例也值得一提。在全港新单保费总额1463亿港元中,内地访客购买的保费占据了32%,将近三分之一。这充分说明了内地访客在香港保险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也为香港保险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内地访客险种分析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内地访客新造业务保费上涨,主要由终身寿险和危疾保障的需...https://www.udfspace.com/article/5420992073910749
10.风险及保险管理理学硕士岭大的风险及保险管理理学硕士课程(MScRIM)是一年全日制课程, 涵盖风险管理原理、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建模及分析、保险法律和法规、财富管理以及金融服务市场等领域的教学,旨在培养市场急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内地,香港以及周边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改变。这是香港八大公立大学中唯一一个风险及保险管理硕...https://www.ln.edu.hk/sgs/tpg/rim/
11.反思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政策收紧:堵,不如疏澎湃研究所自2005年起,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赴港旅游时将保险列入购物清单,来自内地游客的贡献推动香港保险市场焕发了勃勃生机。不过,2016年初以来,对内地游客赴港投保的管理日趋严格,国家外汇管理局明确提出,禁止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产品,中国银联则不断收紧海外投保的刷卡限制。目前,社会舆论对境外投保及相...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2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