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月2日举行的市七届人大八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首次由市人大代表票决出市人民政府2021年10件民生实事项目,件件直接关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列入其中。
现状和成效
全方位农险体系初步形成
春节前的寒潮让丰顺县的茶企、茶农切身体会到农业保险的好处。
“去年10月,我们种植的500亩平远脐橙投保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受霜冻天气影响,今年部分果树被冻伤,人保财险梅州市分公司及时查勘并进行第一次赔付,减少了我们损失。”平远县李氏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志濠表示,近年来,我市农业保险险种越来越多,赔付条件设置越来越合理,让更多的农民和农企得到了政策保障。
据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等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受农民、农企欢迎。目前,我市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央财政补贴险种有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政策性能繁母猪、政策性生猪保险(育肥猪和仔猪保险)和政策性森林保险;省级财政补贴险种有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政策性家禽养殖保险、柚果种植保险和种植大棚(农业设施)保险;地方特色险种有茶树种植保险。
“扩面、增品、提标”取得进展
记者从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梅州支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承保的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和政策性茶叶种植保险,保额分别由800元/亩提高到1000元/亩、2000元/亩提高到5000元/亩,未来新参保的险种将全部按照要求以新保障标准进行承保。
在做好提标工作的同时,梅州辖区保险机构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加大调研力度,推出一系列新品种,积极做好增品工作。据了解,2020年,我市农业保险险种有35种,同比上一年增长40%,有效满足差异化的农业生产需求,提高农业保险供给能力。
中华财险梅州中心支公司在2020年下半年积极开发鸽子养殖保险、鸡饲料成本指数保险、猪饲料成本指数保险三个创新险种,并于2020年10月30日在丰顺县成功办理全省第一份商业性种鸽养殖保险。
针对梅州“梅州柚”“兴宁鸽”“油茶”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梅州支公司专门组织专业团队设计了梅州鸽饲料成本保险、梅州金柚价格指数保险、梅州油茶种植保险、梅州油茶价格指数保险等梅州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开发预案。同时,鉴于梅州生猪产能恢复面临的形势,该公司还开发了生猪期货价格保险方案、生猪养殖饲料成本保险方案,积极服务梅州农业生产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问题和建议
部分险种覆盖面不广政策宣传不够到位
记者采访了解到,农业保险宣传不够到位,部分农户、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主动投保意识不强,导致部分险种投保率不高。
针对部分产品投保率不高的情况,平远县李氏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志濠建议,政府主导并支持具备条件的专业农业产业公司成立第三方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代理或者协助保险业务,并为定损、理赔提供客观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让更多的农户、农企了解并接受农业保险,让农作物、禽畜在受灾后得到合理、及时的赔付,有效促进农业保险提升投保率。
对策和行动
推进农险高质量发展,共同办好民生实事
市人民政府2021年10件民生实事关于“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项目提出,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推广实施森林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市内种植的所有水果品种能保尽保,生态公益林参保率达100%,商品林参保率达30%以上;新增开办保险品种,提高市内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率;提高保险保额标准,水稻由800元/亩提高至1000元/亩,能繁母猪由1000元/头提高至1500元/头,育肥猪由800元/头提高至1400元/头,森林由500元/亩提高至1200元/亩。
为推动梅州市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健全农业保险工作机制,加强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我市农业保险工作,我市参照省政府做法,去年9月成立梅州市农业保险工作小组,明确我市农业保险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和任务分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职能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
记者从市农业保险工作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在新一轮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中,我市结合自身实际,拟增加种鸽养殖险和创新金柚价格指数险,同时鼓励各县(市、区)根据自身实际,增设地方特色险种、创新险种,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