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自2020年9月19日起开始施行。
对于其中的变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行了相对通俗地梳理:
1.交强险改革变化
2.商业险保险责任扩展
在基本不增加保费支出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车损险可获得更多保障,具体为:在原有保障基础上新增加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指定修理厂、无法找到第三方等7个保险责任,即上述保险责任原先需要额外投保,改革后都涵盖在车损险责任范围内,消费者无需额外支付保费。
删除了部分免责约定,如: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等。至此,我国车险产品基本覆盖了地震、台风、洪水等主要巨灾风险。与此同时,删除事故责任免赔率,取消了现有条款中机动车事故责任免赔率,使得消费者保障更充分,有利于减少理赔纠纷。
商业三责险限额从5万-500万元档次提升到10万-1000万元,消费者可购买更高额的三责险提高保障。
4.优化无赔优待系数
计算保单折扣时,考虑赔付记录由前1年扩大到前3年,也就是参考近3年的赔付情况确定保单折扣;改革后对多年无赔偶然出险的车主更加宽容,不会因偶然出险导致次年保费大幅上升,也是引导消费者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
5.全面推广实名制缴费、电子化保单制度
最保险:我们常讲“羊毛出在羊身上”,改革后车主是否能真正得到实惠,(实际交的)保费真的会下降吗?消费者担心的服务质量如何保证?
本次车险综合改革,旨在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更多地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所以价格上基本只降不升。这次改革根据实际风险状况重新测算了基准纯风险保费,不同客户的涨降费水平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来说保费是真真实实下降了。
以广东地区投保车辆为例:若车辆3年未发生理赔(系数0.6),上年度没有交通违法记录(系数0.9),且保险公司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都给予0.85的优惠,在基准纯保费为3000元时:
按照以前的指标,保费最低可达到(3000/(1-35%))×0.6×0.9×0.85×0.85=1800.69元。
按车险综改后的标准,保费最低可达到:(3000/(1-25%))×0.5×0.9×0.65=1170元
整体降低了35%。
【*行业示范商业险基础保费计算公式:商业车险保险费=基准保费×费率调整系数。其中:基准保费=基准纯风险保费/(1-附加费用率)费率调整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定价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范围为0.5-2.0,对于北京、厦门等连续5年没有发生赔款的地区,无赔款优待系数仍沿用0.4。】
不仅如此,本次综改支持行业制定包括代送检、道路救援、代驾服务、安全检测等车险增值服务的示范条款,这将从本质上推动“车保险”服务升级,引导险企借助增值服务系统和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规范和丰富的车险保障服务。
最保险:车主要想获得比较实惠的保费价格,应该怎么做?
此次改革结合各地区交强险综合赔付率水平,在道路交通事故费率调整系数中引入区域浮动因子;同时,对商车险无赔款优待系数进一步优化。改革实施后,商车险无赔款优待系数将考虑赔付记录的范围由前1年扩大到前3年,对于偶然赔付的消费者,费率上调幅度将降低。对未发生赔付,有着良好驾驶行为习惯的车主,次年车险将得到更多优惠。
因此,建议车主安全驾驶,同时不要中断商业险投保。中断投保,连续投保年限将重新计算。不仅保障断了,也无法享受低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