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变革前夜:日本寿险业研究及我国寿险业发展前瞻思考

目前我国寿险公司利润主要来自利差;从当前的业务结构、险种结构、渠道结构,并结合当前我国居民对理财的需求大于保障需求的消费习惯看,我国寿险公司利润主要来自利差益的盈利模式短期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他山之石,也许可以攻玉。日本寿险业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历经时代变迁,经历了快速发展期也历经了各种困难期,随着社会历史、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变迁而不断发展,目前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本文展示了日本寿险业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全貌、深入分析了净利润的变化和基于基础利润的三差结构、产品体系及变化、近年来投资资产配置结构和投资收益率情况等,并在研究日本寿险业的基础上,对我国寿险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思考。

1.日本寿险行业的现状和历史变迁

1.1.日本寿险行业现状:世界第二大,发展成熟

日本寿险行业始于1881年第一家寿险公司——明治生命保险公司成立,迄今为止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历经时代变迁,目前发展已经非常成熟。2014年日本寿险行业保费收入3715.8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全球市场份额14%;寿险保险深度为2,926美元,寿险保险密度为8.4%,世界领先。(注:日本的统计口径为财年口径,为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截至2014年,日本共有42家寿险公司,其中,股份制有37家,相互制有5家;日本本土寿险公司有21家,外资寿险公司有17家,非寿险公司的寿险子公司4家。前五大寿险公司分别为邮政保险(JapanPost)、日本生命保险(Nippon)、第一生命保险(Dai-ichi)、明治安田生命保险(MeijiYasuda)、住友生命保险(Sumitomo),前五家寿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合计为60.2%(2013年)。

1.2.日本寿险行业历史变迁:在时代的打磨下逐渐成熟

日本寿险行业始于1881年明治生命保险公司成立,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通过不断创新主动顺应时代变化,虽也经历过危机和困难,但历久弥坚,目前行业的监管体系、公司的经营管理、产品体系在时代变迁的打磨下已经演进的非常成熟。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日本寿险公司的数量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变化,1971-1995年日本寿险公司数量稳步增长;1996年《保险业法》大修订,允许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以子公司的形式交互发展业务,因此1996年新增11家非寿险公司的寿险子公司;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1997-2001年有7家寿险公司破产,2000-2005年出现大规模并购重组,导致这一时期日本寿险公司数量下降明显;此后数量逐渐增加,至2015年共有41家。

2.日本寿险公司利润及利源分析

2.1.总体情况:净利润和净利润率分别于1990年和1974年达到峰值

日本寿险行业的净利润从1949年的7亿日元稳步增长,至1990年达到峰值3.56万亿日元,随后开始减小,且出现较大波动,2012年为1.13万亿日元,较1990年下降幅度超过2/3。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净利润增速下降快于保费增速,其中20世纪50-60年代净利润增速为20-80%,1970-1990年为5-20%,1990年以后波动幅度加剧,总体增速很低甚至为负。

从净利润率来看,1950-1956年在5-10%;1957-1986年在10%-15%,其中,1974年达到峰值15.2%;1987年以来低于10%,其中1992年以来低于4%。

日本寿险行业历经130余年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各种危机的考验,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虽然日本寿险行业终结了过去的高速增长,但是危机过后存活的寿险公司一直通过开发新产品、细分国内市场、向海外市场扩张等保持正的净利润,只有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负数。

2.2.利源分析:死差为主,利差自上世纪90年代后曾一度为负

日本寿险行业利润分析体系由三块构成,分别为:基础利润(Fundamentalprofit)、经常利润(Ordinaryprofit)和净利润(Netincome),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1)基础利润=利差+死差+费差(Fundamentalprofit=Negative/Positivepread+Mortalityandmorbiditygains+Expensemargins);

2)经常利润=基础利润+净资本收益/损失+其他一次性收益/损失(Ordinaryprofit=Fundamentalprofit+Netcapitalgains/losses+Otherone-timegains/losses);

3)净利润=经常利润+非经常收益/损失-保单红利支出-所得税(Netincome=Ordinaryprofit+Netextraordinarygains/losses-Provisionforreserveforpolicyholderdividends-Corporateincometaxes)。

我们这里的利源分析围绕第一个公式展开,即以基础利润为研究对象,将其拆分为利差、死差、费差。

日本寿险行业2000-2014年基础利润增速尚可,从2000年的2.24万亿日元增长到2014年的3.31万亿日元,平均增速为4.1%,但是波动较大。

从构成基础利润的三差情况来看:

1)根据《日本寿险业研究》的结论,日本寿险公司一直保持死差益。在1999-2002年由于利差损严重,死差占比高达110%以上。从几家主要的寿险公司来看,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2006-2011年死差在基础利润中的占比分别为85.0%/85.1%/105.9%/113.3%/126.1%/127.7%,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2012-2015年死差在基础利润中的占比分别为81.8%/75.6%/62.4%/57.8%。

2)在利差上,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利差损,日本寿险行业1999-2002年利差占比为负的60-77%。前四家寿险公司(指日本生命、第一生命、明治安田生命和住友生命)2000年的利差损为9523亿日元,至2013年才首次实现利差益,为2463亿日元。第一生命、日本生命、明治安田生命分别是在2013年、2011年、2012年消除利差损。

3)在费差上,大公司存在费差益,小公司存在费差损。在1999-2002年,费差占比高达33-50%。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2006-2011年费差在基础利润中的占比分别为23.6%/14.6%/12.0%/11.8%/6.6%/2.5%,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2012-2015年费差在基础利润中的占比分别为13.0%/13.6%/11.6%/8.8%。

2.3.利差损应对经验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为刺激经济发展,日本央行在1991年7月至1995年9月期间9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并在1999年4月启动“零利率政策”。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从1990年9月28日的峰值8.105%一路下行,2000年后降至2%以下,后继续下行。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寿险公司出现利差损。

日本寿险公司从三个方面入手缓解利差损的负面影响:

1)自1990年4月起7次下调预定利率,从1985-1990年预定利率最高时期的5.5-6.25%下调至2013年以来的1%。但由于每次下调幅度不够大,效果体现的较慢。以日本第一生命保险为例,2006-2014年存量保单的平均预定利率从3.18%下降至2.48%,而2006-2014年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2.68%,第一生命保险公司从2013年才实现利差益。

2)加强死差益的获取。日本寿险业死差益在基础利润中的占比高,一方面跟其产品结构有关(保障型的产品占比较高),另一方面也在于日本人寿保险公司经过百年的发展,风险选择机制比较完善,保险业死亡率一直低于人口的粗死亡率且差距扩大。日本每五年发布一次“完全生命表”,每年发布一次“简易生命表”,这也为日本寿险业不断完善生命表打下了良好基础。

3)加强费用管控,扩大费差益。1991年以来日本寿险公司营业费用占保险业务收入的比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3.日本寿险公司产品体系分析

3.1.按保障范围分类:顺应历史变迁,主力产品由早期以两全保险为主发展为当前以健康险为主

至2014年,按新保保单数量统计的分险种占比情况为:医疗保险占比33.6%,终身保险占比24.5%,定期保险占比13.8%,年金保险占比9.4%,两全保险占比8.4%,其他险种占比10.2%。

3.2.按设计类型分类:以分红险为主

日本寿险行业的保险产品主要以分红险为主,且分红险的发展历史悠久,1898年日本生命保险即首次实施保单持有人分红。1972年保险审议会的“关于保险险种和人身保险资产运用的意见”和“关于国际化等带来的法制上的诸问题”等意见,为无红利保险经营开辟了道路,1973年外资寿险公司开始经营无红利的定期保险,带动了日本市场无红利保单的发展,但至今日本大部分险种仍有分红。

日本投连险引入较晚,1986年在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压力下,才首次推出投连险。最初三年极具人气,但随后由于出现投资损失、销售误导等,投连险成为问题并出现危机。1999年后顺应大众新的保险需求,有22家公司开发销售变额年金保险,投连险的销售才恢复和发展,但是占比较小,截至2007年投连险新单占比不足1%。

由于投连险曾经的失误,日本寿险公司在销售投资型寿险产品时比较谨慎,对引进万能险并不积极,没有真正的万能寿险产品。

4.日本寿险公司投资资产配置和投资收益率分析

关于保险资金运用,日本《保险业法》及其实施规则也曾一度设定了投资资产占比上限,3-3-2规则即国内股票占比不超过30%,外汇资产占比不超过30%,不动产占比不超过20%,但该限制在2012年4月以后取消。目前主要通过偿付能力等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监管。

日本寿险行业经过130多年的发展,历经时代变迁,经历过各种危机和困难时期,时至今日,日本寿险公司经营非常稳健,体现在资产配置上,80%以上的资产配置在固定收益类资产上,且国债占比超过40%,股票占比只有6-8%。

日本寿险行业近年来投资收益率较低,2009-2014年普通账户投资收益率为1.8-2.6%。从不同类别的投资资产收益率来看,国内股票的投资收益率个别年份较高,但是稳定性较差,为0.6-5.3%,日本寿险业国内股票的占比不高,平均只有5-6%;海外证券的投资收益率较高,日本的海外证券主要配置在海外债券上,2014年占比达到18.3%,海外股票只有1.5%左右;债券、贷款、不动产的投资收益率都不高。

5.我国寿险公司未来发展前瞻思考

我们曾在《盈利模式暂难变,行业格局正分化——从盈利模式剖析到CRIA模型构建和详解》报告中指出:1)目前我国寿险公司利润主要来自利差;2)从当前的业务结构、险种结构、渠道结构,并结合当前我国居民对理财的需求大于保障需求的消费习惯看,我国寿险公司利润主要来自利差益的盈利模式短期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那么,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前景是不是已经进入了死胡同?

从利差角度来看,市场普遍预期利差收窄是长期趋势,一是承保端的负债成本易上难下,二是在经济增速和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风险可控的高收益资产难寻,日本的经验也表明,在经济不景气、持续低利率的环境下,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不会有好的表现,日本寿险公司普通账户2009-2014年投资收益率为1.8-2.6%。从这个角度看,单一依靠利差的寿险公司的盈利模式也许正在走向死胡同。

但是我国的寿险业的前景仍然巨大,我们从三个角度分析:

1)寿险公司的利润应该来自三差,既然利差前景悲观,未来寿险公司必然会转向提高死差和费差占比的盈利模式。先知先觉的寿险公司已经在未雨绸缪,率先在产品创新、产品结构调整、渠道结构优化、费用管控等方面做出规划和布局,为未来获取更多的死差益和费差益做准备;后知后觉的寿险公司在未来利差收窄至不能承受之际也会被倒逼转型。这也是我们提出的转型的两种路径:先知先觉的主动转型和后知后觉的倒逼转型。

2)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寿命延长、癌症等疾病高发但控制和治愈率越来越高,人们保障意识正在觉醒,未来低保费高保额的产品的需求会加大,这也是日本寿险业曾经经历过的。也许我们正处在大变革的前夜,健康险、定期保险等保障型险种“横行”的年代也许就要到来。

低保费高保额的产品已经出现,阳光保险的“健康随e保重疾保障计划”是比较典型的产品,由于这款产品为互联网保险专属产品,仅在互联网渠道销售,在产品设计时保费降到底线,附加费用率为0,因此其保费较其他相同保额的产品低廉很多。

友邦保险披露了友邦中国2014年StatutoryEarnings的构成,死差和费差占比高达68%。这说明尽管国内寿险市场偏爱理财型保险产品,但是保障型产品仍是有市场需求的,只是看各家保险公司是不是有能力去开发这块市场。假以时日,未来保障型市场一定会壮大,死差和费差会随着利差的收窄而成为保险公司的重要利源。

THE END
1.万能寿险行业三年发展洞察报告.docx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万能寿险行业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通过对过去三年的研究,洞察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报告的研究范围涵盖了万能寿险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市场概况、产品特性、经营状况、竞争格局、监管政策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 二、报告目的 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梳理和分析万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6/6241154054011000.shtm
2.寿险行业分析论文,寿险行业分析论文怎么写寿险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寿险行业分析论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寿险行业分析论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浅析保险的“现金价值”本质,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楼上都回答得很好了,但是我要提醒一点,不是所有的现金价值都会低于本金的,比如说我知道某一个保险公司(我不是...http://www.wlmqpaw.cn/sx/8523b90b416337f0.html
3.保险课堂第五节保险发展史与之相适应,1998年11月18日我国成立了专门的保险监督管理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取代中国人民银行专门监管中国的商业保险,同时,2000年4月以来先后设立中国保监会的派出机构,从而,为加强保险监管,提供了组织保证。 四、世界保险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http://www.qzr.cn/newsfile/bxjy/bxjykt/20061016131623.shtml
4.2024年人寿保险发展趋势预测分析5.2.1 寿险代理人渠道发展现状简述 6 (1)代理人渠道人力成本分析 6 (2)代理人渠道发展规模分析 8 (3)代理人渠道保费收入分析 产 5.2.2 寿险代理人营销队伍发展现状分析 业 (1)寿险营销员佣金收入分析 调 (2)寿险营销员人均产能分析 研 (3)寿险营销员人均客户量分析 网 5.2.3 寿险代理人销售渠道影响因素...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70/RenShouBaoXianFaZhanQuShiYuCeFenXi.html
1.保險業在中國經濟中的角色和挑戰中国金融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保险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财产、健康和人寿保险等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2.0 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保险业作为一种风险分散机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起,政府开始鼓励设立第一批国有保险公司,如新华人寿、平安人寿等。在...https://www.fhncgvtat.cn/yang-zhi-bai-ke/419649.html
2.保险投资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保险类理财财经保险投资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不仅为保险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对其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就保险投资市场的现状、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保险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保险投资市场现状 近年来,保险投资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2626.html
3.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摘要: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30余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重。因此,正确...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70716000008_1395285.html
4.我国寿险业发展模式的探讨从国内保险市场的培育和完善过程中,过渡到国内市场的全面开放和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这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思考民族寿险业的未来。本论文希望通过分析促进发达国家寿险业的发展的前提条件及其他因素,寻求借鉴和启示;进而关注我国寿险业发展的过程及现状,找出我国寿险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而提出...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1009698.nh.html
5.《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论文)9900字》.docx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摘要】:互联网保险业是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虽然只是金融的一种新形式,但已经成为了网络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保险行业与互联网接触的时间比较短,但已然呈现出了一股生机勃勃的景象,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发展可谓一天一个新面目。我国互联网保险虽然发展速度很快,...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7428213.html
6.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创新及发展保险业的创新包括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内部创新最重要的部分包括保险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及投资风险和盈利能力管理创新;外部创新包括保险业监管创新和政策创新。 保险市场的基本架构再保险人保险人公估人经纪人代理人投保人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寿险业务发展现状产险业务发展现状再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保险中介业务发展现状中国保险业与...https://doc.mbalib.com/view/5d9d2975ebd4e4e86986e9bd541f7a3d.html
7.保险开题报告10篇论文应完成项目 (1)国内外汽车保险查勘定损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 (2)国内外汽车保险查勘定损的工作特点对比分析; (3)我国汽车保险查勘定损工作的人才构成、行业规范、行业范畴等要素分析; (4)车险查勘定损工作内容细化分析; (5)车险查勘定损岗位的操作方式标准化研究。 https://biyelunwen.yjbys.com/kaitibaogao/733413.html
8.我国保险行业发展分析(精选6篇)二、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的趋势 银行保险诞生于世纪年代的欧洲, 并于年首次亮相中国保险市场。对于北京而言, 银行保险最早出现在年, 经过年的发展, 已成为寿险业务当中发展最快、增长贡献率最大的销售模式。 鉴于寿险保费现在已占到北京保险业总保费的, 所以银行保险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着各个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1bi999z.html
9.《保险学概论》形考作业答案6、现代保险首先是从(A)发展而来的。 A海上保险B火灾保险C人寿保险D责任保险 7、被称为现代保险之父的是(C) A乔治.勒克维伦B爱德华.劳埃德C尼古拉斯.巴蓬 8、保费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指(B) A保险密度B保险深度C保险金额D保险价值 9、(B)在1963年编制了第一张生命表,提供了寿险计算的依据。 https://m.rwtext.com/440.html
10.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精品(七篇)但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寿险业已积聚了一定的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运用渠道与国外相比过窄。目前大部分资金都集中在银行存款和国债,这对防范风险、规范保险投资活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单一的投资结构不利于保险资金的长期管理和运用。二是与国外相比,资金运用的收益率低,波动性大。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收益无论...https://www.haotougao.com/haowen/39995.html
11.浅析国内保险业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浅析国内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摘 要]本文的写作主要从保险行业国际背景入手,先介绍了国际保险业的概况和中国的保险业,然后对我国保险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随后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和对国内保险业的前景分析作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保费 保险密度 费率 ...https://bbs.pinggu.org/jg/lunwen_gongshangguanlilunwen_5723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