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这不仅仅是个人和机构的利益问题,更是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金融服务已逐步扩展、细分,走进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由此产生了海量数据和多样化的分析处理需求,而金融数据库在其中占据高度核心的地位,是保障金融业务顺利开展、稳定运行的关键基础。
金融核心系统是处理和管理金融体系中最重要业务的关键系统,包括客户信息管理、支付结算、贷款管理、交易记录等,是金融机构运行的基石,由此对金融核心系统数据库的安全、稳定、可用、拓展等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数据库厂商不断加强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硬实力,通过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已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金融行业的核心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自2019年张家港农商行核心数据库首次实现国产化,接连中信银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统投产,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成功替换案例出现后,为行业打造了可复制、参考的实践案例,此后金融核心数据库国产化进程逐步加快。
过去,金融系统对国外数据库的依赖程度极高,核心业务系统几乎被国外厂商垄断,只在非核心业务的办公管理及一般系统中进行了国产替换。目前,国产数据库在金融行业非核心系统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金融信息化研究所2022年编撰的《金融业数据库供应链安全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银行,证券及保险等金融领域,办公系统和一般系统的使用占比均已达到较高比例。其中在银行业,办公系统与一般系统,国产数据库使用比例均突破50%。金融行业整体超过40%的金融机构在办公和一般系统中实现了我国数据库产品的应用,成效明显。
图不同领域金融机构使用我国数据库产品示意图
在这一背景下,达梦数据库、人大金仓和南大通用等国产数据库产品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和本土化服务优势,在非核心系统的应用中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南大通用为中国移动总部打造的集中经营分析系统,采用GBase8aMPP数据仓库构建深度分析云,实现了1186节点的大规模集群,有效管理13.3PB的数据入库和每日9.7TB的数据增量。该系统整合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支持多维分析、用户画像生成、自助查询等功能,显著提升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此案例充分展示了南大通用GBase8aMPP数据仓库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支持复杂数据分析和挖掘方面的能力,以及其在构建高效、稳定、可扩展的大型数据平台方面的专业技术水平。
除了在非核心系统应用中取得的成效,近期这些国产数据库也陆续在金融核心系统中得到应用,展现出国产数据库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和成熟。例如,达梦数据库在湖北银行和梅州客商银行的核心系统中实现了成功部署;金仓数据库支撑湘财证券完成TA系统国产化升级;南大通用Gbase8a在中国农业银行数据仓库的应用全面支持全行精准营销体系……这些成功案例展示了国产数据库在金融行业核心系统替代进程中的潜力和前景,为国产数据库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产数据库技术的持续进步和金融行业对国产化替代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国产数据库将在更多关键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支付宝自2014年双十一购物节起与OceanBase展开合作,面对Oracle集中式数据库在处理巨大流量和高并发时的不足,OceanBase成功接管了支付宝10%的业务流量,保障了交易系统的稳定运行。到了2016年,支付宝已将所有核心数据,包括账务库,迁移至OceanBase,该分布式数据库能够处理数十亿条SQL,管理数百PB的数据量,并在超过百万的服务器核数上运行,全面支持支付宝的所有核心业务链路和五大业务板块,为支付宝提供了面对大规模流量和复杂业务场景时的数据库需求的可靠解决方案。
继支付宝之后,2015年成立的全球首家云上银行——网商银行,于2017年全面采用OceanBase数据库,成为银行业中率先实现100%去IOE和自主可控的机构。OceanBase帮助网商银行有效解决了数据可靠性与一致性问题,达到了RPO为零和RTO仅数分钟的高容灾标准,为金融数据安全建立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一合作不仅加强了网商银行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力,也为中国金融业在云计算和数据库技术方面的进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4年微众银行成立,并与腾讯云开展合作,旨在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金融业务场景。2015年8月,微众银行核心系统正式上线,TDSQL也承载了微众银行数百个核心系统和全行所有OLTP业务。TDSQL就此成为了第一个使用在银行核心系统的国产数据库。这一过程中,腾讯云TDSQL从未出现过大规格系统故障或者数据安全问题,支撑了微众银行单日交易峰值近6亿笔,最高TPS达到10万+,为微粒贷、微业贷等业务的数百个核心系统提供坚实支撑,并极大降低户均IT成本。
2019年9月16日,张家港农商银行成功上线基于腾讯云TDSQL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这是银行首次采用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打破了对国外数据库的长期依赖,符合国家对金融核心领域技术自主可控的要求。新核心系统采用x86服务器,降低硬件成本至传统架构的1/5以下。性能表现卓越,高频账户类交易耗时300毫秒以内,查询类交易耗时100毫秒以内,批量代发代扣业务20秒内完成1万笔。TDSQL支持在线横向扩展,解决性能瓶颈。
中信银行于2019年10月27日启用了新的核心系统StarCard,采用了由中信银行和分布式数据库GoldenDB。这是国内首个在大型股份制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中成功应用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目前GoldenDB支持多个业务系统,包括卡中心客户服务、营销支持、产品服务、信贷风险、运营支持等,使用了X86服务器和分布式集群解决方案(HBASE+ES+HIVE),实现了秒级时延的数据实时查询。
越来越多银行核心系统替换成功落地的案例,极大提升了业界对国产数据库的认可,也加速了替换的进程。同时,数据库系统需不断升级以适应不断涌现的业务需求,确保系统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数据库厂商也要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财务需求。未来客户与厂商需共同努力,紧密合作,推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迎接行业变革带来的各种挑战。
在我国金融行业核心系统中,国产数据库的应用范围广泛,其中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均有涉及。根据墨天轮的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至2023年,金融行业核心系统采用国产数据库的公开典型客户案例共计95个。这些案例在数量上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表明了国产数据库在我国金融行业核心系统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国产数据库助力金融行业系统国产化进程快速发展。
根据已公开的金融行业核心系统-国产数据库典型客户案例数据统计,银行客户占比达到66%,成为数据库应用的最大需求方。紧接着的是证券客户,占比为15%,保险客户则位居第三,占比相对较低。
国产数据库在金融行业核心系统的分布情况
在银行案例中,金篆信科GoldenDB成为最受欢迎的数据库解决方案。据统计,GoldenDB案例数量高达26个,覆盖了各类银行类型,包括六大行、十二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农信银行等。具体来说,六大行中有4家采用了GoldenDB,十二家股份制银行中有8家选择了该产品,城商农信银行中有13家予以应用。这些案例表明,GoldenDB在银行领域的市场份额和认可度较高。在保险行业中,阿里云PolarDB成为保险案例中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共有4家保险公司采用了该产品。PolarDB在保险行业的应用逐渐成熟,为保险公司提供了稳定、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在我国金融行业核心系统中,国产数据库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年上升。这充分证明了国产数据库在金融行业国产化替代进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国产数据库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将越发广泛,为推动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在此过程中,国产数据库厂商需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金融行业日益严格的需求,助力我国金融行业走向更加繁荣。
在银行业中,国产数据库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各大银行纷纷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投入,致力于打造安全、高效、稳定的核心系统。以某大型银行为例,该银行在其核心业务系统中全面采用了国产数据库,不仅提高了系统性能,还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此外,国内多家中小银行也纷纷跟进,将国产数据库应用于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和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公司对于交易系统、风控系统等关键业务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国产数据库凭借较高的性能和安全性,逐渐成为证券公司的首选。例如,某知名证券公司将其交易系统迁移至国产数据库,有效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交易速度,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交易体验。
此外,在保险行业,国产数据库同样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随着保险科技的崛起,保险公司对于核心业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关键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国产数据库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业务处理速度,还能有效保障数据安全。某大型保险公司便将其核心业务系统迁移至国产数据库,实现了业务流程的简化、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客户服务的优化。
金融行业核心系统-国产数据库典型客户案例详情表
当前在我国金融行业核心系统中,国产数据库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且正处于持续高速发展阶段。历经真实场景的不断打磨,国产数据库已具备承载金融核心系统的能力。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国产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未来国产数据库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在金融核心系统中的落地投产数也将进一步攀升。同时,借着信创产业国产替代的东风,国产数据库更将为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