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眼病患者基数庞大、各类眼病发病率高,眼科医疗需求持续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我国是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根据国家卫健委、2019年第三届中国眼健康大会报告等数据,截至2018年我国眼部疾病患者总人数超过10亿,总人口占比超70%,其中近视和干眼症患者人数最多,达到9亿人以上,占人口总数的65%以上。除此之外,我国存在白内障、青光眼的其他眼部疾病患者人口数量超过1.7亿。庞大的患者基数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需求,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患者支付能力逐步提高,大量潜在需求将不断实现市场转化。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19年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已达1037亿元(15-19年CAGR=20%),其中民营402亿元(15-19年CAGR=20.7%);其预计2025年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达2522亿元(2020-2025年CAGR=17.5%),其中民营1103亿元(2020-2025年CAGR=20%),占比提升至43.7%。
2)屈光、视光两大细分领域需求释放速度快,增速高于眼科医疗服务整体增速,前景广阔
屈光方面:根据《2022年中、欧国际近视白皮书》,截止2011年,中国每千人屈光手术量是0.7、韩国是3.8、美国是2.6(韩国是中国5倍、美国是中国的4倍),国内市场空间很大。且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眼健康与审美追求的提高,我国屈光手术市场快速发展,根据灼识数据,2019年我国屈光市场规模已达181亿元(2015-2019年CAGR=32.3%),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25亿元(2020-2025CAGR=28.4%),其中预计民营屈光手术市场增速更快(2020-2025年民营屈光市场CAGRvs公立屈光市场CAGR=25.5%vs30.9%)。
3)视光方面: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全球首位,政策频繁颁布并对近视防控提出明确目标,视光快速发展
我国是全球青少年近视率最高的国家,且近视率水平居高不下。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近视防控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下降到60%以下,高中降到70%以下,并要求从2019年起,每年开展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在政策驱动以及患者对医学验光及专业视光矫正服务需求的快速提升下,我国医学视光市场快速增长;根据灼识资料,2019年我国医学视光市场整体规模已达228亿元(2015-2019年CAGR=26.2%),其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0.3亿元(2020-2025年CAGR=14.6%),其中民营医学视光市场增速更快(2020-2025年CAGR=18%)。
二、行业最新政策分析
1、国家政策长期稳定支持,为社会办医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民众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但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资源有限且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提出了多项政策意见鼓励在医疗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增加医疗服务领域供给,同时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解决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的问题:
(1)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
(2)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提出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并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社会办医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3)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将社会办医纳入医联体规划布局;
(4)2019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等十八部委联合发布《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提出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在眼科等专科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
(5)2019年6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肯定了社会办医的重要性,提出落实审批应减尽减和清理妨碍公平竞争各种规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6)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要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健全全科和专科医疗服务合作分工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明确要加快发展社会办医,规范“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
(7)2021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部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明确指出:社会办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申报、评审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同等待遇,不受户籍、人事档案、不同办医主体等限制;
(8)2022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鼓励社会办医,拓展社会办医空间,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不作规划限制;
(9)2022年12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的通知》,将重点排查医保在协议管理、预算管理、审核结算、考核评价、基金监管等方面是否存在不合理限制和要求,直接或间接导致医疗机构在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不方便甚至损害参保人员利益的行为;
(10)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指出: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增加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有效供给;
(11)2023年0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办诊所、门诊部、民营医院等,为农民群众提供多元化医疗服务。
在国家多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社会办医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办医快速发展,医院数量、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诊疗人次数和入院人数、收入均迅速增长,从而使得社会办医在总体医疗服务市场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
2022年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国卫医发〔2022〕1号)明确:“十四五”时期,着力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推动眼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并下延。有效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科学矫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白内障复明能力,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筛查能力,推动角膜捐献事业有序发展。到202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整体水平不断提升。(2)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不断提高,高度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人数逐步减少。(3)全国CSR达到3500以上,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不断提高。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的“一号文件”,其对我国眼健康事业发展的规划和部署,将持续推进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给我国眼健康服务行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2022年3月23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健推委办发〔2022〕2号)提出:强化儿童眼保健,开展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推进《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落实。
2022年3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22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教体艺厅函〔2022〕14号),明确重点工作包括:遴选建设第三批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市、区);遴选建设30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在防控近视工作方面的转化应用。组织实施“十四五”眼健康规划,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推动涉及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眼病防治,提升近视矫治水平。加强0-6岁儿童眼健康管理,确保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积极总结各地视力健康管理信息化经验模式,推动逐步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创新成果转化,统筹儿童青少年近视药物研发和示范推广,加快近视防控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2〕11号)要求:指导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实施防控综合干预,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继续开展防盲治盲,推动实施全面眼健康行动。
2023年3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教体艺厅函〔2023〕10号),明确重点工作包括:公布第三批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市、区);遴选建设30个左右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立足早发现早干预,指导各地落实《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以低年龄段儿童为重点,加强0—6岁儿童眼健康管理,确保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积极总结各地视力健康管理信息化经验模式,依托电子健康档案逐步完善0—6岁儿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组织实施“十四五”眼健康规划,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推动涉及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眼病防治,提升近视矫治水平。
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国家对眼健康高度重视,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2、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空间巨大,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因外部形势的影响,2020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50.2%)上升了2.5个百分点。同时,2020年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均超过9%,最高可达19.1%。近10%近视学生为高度近视,而且占比随年级升高而增长,在幼儿园6岁儿童中有1.5%为高度近视,高中阶段达到了17.6%,近视人群高发化、低龄化、高度化的形势严峻。
3、生活水平提升及医疗服务需要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及我国居民眼健康知识的逐步普及,人们的眼保健观念将不断增强,对眼科医疗服务以及眼健康管理的需求持续增加。与此同时,人们收入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眼科医疗潜在需求将不断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需求,大量基本需求将逐步升级为中高端需求。在需求增加和消费升级的共同作用下,眼科诊疗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
观知海内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前景咨询报告》是眼科医疗服务行业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全球及中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整体运行态势,分析了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格局及眼科医疗服务重点企业经营状况、产业链发展现状等,并对眼科医疗服务行业未来投资前景做了预期及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