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行业巨头康师傅最近有些烦恼。
康师傅近期接连出招,先是饮品涨价受挫。
康师傅1升装冰红茶原本售价4元,今年春节后价格上调至5元,但从8月起,价格又悄然调回4元,在部分量贩超市甚至低至3-3.5元。
实际上,2024年年初涨价年末降价的不止康师傅,一位业内人士称:“可口可乐、百事也在涨价,但消费者不买账。整个夏天没盈利,入秋后这些品牌又集体降价,让市场变得混乱。”
接着,康师傅推出的剁椒鱼片汤面新品陷入宣传争议。
在此之前,康师傅黑白胡椒面在时隔三年后重返市场。
该产品于2016年上市,2021年退市,生命周期仅短短五六年。此次回归产品全新升级,中式熬煮的高汤汤底搭配黑白胡椒,味道更醇香;面饼添加黑/白胡椒粉,口感更辛辣;桶面内还加入黑白胡椒肉丸,进口牛肉配黑胡椒、优质鸡肉配白胡椒,口感鲜香。
11月14日,康师傅启动“白月光回归计划”,列出222余款经典产品供消费者投票助力产品重回市场。
截至目前,消费者累计投票已超过316396次,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是辣卤香牛肉面、金汤肥牛面(宽面版)、土豆炖排骨面、脆海带香锅牛肉面、金汤虾球面。
11月11日,日清食品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约28.62亿港元(约26.49亿元人民币),同比降3.17%;净利润2.51亿港元(约2.3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7.08%。
2024上半年,行业龙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营收138.14亿,较去年同期少1.36亿,同比下滑1%;统一方便面业务营收48.58亿,同比增长1.9%,两大巨头整体发展近乎停滞。
在市场略显低迷的氛围下,各方便面企业正努力采取多种措施提升业绩和利润。
紧随康师傅其后的统一,再次打出“食饮合并”策略,想凭借饮料业务的强劲增长为方便面业务解困。
2024年5月,统一推出“安徽板面”,同时对经典红烧牛肉面升级,增强产品吸引力。此外,统一在山姆会员店推出金汤酸菜牛肉面与酸菜螺蛳粉风味面组合产品,丰富了产品线。
9月,统一推出主打非油炸的“兰州牛肉面”,强调“泡面价格,面馆体验”,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此外,今麦郎以1桶半、1袋半为代表的“1系列”在7月份同比增长24%。近期,今麦郎又推出“超大泡面”新品,该新品为长方形盒装泡面,面饼与配料共430克,内有四块面饼,是主打四人份的产品,终端售价19.9元。
今麦郎推出大方便面并非心血来潮。去年,山姆会员超市推出一款售价168元/桶的巨型合味道泡面桶,引发了巨型包装泡面的抢购热潮,这一消费场景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今麦郎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机会,今年顺势切入市场。
白象在去年推出白象香菜面后成功出圈,似乎掌握了泡面营销的诀窍,发现了其中的“流量密码”。今年,白象不断推出各种又“香”又“臭”的泡面口味,吸引着互联网的目光。例如折耳根面、苦瓜汤面、番茄鸡蛋荆芥味粉面菜蛋、臭豆腐脏脏面、螺蛳风味臭臭面、臭豆腐螺蛳风味臭香面等,这些挑战人们视觉和味觉认知的“臭味”创新,让白象赚足了眼球。
时隔多年,白象业绩首次披露,根据河南省工商联发布的2024河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2023年白象食品全年销售额近百亿,达到91.75亿元。
2013年中国方便面市场消费量达到峰值462.2亿份,此后便开始下滑,至去年,消费量已降至422.1亿份。
其中,外卖以及高铁、动车的快速普及,给方便面市场带来了较大冲击。
《方便面市场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报告显示:外卖市场规模每增长1%,方便面消费量就减少0.0533%;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平均减少0.3191%;高速铁路客运量每增减1%,方便面消费量平均随之增减0.3977%;活跃劳工数每增减1%,方便面消费量平均也相应增减0.3978%。
不仅如此,方便面所属的方便食品领域正处于品类“大分化”时期。
近年来,除方便面外,预制菜、具有地域特色的螺蛳粉、酸辣粉,以及比方便面更便捷的自热火锅、自热米饭、自热米线等自热系列新品类纷纷涌现,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马上赢数据表明,今年第三季度,方便面赛道的头部品牌占据了该品类绝大部分市场份额,CR5集团市场份额总和高达87.07%,品牌集中度较高。康师傅和统一这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同比略有下降,而白象、今麦郎和三养等份额相对较少的品牌同比呈上涨趋势。
近期市场份额数据也显示,在方便面领域,康师傅占据45%,统一占16%,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名已由今麦郎变为白象,这四家品牌的市场份额总和超过80%。这一系列变化让不少人产生疑问:那些在竞争中名次更替的方便面品牌还有发展空间吗?
毕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传统方便面企业过去“一招鲜吃遍天”的理念已然失效。我们认为,唯有持续创新,积极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喜好,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中守住市场份额。
在口味研发上,企业可紧跟当下流行的美食潮流,开发兼具地方特色和异国风味的新口味,从而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味蕾需求。比如四川的阿宽食品,在开创红油面皮之后,首创的第二支大单品土豆泥泥面上市即爆品,首发两小时10万杯售空、上市首月销量就突破1000万。还荣获了由权威数据机构尚普咨询颁发的市场地位确认证书,即“阿宽土豆泥泥面2023-2024年全国全网行业销量第一”。
从产品形式来看,推出多种包装形式和容量规格的产品势在必行。比如大容量家庭装可满足家庭消费场景,而小份量便携装则方便那些在旅途或其他外出场景中的消费者,以此覆盖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总之,在竞争白热化的方便面市场中,各企业只有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多维度创新,才有望存活下来并实现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