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身保险行业前景展望 我国人身险发展迷思,周期复盘:我国人身险行业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92年):团体渠道展业,简单产品为主,以固定费率下的... 

我国人身险发展迷思,周期复盘:我国人身险行业发展历程

1982年,人身险产品以简易人身保险、集体企业养老保险为主,其他包括子女教育保险、独生子女保险、团体人身保险、学生平安保险。

产品费率固定,简易人身险13%,企业养老金15%。渠道和客户方面,这一阶段以团体客户为主,由团体外勤人员按单位展业。

第二阶段(1992-1999年):长端利率持续下滑、监管发布定价管理办法,1997年监管产品端的“硬周期”开启、保费增速放缓。

1993-1995年,国内通货膨胀严重,银行利率大幅波动,保险业受到利差损影响。产品开始向普通型转变,以保障型产品为主,保额逐步提高至万元以上,保险期限、缴费方式逐步丰富(保险期限出现终身、缴费方式出现年缴)。

渠道方面,友邦进入中国市场,引入了个人代理人营销模式。客户方面,开始由团体客户发展为以个人客户为主。市场主体范围逐渐扩大,截至1996年全国已批复5家保险公司(泰康、新华等)开业。

第三阶段(1999-2010年):长端利率持续提升(从2002年3.2%提升至2013年4.6%)、险企利润无忧,产品创新带动市场高增,投连、万能、分红大放异彩。

受到监管定价利率2.5%的限制,行业逐步开始寻找其他出路,市场普遍提出“和国际接轨”,理财型产品开始显现,投连、万能、分红产品相继推出市场。

1999年,平安在业内首推投连险,随后分红、万能相继面世,2002年新型寿险产品(投资类、分红类)收入占个险新单业务收入比例超过60%,寿险业务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第四阶段(2010-2013年)监管硬周期:2010年监管出台90号文取消了保险公司人员“驻点”、要求1+3合作模式。

2012年寿险行业保费收入中银保占比仍达40%左右,保险公司银保渠道销售产品面临大规模转型,银保渠道保费快速下滑。

第五阶段(2013-2017年)监管软周期:产品松绑,2013年开始开启费率市场化改革。2013年放开了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

2015年2月放开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各类人身险种的预定利率普遍从2.5%调整至3.5%的。与此同时,2013年平安在业内首推重疾险,重疾险逐步成为各家公司的主流产品。

投资端:持续松绑。在原保监会2004年10月《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票(上限为5%)后逐步放开:

2010年8月《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投资于股票和股基的账面余额不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2014年2月《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要求不高于30%;

2015年7月《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投资单一蓝筹股比例由5%调整为10%,增持蓝筹股后权益类资产占比不超过40%。

第六阶段(2017-2021年)监管硬周期,向保障类产品转型:为防范利差损问题,监管发布2017年134号文、2018年的19号文,引导行业压缩储蓄类保险产品、转向发展保障类产品。

为响应监管要求,具备更多死费差的重疾险迅速崛起,依靠渠道人口红利、带来早期的大幅提升。

产品收紧:但2021年监管发布《重疾重定义》,剔除甲状腺癌,降低重疾险吸引力;各地政府推出“惠民保”,对定价较高的重疾险产品造成冲击。

随着代理人大进大出难以为继、叠加疫情冲击、国内外经济形势波动对居民收入水平的抑制,代理人群体大幅脱落、增员困难,过往“重疾-代理人-客户”模式打破。

2021年以来,随着新发基金破净、居民对保本理财产品热衷;保险公司积极推进“增额终身寿”销售。

美国人身险市场周期复盘,寿险周期影响因素:人口结构、经济环境、政策

经济环境看,与美国相比,我国当前GDP增速较高、寿险市场保费增速仍处发展早期。

寿险行业具有长周期性,监管政策通常具有前瞻性,会出于谨慎考虑寿险公司的资本实力、以应对外部波动和风险的影响;政策对行业增速影响是直接的,人口、经济是间接长期的。

政策:美国的寿险监管特点——渠道严格、产品放开

整体来看:美国各个州有自己的保险监督官和保险法,但在联邦层面,有联邦保险监督官委员会NAIC发布《标准法律、条例和规则》ModelAct供各个州参考。

美国的保险监管源于19世纪早期:美国寿险公司由于较高的成本费用、脆弱的财务状况和销售误导情况的出现,导致评价不高。美国的各个州开始组建保险监管部门。

新罕步什尔州于1851年第一个成立了州保险监督官,职责是给公司和代理人颁发执照、监督保单格式、设立准备金标准、设立投资法规及要求财务报告。20世纪初,各州除了费率监管外,职责越来越广、愈加复杂。

美国人身险市场产品结构

从大类上看:美国以健康险为主,健康险市场以集团管理式医疗为主。美国寿险市场以储蓄类产品为主,2020年年金、寿险、医疗险分别48%、22.3%、29.7%、其中,年金以指数年金IUL为主(总保费占比20.5%)。

美国寿险周期复盘:万能、投连产品创新带来增长

1970年代以前,全球的寿险主力产品以传统险、分红险为主。1977年前后,美国经济呈现高通胀、高利率、且利率波动较大。

以固定利率为主的分红、普通型寿险销售疲软、而一旦上调预定利率,也为保险公司造成了“利差损”的风险。1977年,美国第一张万能人寿保单问世。

对比美国,我国处于寿险发展早期+老龄化较高的阶段

在通胀预期提升的背景下,长端利率易上难下,保险公司利润影响不大;而随着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投连、万能险及更多的产品创新有待唤醒;+服务的保障模式也将持续发酵、奠定长期增周期。

GDP增速将继续刺激我国寿险深度、密度的提升,辩证地看,人均10000/年美元大关已越过,但影响市场增速拐点预判需要结合政策来看。当前处于严监管压力下,我们政策或将触底,因为渠道、产品、投资端再无可压缩的空间。

康养需求缺口将成为险企下一个发力风口

参考美国及我国的人身险周期的情况看:

经济增速与通胀:利率高的时候,多依赖利差空间,理财型保险产品迎来发展空间;利率下行,为避免利差损风险,依赖死差和费差,以发展保障型产品为主;通货膨胀阶段,以变额年金、变额终身寿为主。

人口结构影响需求结构,决定产品长期趋势。年轻人占比更高的时候,以理财型产品和死亡保障产品为主。

在老年人占比更高的时候,以养老年金、长期储蓄年金、健康险、医疗险、护理险等生存保障型产品为主。当前我国正在经历“未富先老”的阶段,养老服务需求旺盛。

康养服务能力是险企实现穿越周期的重要布局

养老金融是核心支撑,当前商业养老保险、理财服务、信托等市场亟待快速发展;养老服务主要包括照护、医疗两大类,照护服务分为三大类:社区、居家、机构。

当前养老服务市场的供给不足、社会资本介入不高

养老服务市场供给不足,当前养老床位仅能覆盖约4.3%的老年人口:截止2020年底,民政部披露的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共32.9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1.0万张,按照65岁以上老年人1.9亿测算,覆盖率仅4.3%。

即便按照9073法则测算,应准备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床位数合计占比10%,当前养老服务供给不足。2016年以来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每千人养老床位及千人养老机构床位等指标均处于下滑状态。

政策支持、促进养老保险市场的规范发展

政策频繁发文促进养老保险市场的规范发展:过往政策主要起到托底作用,随着养老负担的加重,政策通过调动各类资本。

居家护理服务逐步升温

近年来地方财政补贴力度加大,随着长期护理险试点与推广、居家护理服务在国内逐步升温:福寿康、安康通、颐家等品牌逐步围绕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铺开。

福寿康是原上海市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和“长护险”的首批定点服务机构,股东为个人、私募机构;

颐家是地产商与保险公司的结合,颐家(上海)老年服务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为华润与人保,继华润健康科技产业发展公司2017年对其实施Pre-A轮注资后,2020年3月人保也对其进行了A轮注资。

保险资金与养老社区的投资运营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保险产品保障范畴与养老服务需求的匹配程度较高:养老金融仅解决的是老年人的收入问题,而保险系列产品——养老年金、长期护理险、医疗险等多险种保障的是老年医疗支出、护理服务、慢病管理、智能养老等多种类养老服务需求。

如果仅PK收益率,保险产品不占优势,但牵动线下服务网络的保障范畴,保险产品独具优势。

从单一的销售驱动型向需求拉动型“保险+医养生态圈”迈进

上市保险公司积极搭建养老、医疗生态圈,提升竞争力。养老服务具有变现能力持续稳定但盈亏平衡周期长等特点。

居家养老:市场格局及保险公司实施情况

居家养老——分散化市场格局:据了解,80%以上的服务费用是由地方财政及医保资金支付。由于各地方财政支付水平不一。

加之政府采购期限较短等因素,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入局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都呈现出分散化的竞争格局。

养老社区:市场格局及保险公司开展情况

泰康:泰康集团通过泰康直接以重资产的形式投资养老项目,又通过设立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统筹管控项目公司的经营。

目前泰康已在全国22个城市布局,一城一园。与“泰康之家”配套的“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自2012年上市以来已累计发放资格函10万张,总保费超过2000亿元。

Humana收购KindredatHome,提供“保险+养老”综合方案

Kindredathome(简称:KAH)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家庭健康和临终关怀的公司。

Kindredathome家庭医疗业务在全美国约有600个服务网点、4万名家庭照护人员、每年55万患者提供家庭健康(HomeHealth)、临终关怀(Hospice)、个人护理(CommunityCareServices)服务。

2018年Humana收购KAH公司40%股权、2021年8月Humana收购剩余60%股权,将有助于Humana扩大家庭健康保险产品的销售、开发更有创新性的护理险产品。

THE END
1.2015展望中国保险发展趋势(15页).ppt2015展望保险业发展轨迹 2015年在新国十条顶层设计下,保险业改革政策有望进一步突破各项政策红利和制度红利,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按照新国十条的重新定义,保险要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从资产管理到产品定价,从传统主...http://www.qzrbx.com/vip/135451.shtml
2.三人讲堂第32期—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形势分析精彩回顾马老师以《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形势分析》为主题,从两大方面分析当前中国保险行业现状以及中国政策对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的影响。 两方面包括: 1. 中国保险业宏观环境回顾及现状解读 2. 中国保险业发展趋势展望及后疫情时代发展前景分析 本期知识点看点 一、中国保险业宏观环境及现状解读 ...https://www.meipian.cn/4d6vepk3
3.保险行业前景展望保险行业前景展望 保险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风险的认识不断提高,保险行业的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对自身和家庭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对风险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因此,各类保险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包括人寿保险、医疗...https://www.xyz.cn/toptag/huaxiarenshoubaojianhui-287674.html
4.2024年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五、关于未来5-1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建议 21 (一)、2024-2029年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21 (二)、2024-2029年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宏观政策指导的机遇 22 (三)、2024-2029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22 (四)、2024-2029年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3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24/6142005132010024.shtm
5.中国人均保单张数人均保额及寿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另外,政府也加强了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开展市场准入、诚信自律等,推行全面市场经营的基本原则,形成整治保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体系,这对于保险企业来讲,也是一种有益的激励。 五、发展展望 就目前而言,中国寿险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保持着稳步增长,个人投保者比例也在稳步提升,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https://www.sgpjbg.com/info/5e9fa8c790507f1182c52db46247d8d3.html
1.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展望保险未来发展展望保险未来发展 数字时代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传统行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保险行业就是其中之一。数字时代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人们的想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认可和推广,这已成为一种必然。那么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之下,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呢?https://www.cpic.com.cn/c/2020-11-10/1611580.shtml
2.保险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2024年保险趋势展望.pptx保险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2024年保险趋势展望汇报人:XX20240205保险行业现状及背景分析保险科技创新与应用前景产品与服务创新方向及策略营销策略变革与渠道拓展思路监管政策调整对行业影响分析总结:把握新机遇,共创美好未来contents目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0790140.html
3.创新讲座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及就业前景展望活动/讲座时间:2023-04-14 15:50 活动/讲座地点:九里校区 J4106 活动/讲座嘉宾:张晶、柏钧辉 老师 嘉宾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执业律师诚邀长期深耕保险行业的交大校友共同分享。 主要内容: 介绍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岗位设置及就业前景。http://jwc.swjtu.edu.cn/vatuu/WebAction?setAction=lectureDetail&viewType=web&lectureId=B1F0579909E31A61
4.浅析保险市场现状6篇(全文)谈我国宠物保险市场的开发[J].上海保险,2006.[2]王增年。我国宠物业发展趋势[J].北京农业,2004.[3]米锦欣。宠物豢养的经济视角[J].瞭望,2004.[4]李玫,高俊岭。欧美宠物市场发展新趋势[J].饲料广角,2006.[5]辰言。宠物经济:未来最赚钱的行业之一[J].沪港经济,2006.[6]张旭升。从几例怪异的保险产品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sj0rs5m.html
5.保险业发展的三阶段,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基础知识本文将对保险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历史回顾和未来展望。保险市场的开放主要是由外资保险公司引入的。这个时期,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保险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未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多元化发展。保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保障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健康...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5-579405
6.触发增长新动力,展望财产保险新格局调整优化期:2015年至今。2015年商车费改推出,车险定价体系更为灵活,整体价格下降,财险经营承压,承保利润分化加大。保险投资宽品种严风险趋势明显,保险公司投资业务更为规范。互联网保险公司发展迅速,保险创新层出不穷,已现结构变革端倪,财产保险迎来转型发展新契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922/19/49495486_788811544.shtml
7.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精读此外,保险公司还将注重合规经营和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四、总结与展望 总体来看,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良好,发展前景广阔。未来,保险公司应顺应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同时注重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确保业务稳健发展。在监管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中国保险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https://m.vzkoo.com/read/2024050780c7d891129a22a715e7c3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