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身险行业分析与展望》显示险企投资端加配长周期产品

2024年,在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下,险企投资端将通过加配长周期利率债、低估值蓝筹股及大体量新基建资产,以维持稳定的收益水平。惠誉博华近日发布《2024年人身险行业分析与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随着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确定收益率的增额终身寿险成为2023年热销险种。经济复苏推动居民对于高端保障产品的需求回升,代理人转型初见成效推动2023年健康险产品在销售开始出现弱回暖。保费收入快速增长推动保险资金规模继续扩大,险企将在投资端加配长周期投资产品。

长钱长投

权益市场投资意愿增强

报告显示,权益投资方面,2023年9月末,人身险公司股票和基金合计持有比例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基于目前A股市值持续下行,对于权益市场的增配体现出险资较大的参与意愿。面对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利率低迷及超长债、优质非标资产供给不足的压力,而且目前股票估值处于低位,险资具有一定意愿提升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近年来,监管机构持续鼓励险企提升权益配置比例,放宽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限制。2023年10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考核方式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

惠誉博华分析师刘萌认为,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与寿险资金负债端长期性匹配,“长钱长投”有助于降低短期考核对其投资运作的不利影响,有助于释放险资投资权益市场的意愿。惠誉博华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符合险资长期高收益需要,有助于险企拓展健康养老产业链布局,有望在2024年迎来进一步增长。

其他金融产品主要包括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非标准化投资资产,配置行业主要覆盖城投企业、房地产、金融和交通运输等,这类资产以较长的期限和较高的收益率与险企的负债端需求匹配,是保险资金直接参与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

险资规模扩大

债券投资占比提升

保费收入快速增长,推动保险资金规模继续扩大。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75230.6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245787.4亿元,同比增长11.2%。险资配置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2023年9月末,人身险公司的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配置占比同比提升,而其他金融投资配置则同比收缩。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久期长、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及要求稳定收益的特点。为与负债端特性相匹配,资产端配置整体仍以长久期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2023年9月末,保险资金债券投资占比由2022年9月末的41.8%上升至44.8%。

刘萌认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推升了避险情绪,基于国内市场利率中枢长期处于下行通道,2023年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26.7bps。2023年险资更倾向于配置长久期国债、地方政府债等免税利率债及政策性金融债,在获得流动性溢价及稳定现金流的同时拉长资产端久期,缩小利率风险敞口。此外,这类债券在偿付能力最低资本中风险因子低。

保费保持增长

储蓄型保险产品热销

2023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高预定利率储蓄型保险具有明显销售优势。

报告指出,2023年,人身险各细分险种保费收入增速均有回升,占比最高的寿险业务2023年实现最快增长,占比继续提升,仍然是推动保费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储蓄型产品方面,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居民储蓄意愿加强,随着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确定收益率的增额终身寿险成为2023年热销险种。惠誉博华分析师王梦瑗认为,保本保收益的储蓄型保险仍将是2024年主力产品,2024年市场利率继续下行预期下,储蓄型保险产品仍具较强竞争力。

推进渠道转型

高端保障需求回暖

报告显示,经济复苏推动居民对于高端保障产品的需求回升,同时惠民保等产品受政策性影响对重疾险的替代效应减弱,代理人转型初见成效推动2023年健康险产品在销售开始出现弱回暖。此外,与储蓄型产品不同,重疾险产品结构和条款复杂,对销售能力的依赖性强,虽然代理人队伍缩减仍在持续,但随着代理人产能逐步提升,代理人转型初见成效,重疾产品销售有所回暖。王梦瑗预计,考虑到中国境内的保险深度尚有提升空间,以及未来医疗费用可能继续上涨,健康类产品的保障缺口或将扩大,随着宏观经济缓慢修复,保障型产品的需求有望恢复,长期护理产品及重疾产品存在继续增长空间。

王梦瑗指出,销售渠道方面,在储蓄型产品高景气需求推动下,上市保险公司代理人渠道2023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但下半年增速随高预定利率产品停售大幅收窄。2023年上市寿险公司个险渠道人力质态有所改善,代理人流失速度放缓,人均产能显著提升。惠誉博华预计,2024年随着代理人数量趋于稳定以及高质量代理人产能提升,个险新单保费有望企稳回升,占比或将继续维持在50%的水平。

近年来,保险公司持续向银行代理渠道投入更多资源,银保业务实现规模和价值双增长,保费贡献度持续上升。2023年上半年,上市险企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同比增速超50%,银保渠道占比超过30%。银保渠道具有广泛的网点布局和庞大的客户群体,客户需求以理财性质的储蓄型保险为主,在利息净收入持续收窄、理财产品表现较弱及盈利承压背景下,银行也有较大动力推动储蓄型保险的销售,以促进中间收入增长。

报告认为,2024年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寿险行业保费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速。一方面,市场利率继续下行预期下,寿险公司的储蓄型产品竞争力仍存。另一方面,各主要上市保险公司积极推进渠道转型,代理人转型成效逐渐显现,代理人产能持续提升足以弥补数量下降的影响,随着银保渠道向价值贡献转型,预计2024年保费收入和新业务价值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升。(记者和平)

THE END
1.“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报告(2024)”新浪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保险课题组根据各家保险公司的2024年上半年表现,以逻辑性、定量性、全面性、准确性、一致性和规范性为指标筛选原则,构建六大维度一级指标维度,并分为16项二级指标及若干细分视角,重磅推出《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报告2024》。榜单分为寿险公司、财险公司、健康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四个子榜单。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1-18/doc-incwnsqi3488428.shtml
2.202420242030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发展形势与前景动态预测报告 摘要 2 第一章 中国健康医疗市场概述 2 一 市场定义与范围 2 二 发展历程与现状 3 三 主要参与者分析 4 第二章 健康医疗市场需求分析 5 一 人口老龄化与健康需求增长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6154590.html
3.2024年医疗信息化建设行业趋势分析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行业发展全面调研与未来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0年),医疗信息化建设是医疗卫生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和远程医疗平台等得到了快速发展。医疗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医疗https://www.cir.cn/3/18/YiLiaoXinXiHuaJianSheHangYeQuShiFenXi.html
4.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全球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美元,并且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特别在中国市场,医疗信息化行业更是展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4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到242.5亿元人民币,2022-2026E复合年增长率达14.6%。这一增长势头https://www.phpolicy.com/chanpinyufuwu/529297.html
1.2024年保险行业专题研究: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如何演变?2011-2024H1,中国平安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由 12.5%提升至 20.8%。其中 股票的配置比例略有下降、非上市股权等其他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所抬升。具体 来看,1)2011-2017 年:中国平安对固收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对权益类资 产的配置比例有所抬升,主要系监管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权益市场有阶段性 ...https://m.vzkoo.com/read/202411182044f7aa59f8e27a7281e44f.html
2.金沙县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一)2024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运行仍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传统产业煤、电、酒等主要支撑产业在市场、资源、环境等多重约束下,税收收入增幅趋缓,新兴产业仍处于培育壮大阶段,对推动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贡献有限,土地出让收入进入瓶颈,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基础薄弱,全县财...https://www.bijie.gov.cn/zwgk/zdlyxxgk/czzj/xqzfyjsbg/202402/t20240207_83801124.html
3.2024年银行保险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调研报告全球和中国银行保险市场在2022年的市场容量各达到1574.56亿元(人民币)和x.x亿元。在预测期间,睿略咨询预测全球银行保险市场规模在2028年将会以大约5.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22.3亿元。 银行保险市场包括生活银行保险,非寿险银行保险等类型。报告结合市场销售量、销售额、价格走势等数据点,分析了Zui有潜力的种类市场。http://changsha.11467.com/info/26540128.htm
4.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当前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前瞻报告2024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分析35 一、2023年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35 二、2023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37 三、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44 四、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50 五、2023年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分析55 第二节 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环境分析61 ...https://www.zyiti.com/?p=55660
5.2024年形势与政治题目与答案(精选6篇)篇1:2024年形势与政治题目与答案 网上测试形势与政策课网上测试-在线评卷 一、判断题(共 12 道,每题 3 分) 1.在土地市场方面,我国将需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正确答案:R)(您提交的答案:R)3分 2.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各项改革同等重要,齐头并进,平均用力。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egs525s.html
6.中国银行网站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及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个人金融和金融市场业务,并通过附属机构开展投资银行、保险、直接投资、投资管理、基金管理和飞机租赁业务。https://www.bo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