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客货邮发展存在短板。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全国已有1100余个县级行政区部署开展农村客货邮业务,农村客运车辆年代运邮件快件超过2亿件。但客观上来讲,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密度低、货邮价值低,不利于规模化发展,农村群众出行难、快递收寄难和企业运营难的现象始终存在。
农村地区也是发展客货邮的蓝海。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丰富农村生活服务供给,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消费能级。随着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持续深入,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发展水平、消费意识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对优质客货邮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一方面,乡村消费潜力有效释放,乡村消费品零售特别是线上购物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带来了大量运输需求;另一方面,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新产业带动了农产品加速进城,也需要有更高质量、更优效率的物流体系。
要因地制宜。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客货邮各自单独发展压力大。因此,不能照搬城镇客货邮发展模式,要统筹利用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基础设施、运输线路、运营信息资源,因地制宜创新农村运输服务。比如,在邮政快递服务需求相对较少且多为小件、散件的地区,通过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在农村货运物流、邮政快递服务需求相对较大或多为大件的地区,发展货运班车模式。
要功能集约。目前我国农村已建成客货邮服务站点5万余个、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8000余条。在满足农村客货邮发展需要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这些站点和线路的效用,尽可能拓展功能,更大程度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比如,县级客货邮站点除了设置客运服务区、货物集散区、邮件快件处理区和车辆停放区之外,还可拓展农产品展销、旅游咨询、电商直播、汽车充电、汽车维修等服务功能,带动站点周边、线路沿线的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