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稳定农民收益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盱眙县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聚焦支持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的目标,创新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业保险+期货”新模式。
转变经营模式,优化农保模式。自2020年起,盱眙县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由原来的“联办共保”模式,正式转为在政府指导下的保险机构承保模式。2022年,该县根据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农业保险承保模式不再采取共保体模式,改为按镇街区域划分的模式组织实施。通过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遴选,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业保险市场化运营机制,规范农业保险经营行为,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丰富农保险种,扩大农保规模。在2019-2022年间,盱眙县累计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共40个,涵盖三大主粮作物等主要种植业、能繁母猪等主要养殖业、虾稻共生小龙虾养殖等高效设施农业、公益林、农机具等多类险种。作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产粮大县,该县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绝对值位居淮安市第一。经统计,2019年-2022年11月,该县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累计突破4亿元,并呈逐年增长态势。2021年突破1亿元,较上年增长20.71%;2022年11月底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50.15%。
支持特色产业,稳定农民受益。小龙虾是盱眙县久负盛名的特色产业,也是重要的富民产业。因盱眙县处于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夏季发生洪涝灾害频繁,容易导致淮河、洪泽湖沿岸养殖户生产经营风险。2018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县财政局和保险公司共同创新开办了虾稻共生小龙虾养殖保险。保额1600元/亩,单位保费80元/亩,保险费率5%,县财政与投保户各自承担保费的50%。为支持该项险种“扩面”,稳定更多投保户受益,从2018年起,县财政将该险种的保费补贴安排逐年增加;2022年,仅虾稻共生小龙虾养殖保险这一项,安排的补贴资金就占农保预算27.03%。自该项险种开办以来,该县已累计支付保费补贴资金达1296万元。2022年,省财政厅将该险种纳入省级财政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奖补目录。
率先开展试点,引领模式创新。为有效促进生猪稳产保供,巩固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金融支持,根据省财政厅统一部署,县财政积极申请生猪“农业保险+期货”试点地区,探索开展“农业保险+期货”新模式。通过引入期货等金融工具,由承办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业务,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等原因造成的亏损,保障投保户最低受益。同时,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承担80%的保费补贴,农户只需自交20%。通过保障农户最低受益和财政补贴等形式,鼓励引导中小生猪养殖主体积极参与“农业保险+期货”项目。
“‘保险+期货’是一种创新险种,政府补贴型期货保险是创新中的创新。”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负责人介绍,2022年6月28日由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在该县开具的保单,为淮河镇4户养殖户的2000头生猪提供540.8万元的价格保险保障。省级财政补贴40%、市级财政补贴20%、地方财政补贴20%、养殖户自缴保费20%。这份保单,是政策性生猪期货价格保险江苏省第一单。为生猪养殖户提供了有效的价格预期和避险工具,有效化解生猪市场价格下跌带来的经营风险,确保生猪养殖稳产保供。同时,政府高达80%的补贴,提高了养猪场户对生猪期货价格保险的认可度,减轻了养殖户的保费支出。
重视主粮保障,守护粮食安全。此外,盱眙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开展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完全成本保险的风险保障水平提高至小麦1000元/亩、粳稻1300元/亩、籼稻1200元/亩、玉米1000元/亩。通过开展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提高了主要种植业风险管控水平,稳定了农民收益,守护了国家粮食安全。李越贾丽敏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