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产损失负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机动车辆是指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机动车辆保险为不定值保险,分为基本险和附加险,其中附加险不能独立保险。保险人按照承保险别分别承担保险责任。保险车辆发生全部损失或灭失,本保险合同终止。(定义摘自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车险从商业性质上又可分为交强险和商业险两种,其中目前国家强制购买的是交强险,商业险是可以选择性购买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陪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而商业险中比较常购买的是:车辆损
3、失险,第三者责任险,玻璃单独破碎险,不计免赔特约险。这四种保险就能解决一般的车辆事故问题。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建议我们找到一家可靠地维修厂家,因为维修厂家,特别是保险公司合作的4S店,在定损理赔业务上比较精通。如果由厂家代办保险业务,这样出了事故直接交给维修厂家处理就可以比较轻松的解决,而不会因损失项目的遗漏造成麻烦。二、我国汽车保险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还不是汽车大国,机动车辆保费占全部财产保险业务如此之高的比例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与机动车辆总值占整个社会资产份额的比例也是不相匹配的。我国机动车辆保险费占全部财产保险业务比例之高,说明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及财产保险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财产保险
4、市场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同时也制约了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速度。我国汽车保险业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保险程度尽管不能同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但是就以险种来分析,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比如,第三责任险。“我国于1984年提出第三者责任险为强制险,现在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推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第三者责任保险将成为机动车辆定期安检的一项重要内容。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如不按国家规定投保,国家公安部门有权扣留车辆。”这无疑是我国现今的汽车保险制度改革与世界接轨方面迈出的一大步。汽车保险是我国财产保险中份额最重的一项,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汽车保险业也将迎来一个黄金期。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保险
5、已经历了若干次的大规模调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绝大部分汽车保险还在遵循以过失责任为基础的汽车保险制度。在以后的改革中,加大以无过失责任为基础的汽车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总之,我国汽车保险与汽车王国美国相比较,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保险市场国际化趋势的日渐增强以及国内保险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我国交通责任强制险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汽车保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综合国内外汽车保险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各主要发达国家汽车保险种类和保费的具体计算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发展到了一定的深度。比如许多国家都实行汽车保险自由费率,
6、保费计算既“随车”也“随人”,而且还“随地”,除了第三方责任险为强制保险,其它多为自愿投保等。这些经营之道都很值得尚处在发展时期的我国汽车保险业参考借鉴。三、我国汽车保险存在的问题1、投保意识及投保心理的问题在我国,投保意识的极度薄弱,这点与汽车保险较发达的美国是不能相比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因素的存在,国内机动车辆的投保率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就全国机动车辆的社会拥有量和投保比例最高的北京市而言,投保率不到50%,而发达国家机动车辆投保率都在80%以上。我国车辆保险投保率低除了汽车保险种类少、保险公司的服务跟不上以外,对机动车辆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社会上的新闻媒体等也很少宣传车险的知
7、识、法规等,更少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除了车险以外,其他财产险的承保占比都在逐年下降,就是汽车保险也是保险增幅赶不上国民经济增长比例。我国农村有40%的车辆是任何险种都未投保,而中国农村的道路状况又较差,事故频发,一些农民因为没有保险,一旦出险,不是倾家荡产就是因祸再度致贫,还有些人虽然参加了保险,但是总想少保几个险种,即使出过险也得到过赔偿,但下次保险仍然是心存侥幸。鉴于这样一种心态,中国的保险事业在短期内仍然会举步维艰。2、保险品种及保险费率单的问题在我国,出来首当其冲的投保意识薄弱外,接下来便是保险品种贫乏,保险费率单一的问题。在国外,机动车辆保险合同内容和保险费率都由各个保险公司自定。
8、因此,保险商品种类很多,其费率也是灵活多变的。而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和附加险条款及其对应的费率由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很少有车型差别,更没有地区差别,如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均适用机动车辆保险条款。3、人才的匮乏由于外资公司有较强的流动性和灵活的用人、分配机制,对优秀的保险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些国内保险公司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从事车险业务的人员将会成为外资公司的首选目标,因为他们不仅有丰富的国内保险工作经验,而且车险业务不仅在国内保险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同时车险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系统业务,既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还要拥有丰富的社会客户资
10、系的安排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细分,其中人保公司共设计车损险条款四种,分别是机动车损失条款、家庭自用汽车条款、非营业用汽车条款与营业用汽车条款。另有综合类条款三种,分别是特种车条款、摩托车条款和拖拉机条款,做到了车辆类别上条款的细分。(2)将产品设计和服务相结合,确实体现产品的创新根据国外车险产品发展经验,车险产品要创新,和产品服务的结合是主流渠道。而在我国现阶段,对于消费者而言机动车辆保险服务质量是一个较大问题,根据新华信的资料得到:被调查车主中有6成人对现在使用的保险有不满,“服务质量差、服务内容没特色”怨言最多。在我国的车险市场上,各家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将产品设计和服务相结合,但是在服务提
11、供的质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此外,在机动车辆保险的经营中,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面临着产品被其他公司模仿的尴尬,因此,也只有将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设计相结合,凭借自身的服务推出的特色产品,在原有产品上附加一些如随车行李险,无过错责任险等新险种,深度挖掘客户需求的同时努力把蛋糕做大,这样即使其他公司模仿了条款,也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3)综合考虑费率的公平性和可实施性各家公司对费率的厘定体现了保险产品定价的公平性原则,保险人承担责任与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对等,但是保险产品的价格还需要与其销售的市场环境相适应,综合考虑费率的公平性和可实施性。2、建立科学的风险规避机制(1)加快培训专业车险人才,提
12、高车险从业人员素质保险市场国际化后对保险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不仅能熟练掌握国内车险的条款、费率、实务,还要能了解国际通行的车险先进管理办法,做到一专多能,更加适应中国车险市场的需要。(2)加强保险诚信建设,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在车险实务过程中,建立一整套监督约束机制,不断降低监督检查费用。首先,在保险业务流程上,从展业,核保,理赔等各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规范,采取各种手段减少索赔人欺诈得逞的机会。其次,建立诚信体系,由保险公司在获取车主个人的有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诚信档案,保险公司将车主个
13、人诚信信息进行处理存储,通过其信息网络向社会提供完备、权威的可随时查询的诚信信息。同时,保险公司内部,在记录公司员工诚信情况的同时,阶段性予以公布,并建立相应的诚信考核等级制度,作为日常评比和聘用的重要依据。3、加强汽车保险的市场体系建设(1)保险市场需要增加开放的力度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上,保险企业才有创新的动力,也才能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采集创新所需要的资源。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我国保险业还需要增加保险市场主体的数量,因为过少的市场主体必然形成垄断。(2)加强车险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保险中介主要由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组成,是保险市场上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提供产品销售、损失鉴定、估算、
14、代收保费、代理索赔、诉讼等服务的第三方企业法人;是存在于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一种市场媒介,通过这种媒介的作用能够促进保险业务的增长,推动保险业的发展。(3)汽车保险的市场营销创新传统车险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于保险公司自销、中介(专业和兼业代理人、经纪人、银行保险等)渠道。在目前中国的车险市场上,中介渠道业务对各家经营车险的保险公司而言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汽车销售商中的生力军4S店。一方面,“渠道为王”使得车险中介占得买方市场先机。对销售佣金和手续费具有话语权,保险公司实际处于“渠道为奴”的地位;另一方面,近年来,新保险主体不断加入车险经营,中介业务出现“僧多粥少”,供不应求直接导致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