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是新能源车险市场的“鲶鱼”?

1、新能源车险是保障用户权益的重要配套产品,但“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现状,仍是当前新能源车险市场发展的突出瓶颈。

2、车企入局保险业务,为新能源车险产业链注入了创新活力。比亚迪财险的获批,给新能源车险业务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特斯拉在UBI自营车险领域的探索,也为未来车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3、新能源车险对传统车险逻辑进行重塑,为中小保险公司带来在车险领域弯道超车的新契机。中小保险公司可以与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开展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在车险市场形成“鲶鱼效应”。

4、已有超1300万辆新能源车接入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大数据基础设施为车险产品的创新和精准风控提供了基础。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的扩大,将使车险定价更加精细化。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未来主流趋势。从市场增速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54.9万辆,同比增长94.26%,远高于汽车乘用车总销量9.5%的增速。

从渗透率来看,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310万辆,同比增长67.13%,在我国汽车总保有量中占比达到4.10%,相较于2017年0.7%的渗透率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在2022年新注册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为23.05%,已经提前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2025年新车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

从政策来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对支持农村地区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等作出具体安排,进一步激发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此外,2023年以来,成都、郑州、无锡、延安等多地都已发放了新能源汽车消费券,以新能源汽车为切入点,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信心,成为消费复苏的重要推动力。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产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险作为保障用户权益的重要配套产品,对于打消消费者的购买顾虑、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21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解决了“三电”(即电池、电机和电控)在针对燃油车的传统车险中并未得到完整体现的问题,保障范围得到了扩大。同时,车主还可以通过附加险将自用充电桩等纳入保障。在政策和行业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车险产品正在逐步完善。

虽然新能源车险具有极大的增长空间,但新能源车险“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现状,仍是供(保险公司)需(新能源车主)双方难以解决的核心痛点,也成为当前新能源车险市场发展的突出瓶颈:一边是新能源车主不解于保费为何上涨、为何比同级别燃油车险贵,一边是保险公司面临新能源车险业务亏损,出险率高、维修成本高、赔付率高、数据不足等问题难以解决。

那么,在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新玩家的入局以及科技的融入,能否为新能源车险业务痛点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打消消费者买车用车顾虑,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

从车险价格来看,新能源车险价格普遍高于同级别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总体保费规模约650亿元,新能源车险单均保费为4139元,比燃油车单均保费高81%。

此外,从人保财险年报和偿付能力报告中也可以看到相似的现象。新能源车险业务方面,2022年人保财险共承保467万辆新能源车,保费收入206亿元,车均保费为4411元,远高于2561.87元的总体车均保费水平。

从出险率和维修成本来看,据中再产险统计,从车损险来看,各种使用性质的新能源车出险频率几乎均高于传统燃油车。其中,家用新能源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19%的出险率;新能源车案均赔款较燃油车高近600元。新能源车出险频率、案均赔款双高导致赔付率显著超过传统燃油车。

首先,从车辆来看,新能源汽车因其扭矩大、加速快等特性,意外事故发生率也更高,尤其是对于从燃油车切换到新能源车的车主而言,更需要适应的过程。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整车购置价、零件成本、维修工时成本往往高于同级别燃油车。例如,由于一体化压铸程度高且车载设备电子化集成度高,轻微磕碰都可能需要大面积更换车身覆盖件,甚至可能造成电池和电机等核心部件受损。而电池成本约占新能源车总成本的50%,三电成本合计占比更是达到75%,部分高端车型的占比可能更高,也进一步推高了赔付金额。

其次,从市场结构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在整体车辆保有量中占比仍不足5%,新能源车保有量小、数据积累不足,且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快,其风险结构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极大差异,导致目前新能源车风险评估体系并不完善。此外,新能源汽车维修和保养网络不足,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维修人员缺乏,配件供应链不完善等问题,均导致了较高的承保成本。

尽管目前新能源车险业务仍有诸多痛点,但毫无疑问,新能源车险的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车险行业增长的第二曲线。车企入局保险业务,为新能源车险产业链注入了创新活力。

车险作为消费者购车后的首个服务类产品,具有刚需属性和用户粘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壮大的背景下,新能源车企布局车险业务,旨在逐步打造产销售后一体化的品牌生态。车企可以通过提供车险服务,开拓车后生态服务体系。

车企在新能源车险市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能源车企具有数据优势,能够实现精准保险定价。新能源车企全链条介入生产、销售及修理等多个环节,对车辆风险信息及驾驶信息等更为了解,在风险数据积累以及保险风险定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二,新能源车企与用户有更密切的互动关系。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智能化程度,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往往拥有自己的App,通过远程车辆控制、服务购买、打造品牌社区等功能,保持与用户的全旅程链接,这为车险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极具流量优势的渠道。第三,新能源车企可以简化理赔流程,实现体验升级。新能源车企参与保险环节,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从事故发生、报案、定损到维修等环节,减少用户与保险公司的沟通成本,有助于加速信息传递,提高理赔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而物联网、区块链等智能技术的融入,也将提升理赔的透明度,降低理赔中的道德风险。

当前,多家车企通过收购等方式,加入车险产业链。2023年5月,原银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亿股股份,易安财险正式更名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这意味着比亚迪通过收购获得了“直保牌照”,可以独立开发、推出保险产品,还能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并提供理赔服务。

此前,除比亚迪外,其他新能源车企也早早布局保险业务,但主要以保险经纪公司的身份进行代理销售。例如,2018年,小鹏汽车便成立了保险代理公司;2020年,特斯拉保险经纪公司在上海成立;2022年1月,蔚来出资5000万元注册了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并于年底收购了汇鼎保险经纪;2022年6月,理想汽车收购银建保险经纪公司,获得保险经纪牌照。

比亚迪财险的获批,给新能源车险业务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车企的正式进入,可能将通过产品创新的探索,带来车险经营理念的转变,从而形成“鲶鱼效应”,为车险产业链注入创新活力。

在国外,特斯拉已经在自营车险方面进行了探索。在多家保险公司由于特斯拉一体化压铸式车身维修成本高,而上调了特斯拉的保费后,2021年10月,特斯拉在美国官网上推出了基于驾驶行为定价的UBI(Usage-basedInsurance)车险产品。特斯拉车内传感器全面收集车主实时驾驶数据,如急刹车频率、急转弯频率、跟车过近频率等,并通过“SafetyScore”模型评估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根据安全分数,预估驾驶员发生事故概率,从而确定月度保费,得分高的车主享受较低保费。

由于特斯拉对自己的车辆构造和风险点位最为了解,特斯拉保险能够利用特斯拉的智能技术、安全性和可维修性,结合车主的驾驶行为,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保险,从而为车主实现保费的节约。一般来说,驾车风格不算“激进”的车主,可直接节省20%至40%的保费,而驾驶习惯最安全的司机能节省30%至60%。与传统车险相比,特斯拉车险的定价方式更为灵活,周期也从年度变为月度,并以奖惩机制调控保费,引导车主的安全驾驶。

截至2022年底,特斯拉保险业务年保费收入达到3亿美元,保险业务单季增长率为20%,高于其汽车业务的增长速度。此外,在已提供保险的州,17%的特斯拉车主已经注册了特斯拉保险,未来将有望继续攀升。

因此,新能源车企介入保险环节,有望实现更加精准的风险定价,简化新能源车理赔流程,并提高整体体验。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服务升级。

而基于UBI的新能源车险完全采用了不同的逻辑,基于驾驶习惯,根据人、车和路等多维度进行精准定价,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和精准定价的保险产品。在这方面,中小保司无论在创新的动力上,还是探索的灵活性上,都可能强于大保司。

一方面,中小保司面临生存困境,可以通过与车企联手探索新赛道,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首先,在2020年车险综改实施后,在“降费、增保、提质”的要求下,中小保司的综合成本率大多在1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20%,盈利空间逐步被压缩,面对严峻的生存挑战。因此,天生处于劣势的中小保司,更有动力通过开发差异化、特色化的创新产品,在车险市场探索新的道路。其次,过去消费者不愿意购买中小保司车险产品的一大原因,就是中小保司的覆盖范围和服务人员数量有限,一旦出事故很难快速到现场。而如果结合新能源车企后台的车联网等智能设备的数据,以及新能源车企的服务网络,则能够填补中小保司在覆盖能力上的缺陷,简化出险流程,形成多方共赢。

另一方面,当前新能源车企大多只持有保险经纪牌照,没有独立设计保险产品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MGA模式(ManagingGeneralAgent,管理总代理)和新能源车企的保险经纪机构深度合作,可能能够为中小保险公司创造业务增长的机会。正如造车新势力在初期选择江淮、力帆等代工一样,新能源车企在保险创新领域也可能更愿意与创新灵活性更强的中小保司进行合作。新能源车企能够不依赖于大保司的垄断,进行产品创新,还能通过将特色的车险产品嵌入自有App,将自己的客户留在品牌生态内,与用户产生更多互动。

因此,新能源车险的逻辑与传统燃油车险有很大不同,这为中小保司提供了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面对市场的变化,中小保险公司可以与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合作开展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在车险市场形成“鲶鱼效应”。

保险公司要想精准认清风险、控制成本,就离不开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保险公司可以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历史数据,深入掌握新能源汽车特有风险,分析驾驶行为、车辆性能、道路信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将有助于保险公司更为科学地制定风险评估模型和定价策略。

在数据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已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监测平台“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截至2023年4月底,已累计接入新能源汽车1371.2万辆,接入率超过90%。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对包括电池、电机、电控、位置等61项常规数据,以及具体到电芯温度、电压、电流等12项安全故障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测。大数据基础设施让新能源车数据共享、共建成为可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车企、保险公司与监测平台的数据打通,也将为保险公司风控能力的提升提供基础。

总的来说,新能源车险将会成为财险业的“战略新赛道”。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以及车企、保险公司、数据平台、科技企业的协同创新,新能源车险赔付率高、成本高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而中小保险公司,也有望通过加强与新能源车企的合作,通过精细化、差异化的创新路径实现突围。

智能化成为新能源车企下半场拼尽全力竞争的焦点,在汽车智能化过程中,车险也必将应势而变。“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在政策和行业共同推动下,新能源车险将沿着全新的车险产业链,绘制一幅符合车辆自动化、智能化特点的车险“新地图”,满足快速迭代的技术与个性化的需求。

*感谢研究院杜晓宇、杨望以及北大国发院谢绚丽、边文龙、王祖祺、佘可欣等等课题组老师同学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与指导。

THE END
1.作为市场的先行者中国平安电话车险业绩如何?保险知识2007年保费收入6.9亿元,2008年增至16.4亿元,2009年达到42.5亿元,2010年有望超过百亿元——这就是中国平安电话车险交出答卷,连续三年收入翻番,占据国内电销车险市场8成的份额,这些足以让保险业瞩目。http://www.pingan.cn/pacms/baoxian/zhishi/73846.jsp
2.平安车险电话营销模式深受车险市场热捧保险知识保险频道平安车险电话营销模式以其卓越的服务和性价比优势,业务版图正在迅速扩张。据平安电话车险数据统计,平安电话车险呼入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暴增了五倍,在总体销售份额中的比例提升非常迅速。 》》》车险直通车,尊享免费道路求援无限次! 据了解,国内财产险公司大约70%的业务都是车险,而车险中的交强险业务为公益性险种,每年利...https://www.pingan.com/pacms/baoxian/zhishi/74528.jsp
3.平安车险市场占有率平安车险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旗下的一款车险产品,是中国车险市场中占有率较高的保险品牌之一。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平安车险在中国车险市场中的占有率约为20%左右。平安车险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中占有较高的份额,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平安车险具有较为完善的保险产品体系,能够满足不同车主的保险需求。无论是车辆损失险...https://www.xyz.cn/toptag/pinganchexianzhanyoulv-124928.html
4.车险保费收入增速和占比皆呈降势保险而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财产险业务保费同比增加9.12%,同期的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834.55亿元,同比增长10.25%,车险保费占产险业务的比例为78.34%。对比可见,近两年车险保费收入的增速和占比皆呈现下降之势。一方面是车险增速的放缓,另一方面则是非车险保费的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财险公司的财产险保费同比增速为22.68...https://m.henance.com/baoxian/show-33372.html
5.车险保费普涨!人保平安太保承保利润占比超9成东方资讯消息,日前,大部分财险公司2024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车险行业的车均保费走势也浮出水面。其中,44家险企二季度车均保费较一季度明显上涨,仅有9家险企二季度车均保费较一季度有所下降。人保、平安、太保3家头部险企占据了车险市场69%的份额,贡献了全行业超9https://j.021east.com/p/1723445826040235
1.前10月新能源车险保费同比增53%新玩家入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售占比和保有量不断增加,新能源车险在财险公司的业务版图中愈发重要。”周瑾表示,面对新能源车险,在专业数据和技术门槛方面、销售场景和渠道生态方面,以及客户服务和定价风控方面,保险公司都需要车企的支持和协同。因此,车企入局新能源车险,对解决当前新能源车险发展的困境非常有利。 https://www.cnr.cn/2013qcpd/hy/20241116/t20241116_526977820.shtml
2.A股五家上市险企10月共揽保费2.52万亿,平安增速领跑月度保费观察...财险保费增速保持平稳 车险及非车均回暖 财险板块方面,今年前10个月,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众安在线累计保费收入9278.29亿元,同比增长6.00%。港股众安在线的保费收入保持上月的较快增长势头,前10个月累计保费收入283.54亿元,同比增长13.04%,10月单月保费收入28.58亿元,同比增长36.10%;老三家中,太保产险1-10月...http://quanxiedu.com/post/933.html
3.2024一季度车险和非车险保费排名榜:平安车险增速高,太保非车高...非车险保费排名榜太保财险的非车险保费增速超16%,远超行业,这主要得益于其责任险和农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中华联、众安、太平的非车险保费增速也超10%,领先行业。小型险企的非车险保费增速最高,部分公司保费规模同比翻番。 市场竞争激烈车险业务占比持续下降,一季度占比已低于45%。市场竞争加剧,老三家份额有所下降,但...http://www.xianfengqiche.com/post/15497.html
4.车险市场价格战硝烟散去?费用率已降,返佣仍是潜规则—新京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不仅是人保、平安这种大财险公司重点发展非车险业务,小财险公司也是这样的,今年上半年,车险业务占比首次低于60%,非车险业务占比则首次超过40%。而大财险公司在非车险业务上,因为有品牌、人才积累、过去经营经验等多方面优势,它们的非车险业务占比...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57417235815310.html
5.目前哪个车险公司占比市场最大2018十大财险排名 1-4月保费市场占比谁更多 有车一族众所周知,财险老三家保费收入占比有近7成左右,平安财险排名又上升了吗,中国人寿财险排名是怎么样的呢,下面介绍2018十大财险排名情况。 车险公司哪个公司比较好 哪个公司的万能险比较好咨询内容:我今年31岁了,想帮丈夫买个象万能险这种功能的险种。根据公司的业绩...https://m.shenlanbao.com/he/799035
6.财险“老三家”车险承保利润超200亿,非车险业务占比上升在车险业务景气度回升的同时,三大财险公司的非车险业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人保财险非车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142.74亿元,同比增长11.0%,占比44.1%,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平安产险非车险原保费收入730.56亿元,同比增长24.7%;太保产险非车险保费收入723.85亿元,同比增长19.0%,占比42.49%,提升2.6个百分点...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4/09/c7546786.html
7.2012年岳阳市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三是市场占比悬殊较大。中国人寿、人保寿险、泰康人寿、太平洋人寿4家公司市场占比达70.55 %,其中中国人寿市场占比36.24 %,与去年同期持平。太平洋人寿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个百分点,新华人寿、平安人寿市场占比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 四是赔、给付服务逐渐规范。全市寿险公司加大客户服务力度,服务系统进行了升级改...https://www.yueyang.gov.cn/tjxx/content_528557.html
8.全年保险投诉量超11万!平安寿人保财各居首位,疫情险普通寿险等成...四季度疫情相关保险投诉量占比超两成,车险占比超四成 根据银保监会连续四个季度的通报,在涉及财产保险公司投诉中,两大类险种保险尤其突出,一是仍占据财险市场半壁江山的、最重要的险种——车险,二则是频繁引发舆论关注的新冠疫情相关保险。 根据第四季度的通报,在涉及财产保险公司投诉中,机动车辆保险纠纷3557件,占财...https://stock.hexun.com/2023-03-21/208050126.html
9.2023年一季度车险和非车险保费排名榜需要注意的是,老三家中,较早确定转型非车险的太保财险,一季度非车险保费增速高达28%。 因此,2023年一季度,太保财险超越平安产险,排名财险公司非车险业务签单保费的第二! 从业务结构看,老三家中只剩平安仍旧是车险业务占比高,人保和太保都是非车险业务占比高于市场。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41384092397257227
10.2020年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互联网车险市场...从车险保费收入看,2019年人保财险公司车险保费收入达2629.28亿元,占全国汽车保险保费收入比重为32.11%;其次为平安产险,车险保费收入达1943.15亿元,占比达23.73%;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车险保费收入达932.18亿元,占比11.38%。三家公司市场总份额达67.23%,超过全国一半以上比重。 https://bg.qianzhan.com/trends/detail/506/210112-03419e68.html
11.人保车险在深圳的市场占有率”很多人说其他公司提供的业务要比阳光车险多,但它关于价格的方面真的太棒了,不知道究竟是哪个好一些?是人保还是这个?”“人保和平安都是大型保险企业,究竟这两家在理赔服务方面有怎样差异呢?”大家的问题都很有思考的意义,那学姐今天就趁这个机会,来跟大家好好聊聊,人保车险和这几家公司比较,究竟有什么优缺点。https://m.275.com/question/8a979d5d31e54bce.html
12.CRO说:系统重要性机构视角下的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处置(2024年第1期...过高的集中度将导致无法通过不同业务进行风险分散,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差。2021年,D公司车险占比86.9%,车险净利润-2.3亿元;C公司健康险占比95.3%,健康险净利润-2.3亿元。而除了K公司,各家公司的第一大险种均呈现持续维持高集中度(占比高于70%)或者两三年后趋势性趋于集中(如C公司)的特点(见图5)。http://www.cisf.cn/fxgc/zdtj/4039.jsp
13.世界头号保险公司,每日净赚近16亿元人民币,是平安的4倍!三大保险运营主体保费收入及占比 数据显示,2019年,再保险业务集团(BHRG)的财产/意外险保费收?为99.11亿美元,占BHRG全部保费收入的60.65%;?寿/健康险保费收入为49亿美元,较2018年减少了4.6亿美元;再保险保费收入为6.84亿美元;定期付款年?保费为8.63亿美元,较2018年减少了2.93亿美元。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89097715&efid=mqWnV5j5GNImeOxXH231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