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与增量:汽车行业空间与机会 随着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汽车产业正快速的转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汽车电子化率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 

随着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汽车产业正快速的转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汽车电子化率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打开被动元器件需求新空间。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2808万辆,占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汽车市场。该阶段的国内汽车行业具备四大特征:产能过剩、保有量提升、销量增速放缓、分化加快。

2018年国内汽车销量出现20余年来的首次下滑,市场担忧情绪较浓,我们对国内汽车工业所处产业周期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且对标海内外后得出结论:我国汽车行业的保有量、销量尚未见顶,其中保有量仍有翻倍空间,销量仍有40%以上增长空间,存量市场空间比增量市场要大。

1、历史:2009年之前国内汽车产量呈现指数级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可以从建国后算起,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奠基典礼在长春市西南的孟家屯附近举行。毛主席亲笔题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汉白玉基石被安置在场地中心。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崭新的总装线上,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1955年中国汽车产量61辆,1958年突破1万辆,1971年突破10万辆,1992年突破100万辆,2009年突破1000万辆,2013年突破2000万辆。

整体来看,由于基数小空间大,叠加1978年改革开放、2001年加入WTO后的经济腾飞,1955年至2009年,国内汽车产量基本呈现出指数级增长速度。2000-2010年也被称为是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2010年是国内汽车销量增速的分水岭。我们梳理2000-2018年的汽车销量及增速,2000-2010年被誉为是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此期间国内汽车销量从209万辆增长至1806万辆,年均复合增速24%。

2010-2018年国内汽车销量从1806万辆增长至2808万辆,年均复合增速6%。总结来看,2010年基本上国内汽车销量增速的分水岭,是国内汽车销量增速从两位数降至个位数的分界。

中国占据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汽车销量市场。2005-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从576万辆增长至2888万辆,全球汽车销量从6543万辆增长到9680万辆,中国汽车销量在全球汽车销量中占比从2005年的9%提升至2017年的30%,当前中国占据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汽车销量市场。

2、现状:成长期迈入成熟期

核心:首先摆出我们对当前汽车行业所处阶段判断,当前中国汽车行业处于成长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行业销量(以年为维度)长期震荡上行是主旋律。

当前时点是国内汽车销量长期向上路径中的一个短期波动(下行),而下行的结束时点,核心依赖于国内经济上行和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部分依赖于基数和库存。

在成熟期之前,几乎所有行业都具有类似S形的生长曲线,而进入成熟期后,行业需求平缓出现下降,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目减少。

我们选取中国、美国、日本三大典型汽车工业发展案例进行分析,发现中美日三国汽车工业分别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

我们认为当前的中国汽车工业处于成长到成熟的转折阶段,产销增速有所下滑但仍然为正;美国汽车工业处于成熟阶段,需求趋于饱和,产销增速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汽车消费呈现出显著的周期性特征;日本汽车工业处于衰退阶段,需求萎缩,销量日益下滑。

考虑到中美人口(需求端)有相似的增长特征,我们认为美国汽车工业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变迁具备较好的指示与借鉴意义。

美国汽车工业当前处于成熟期:剔除掉几次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扰动后我们发现,美国汽车工业从1900年诞生至今分别经历了行业幼稚期(诞生-1960),成长期(1960-1990)以及成熟期(1990年至今)。

美国汽车行业从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两波大规模的并购重组。

第一波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发生在幼稚期,主要是以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为首的汽车集团对美国其他汽车品牌的兼并整合,结果是形成了三大汽车巨头:1908年通用收购了成立于1887年的奥尔兹莫比汽车公司。

1909年,通用收购了凯迪拉克汽车公司。1922年福特收购了成立于1917年的豪华车公司林肯汽车公司。1928年克莱斯勒收购了道奇汽车公司,获得道奇品牌。1929年,通用收购德国欧宝汽车公司80%股权,1931年收购剩余20%股权。

第二波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发生在成长期末期(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在石油危机日益严重、美国经济进入长期滞涨状态的背景下,节油型的日系、韩系侵占美国市场,美国三巨头再度面临激烈竞争。

1980年,福特收购美国汽车公司,获得吉普品牌;1989年,福特收购英国豪华车公司捷豹汽车公司,1990年通用收购瑞典萨博汽车公司50%股权,2000年收购剩余50%股权;2000年,福特收购路虎汽车公司,这成为美国国内自主厂商的自20年代以来的第二波大规模的并购。

日本汽车工业自90年代初进入衰退期:由于人口增长放缓,所以虽然日本汽车工业起步阶段略晚于美国,但发展至今日本却基本反映了行业全生命周期,从1970年至今分别经历了行业幼稚期(1970-1984),成长期(1984-1990),成熟期(1990-1993),衰退期(1993年至今)。

中国汽车工业当前从成长期迈入成熟期:我们整理2000-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后发现,2000-2010十年间,中国汽车工业基本维持两位数的高增长趋势,年销量从200万增长至2000万水平。

2010年之后,中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至上百辆/千人,汽车产销增速开始回落,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个位数增长期,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出现首度下滑。

我们认为,国内汽车行业经历2001-2010年十年行业高增长黄金时代后,当前中国汽车行业逐步由成长期步入成熟期,此阶段行业体现出四大特征:行业增速放缓、保有量提升、厂商产能过剩、分化加快。

识别行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我们主要从产能、竞争者数量、行业集中度、市场增长率四个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阶段。

产能:整车行业固定资产产出比例约4:1(投1产4),新增产能一次性投入规模较大,需要规模化上量来摊薄成本(整车企业盈亏平衡点的产能利用率约70%)。

3、竞争者数量-转换成盈利能力

【以代表性企业为例】:考虑到我国汽车工业存在行政资质垄断,进入和退出并非市场化决定,近年来的汽车企业个数也并未出现明显下滑,我们趋向于用企业盈利能力观察行业竞争情况,盈利能力弱化后,竞争者数量(市场化状态下)减少。

4、行业集中度

我们统计2005-2018年国内汽车行业前10/前3市占率水平后发现,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集中度呈现提升趋势,2005-2018年国内汽车行业CR10从81.9%提升至89.3%,CR3从45.7%提升至50.9%。

分析欧美日成熟的汽车市场发展历史,这些汽车大国的汽车市场都有先繁荣再集中的趋势。

1)德国1901-1908年,汽车公司从12家增加到58家,然后开始逐步兼并重组,到60年代仅剩下奔驰,宝马,大众三家;

2)美国汽车发展初期,曾有上千家汽车企业,后来集中到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家。这三家也受到日系,欧系,韩系的冲击,金融危机中遇到困难,但到目前每年依然生产了美国市场接近一半的汽车;

3)成为汽车强国的70年代,日本的知名汽车公司较美国和德国更多,当时日本汽车市场由八家企业寡头垄断。

包括:丰田,日产,本田,铃木,马自达,三菱,富士重工,大发。但是随后的兼并重组,交叉持股等一系列变化也趋向于集中,例如丰田兼并大发,日产准备收购三菱等。目前的日本汽车公司逐渐向丰田,日产,本田三大公司集中。

4)韩国汽车企业发展于80年代,到1995年形成现代,起亚,大宇,双龙四家称霸,1998年现代收购起亚,收购后跻身世界前十,成为韩国汽车业的绝对代表。

我们认为,相比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2-3家主流车企现状,我国汽车工业仍然处于较为分散的水平,考虑到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常态化低增速阶段,车企分化加剧,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5、需求(销量)

市场需求度下降是当前汽车市场一大特征,当前我国汽车销量进入个位数增长期。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17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其中汽车2.4亿辆,小型载客汽车首次突破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0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69亿人。

从分布情况看,全国有61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27个城市超2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苏州、郑州、深圳、西安等8个城市超300万辆,天津、武汉、东莞3个城市接近300万辆。

2010年后汽车零售增速低于社零增速。汽车(尤其是乘用车)具备强品牌效应,也是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10%左右),是消费品的重要类别之一。

2010年之前,国内汽车零售额增速对整体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是一个正向拉动的角色,2010年分水岭,此后国内汽车零售额增速基本处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下。

总结而言,从产能、竞争者数量、行业集中度和市场需求度四个维度判断的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产能出现过剩、竞争者数量(盈利能力)趋于减弱,行业集中度提升,市场需求度下降。

本节的核心在于测算我国汽车工业长期的空间,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海内外各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水平。

同时比照我国各省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差距,选取合适的对标,得出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空间,再根据欧洲、亚洲、北美各地区发达国家的“汽车保有量/销量”系数,给予国内长期系数预测,最后计算出国内长期汽车销量水平。

我们测算长期中国保有量有望增长至5.58亿辆(在现有保有量基础上+132%),长期我国汽车销量有望增长至4000-4300万辆/年(在现有销量基础上+42%~+53%)。

考虑发达国家汽车工业成长进入成熟期平均年限20年,预计未来20年我国保有量年均复合增速4.3%,销量年均复合增速2%。

1、全球对比: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在全球平均水平,距欧美日韩数倍差距

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OICA千人保有量数据目前只更新到2015年,2015年来看,中国还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距离美日欧仅有其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差距巨大。

近年来经过快速发展后,国内千人保有量有所提升,我们不仅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样还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相当于日本60年代、韩国80年代的水平。

1)汽车千人保有量影响因子探讨

各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水平和公路里程密度,其中印度是异常项,印度统计的公路里程密度虽然较高,但真实达标的公路很少,其余很多是路况较差的邦级、县级、农村公路以及边境公路等,对该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有一定制约。

美国国土面积和中国接近,公路里程密度略高于中国,但汽车千人保有量4倍于中国,这与我国公路结构有关,城市化进程下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有较大提升空间。

扣除异常项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均GDP越高),千人保有量越高;公路建设越完善的地区(人均公路里程越长,公路里程密度越高),拥堵感越弱,千人保有量越高;人口越密集的地区(人口密度越高),千人保有量越低。

控制变量来看

同等空间(人口密度)数据比较而言,泰国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差异不大,泰国135人/平方公里,中国148人/平方公里,而泰国汽车千人保有量235辆/千人,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172辆/千人。

同等国力数据比较而言,泰国、中国的人均GDP均在世界平均水平左右(17000国际元),其中泰国汽车千人保有量235辆/千人,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172辆/千人。

同等拥堵数据比较而言,中国和韩国人均公路里程均较低,其中韩国人均公路里程2米,中国人均公路里程3米,而韩国汽车千人保有量400辆/千人,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172辆/千人。

2)复盘美日德汽车工业从成长到成熟期过渡历史

美国已经进入到汽车销量长期见顶、短期波动的成熟期阶段,从5年移动平均线来看,美国在1980年出现汽车销量大幅持续下滑的情况,而后销量波动向上,到2000年到达销量最高点。

日本已经进入汽车销量波动下行的衰退期阶段,日本在1973年后出现销量下滑的情况,而后波动向上到1991年到达销量最高点。

德国已经进入汽车销量波动下行的衰退期阶段,德国在1966年后出现销量下滑的情况,而后波动向上到1991年到达销量最高点。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7年中国人均GDP为16842国际元(基期1980年),2018年中国GDP增速6.6%,给予2018年起的未来二十年国内GDP年均复合增速4%、人口复合0增长的假设。

我们认为,成熟期后的国内汽车千人保有量从全球对比的角度看可以达到400辆/千人的水平。

2、国内对比:各省市发展不均衡,整体提升空间较大

1)国内东中西部保有量存在显著差异

国内分区域来看,各地发展不均衡显著,东部、中部、西部保有量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东部汽车千人保有量遥遥领先于中西部。我们整理11个东部省份、10个中部省份、10个西部省份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和人口。再计算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民用汽车千人保有量,2017年国内民用汽车保有量综合数据约150辆/千人。

其中东部民用汽车千人保有量186辆/千人。中部民用汽车千人保有量122辆/千人,西部民用汽车千人保有量127辆/千人。

可以看出来,国内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公路建设完善的东部汽车千人保有量遥遥领先于中西部,中部和西部千人保有量数据接近,但是中部人口规模远大于西部,保有量绝对规模也远超西部。西部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保有量规模最为落后。

3)省会城市、非省会发达城市、限购城市保有量细化分析

省会城市千人保有量多数在200-300辆/千人。

细化来看,我们统计2018年29个省份的省会城市民用汽车千人保有量,郑州以399辆/千人的千人保有量水平高居全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之首,其余规模以上的省会城市中千人保有量靠前的分别为昆明、太原、长沙。

分档来看,千人保有量在200-300辆/千人区间范围内的省会城市数量最多。

全国省会城市汽车千人保有量综合水平246辆/千人。

省会城市作为全国各省经济繁荣区域,千人保有量水平基本在全省前列,我们梳理全国29个省会城市常住人口及民用汽车保有量数据,计算全国省会城市综合汽车千人保有量约246辆/千人,高于全国平均的172辆/千人的保有量水平。

其中东部省会城市千人保有量245辆/千人,中部省会城市千人保有量225辆/千人,西部省会城市人口基数相对较低,地域范围相对广阔,千人保有量水平呈现出较高水平(285辆/千人)。

省会城市千人保有量均在100辆/千人以上,规模以上(常住人口超过600万人)省会城市中,千人保有量最高的前五大省会城市分别为郑州,昆明,长沙,南京,宁波。

非省会发达城市千人保有量水平可观。除去全国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东南沿海也是目前汽车保有量较高的区域。

我们梳理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省内12个重要非省会城市的汽车千人保有量来看,这些非省会城市的千人保有量均超过200辆/千人,其中5城市千人保有量超过300辆/千人。

前五排序分别为广东东莞351辆/千人、江苏苏州332辆/千人、广州佛山320辆/千人、广东珠海311辆/千人,福建厦门307辆/千人。

部分非省会城市保有量超越所在地省会。这些经济发达城市虽然并非省会,但其汽车千人保有量水平较高,部分超越其省会城市保有量水平,甚至部分城市千人保有量跻身全国前列。

限购政策抑制了部分城市真实购车需求。当前我国汽车限购城市有9个:上海、北京、广州、石家庄、天津、贵阳、杭州、深圳和省级行政区海南。

我们统计发现,这9大限购城市的牌照指标整体约70万辆,占国内乘用车销量的3%;9大限购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约2024万辆,占国内机动车保有量的7%。

考虑到这9大限购城市是我国基本是我国经济发展前列区域,限购政策下9大限购城市千人保有量仅有189辆/千人,低于非限购城市郑州、苏州、厦门,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后续限购政策如若逐步放开,真实需求体现下,9大限购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或有翻倍空间。

我们假设9大限购城市均放开限购,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建水平,我们认为九大城市的千人保有量完全具备翻倍空间(400辆/千人是韩国全国平均水平),九大限购城市保有量翻倍(不考虑人口增长)后,我国平均千人保有量预计将提升15-16辆,增长至190辆/千人水平。

1)欠发达地区(中西部)的汽车需求;

2)限购城市的行政抑制解除。

长期来看,全国城镇化率提升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千人保有量有望达到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水平(接近400辆/千人)。

核心:国内汽车工业进入低增速阶段后、增量红利逐渐消退,整车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近40%过剩产能),后续整车行业将面临竞争加剧(价格战)、盈利能力弱化-小整车企业亏损加剧至退出市场-过剩产能出清-龙头市占率提升,行业盈利水平提升并趋于稳定。

这一阶段对自主整车是挑战,对优质零部件是加速进口替代的机遇,同时具备产品升级能力的零部件企业有望跨越整车行业周期,增量市场逻辑下,我们推荐模块化能力较强的整车行业龙头;具备产品升级、客户升级(尤其是进入合资外资供应链)的优质零部件企业。

模块化平台能力构建整车行业竞争力

从长期竞争要素-模块化平台能力角度推荐整车行业龙头。我们认为整车股的投资逻辑是短期看销量、库存以及产能利用率,中期看产品周期以及盈利结构改善,长期看模块化平台能力。

模块化平台的技术储备可一定程度预测整车厂的新车投放速度或是产品周期,我们基于两个指标来衡量模块化平台的能力:

第一,未来规划的模块化平台数量以及可进行模块化整合的潜力;

第二,是否具备性能突出的模块化平台。

合资品牌整车厂的平台技术领先于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由于起步较晚,国内整车厂的发展水平和研发实力整体上落后于国际主流车企。但合资品牌凭借合资外企的技术和经验输入,在整车平台的竞争上占取先机,基本上完全继承了国外的先进平台技术。

我们统计行业内24家主流整车企业产能利用率情况,整体产能利用率72%,其中日系、德系车企产能利用率相对饱和,有9家车企产能利用率低于70%。

我们在第一节较大篇幅讨论了国内汽车工业长期(20年后的成熟期阶段)的市场空间,测算得出我国汽车销量空间40%+,保有量空间+132%。

可以看到,我国汽车增量市场空间已经显著低于存量市场空间,从总量和频次来看,国内汽车存量市场大有可为。

1、传统汽车投资机会从增量到存量市场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经历2000-2010年高速发展黄金十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4%,随着普及高峰期过去,传统汽车行业逐渐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孕育着万亿级汽车后市场机会,我们看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

剔除购置税带来的透支、滞后等消费影响,我们预计后期行业年均复合增速维持在2%水平。存量市场角度,由于每年销售体量较大,存量市场仍可维持较高增长水平。

2018年汽车行业实现销量2808万辆,同比下降3%,汽车保有量达到2.4亿辆,同比增长10.6%。2019年上半年汽车实现销量1232万辆,同比下滑12.4%,汽车保有量达到2.5亿辆,同比增长10%,保有量增速显著高于销量增速。

2、存量市场业务主要受总量和频次两个维度的驱动

我们认为,在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后期汽车存量市场各业务板块业务主要受到总量和频次两个维度的驱动:

总量的维度:预计未来20年年均复合增速4.3%,后期增速水平显著高于增量市场;从总量层面来看,基于国际和国内汽车保有量对比,剔除政策影响后我们预计后期增量市场大致保持2%的销量增速水平,保有量市场仍然可维持约4.3%的年均复合增长;

频次的维度:车龄增加带来后市场业务频次增加,国内汽车进入高故障率阶段;

我国在用车平均车龄持续增加,我们测算2018年在用车平均车龄约4.62年,预计2022年将到达5.05年。车龄的增加将促进汽车检测、维修保养、停车、二手车等后市场业务频次的增加。

一般车龄在4年左右故障率最高,占到全生命周期的31%,而车龄在3-7年的故障率占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的90%,目前国内在用车平均车龄已经进入高故障率阶段。

此外,2012年国家发布《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取消之前的15年强制报废,政策放宽也将使得在用车平均使用周期增长。

而存量市场的业务线条,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板块:

第一,在用汽车检测及其产业链;主要是指包括在用车安全检测、环境检测、综合检测在内的强制性年检。目前行业集中度低,业内龙头公司业绩增速较高。

第二,维修保养;目前行业集中度低,主要是汽车经销商的细分业务线条。

第三,汽车金融;主要包括汽车贷款,汽车保险等,主要是整车厂以及汽车经销商的细分业务线条。

第四,二手车交易;主要是汽车经销商的细分业务线条以及部分专门做二手车的企业。

第五,停车服务;围绕汽车停车设备、停车服务运营等细分市场。

推荐逻辑:SUV市场空间大、增速快,国内SUV龙头前景可期。

SUV因其离地间隙高、安全性好及空间大等优点,叠加受益于国家二胎政策,自2001年以来CAGR高达41.4%,与美国相比中国SUV市场仍有10%以上的市场空间,未来SUV占比将会超过轿车。

长城作为国内SUV龙头企业,SUV连续14年国内销量第一;旗下哈弗H6连续58个月保持SUV销量冠军;打造中高端品牌WEY,月销量破万,瓜分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与宝马合作迎来新机遇,长城发展潜力巨大。

推荐逻辑:汽车+动力电池+云轨,打造绿色出行王朝。

自成立以来,公司不断拓展开拓,锐意进取,通过“汽车+动力电池+云轨”打造绿色出行王朝。

逻辑:好行业、好格局、好公司,业绩仍有望维持较高增速,毛利率或迎来拐点,具备全球车灯龙头潜质。

推荐逻辑:存量市场、空间大,行业整合,优质企业受益

轮胎市场巨大,国际、国内轮胎市场空间分别达12000和2500多亿元,更换率较高,是汽车存量市场的稀缺领域。

全球轮胎市场往中国转移,国内行业分散低质化严重,在环保+贸易+资金成本多重压力下,国内轮胎行业整合有望加速。玲珑作为国内龙头企业,具备成长为全球一线轮胎企业潜力。

THE END
1.一文详解如何进行竞争对手分析企业战略的主要参考依据:帮助企业完成全面科学的战略分析,识别出自身的优劣势,发挥所长,补其所短,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战略,促进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 三、分析维度 在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竞争对手分析的模型,从企业的现行战略、实力分析、行为假设、未来目标四个维度分析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反应模式。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06084-1.html
2.BCL品牌产品好不好,四个维度带你分析作为BCL的资深粉,最近一直有朋友在向我咨询BCL产品到底好不好用,BCL产品到底怎么样,对于他们我真的有耐心分析了很多。现在就把这些年使用BCL产品的心得分享给大家。那么,日本BCL化妆品到底好不好,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质量 一个化妆品最重要的当然是产品的质量。好不好用,效果如何,是我们消费者很重视...https://hea.china.com/article/20220825/082022_1130539.html
1.电商行业为什么要分析竞争商品?详解竞争商品分析八个维度详解竞争商品分析八个维度 在当今的电子商务领域,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拥有几乎无限的选择。品牌和商家为了在这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深入理解市场动态、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策略。分析竞争商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它不仅帮助商家揭示行业内表现优异商品的关键数据指标,而且能够洞察流量构成和吸引策略,从而模仿和...https://blog.csdn.net/yuanziok/article/details/139486461
2.4个维度做好市场分析,高薪产品经理指南!通常产品/服务被推出市场以前,都需要对其做一个充分的市场分析,以此确定该产品/服务能否满足用户需求,推出后能否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本篇文章将结合boardmix博思在线白板分享产品经理如何通过行业背景、市场现状、微观个体、商业模式4个维度摸索市场变化规律,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各种需求,完成一份完整、实用的市场分析...https://boardmix.cn/article/marketanalysisdimension/
3.观察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三个维度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应当从供给、需求和潜力这三个维度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态势。从供给侧分析产业的生产能力,从需求侧分析市场消费需求,从潜力侧分析科技研发,这三者才是决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乃至长期可持续发展“基本面”的三大决定性因素,是决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新三驾马车”。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030445
4.最全解析亚马逊最新工具“买家体验指标”三.买家体验绩效的四个维度含义 图片来源:亚马逊后台截图 价格竞争力 有竞争力的价格是指:与亚马逊之外的其他知名和相关零售商所提供的价格相比,商品在亚马逊商城中的价格为最低价格(不包括亚马逊商城中其他销售伙伴提供的价格)(意思就是说我们的产品在亚马逊上销售同样的产品必须低于亚马逊其他竞争对手平台,比如Eaby,Wal...https://m.cifnews.com/article/124333
5.深度测评:4款热门招标类app,哪款最实用?目前市场上已存在多款提供采购招标信息服务的产品,为帮助从业者了解市场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本文选取目前市场上较有代表性的4款APP——招标雷达、乙方宝招标、标讯快车、剑鱼标讯,进行测评。 本次测评基于从业者的需求和使用体验,从四个维度进行对比,并分析各款产品的优缺点,给出推荐产品。以下为测评目录: ...https://www.yoojia.com/ask/17-11560184549120718436.html
6.用一篇干货,帮你完整掌握这套系统的竞品分析方法论优设网直接竞品——品牌竞品。间接竞品——品类竞品。替代品——时间竞争者、预算竞争者、跨界杀手。参照品——没有竞争关系但值得你借鉴的产品。 3. 确定分析维度-多维视角 产品视角:产品视角是从影响一个产品成败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功能、用户体验设计、团队背景、技术、市场推广、战略定位、用户情况、盈利模式...https://www.uisdc.com/competitive-analysis-methodology
7.广东2021年普通专升本管理学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普通专升本29.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从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率两个维度将企业经营单位 划分的类型有( ) A.“瘦狗”型 B.“幼童”型 C.“白马”型 D.“明星”型 30.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企业竞争战略类型有( ) A.防御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集中化战略 D.成本领先战略 ...https://www.educity.cn/zhuanjieben/376796.html
8.产品分析:为何斑马英语成吸金怪兽?本文将从如下维度进行分析: 1.行业分析 2.竞品分析 3.产业链分析 4.核心业务分析 5.产品迭代分析 6.产品结构分析 7.总结 一、行业概览 早幼儿启蒙行业是以0-8岁的儿童为目标用户的培训行业,约占整体教育市场份额22.8%。 对于早幼儿的教育尤为难做,其目标和结果难以平衡。原因如下: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12879648&efid=zblQwE8w7plsQQLXOcx_Nw
9.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转型手册(新经济业务篇)银行频道(3)新商业模式,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具体表现为:一是将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二是把硬件融入服务;三是提供消费、娱乐、休闲、服务的一站式服务。 第二三产业中,相关的行业维度统计口径,还包括下述四个:...https://bank.hexun.com/2019-12-19/199736248.html
10.个人职业规划swot分析范文(精选36篇)SWOT分别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所谓SWOT分析,指的是在四个维度上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矩阵式交叉的分析,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基本策略。下面将逐一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自我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 一、 优势分析: 1、性格:本人喜欢静谧,但又很...https://m.ruiwen.com/word/gerenzhiyeguihuaswotfenxifanwen.html
11.MVP的4个阶段分析:通过增长率、企业规模、竞争对手的融资和财务状况、烧钱率、用户口碑、市场营销策略还有未来发展方向这7个维度对竞争对手进行基本分析。 3. 用户验证 用户验证的核心问题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用户的痛点问题是什么 他们现在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他们对现有解决方式的评价 ...https://www.douban.com/note/771812499/
12.服装培训总结(精选15篇)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服装培训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服装培训总结 1 此次公司组织培训让我更是受益匪浅!说白了培训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参与...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1207984.html
13.16个经营管理工具有哪些波士顿矩阵是一种产品组合策略工具,用于分析企业产品组合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企业通过波士顿矩阵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从而制定相应营销战略。 波士顿矩阵有四个象限,分别代表着产品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的不同组合。通过波士顿矩阵的分析,企业可以对产品组合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制定产品销...https://h.chanjet.com/ask/9a2c386cba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