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实施背景下保险格式合同中释义条款的认定规则

民法典实施背景下保险格式合同中释义条款的认定规则

——某厂与某保险公司雇主责任险纠纷案

基本案情

原告(被上诉人)某厂诉称:2020年5月,某企业管理公司在某保险公司为某厂员工俞某投保了雇主责任保险,保险期间为自2021年5月18日0时起至2021年5月31日24时止。保险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伤残赔偿金、医疗费、误工费限额及计算标准。2021年5月26日13时10分左右,俞某在某厂园区内给传送设备安装皮带时,左手被皮带挤压受伤,经医院诊断为左示指指端缺损,治疗支出医药费10786.09元。2021年10月11日,经法医鉴定所鉴定,俞某被评定为十级伤残,根据保险合同,应当赔偿伤残赔偿金80000元,误工费10653元。上述赔款,某厂已实际向俞某赔付,后某厂向某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但被拒赔,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某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赔偿款合计101439.09元(其中医疗费10786.09元、伤残赔偿金80000元、误工费10653元)。

第三人某企业管理公司述称,对某厂的诉讼请求无异议。

裁判理由

本案主要争议焦点为某保险公司对劳务关系中发生的保险事故是否承担理赔责任。案涉保险合同文本名称为《雇主责任险承保协议》,该协议附件名称为《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雇主责任保险条款(2015版)》,某保险公司出具的保险单名称为《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雇主责任(2015版)保险单(电子保单)》,上述文件名称均使用“雇主”的表述。在描述保险责任范围时,上述文件亦多次使用“雇主”“雇员”“雇佣关系”的表述。保险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对于俞某与某厂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以及劳务关系是否在保险范围内发生分歧。要确定涉案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范围是否涵盖劳务关系,首先有必要厘清“雇佣关系”的含义。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雇佣的释义为“用货币购买劳动力。”《现代汉语词典》对雇佣的释义代表了一般社会公众对于雇佣含义的普遍理解。用工方出资购买劳动力是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共同的基本特征。因此,一般社会公众对雇佣关系的理解包含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综上,无论是社会公众的一般理解还是作为法律术语,雇佣关系均不特指劳动关系。因此,作为雇佣关系中两方主体的雇主和雇员,亦不特指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案中,《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雇主责任保险条款(2015版)》将雇员的定义限缩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有违一般社会公众对雇员的通常理解和其作为法律术语的通常含义,极易造成投保人对保险条款中雇佣关系内涵的误解。

雇员定义条款不成为涉案保险合同内容,则涉案保险合同中雇佣关系的范围,应当按照一般社会公众及法律实践中的通常理解,包含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亦即涉案保险合同中保险人的保险责任范围包括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中的雇主责任。

裁判结果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4月25日作出(2023)京0101民初2071号民事判决某保险公司支付某厂伤残赔偿金80000元、医疗费10686.09元、误工费3780元。宣判后,某保险公司提出上诉。

北京金融法院于2023年10月23日作出(2023)京74民终1182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例注解

本案涉及的不是保险合同纠纷中常见的格式合同免责条款提示说明义务,而是格式条款通过对特定词语作出的与其通常含义不同的定义对保险责任范围产生实质性限缩时,保险人对格式条款提示说明义务的履行、证成与法律效力问题。《民法典》施行后,《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对格式条款的识别、订入、评价与解释维度等进行了系统性规定,这与施行了近二十年的《保险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来带了新的挑战。

一、《民法典》对《保险法》格式条款及其提示说明义务的新发展

民法典第496条、497条的规定与保险法第17条关于格式条款的范围和效力认定的规定明显存在差异,学者观点多认为《民法典》的立法技术更为先进,体现了保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特别法关于格式条款的立法精神上升到一般民事法律层面,是社会法治的进步。详细对比,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履行提示与说明义务的条款范围不同。民法典规定的是免除或者减轻提供格式条款方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而保险法仅限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关于“重大利害关系”条款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第十条明确规定:免除或者减轻格式条款提供方责任、排除或者限制对方权利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异常条款。从《民法典》列举“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作为需要提示的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立法目的看,此类异常条款还应包括“排除或者限制对方权利”的条款。一般而言,以下六种格式条款属于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免除提供方责任、减轻提供方责任、加重相对方责任、限制相对方主要权利、排除相对方主要权利、《民法典》规定的合同一般应包括的条款中属于格式条款的条款。显然利害关系条款是包括免责条款在内的,民法典须说明的对象范围更广。

2.提示与说明义务履行的标准(提示方式)不同。民法典要求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并按照对方要求对该条款进行说明,而保险法规定的是“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首先,两者关于提示的标准一致,民法典要求格式条款提供方“采取合理的方式”,民法典虽然未明确利害关系条款的提示方式,但是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明确“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在合同订立时采用通常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明显标识”,与保险法规定提示必须“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是一致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提示对方注意异常条款,需要达到“通常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程度,这是衡量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是否适当履行了提示义务的重要标准。其次,二者关于说明的标准不同:民法典关于说明义务履行的前提是对方提出要求;而保险法无论对方要求与否都必须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说明,并且是达到“明确”的标准(标准更高);民法典要求未履行提示和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保险法仅规定没有“引起注意”即可。

4.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不同。民法典规定的是该所有利害关系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保险法规定的仅限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不产生效力”,不过虽然措辞有差异(不成立和不生效)但都产生“不适用”的相同效果。

5.格式条款无效的范围不同。民法典第497条规定了三种情形的格式条款,无论格式条款方是否履行提示和说明义务均无效;而保险法第19条仅仅规定两种情形无效。显然民法典格式条款无效情形的范围要比保险法宽。

以上两者条文规定的不一致会导致在具体案件审理中对《民法典》和《保险法》的选择适用问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裁判标准差异。

二、保险合同纠纷中对格式条款提示说明义务的法律适用路径

鉴于民法典施行后与保险法对格式条款提示说明义务规定的差异,保险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效力的具体认定中必然面临法律依据如何找寻和适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遵循以下路径:

1.遵循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根据宪法、立法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存在法律冲突规定的情况下,通常遵循以下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第一,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而又分层次的,下位法应当与上位法的规定保持一致,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

第二,同位法中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确立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规则,是因为特别规定是在考虑具体社会关系的特殊需要的前提下制定的,更符合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所以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

第三,同位法中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一切法律都是根据当时社会关系的情况制定的,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法律规范也需要不断地修改和更新,当同位法中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适用新的规定。

第四,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立法法》第93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该条规定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以及有利溯及的例外情形。法不溯及既往是一切规范性文件的适用原则,其法理寄出在于对信赖利益的保护。但是,如果法律的规定是减轻行为人的责任或者增加公民的权利,则具有溯及力。

3.《保险法》第十七条规范的缺失导致其适用存在局限性。《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该条前半段明确了保险人对格式条款应当向投保人进行说明的义务。但未规定如果保险人没有进行说明的法律后果。该条后半段将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仅限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并规定了未作说明的法律后果,即相应条款不产生效力。本案中,保险合同对雇员一词的释义,规定在合同释义部分。从格式条款的形式来看,释义并非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格式条款,故本案如果适用《保险法》,则根据第十七条前半段的规定,相应法律后果缺失,责任判断不明确。

三、关于提示说明义务的证明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规定:“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人在投保单或者保险单等其他保险凭证上,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体、符号或者其他明显标志作出提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履行了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提示义务。

保险人对保险合同中有关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常人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保险人履行了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明确说明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三条规定:“保险人对其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负举证责任。

明确说明的标准通常因投保人自身的受教育程度、理解力等因人而不同,那么如何达到明确说明的证明标准?《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11条对此予以了明确,即作出常人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是以理性投保人处于同种状态下的判断。

民法典施行后,为避免“满篇飘红”的过度提示,法律将履行提示说明义务的条款范围进行了限定。关于说明的标准,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第十条对证明标准变更为“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对方作出通常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举证责任仍由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承担。同时,对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订立的电子合同,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仅以采取了设置勾选、弹窗等方式为由主张其已经履行提示义务或者说明义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其举证符合前两款规定的除外。

本案中,纵观整个雇主责任保险条款,保险人对责任免除、责任限额与免赔额、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义务等条款均进行了加粗加黑予以提示,但是在条款的释义部分,仅对“【雇员】”进行了加粗加黑,对雇员的释义内容并未予以重点提示。而实际上,该保险条款通过对雇员的定义将雇员的范围限缩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该定义虽未记载于保险责任部分,但该保险条款对雇员的定义与一般社会公众及法律实践中对雇员的理解相悖,从而在实质上起到了限缩保险责任范围的作用,根据《民法典》第496条的规定,应当属于牵涉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保险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采取合理的方式向投保人进行提示说明,让其充分知晓并理解其所投保的雇主责任险中的“雇佣关系”特指劳动关系。该案审理中,保险人未能提交证明其对雇员、雇佣关系的特定含义向投保人进行提示说明的证据,故根据《民法典》第496条第二款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对当事人不具有法律效力。

结语

保险条款将雇员定义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这与一般社会公众及法律实务中对雇佣关系及雇员的通常理解相悖,因此实质上限缩了保险责任范围。为避免误解,保险公司应当就上述定义向投保人进行提示说明。

《民法典》关于格式条款的识别、订入、效力判定以及提示说明义务的履行标准更为系统、立法技术更加先进,体现了民事法律关系中合同法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而《保险法》自1995年颁布实施以来虽然经过多次修订,但保险合同部分未有实质性变化,已经无法适应时代进步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公民权益保障需求,其新一轮修改已经纳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建议根据法律适用的原则与规则,准确适用具体法律条款,依法维护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

THE END
1.现场特别报道:202411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8月9日消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通知》重点解决什么是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哪些机构可以做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哪些险种可以拓展经营区域,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监管要求等问题。开展...http://www.hscoc.cn/index.php/question706461.html
2.互联网保险销售环节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Insurance近年来,银保监会对保险消费者保护的力度日益加大,下发了一系列关于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文件,要求保险机构在日常经营中时刻关注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而银保监会亦于今年5月份就《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就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作...http://www.mondaq.com/china/insurance/1225856/201143285232593204453850538144218062961533410280403615332773306932477326435303402044525252
3.新快报【当前,互联网保险销售时过于强调“消费体验”,忽略了保险产品信息披露和条款提示说明义务,导致“投保容易、理赔难”“强制搭售”“被投保”等行业痼疾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屡禁不止。对此,银保监会结合保险销售可回溯管理经验,出台了相关监管文件,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以此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https://ep.ycwb.com/epaper/xkb/h5/html5/2020-07/02/content_322_284835.htm
4.新华保险(601336)公司公告新华保险:2017年年度报告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12号新华保险大 险大厦 厦6层 邮政编码:100022 香港营业地址: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号时代广场二座36 H股证券事务法律顾问:富而德律师事务所 楼 地址: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第2座11楼 国际互联网网址:http://www.newchinalife.com 电子信箱:ir@newchinalife.com 客服电话和投诉电话:95567...https://q.stock.sohu.com/cn,gg,601336,2720913107.shtml
5.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培训通关考试试题*12、双录过程中,销售人员须向投保人履行明确说明义务,告知投保人所购买产品为保险产品,以及承保保险机构名称、__、缴费方式、__、缴费期间、__和__等。( )(多选题)【多选题】 A.保险责任 B.缴费金额 B.保险期间 D.犹豫期后退保损失风险 *13、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实施的意义?( )(多选题)【多选题】 ...https://www.wjx.cn/vj/hmRu7Dc.aspx
1.以案说险权利义务要分明公平交易记心间保险公司保险金投保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如实告知义务】中明确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https://zj.news.163.com/24/1118/15/JH9O1I7J04099C6A.html
2.政策文件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反保险欺诈指引》的通知第二十条保险机构应将员工道德风险可能引发的职务欺诈作为欺诈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营造诚信的企业文化,健全人员选任和在岗履职检查机制,明确岗位责任,设置内部控制和监督措施等。 第二十一条保险机构应审慎选择中介业务合作对象或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第三方外包服务商,重点关注对方的资质、财务状况、内部反欺诈制度和流程等。https://www.hefei.gov.cn/zwgk/public/13721/88331621.html
3.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一、本通知所称保险机构包括财产保险公司(含相互保险组织和互联网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机构。 本通知所称保险中介机构包括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和商业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本通知所称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是指财产保险公司通过设立自营网络平台或委托保险中介机构在其自营网络平台,销售财产保险产品...https://www.qinglite.cn/doc/144266f3db0602af6
4.我国首个!人身险理赔服务自律规范来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11月1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人身保险理赔服务规范》,这也是我国保险业首个人身险理赔服务方面的全国性行业自律规范。 《人身保险理赔服务规范》坚持把保险消费者对理赔服务工作“满不满意”作为检验自身理赔服务的“试金石”,明确了保险机构人身险理赔全流程服务规范。标准主要围绕保险消费者关键服务触点,细化了报案、...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21861
5.我国网络保险中保险人提示说明义务制度研究首先,对于解决网络保险中保险人提示说明义务在线履行认定举证不足,建议完善我国网络保险中书面文件的设置和管理,添加保险条款可下载可打印流程和设置明确实际操作人的书面说明文件。其次,明确我国网络保险中保险人提示说明义务在线履行范围,具体规定可借鉴日本保险法中所规定的“重要事项”规则及其有关制度。此外,还可以重构...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78-1020739993.htm
6.互联网投保下,如何判断保险人是否尽到了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在保险这个双方能力悬殊的特殊场域,保险人通过互联网销售保险产品,履行询问投保人及提示、明确说明义务要求应当比传统线下更高、更规范,以平衡投保人在网络保险形式下投保的不利地位。 根据2020年10月1日起生效的《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保险人在自营的网络平台上销售投保人为自然人的商业保险...https://news.66law.cn/a/20240605/202100.html
7.互联网保险新规解析:一个利好放行更多保障性险种12月13日,《今日保》知悉,《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规”)面世,开始向相关保险机构、互联网机构及部分银行机构征求意见。 诸方期待的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终面世。 大背景是,保险业伴随着整体经济的转型发展不断崛起,保险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保险的保障功能不断增强,保险服务实体经济、保障国...https://finance.sina.cn/insurance/hydt/2019-12-13/detail-iihnzahi7307146.d.html
8.互联网保险保险人提示说明义务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互联网保险作为新近兴起的保险模式,借助互联网实现了保险产业的产业升级,但在借助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法律问题及风险。互联网保险极具创新性,在许多方面都与传统保险有着巨大差异,而法律在面对新生事物时总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互联网保险中,保险人提示说明义务也出现了传统保险中不存在的许多问题亟待...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CMFD/1017201026.htm
9.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要求,保险销售行为录像过程应符合下列哪些...保险销售行为现场同步录音录像过程中,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向投保人履行明确说明义务及投保人做出明确肯定答复时,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与投保人应同框展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银保监会《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要求,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自主确认已阅读的销售页面,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未自主确认的,保...https://www.shangxueba.cn/daxue/YM79I4X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