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精算师考试要求内容及教材

本科目是关于风险管理和精算中随机数学的基础课程。通过本科目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概率统计知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初步了解各种随机过程的性质。

考生应掌握概率论、统计模型和应用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考试内容:

A、概率论(分数比例约为35%)

1.概率的计算、条件概率、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第一章)

2.联合分布律、边缘分布函数及边缘概率密度的计算(第二章)

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3.1、§3.2、§3.4)

4.条件期望和条件方差(§3.3)

5.大数定律及其应用(第四章)

B、数理统计(分数比例约为25%)

1.统计量及其分布(第五章)

2.参数估计(第六章)

3.假设检验(第七章)

4.方差分析(§8.1)

C、应用统计(分数比例约为10%)

1.一维线性回归分析(§8.2)

D、随机过程(分数比例约为20%)

1.随机过程一般定义和基本数字特征(第十章)

2.几个常用过程的定义和性质(泊松过程、更新过程、马氏过程、鞅过程和布朗运动)(第十一章)

E、随机微积分(分数比例约为10%)

1.关于布朗运动的积分(§11.5、第十二章)

2.伊藤公式(§12.2)

考试指定教材:

考试形式:选择题

考试要求:

本科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数学知识背景。通过学习本科目,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利息理论、利率期限结构与随机利率模型、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上述几部分内容涉及的方法和技巧。

A、利息理论(分数比例约为30%)

1.利息的基本概念(分数比例约为4%)

2.年金(分数比例约为6%)

3.收益率(分数比例约为6%)

4.债务偿还(分数比例约为4%)

5.债券及其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0%)

B、利率期限结构与随机利率模型(分数比例约为16%)

1.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0%)

2.随机利率模型(分数比例约为6%)

C、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26%)

1.金融衍生工具介绍(分数比例约为10%)

2.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6%)

D、投资理论(分数比例约为28%)

1.投资组合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2%)

2.资本资产定价(CAPM)与套利定价(APT)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6%)

考试指定教材:

本科目是关于精算建模方面的课程。通过本科目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以概率统计为研究工具对保险经营中的损失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精算模型的方法,进而要求考生掌握模型参数估计以及如何确定该使用哪个模型、如何根据经验数据对先验模型进行后验调整的方法。

A、基本风险模型(分数比例约为34%)

1.生存分析的基本函数及生存模型:掌握对一元生存模型和多元生存模型进行分析的基本函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常用参数生存模型的假设及结果。

2.生命表:掌握生命表函数与生存分析函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同假设下整数年龄间生命表函数的推导;选择--终极生命表的有关计算。

4.短期个体风险模型:单个保单的理赔分布;独立和分布的计算;矩母函数;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

5.短期聚合风险模型:理赔总量模型;复合泊松分布及其性质;聚合理赔量的近似模型。

B、模型的估计和选择(分数比例约为29%)

1.经验模型:(1)掌握非完整数据生存函数的Kaplan-Meier乘积极限估计、危险率函数的Nelson-Aalen估计;(2)掌握生存函数区间估计、Greenwood方差近似及相应的区间估计;(4)掌握三种常见核函数的密度估计方法,熟悉大样本的Kaplan-Meier近似计算方法,熟悉多元终止概率的计算。

2.参数模型的估计:(1)掌握完整样本数据下个体数据和分组数据的矩估计、分位数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2)掌握非完整样本数据(存在删失和截断的数据)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3)熟悉二元变量模型、和模型、Cox模型、广义线性模型等多变量参数模型的参数估计。

3.参数模型的检验和选择:(1)学会运用p-p图、Q-Q图和平均剩余生命图等图形来直观选择合适分布的方法;(3)掌握利用x2拟合优度检验、K-S检验、Anderson-Darling检验和似然比检验进行分布拟合效果检验或分布选择的方法。

C、模型的调整和随机模拟(分数比例约为37%)

2.信度理论:熟悉各种信度模型,如有限波动信度、贝叶斯信度、Bühlmann模型、Bühlmann-Straub模型中信度估计的计算方法;熟悉使用经验贝叶斯方法估计非参数、半参数和参数模式下的结构参数并计算信度估计值。

3.随机模拟:随机数的产生方法;离散随机变量与连续随机变量的模拟;熟悉使用Bootstrap方法计算均方误差;熟悉MCMC模拟的简单应用。

考试形式:选择题(分数比例为60%)、主观题(分数比例为40%)

本科目是关于经济学基础的课程。通过本科目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原理。本科目的学习将帮助学员掌握和运用经济金融学中一定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初步具备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微观经济学(分数比例约为50%)

考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了解经济事件的结构并对基本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增加对市场和经济决策行为的理解。

1.供给和需求理论,市场均衡价格理论

2.消费者行为理论

3.生产者(厂商)行为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5.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

6.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7.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B、宏观经济学(分数比例约为30%)

考生应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悉重要的经济模型、假设和政策,了解它们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相互关系。

1.国民收入的核算原理和结构

2.IS-LM模型与AS-AD模型

3.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5.汇率与宏观经济政策

6.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7.失业和通货膨胀

C、金融学(分数比例约为20%)

考生应掌握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理论和实务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掌握货币、风险与利率和金融市场的基本内容,了解国际收支、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概念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和政策的基本原理,熟悉主要的金融工具的定义与特点,以及金融市场和机构的组织形态和基本性能,了解基本的金融调节政策。金融学部分包括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的理论及实务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应用。

1.货币、利息与利率

2.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

3.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4.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5.金融与经济发展

6.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

7.国际金融市场

8.国际资本流动

9.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

10.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考试形式:选择题(分数比例为70%)、主观题(分数比例为30%)

本科目是关于寿险精算数学和实务的课程。通过本科目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寿险精算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寿险精算实务的基本原理。

对于寿险精算数学部分,对传统的精算部分,熟练掌握与保险、年金有关的生命表、保费、准备金的计算。另外熟练掌握多元生命、多元风险模型。掌握多种状态转换模型的基本内容。

对于寿险精算实务部分,理解人寿保险产品的基本定价方法,初步了解人寿保险定价现金流测试的基本过程和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初步具备建立寿险定价模型的能力,并对影响定价的几种主要因素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人寿保险产品的准备金负债的基本评估方法。对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有基本的了解。

A、寿险精算数学(分数比例约为55%)

1.生存分布与生命表(分数比例约为5%)

2.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分数比例约为5%)

3.生命年金的精算现值(分数比例约为6%)

4.均衡净保费(分数比例约为8%)

5.责任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10%)

6.毛保费与修正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8%)

7.多元生命函数(分数比例约为5%)

8.多元风险模型(分数比例约为5%)

9.多种状态转换模型(分数比例约为3%)

B、寿险精算实务(分数比例约为45%)

1.寿险基础(分数比例约为9%)

2.定价(分数比例约为15%)

3.准备金评估及偿付能力监管(分数比例约为18%)

4.附录中国寿险业的精算规定(分数比例约为3%)

非寿险精算理论部分的考试基本要求:了解风险度量的基本理论、损失分布理论和信度理论等;理解非寿险费率厘定、非寿险费率校正和非寿险准备金评估的基本思想;掌握再保险的基本理论。

非寿险精算实务部分的考试基本要求:初步了解风险度量的传统与现代方法;基本掌握非寿险精算中的常用统计方法;理解非寿险费率厘定和非寿险准备金评估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非寿险费率厘定、非寿险费率校正和非寿险准备金评估的主要技术与方法;掌握再保险的费率厘定和准备金评估基本方法。

A、风险度量(分数比例约为10%)

1.风险的定义、特征和风险度量的性质

2.传统风险度量方法

3.VaR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和优缺点

4.CTE风险度量及其他风险度量方法

B、非寿险精算中的统计方法(分数比例约为10%)

1.常用的损失理论分布及其数字特征和损失分布的拟合方法

2.贝叶斯估计的基本方法和后验分布的计算方法

3.随机模拟的基本方法和损失理论分布的随机模拟方法

4.信度理论的基本方法和非同质风险识别的方法

C、非寿险费率厘定(分数比例约为20%)

1.费率厘定的基本概念

2.费率厘定的两种基本方法:纯保费法和损失率法

3.均衡已赚保费计算方法:危险扩展法和平行四边形法

4.终损失计算方法:损失进展法和趋势识别

5.分类费率和冲销

6.费率厘定实例

7.效用理论与非寿险费率厘定:风险指数、高保费、低保费和优保险

D、非寿险费率校正(分数比例约为20%)

1.经验费率和信度保费的基本概念

2.贝叶斯保费计算的前提条件和计算方法

3.Bühlmann信度模型的基本概念、结构参数的估计方法和Bühlmann信度保费计算方法

4.Bühlmann-Straub信度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参数的估计方法

5.NCD系统的构成要素与模型、用转移概率矩阵表示NCD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BMS基本原理与评价标准

E、非寿险准备金(分数比例约为30%)

1.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基本概念

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的基本方法:比例法和分布法

3.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基本方法:链梯法、分离法、案均法、准备金进展法和预算IBNR方法

4.保费不足准备金及充足性检验方法、理赔费用准备金分类及其评估方法

5.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合理性检验

F、再保险的精算问题(分数比例约为10%)

1.再保险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再保险的费率厘定和准备金评估:已知损失分布法和劳合社比例法,再保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再保险未决赔款准备金,Standard-Bühlmann法

3.优再保险与再保险创新

考试指定学习教材:

A、财务会计(分数比例约为60%)

1.会计:用于决策的信息系统(分数比例约为12%)。会计的涵义和作用;会计规范体系;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企业会计准则的作用;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与会计的关系。

2.会计基本理论(分数比例约为18%)。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和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企业财务报告的组成和作用。

3.会计循环基本原理及流程(分数比例约为5%)。企业价值循环;会计等式与会计科目;借贷记账法;会计循环的基本流程。

4.资产负债表要素的核算与披露(分数比例约为10%)。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主要项目的会计核算;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计算和列报。

5.利润表要素的核算与披露(分数比例约为10%)。收入、费用、利润主要项目的会计核算;利润表主要项目的计算和列报。

6.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原理(分数比例约为5%)。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概念;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主要项目组成;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表对现金流的分类。

B、保险会计(分数比例约为10%)

保险会计的特点和内容;非寿险合同、寿险合同、再保险合同主要业务的核算;保险公司主要财务报表的内容。

C、财务管理(分数比例约为30%)

1.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方法(分数比例约为5%)。营运资金管理有关概念;应收、应付款项管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管理;经营预算的编制、执行及考核;筹资组合和资产组合管理的基本方法。

2.筹资与投资管理:长期资本决策、资本成本与项目投资(分数比例约为10%)。长期筹资方式及其特点;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决策;项目投资与现金流量估算;项目投资评价方法概述。

考试形式:选择题(分数比例为30%)、主观题(分数比例为70%)

A、精算师、精算职业及精算工作的环境(分数比例约为15%)

1.精算师与精算职业(第一章)

2.精算工作的环境(第二章)

B、精算管理系统的环节(分数比例约为30%)

1.明确问题(第三章)(分数比例约为10%)

2.解决问题(第四章)(分数比例约为15%)

3.结果监控与反馈(第五章)(分数比例约为5%)

C、精算管理系统在精算实践中的应用(分数比例约为55%)

1.产品开发与管理(第六章)(分数比例约为20%)

2.负债评估(第七章)(分数比例约为20%)

3.资产负债管理(第八章)(分数比例约为10%)

4.偿付能力(第九章)(分数比例约为5%)

考试形式:选择题(30分)、主观题(70分)

A.保险法(分数比例约为70%)

1.保险的概念、特征和保险的分类(第1章);

2.保险法的概念、调整对象与地位;我国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我国保险法的作用及其效力(第2章);

3.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保险合同的种类(第3章);

4.保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第4章);

5.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效力(第5章);

6.保险合同的主体和关系人的法律地位及享有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第6章);

7.保险合同的内容(第7章);

8.保险合同的履行;保险合同的变更、转让和权利义务终止等内容(第8、9章);

9.保险监管的有关理论,如保险监管的内涵;对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必要性;保险监管的主体、方式和监管手段及措施;我国保险监管的目标和保险监管原则(第10章);

10.保险公司的设立形条件、程序;保险公司的变更和终止等(第11章);

11.对保险中介的监管,主要包括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设立监管;保险代理人的行为规范及法律责任;对保险经纪人设立的监管、保险经纪人的行为规范及法律责任;保险公估人的设立、行为规范及法律责任等(第12章);

12.对保险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监管,主要包括保险公司经营规则及保险公司违反保险经营规则的法律责任;对保险条款和费率的监管;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监管;对保险公司的整顿与接管;对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监管等(第13章)。

1.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分数比例约为10%)。

2.公司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分数比例约为10%)

3.营业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分数比例约为10%,参见附录)

11.对保险中介的监管,主要包括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设立监管;保险代

理人的行为规范及法律责任;对保险经纪人设立的监管、保险经纪人的行为规范及法律责任;保险公估人的设立、行为规范及法律责任等(第12章);

1.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分数比例约为15%)。

2.公司法、侵权责任法(分数比例约为10%)

3.营业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分数比例约为5%)

考试形式:选择题(15%)、主观题(85%)

本课程包括财务管理概述、会计、分析、管理、实务五个方面。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熟悉中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了解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原则,能够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做出评价,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提供建设性的财务战略规划与决策。

在熟悉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投资管理、盈余管理、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建立系统的财务控制和管理模式,综合运用财务、精算方法进行全面预算和绩效管理,提高保险公司战略规划、偿付能力管理、资本管理和价值管理的有效性。

A.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概述(分数比例约为5%)

1.理解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目标

2.了解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环境

3.了解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理解财务管理组织基本原理

4.了解精算师在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B.保险公司财务会计基本原理和报表体系概述(分数比例约为5%)

1.掌握保险公司财务会计基本原理

2.理解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内容

4.理解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合并原理及其实务操作

C.企业会计准则概述及操作实务(分数比例约为5%)

1.了解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2.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要求

3.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原保险合同的要求

4.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再保险合同的要求

D.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执行实务(分数比例约为8%)

2.掌握保险公司签发合同的拆分及保费收入确认的原则与方法

3.掌握财务报告准备金/负债计量原则与方法

4.能应用书中的内容分析和解决保险公司中实务问题

E.保险公司财务报告及分析(分数比例约为8%)

1.人寿保险公司财务报表项目实务

2.掌握人寿保险公司财务报表项目及其财务分析指标,并能进行利源分析

3.保险业务:寿险财务数据分析(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

4.能应用书中内容对保险公司寿险业务的财务报告比较分析

F.保险公司盈利及其管理(分数比例约为8%)

2.理解影响寿险公司盈利的因素及其对公司的影响

3.寿险公司费用管理:了解寿险公司的各类费用,掌握费用分摊的方法

4.保险公司寿险业务盈利案例分析

5.能运用书中知识对寿险公司盈利进行分析

G.保险公司价值管理(分数比例约为10%)

2.理解内含价值报告的背景、定义和计算步骤等

3.掌握EV报告的内容、使用和方法

4.理解欧洲CFO论坛关于EV的操作标准方法

5.掌握经济价值评估的组成和计算

6.能够应用书中的内容和知识点解决和分析关于内含价值和经济价值评估的实务问题

7.掌握寿险公司的价值管理和估值方法

H.保险资金投资及其管理(分数比例约为8%)

1.理解寿险资金投资原理和管理

2.了解寿险资金投资的组织架构

3.掌握寿险资金投资的主要资产类型及管理办法

4.理解寿险资金战略配置的理论,了解配置步骤和流程

5.理解寿险资产委托管理基本内涵及其模式

6.掌握寿险资金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

I.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分数比例约为7%)

1.了解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

2.掌握寿险公司资产负债模型的主要内容和建模技术

3.掌握寿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ALM报告

4.能够应用本章知识点解决和分析实务问题

J.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及监管(分数比例约为10%)

1.了解低偿付能力要求、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偿付能力对可分配利润的影响

2.掌握针对偿付能力的管理措施

3.掌握偿付能力管理的国际比较分析

4.掌握我国的偿付能力管理监管体系与实践

5.了解偿付能力监管的近发展趋势

6.能应用本书的内容分析和解决偿付能力及监管的实务问题

K.保险公司的资本和盈余管理(分数比例约为10%)

1.了解保险公司资本管理的背景、目的、内容等

2.掌握保险公司的资本需求评估

4.理解财务再保险在保险公司资本管理中的作用

5.掌握决定股利政策的因素以及公司的股利政策

L.保险公司战略规划(分数比例约为7%)

1.了解保险公司中长期计划与公司战略的关系

2.掌握保险公司中长期计划的编制步骤和内容

3.掌握保险公司中长期计划的可行性分析

4.能应用本书的内容分析和解决中长期业务计划编制中的实务问题

M.保险公司全面预算和绩效管理(分数比例约为9%)

1.理解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内容与编制方法

2.保险公司关键业绩指标(KPI)的设定---寿险公司价值树

3.保险公司KPI设计案例---寿险公司KPI设计例子

4.能根据寿险公司价值树设计KPI进行绩效管理

参考资料:

推荐阅读材料(供考生学习参考,非考试命题教材):

考试形式:单项选择题(5%)、多项选择题(10%)、问答题及案例分析题(85%)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有关财务管理的系统理论,了解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原则,掌握中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并能运用财务管理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评价和建议。同时,能够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提供建设性的财务战略规划与决策。

在掌握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资金投资管理、盈余及其管理、财务报告分析的基础上,在了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价值管理、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能够建立系统的财务控制和管理模式,做到资本的有效管理,并能综合运用财务、精算评估方法进行全面预算和绩效管理等支持。

一.保险公司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基本原理、报表体系概述和财务报告分析(分数比例约为10%)

5.掌握保险公司财务会计基本原理

6.理解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内容

8.理解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合并

9.产险公司财务报表项目实务

1.了解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大致发展过程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6.掌握保费收入拆分执行原理

7.掌握财务报告准备金/负债计量原理

8.能应用书中的内容分析和解决保险公司中实务问题

三.保险公司盈利及其管理、保险公司价值管理、保险资金投资及其管理和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分数比例约为30%)

2.理解影响保险公司盈利的因素及其对公司的影响

3.保险公司费用管理

5.掌握保险公司的价值管理、估值方法及案例分析

6.理解保险资金投资原理和管理

7.掌握保险资金投资的主要资产类型及管理办法

8.理解保险资金战略配置的理论,了解配置步骤和流程

9.掌握保险资金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

10.了解资产负债管理的背景及基本原则

11.掌握资产负债模型的主要内容和建模技术

12.掌握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ALM报告

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及监管,保险公司资本和盈余管理(分数比例约为15%)

5.能应用本书的内容分析和解决偿付能力及监管的实务问题

6.了解保险公司资本管理的背景、目的、内容等

7.掌握保险公司的资本需求评估

9.理解财务再保险在保险公司资本管理中的作用

五.保险公司战略规划、全面预算和绩效管理(分数比例约为15%)

5.理解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内容与编制方法

6.掌握保险公司绩效管理,保险公司关键业绩指标(KPI)的设定,能根据产险公司价值树设计KPI进行绩效管理

考试形式:客观题(20%),主观题(80%)

本科目是非寿险精算方向的高级课程,内容包括非寿险定价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本科目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各种非寿险定价模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熟悉各种定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可以根据非寿险损失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定价模型,并对模型的输出结果做出合理解释;能够应用适当的方法对常见的非寿险产品进行成本分析并厘定其费率。本科目的主观题部分会要求考生完成定价过程的部分计算环节。

A、非寿险定价基础(分数比例约为15%)

本部分主要考察对非寿险损失数据的汇总和整理,主要是风险单位数数据、赔款数据和保费数据,考生应熟悉非寿险损失数据的特点,并根据定价需要采取合适的数据整理方法。此外,考生应该掌握非寿险定价的主要过程及其基本原则。

B、分类风险的定价(分数比例约为20%)

本部分主要考察非寿险分类费率厘定的各种方法,重点是迭代法(小偏差法)和广义线性模型,考生应熟悉它们的基本性质,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考生应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费率厘定方法,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评价。本部分不直接考察对统计软件的应用,但会考察对统计软件输出结果的解释。此外,本部分还会考察非寿险产品中常用的分类变量。

C、个体风险的定价(分数比例约为15%)

本部分主要考察信度模型的应用,表定费率和综合费率的应用,奖惩系统的特点和应用,追溯费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考生不仅应该熟悉个体风险定价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还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D、特定保单条款的定价(分数比例约为15%)

本部分主要考察当保单中包含一些特定条款时的定价问题,具体包括免赔额保单的定价,限额保单的定价,共同保险保单的定价,以及索赔报案制保单的定价。考生应该熟悉这些定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性质,可以完成定价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E、附加保费(分数比例约为10%)

本部分主要考察费用附加和利润附加的计算,以及保费原理及其应用。考生应该熟悉费用附加和利润附加的各种计算方法,它们的假设条件和优缺点,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熟悉保费原理的特点以及在风险附加计算中的具体应用。

F、其他定价方法(分数比例约为10%)

本部分主要考察资产份额模型和巨灾风险的定价原理。考生应该熟悉资产份额模型的基本原理,该方法在非寿险定价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定价方法的主要区别。本部分还会考察有关巨灾风险定价的一些基本概念。

G、再保险定价(分数比例约为15%)

本部分主要考察各种再保险的定价原理和基本方法,具体包括比例再保险、险位超赔再保险、事故超赔再保险和巨灾超赔再保险的定价方法。考生应该熟悉这些定价方法的特点和计算过程,还可以根据有关要求计算再保险的利润附加。

考试指定教材和资料:

考试形式:客观题(30%),主观题(70%)

本科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非寿险精算数学基础和非寿险实务背景知识,建议考生应预先通过课程A6(非寿险精算)、A8(精算管理)和F5(非寿险精算实务)等课程。通过学习本科目,考生应从技术方法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熟练掌握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的实务操作技术和流程,特别是能够应用精算原理和方法分析在精算评估、财务规划、风险管理以及保险监管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新问题,体现精算师对保险行业与公司的重要价值。

本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宽,既包括技术方法,又包括报告制度,还包括准备金与保险公司财务和风险管理的联系,考试目的在于考核考生是否具备综合应用精算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学习和考试内容可以概括为三部份。

B、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评估方法和实际问题(约占60%)。包括指定考试用书中的第3—12章,以及附录1-2和附录5的内容。

F9资产负债管理

本考试科目是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高级阶段的考试课程,在学习本课程前,考生好已经具备财务管理(F2)和投资方面(F8)的基础知识。

考生应了解如何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和支持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负债评估和资金运用活动。同时,了解资产负债管理在保险公司整体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能够综合运用本课程中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案例分析。考生应对我国当前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状况有所了解,并结合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保险经营环境和监管环境积极的思考我国保险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将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充分和有效地应用于我国的保险经营实践。

A、资产负债管理基础(分数比例约为15%~20%)

资产负债管理是保险公司商业经营管理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终目的是协调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以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

1.资产负债管理引论。考生应对资产负债管理的全貌有所了解,并具体掌

握以下知识点:(1)金融业资产负债管理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条件;(2)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基本原则、主要方法;(3)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途径和应用。

2.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历程。考生应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并具体掌握以下知识点:(1)保险公司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外部动因和条件;(2)保险公司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内部动因和条件;(3)保险公司产品的变迁对资产负债管理的作用及应用;(4)保险公司进行资产和负债综合管理的发展历程。

3.现代金融风险管理。考生应对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全貌有所了解,并具体掌握以下知识点:(1)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市场风险与资产负债管理的关系;(3)信用风险与资产负债管理的关系;(4)承保风险与资产负债管理的关系。

B、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分数比例约为20%~30%)

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是建立在对具体的资产和负债的充分认识和采用与之适用的计量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之上,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和经营环境,资产负债管理的技术方法有时会对经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掌握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基本特征,熟悉目前金融资产和保险业务负债的计量中所采用的主要评估方法,熟悉资产负债管理中较为成熟的一般性方法和高级方法,了解资产负债管理中的绩效评估问题,以及正在兴起的资产负债管理中的整体性方法。

1.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主要特征。考生应对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主要特征有所了解,并学习产生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和机制,具体掌握以下知识点:

(1)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及与保险公司资产结构的关系;(2)从三个方面分析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和特点;(3)保险公司负债的形成机制;(4)各种保险主要业务形态的负债特征。

2.金融资产模型。考生应对常用的金融资产基本模型有所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模型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计算。希望考生具体掌握以下知识点:(1)无套利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无套利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论;(3)各种利率模型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结论,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计算;(4)债券模型,包括含选择权债券的定价原理和方法;(5)股权类资产的基本模型和应用。

THE END
1.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介中国人寿的前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1949年10月经中央政府批准组建,是国内最早经营保险业务的企业之一,肩负中国寿险业探索者和开拓者的重任。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公司拥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管理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深谙国内寿险市场经营之道。2003年12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上市。2007年1月,中国人寿...https://www.e-chinalife.com/xxpl/gywm/gsjs/
2.保监会公布一季度寿险业标准保费和规模保费数据关于2012年1季度寿险业标准保费和规模保费数据的通报 保监厅函〔2012〕178号 各保监局、各人身险公司: 现将各地区、各人身险公司2012年1季度标准保费、规模保费数据向行业通报,供各保监局、各人身险公司分析、对比相关数据,评估本地区、本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的趋势是否匹配,结构调整是否取得成效时参考。 https://www.gov.cn/gzdt/2012-06/01/content_2150606.htm
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方2023年度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数据分析报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 1.主要业务维度保费结构 32.主要险种结构性增长情况 53.分公司类型增长情况 74.分渠道保费结构及增长情况 105.赔付情况 15 1.保费收入情况 192.赔付情况 221为深入了解健康保险业的经营情况及发展趋势,更好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0552710.html
4.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方为深入了解健康保险业的经营情况及发展趋势,更好服 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 1 近期完成了《2023年度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数据分析报告》。 2023年,从各类型公司的保费增速来看(表1),专业健康 险公司保费规模有较为显著的增长,专业养老险公司和财产 险公司相对平稳,而寿险公司则出现负增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29/8064062022006074.shtm
5.保险业上半年数据出炉寿险财险成绩几何?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保费数据统计情况。 总体来看,原保费收入略有下降。寿险企业表现出万能险、投连险规模上升的现象;财险公司则有龙头优势大的现象。 根据统计数据报告,行业原保险费收入22369亿元,同比下降3.33%。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024.18亿元,同比增长14.18%;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6345.19亿元...https://wap.eastmoney.com/a/20180821930801183.html
1....产品切换叠加“开门红”筹备寿险保费增速放缓保险频道10月1日起,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由2.5%下调至2.0%。随着传统险和分红险的利率下调均落地,寿险保费的脉冲式增长暂告一段落。 最近出炉的2024年1-10月保费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五大寿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1.55万亿元,同比增长5.5%,较1-9月保费增速进一步放缓。 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4-11-21/215683877.html
2.中国寿险业发展前景(精选6篇)从一个数据就可以看出,中国寿险产品的保障功能是很低的,估计2011年全行业死亡赔付(不含重疾和医疗)约为110亿,只占当年寿险总保费的1.0%。人均赔付估计为4万左右,大约只有30万人从寿险公司得到了赔付。2011年全国死亡人数为960万,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国寿险业特别是保障性产品的发展空间还很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0ye1ekz.html
3.“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七、农村寿险发展外部政策相关问题研究 第五节 行业发展环境 一、中国人寿保险业具备快速发展条件 二、我国寿险市场总体平稳健康无系统性风险 四、中国寿险业又将面对低利率挑战 第六节 市场发展 一、2009年中国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2010年中国保险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https://www.bjzjqx.com/IndustryInner/410902.html
4.上市险企迎来业绩开门红中国人寿上半年新单保费新业务价值两位...“从长期来看,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因此保险业有着巨大增长空间的判断没有改变。”在8月24日中国人寿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该公司董事长白涛指出。 8月23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布2023年A股半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980777.html
5.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12篇(全文)一、企业文化与中国寿险业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又称为企业精神,一般是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ob7w77b.html
6.阅读法规:关于印发《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为规范保险公司对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管理,督促公司加强准备金评估的内部控制,提高准备金计提的充足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促进公司审慎经营、防范风险,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三月一日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https://law.esnai.com/print/111659/
7.中国精算师的考试形式4. 附录中国寿险业的精算规定(分数比例约为3%) 考试指定教材: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寿险精算》:张连增主编,李晓林主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版,第1-8章、第10-19章、附录。 A6《非寿险精算》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形式:选择题(分数比例为70%)、主观题(分数比例为30%) ...https://www.yjbys.com/edu/jingsuanshi/43103.html
8.寿险“开门红”受限之下,6大上市险企一月份保费收入普遍下滑,仅1...据公告披露数据显示,天茂集团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在去年1月份的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124.97亿元,而今年1月份已缩水至71.89亿元,同比下滑了42.47%。 同为寿险上市企业的新华保险也披露,公司今年1月份的原保费收入约为298.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5.04%。 此外,几家综合性险企,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的寿险业务板块同...https://m.cls.cn/detail/1600306
9.金监总局首份保险业经营数据出炉:寿险表现超预期,上海前4月保费...?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国家金监总局”)发布2023年前4月保险业经营情况。这也是国家金监总局5月18日正式揭牌后发布的首份保险行业数据。 总体上看,今年前4月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80%;赔付支出6237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26.11万亿元,占总资产的91.8...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28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