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险:互联网和保险的强强联手

11月13日,又一互联网巨头杀入了相互保险领域京东金融联手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上线了“京东互保”,开始低调内测。不过,“京东互保”很快于11月15日下架,转入幕后,称将进行用户体验升级后再择期推出。业内人士分析,相互保险之所以被推上热潮,一方面是由于大病保障需求被唤醒,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阿里与京东庞大的客户流量。

何为相互保险?来看看京东与阿里之间的较量

相互保险,通俗来说就是参与者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在别人患病时参与费用分摊,而如果自身不幸患病,也可获得别人的帮助,是一种互帮互助的保险形式。相互保险在中国的起步较晚,2014年5月,保监会发文对《相互保险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2015年1月,保监会发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对相互保险的性质和定义做出了规定。2016年末,保监会还下发了《关于开展以网络互助计划形式非法从事保险业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此后有高达1/3的互助平台轰然倒塌。

在严控的监管下,网络互助模式下的行业进行了一轮洗牌,同时,相互保险成为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2016年,包括网络互助平台在内,一度有超过30家相互保险组织在排队申请相互保险牌照。但最终,只有三家相互制保险组织在2017年获得了相互保险牌照,当中就有京东互保的运营方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和阿里蚂蚁金服相互保的运营方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

两者虽说都是相互保险,但在保额结构、险种设置、保险期间、保费分摊和加入门槛上还是稍有不同的:

“相互保”的保额结构分为30天-39周岁为30万元,40岁-59周岁为10万元两种,较为简单。“相互保”的年龄适用于60岁以下,“京东互保”则将年龄上升至70岁,在保额结构上“京东互保”相对来说分的更细:30天-40周岁为30万元,41岁-50周岁为20万元,51岁-60周岁为10万元,61岁-70周岁为5万元。

在险种设置方面,两者的疾病保障都是保障100种重疾,等待期皆为90天,服务费皆为10%。在此基础上,京东互保”还增加了30种轻症,保额最高可达3万元。

保险期间,如果“相互保”在理赔前未发生退保则持续有效,而“京东互保”的期限为1年,到期后可续保。

保费分摊方面,“相互保”单个理赔案例的金额不超过0.1元,“京东互保”则按年龄段设定每年分摊保费的上限,最高上限为1924元,超出部分由保险公司承担。

在加入门槛上,“相互保”要求650以上的芝麻信用分,无需提前缴费;“京东互保”则需提前缴费,30天-50周岁9元,51岁-70周岁99元。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定义,相互保险没有股本无法上市,初始营运资金为负债,只能提供一般利率,没有股份制企业那样的回报。而阿里和京东却将相互保险作为一项带有普惠性质的保险,发挥其强大的“吸粉”能力。

用数据来证明,截至15日,上线一天的京东互保已有3334人加入、截至11月14日,上线一个月的“相互保”已吸引了超过1800万人参加。不难看出,相互保险采用的是社群玩法模式,这种模式能快速聚集大量用户,而占据用户和资金优势的巨头,在其中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也正是由于阿里与京东两位大佬的加入,带动了相互保险和网络互助的热度一下空前大涨,使其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这也让保险业感受到了“互联网+”的速度,其在业内的评价亦是褒贬不一。

喜忧参半的相互保险,多方面风险不容小觑

对于相互保险产品及其风险方面,外界还是持有质疑。例如收取10%管理费是否合适,保障是否充足、公平,按年龄段划分保障额度是否过于简单,如何防范道德风险等。据了解,“京东互保”在上线仅1天便闪电下线;“相互保”由于多家传统保险公司投诉,而被监管列入约谈对象。

在避免保险业务中的逆向选择、解决运营的透明度问题,曾有信美相互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保险行业几百年来一直面临的挑战和难题。“相互保”除了沿用条款责任约定、健康告知、90天等待期等通常风控方式外,每期还会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将审核通过的案件向全体成员进行公示,接受参与会员的质询和举报,以最大程度地控制赔付风险。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学系教授朱铭来认为,互联网、相互是两个敏感点,最大的潜在风险就是事后确定损失分摊。蚂蚁金服曾表示每次的分摊不超过0.1元,“京东互保”也设定了分摊上限,但这也摆脱不了其风险的不确定性。

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某寿险公司精算师对第一财经表示,这两款保险产品与目前传统保险的精算框架不太一样。“有了赔付再分摊的逻辑是不合理的,正常的理解是先收钱,然后才维持正常的运营模式,但现在倒过来了。”

对于管理费的收取模式,该精算师也表示,两款产品的管理费按照理赔金额的百分比收取,赔付越大,管理费收取越多,盈利也越多。“赔付的风险管理,存在庞氏骗局的风险。”此外,“相互保”与“京东互保”均由保险公司进行差额兜底赔付,其盈亏状况不明,潜在的亏损风险也引发了业内对于两家相互保险社整体偿付能力的担忧。

互联网+保险模式的未来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尽管相互保险与阿里、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大佬合作,但其目前的状态还是处于“试错”阶段。朱铭来教授对此表示,互助保险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最初也是采用事后分摊机制,但随着逐渐完善,目前已经与商业保险一样可以做到事前定价。

THE END
1.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发展策略分析报告20251.4 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4.1 互联网保险行业政策环境 1.4.2 互联网保险行业经济环境 (1)国民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2)居民收入储蓄状况分析 (3)居民消费状况分析 (4)金融市场运行环境 1.4.3 互联网保险行业社会环境 (1)网民规模分析 (2)网购市场分析 ...http://96892234.b2b.11467.com/news/9290504.asp
2.2018级泛华金控——专业互联网保险中介商业模式案例分析行业整体趋势 中国互联网保险尚处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正像保险业在中国仍处于发展初期一样。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过程:从平台、渠道到产品、技术,从小规模标准化险种开始发展到寿险等相对大额且个性化程度高的产品,从传统保险生态链环节的支持到通过技术手段改进保险的商业逻辑。 http://fmba.pbcsf.tsinghua.edu.cn/info/1027/1260.htm
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1期(总期21期)在线培训课程对此,上交所协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本着科学、客观、开放的态度,持续跟踪国际指数编制方法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征询市场意见建议的同时,对指数功能的完善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我国投资者结构和上证综指独特的标志性地位,指数的调整优化需要审慎评估、综合考量。下一步,上交所在研究上证综指编制方法的完善方案时,将充分听取市...https://zzql.cc/?list_89/1225.html
4.互联网保险融入经济新常态已成必然趋势即便是我们大胆预测,未来几年互联网保险业务出现井喷式发展,但与整个行业10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相比,其份额占比依然很小。同时,在成熟的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尚欠缺的情况下,更多的机构涌入这一领域展开竞争,必然会使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应客观、全面地理解互联网保险的地位与发展趋势,积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市场培育与...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152616.html
1.互联网时代下的保险理财创新与发展保险类理财财经核心提示: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其中,保险理财领域也在这一大背景下实现了空前的创新与发展。互联网时代为保险理财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运营模式,使其得以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整合与升级。本文将从专业角度深入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保险理财创新与...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2621.html
2.保险业未来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基于时代特征演变对保险业的客观要求,中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六大趋势: 第一,行业发展空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大有可期。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既是国家所处的时代机遇,也是各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环境和历史机遇。现代保险发展历史证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往往保险市场也越发达。自2010年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411/t20241118_2485941.shtml
3.在线保险的革新之路及未来展望变电在线保险正逐步成为保险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革新之路与未来展望引人注目。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保险的便捷性、个性化及智能化特点日益凸显。在线保险将继续深化技术革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用户体验。其发展趋势将围绕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展开,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在线保险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http://sydlqc.cn/post/1461.html
4.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趋势怎么样保险产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保险已经成为了当前保险行业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来购买保险,这不仅方便快捷,还提供了更多选择和灵活的保障方式。那么,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并为您解答关于选购保险的问题,提供宝贵的保险建议。 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12-631310
5.未来大数据将助力互联网保险精准定价《报告》认为,互联网保险发展呈现多个新趋势。一是保险业与互联网将进一步深度融合,提升市场化效率;二是技术进步将推动传统保险商业模式变革;三是保险新需求将被孕育,促进跨界融合;四是互联网保险监管将更加完善。 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保险关注的重点之一。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互联网保险面临的难题在于如何获取与人们生活、...https://www.51cto.com/article/488679.html
6.极客研报移动互联网落潮,最该关注的6个领域和50家公司极客...如果把移动互联网比作一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的基础设施、水电煤在过去五年被充分建造,摆在创业者面前新的挑战一个在于如何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另一个是如何创造新的需求,而这些都依托于如何能够能理解用户以及让用户获取服务的体验更加方便。 我们把视野放宽到未来五年的维度,就会发现潜在的机会正在井喷。 https://www.geekpark.net/news/216099
7.2020年代:数字保险生态崛起界面新闻·JMedia承保数字化与互联网保险不同,因为互联网保险主要形式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保险销售,产品创新少、价值链变革少;而承保数字化对行业的改变不仅体现在渠道上,更体现在从产品设计、销售、核保等环节,应用数字化渠道、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结果,再造客户投保旅程。 晚于承保端的数字化,理赔端也开始出现数字化趋势,标志性事件之一是...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833996.html
8.员工职业规划(精选13篇)二、保险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提高、可保资源的不断丰富以及保险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完全可以预计未来我国保险市场的规模会迅速扩大。根据经验数据来看,在一国保险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保险的增长速度一般是GDP增速的2倍以上,因而从现在起到23年我国保险增长的年均增长速度至少在12%以上(假设在此期间我...https://www.oh100.com/zhichang/5932112.html
9.四股力量助推,互联网保险的未来将走向哪里?就在互联网保险场景化、高频化、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之时,行业也发展出四股差异明显的行业力量,并各自发挥出不同的价值。 第一股:保险企业直销官网,曲折中前行 这是由传统保险企业转移而来,他们通过设立保险电商平台、移动APP等将车险、疾病健康险、旅行意外险、教育养老险等传统保险产品转移到线上,如平安集团已集合...https://www.tmtpost.com/1508674.html
10.全面了解风控策略体系消费金融风控联盟存量管理:银行虽然客户很多,但是没有多少客户是活跃的,基础流量还面临着缺失,向互联网的全面转型,是一个问题。 金融创新:网络金融服务中,监管不对等,导致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很好,但是像银行这样的机构在做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很吃力。 3.2.1.3 发展趋势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849659.html
11.关于互联网保险的论文(通用6篇)互联网保险的论文 篇2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在各个行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保险营销行业也不例外。互联网背景下,保险营销也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渠道与方式,相比于传统营销模式,怎样利用自身资源,制定出科学新颖的网络营销发展方案,进而在激烈的网络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也是当前各保险公司...https://www.yjbys.com/bylw/jinrongbaoxian/105312.html
12.2023年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纵览全球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趋势,深挖中国保险业数字化发展脉络及驱动因素,并总结归纳“业技数”融合背景下中国保险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保险业丨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 《2023年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纵览全球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趋势,深挖中国保险业数字化发展脉络及驱动因素,并总结归纳“业技数”融合背景下中...https://36kr.com/p/2382894555673096
13.关于医患关系调查报告(精选9篇)在建立医疗风险制度后,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及家属可不直接找医院,找医生个人,只需与保险公司交涉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避免医患双方冲突的发生和升级。同时,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不同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https://mip.ruiwen.com/gongwen/diaochabaogao/51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