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洪小棠“把全球的理念、思路以及良好的团队带到中国市场,再结合本地化的人员、信息等等,把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地化产品与全球投资平台相结合,这是我们的优势”施罗德投资中国业务总裁郭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施罗德投资拥有超过200年投资经验,也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17年6月,施罗德集团在全球为机构客户、零售客户以及高净值客户管理5433亿美元。
布局中国市场
近期,施罗德宣布,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的互认基金资格获得批复。现在市场上的‘基金互认计划’北上基金是一些股票或债券基金。这项多元化资产收益产品的推出,有望帮助内地投资者在亚洲股票及债券市场捕捉收益及增长机遇。
而施罗德的中国业务开始于1994年,并于2015年与交通银行联合成立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施罗德亦于上海设立了外商独资企业--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谈及布局中国市场,郭炜表示,“我们看到中国市场的投资产品,主要为国内的股票和债券,还不够多样化,所以投资方面希望给中国客户带来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策略。以及带给投资者多样化的选择,来降低风险,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希望能够进一步在中国市场有所发展。”
早在2014年,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允许保险机构投资香港股票及其他发达市场权益类资产。郭炜透露,施罗德投资在当时就已与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作为委托管理人、合作伙伴帮助其在全球投资。
风险溢价研究小组
面对当前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下行压力,资本市场充满着不确定性,郭炜直言,面对市场波动,要在风险分散方面做好工作。基于此,可动态调整股票、债券及现金的比例,以减低波动性,并可运用衍生产品(如期权及期货)以管理在股票、债券及货币方面的风险。
郭炜坦言,“多元资产或者多资产投资产品开始在投资管理领域兴起。以前主要产品就是单一的股票或债券亦或者一些均衡产品。而多资产产品就是将这些投资工具不只限于股票和债券,还包括另类资产类别例如大宗商品、房地产等。这些资产类别其本身都有不同的风险特征,且在不同市场的周期表现各不相同,风险特征也不一样。所以,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动态资产配置、投资策略把资产配置在不同类别的资产里来降低风险。”
在郭炜看来,多元资产投资在研究领域,已经不能按照传统资产类别划分进行研究,而是按照风险溢价。郭炜进一步解释,比如信用债,首先其具有作为债权所共有的“久期风险溢价”;其次包涵“信用风险溢价”,包含对公司管理层及财务状况的风险敞口。把传统的资产类别横向拆开,按照风险特质划分成不同的风险溢价作为研究单位。
谈到不同的风险溢价研究小组涉及到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如何整合其研究成果更好的运用到多资产投资上,郭炜介绍,施罗德拥有一个业界最大规模之一的团队,进行刚才提到的风险溢价研究,以及资产配置、风险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这方面来讲,多资产投资团队的投资策略包括了多元成长、主动型的风险平价、收入型等等给投资者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和不同类别的产品。
除了单独的多资产投资团队以外,郭炜介绍,施罗德目前拥有超过70支投资团队,如亚洲股票团队、全球股票团队以及新兴市场股票团队等,不同团队有各自的投资研究人员,但所有投资团队都共享投研数据、风险控制平台、中后台、销售等等。
当科技应用到投资管理行业
伴随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崛起,未来如何以技术驱动金融,具体到投资管理又如何更好地应用科技。施罗德投资在这一领域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郭炜表示,科技应用对投资管理行业会带来冲击,同时也会带来机会与挑战。如果抱守陈规,不去接受这方面挑战,可能会被淘汰。
郭炜坦言,“现在已经看到全球的投资管理行业,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慢慢落伍。我们虽然是百年老店,但是还是要不断的自我更新。在科技应用方面,我们积极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研究,逐步将其内嵌或者融入到投研过程中。”
“施罗德目前成立了数据透视团队。”郭炜透露,“这个团队成员的背景全部是统计学家和数据科学家,目的就是为投资研究提供大数据深入剖析。举个例子,航空公司在线销售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越靠近出发的日期的机票,票价越贵,仓位越少。数据透视团队就可以及时拿出来分析,通过算法,分析内在情况,从而动态反馈给研究人员。这样研究人员不用等到年报、季报出来,或者跟公司管理层交谈,就能够知道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对采购数据、销售数据、上下游采购及销售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及时地提供给投资团队,可以极大的提升投研效率。”
“基金和投资产品分销方面来讲,同样发生了模式上的改变,传统的通过银行、财务顾问分销基金产品的形式在慢慢变革,比如蚂蚁金服、理财通、天天等等网上财富管理渠道的出现。”郭炜坦言,施罗德目前在跟全球以及国内此类科技公司进行密切地沟通探讨,怎样与其进行合作或发展。
郭炜透露,施罗德已在英国投资了一个智能投顾类公司,作为其战略股东,一方面研究传统投资管理行业怎样提供动力和内涵;另一方面,探索如何能够良性影响传统投资管理行业。
此外,展望2017年下半年,郭炜表示,就中国而言,受惠于稳健的基本面,服务、保险及电讯股前景看好,预期可带来吸引及可持续的收益。亚洲方面,截至2017年6月,区内的经理人采购指数有所改善,新订单数目大幅反弹中国经济增长在二季度持续,超过市场预期,对本区域经济是利好。亚洲资产在历史上在美元疲软的环境下表现良好。由于美联储加息的步伐缓慢使得美元相对疲软,这有利于亚洲的经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