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机化发展历程及拖拉机发展现状

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世界各国实现农业机械化时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平均为22.86%,**高为29.9%,我国目前农业人口比例为47.40%,即使是降至30%,还有将近20%的差距(见表2)。

农业劳动力世界各国的比例为9.47%,**高15%,我国目前的水平为42.10%。

美洲国家人均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高,欧洲国家次之,亚洲国家普遍偏低。

我国**低,仅为0.45hm2(6.86亩),美洲国家人均劳动力耕地面积是我国的32~85倍,欧洲国家是我国的2.7~13.0倍。

国与国之间的机械化水平是各国劳动力比重差异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在20-40%时处于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

除经济因素外,如人均GDP、农业收入、作物价格和地理变量(如可耕地和气候条件)等,决定农业装备潜在市场的强大因素是人口趋势。

全球非城市人口增长低于总人口增长,表明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从而寻找更大的经济机会,这是有百年传统的,在城市化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更明显(见表3)。

随着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要提高粮食产量,不得不依靠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劳均耕地面积,就要进行更大的农机投资。

2006年美国统计数据,国土面积937万km2,耕地面积1.87亿hm2(28.05亿亩),人口总量3亿人,人均耕地0.63hm2(9.45亩)。

美国农业特点

(1)人少地多农场主导。人均耕地0.63hm2(9.45亩),农业劳动力不到总人口的1%;家庭农场占比90%左右,平均每个家庭农场200hm2(3000亩)。

(2)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九大专业区域,如玉米带、小麦带和棉花带等;产品专业化,许多农场只种/养一两种产品。

(3)农业协会组织。全国有80%的个体农民参加协会,每年召开年会,代表农户意愿,制定农业政策,游说国会。

(4)农工综合一体化。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种、产和销,加工、批发和零售一体化,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

(5)产品过剩和限产保价。粮食产能过剩,目前每年有0.13亿hm2(2亿亩)耕地进入休耕期,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平原地区,限产保价。

(6)农产品出口大国。世界**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每年农产品的20%出口。

(7)组织服务社会化。美国农业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农场的耕作、播种、施肥、喷药、灌溉、收获和加工等,可以自己动手,也可以请服务公司全过程代办。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人口至少占到了总人口的15%以上。

农业补贴政策

主要集中在终端的农产品上。

(1)直接补贴。每个农场每年**多可获得4万美元的直接补贴。

(2)反周期补贴。每个农场每年**多可获得6.5万美元反周期补贴。

(3)作物与收入保险。国家为保险机构提供保费补贴,保险机构为生产者提供损失补贴。

(4)交易援助贷款和贷款短缺补贴。允许生产者在市场价格低于贷款本息之时,以市场价格偿还,从而为生产者带来一种被称为“交易贷款收益”的好处。

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美国于20世纪40年代领先世界各国**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60年代后期实现了粮食生产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干燥的全程机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和甜菜等经济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各环节的全面机械化,目前农业机械化率接近100%。

2007年美国农业机械总价值1749.8亿美元,平均每家农场的农业机械投入8.8万美元,每台拖拉机负担耕地面积为84.0hm2(1260亩)、播种面积36.8hm2(552亩)。

美国农业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农场的耕作、播种、施肥、喷药、灌溉、收获和加工等,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请服务公司全过程代办。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人口至少占到了总人口的15%以上。

美国家庭农场和拖拉机的发展历程

美国农场的数量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后,在随后的50年中逐渐下降(见图1)。20世纪90年代后基本稳定在220万个左右,但单位农场的面积逐步扩大。

美国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前拖拉机产品始终保持增长态势(见图2)。

20世纪50年代呈现近10年的快速下滑局面,然后逐步进入相对稳定的更新需求期,每年需求稳定在15万~25万台之间,2011年16.8万台。近10年美国拖拉机保有量一直维持在480万台左右。

美国农场结构与大中拖结构

美国农场均为私有化;以小型农场[66.7hm2(1000亩)以下]为主,比例为70%(见表4);中型农场[66.7~200.0hm2(1000~3000亩)]与大型农场[200.0hm2(3000亩)以上]占30%左右;资料显示:在美国农场面积在50hm2(750亩)以下的基本上很难盈利。

36.8~58.8kW(50~80hp)拖拉机应用广泛,比例达到45%(见表5);36.8kW(50hp)以下拖拉机国内不生产,均为进口;大功率拖拉机普遍使用88.2kW(120hp)以上的四驱产品。

美国拖拉机需求趋势

2013年,农用拖拉机是美国**大份额的农业装备市场,销售额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见表6)。

轮式拖拉机市场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大功率和技术先进拖拉机的替代性销售。由于农民通常购买新机来代替不能修理的、功率不足的、或简单过时的拖拉机。

趋势还表现在客户对小型和更专业化机械的青睐。如设计用于空间紧凑、行距较窄的果园、坚果园和葡萄园。

我国国有农场与美国的农机化对比

我国国有农场耕地面积0.06亿hm2(0.93亿亩),2012年农场数量1779个,平均每个农场耕地面积0.35万hm2(5.24万亩),是美国农场平均耕地面积的20倍(见表7);国有农场大部分采用一季轮作,与美国种植习惯相类似,且普遍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功率、成套农机设备进行作业,因此国有农场与美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美国耕地面积是我国国有农场总量的30倍,大中拖保有量相差26倍。

我国国有农场平均单台拖拉机年作业面积35.07hm2(526.02亩),与美国仅仅相差11.1%;单位面积拥有大中拖拥有量19.01台,超出美国9.99%。

分析我国国有农场:一是人多和耕地面积小,正向影响是有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的空间,负向影响是如果人员不有效流出,会影响机械化的进程;二是单位耕地面积拖拉机拥有量不低,说明作业效率有待提高;三是拖拉机未来需求也将是以更新为主,市场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大功率和技术先进拖拉机的替代性销售。

2010年日本统计数据,国土面积37.8万km2,耕地面积508.3hm2(7624.5万亩),人口总量1.27亿人,人均耕地面积0.04hm2(0.6亩)。

日本农业特点

(1)耕地细碎化和农业兼业化。日本国土以山区和丘陵为主,占到国土面积的80%以上,耕地细碎,无法连片,201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7%,其中专业农户占16%,其余84%为兼业农户。

(2)水稻种植为主。水田和旱田分别占54.3%和45.7%,水稻种植占到耕地面积的50%以上;田间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3)农业成本高。日本是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建立的农业现代化,其生产成本和农产品价格是世界上**高的,目前大米的价格是美国的4倍,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田间作业主要靠人畜力,60年代后,农业机械化进入高潮期,到1967年基本实现田间作业机械化,1977年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畜牧和园艺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也迅速提高。

由于农田细碎,在拖拉机的使用方面以轻量化和小型化为主,且均在51.45kW(70hp)以下,保有量非常大,平均单台耕作面积只有2hm2(30亩),1985年日本每公顷耕地拥有0.44台拖拉机,比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欧洲高出近5倍。大型拖拉机拥有量只相当于法国的70%和英国的80%,而小型拖拉机却相当于法国的35倍和英国的80倍。

日本农业人口发展历史

1947年,日本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为54.2%,属于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国家。此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急剧下降,1955年为40.2%,1975年为13.9%,1980年为10.9%,1998年为5.2%。

我国水稻种植区域与日本农机化的对比

日本山地多、水田多、地块小和无法连片,其耕地面积与我国湖北省基本接近,耕地特点与湖南省接近。农机产品以小型化、轻量化和专业化为主,且保有量非常高,拖拉机总量是湖北和江苏的2倍多,单台拖拉机作业面积只有1.8hm2(27亩),远远低于我国水平(见表8)。

日本农业效率很高,但成本也非常高,其水稻价格是世界平均价格的3~4倍,但是国内设有水稻保护价;同时由于国内水稻均为无公害产品,加之爱国之情,所以日本人会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日本拖拉机保有量非常高,且功率非常小[以14.7~22.1(20~30hp)居多],且成本偏高,专业化水平高,与我国的农机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其农机化发展模式仅仅适用我国南方个别省份,在我国不具备普遍性和代表性。

1998年法国统计数据,国土面积55.2万km2,耕地面积0.18亿hm2(2.7亿亩),人口总量6100万人,农业人口210万人,农业就业人口7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3hm2(4.5亩)。

法国农业发达,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之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小麦、玉米等谷物生产、畜禽饲养均已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粮食作物从整地、播种、中耕、病虫害防治、收获、运输、加工、储存等环节均有相适应的农业机械。

法国农场发展

1955年,法国10hm2(150亩)以下的农场127万个;20年后,10hm2(150亩)以下的农场减少到53万个,50hm2(750亩)以上的大农场增加了4万个。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50年代初近40%,现在只有2.2%。

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来看,都是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土地的集约和规模的。其发展的历程中具备几个共性特征。

(2)政府支持与补贴力度较大。美国农业补贴主要集中在终端产品上,涵盖面广,不仅有粮食直补,还有农民损失补贴、欠收补贴和保险补贴;日本农业补贴更高,农机补贴达到50%;法国在农产品价格、农业投资和农机资料购买等环节均有补贴。

(3)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如水利、电力、交通和通讯等,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体系。

(4)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日本的农协、法国的居马以及美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涉及到农业的耕种收、产供销等方方面面,市场化运作快捷有效。我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近几年虽有较大的增长,但是尚处于孵化期,尚未成熟,缺乏体系设计和支撑。

(6)发达国家的农机产品需求向着大功率、成套设施、自动化和精准农业方向发展。我国地形地貌复杂,既有大平原也有小梯田,同时种植结构多样性,南北方差异也很大,且土地公有,农业人口众多等,这些均与国外不同。我国目前农业的方向是:既要精细耕作保证粮食安全,又要借助高效农机降低农业成本。

THE END
1.美国的农业保险制度.docx《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规定由官方农作物保险公司提供农作物一切险的直接保险和再保险,政府通过FCIC向私营保险公司提供比例再保险和超额损失再保险保障,同时,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对农作物保险免征一切税赋。美国的农业保险是其社会福利制度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巧妙地利用了保险这种社会互助形式。经过60多年的发展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73349481.html
2.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国外经验借鉴二、美国经验借鉴与中国现状分析 (一 )政策行的引导作用与非政策行的政策性业务剥离 美 国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 ,是 由美 国联邦政府主导创建的 ,专门针对本 国农业 发展 和农村发展提供融资的政策性机构 。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和服务并且通过信贷活 动 旧的在 于调 节农业...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_293_201101/13yi464733384.shtml
3.王振峰:如何改变农业经济水平落后美国100年的现状?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13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称,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约落后100年。这份最新出炉的报告指出,中国农业发展表现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报告引据2008年相关数据介绍,中国综合农业现代化指数为38,仅排在世界第65位。 http://views.ce.cn/view/ent/201205/15/t20120515_23322085.shtml
1....将牙科福利纳入医保的新方案口腔受益人医疗保险医疗机构近日,《美国牙科协会杂志(JADA)》发布了一项关于将口腔保障纳入美国联邦医保(Medicare)的研究。该研究比较了业内讨论过的两种实施医疗保险牙科福利的潜在方案,并提出了一种新方案。 研究指出,实施任何牙科福利都需要考虑五个关键要点:美国牙科协会(ADA)的参与、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跨党派合作立法、覆盖范围应与现有口腔医疗...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9BVH8R0534BBHF.html
2.赵长保等:美国农业保险政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一、美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 美国政府早在1922年就开始研究将农业保险作为政策工具的可行性,到1938年经《农业调整法》授权后开始正式实施联邦农作物保险政策,其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1938—1980年。农户不愿意参加保险,导致联邦农作物保险业务规模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到1980年,农作物保险的开展范围仅限...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93269.html
3.美国农业保险(精选十篇)美国农业保险(精选十篇) 1 美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1.1 法律方面。1933年, 罗斯福政府为了使在经济危机中暴跌的农产品价格回升, 出台了著名的《农业调整法》。但是1934年和1936年的大面积旱灾使美国的农作物损失巨大, 以价格为中心的农业调整法没有达到目的。于是农作物保险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et98kw.html
4.研究及发展现状12篇(全文)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 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06-2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农业保险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大部分农民为了降低在农业生产及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比如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69u61pa.html
5.美国农业保险政策的发展及展望美国拥有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对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户收入以及奠定美国农业强国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历史演变来看,美国农业保险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和法律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经历了政府单独经营、公私共同经营及私企单独经营3种模式,经过了试验调试、高速发展再到完善成熟的循序渐进发展过程。详细分析了不同阶段经营...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aa740f3ede4750805a75286.html
6.经济学的毕业论文必备15篇此外,多年来几千家设在小城镇的独立商业银行,其资产总额中有40%~60%用于农业,因此特别称之为乡村银行。同时,农户的长期贷款必须以不动产作为抵押,中短期一般以机械、作物和家畜等产品作抵押,有的还要提供有效的担保。 美国农村的保险业发展比较好,在支持美国农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促进的作用。20xx年,美国农业保险企业...https://www.wenshubang.com/jingjibiyelunwen/4587846.html
7.经济学毕业论文范例15篇此外,多年来几千家设在小城镇的独立商业银行,其资产总额中有40%~60%用于农业,因此特别称之为乡村银行。同时,农户的长期贷款必须以不动产作为抵押,中短期一般以机械、作物和家畜等产品作抵押,有的还要提供有效的担保。 美国农村的保险业发展比较好,在支持美国农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促进的作用。20xx年,美国农业保险企业...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jingji/734258.html
8.美国农业政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中国入世在即,随着世界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及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就农产品市场开放谈判的进一步进行,我国必须及时有效地制定“十五”期间农业发展政策,积极应对入世冲击,加快农业发展。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农业贸易伙伴之一,分析研究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对我国“十五”期间农业政策制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070421111214_3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