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7377.6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6431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8250亿元。
公司上半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3782亿元(未经审计)。据此前披露,上年同期,公司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3602亿元。
*ST西水(600291):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09.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9年的170.2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246.8亿元。
子公司包头西水水泥因停产,业务处于停顿阶段,其他新成立的两家子公司尚未开展新业务。
中国太保(601601):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873.6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354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222亿元。
公司3季度利润同比增长符合预期,投资端表现亮眼,寿险保费增速弱幅改善,产险保费同比增速高于其他上市公司。展望2021年,预判太保寿险负债端的至暗时刻已过,短期和长期的改善态势可期。长期来看,代理人分层经营(打造核心人力、高端绩优、年轻代理人三支队伍)、保险+健康医疗服务及养老社区有望在明年带来破局,后续NBV稳定增长亦可期。
新华保险(601336):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784.3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542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065亿元。
2014年3月新华保险推出了新版“掌上新华”移动保单服务,成为面向客户的移动保单服务开篇之作。
中国平安(601318):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12万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9768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218万亿元。
"核心金融业务方面,寿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2,998.14亿元,代理人数量近87万,新业务价值持续提升;产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639.55亿元,综合成本率95.6%,业务品质保持优良;平安养老险年金等养老资产管理业务行业领先;保险资金净投资收益率稳步提升,总投资收益率创近年新高;平安银行持续推动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创新,逐步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综合金融、互联网金融”的经营特色,平安银行“不一样”的品牌形象正逐步深化;平安信托坚持优化业务结构,继续严控项目风险,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平安证券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战略推进成效显著;平安资产管理的投资业绩表现优秀,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
中国人保(601319):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5476.6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5038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5837亿元。
1-11月份,公司经由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所获得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989.16亿元、903.84亿元及306.23亿元,合计5199.23亿元。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