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将结束,纵观这一年,保险行业继续谋求转型发展,变革之路稳步推进,行业监管持续从严。
年终岁末,让我们一同来回顾2021年保险行业发生的那些大小事儿。
重疾险新规正式实施
根据此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2021年2月1日起,重大疾病险新规开始实施,基于旧规范开发的重疾险产品全部下架。
按照新规,部分疾病将按照轻重两级赔付、续保,轻症赔付只赔赔付保额,保单继续有效;此外,将原有25种重疾定义完善扩展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保障范围也进一步扩展。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
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已经被党中央、国务院列为重点工作任务。
2021年6月,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浙江省和重庆市开启试点,包括中国人寿、人保寿险、太平洋人寿在内的6家大型险企参与其中。2021年9月,银保监会批复同意筹建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17家发起单位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占据10席,合计持股比例近七成。这些都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实践,将丰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产品形式和市场形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保险业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6月1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保险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绿色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从强化绿色保险保障、加大绿色投资支持、深化绿色低碳运营三个方面,对2018-2020年保险业全方位助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就保险业下一步更好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规划建议。
保险行业驰援河南暴雨灾情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此次河南强降雨,保险业预计赔付超124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超过了11%,创下了自然灾害事故保险赔付比例的新纪录。截至2021年12月1日,保险业已赔付案件50.1万件,支付赔款97.04亿元。
灾情发生后,保险业迅速响应,排查承保情况,设立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和手续,应赔尽赔、早赔快赔,充分发挥了保险风险管理、防灾减损的功能,不仅有力填补了风险保障缺口,还帮助政府和企业提升了风险管理能力。
互联网人身险消费者保护升级
10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经营条件,二是实施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专属管理,三是加强和改进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监管。首次实施分渠道定价回溯监管,建立登记披露机制,探索问题产品事后处置机制。《通知》旨在规范市场秩序、防范经营风险,促进公平竞争,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加强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
11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办法》共十章、九十三条,包括总则、设立和许可、经营规则、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本管理、非保险子公司管理、信息披露、监督管理、附则等。《办法》旨在加强对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保险集团经营风险,促进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
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发布
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以下简称《条款》)。《条款》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提供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的保险保障,在保险责任上,既为“三电”系统提供保障,又全面涵盖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在条款开发上,既考虑当前的主流技术路线,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业态留有创新空间。
保险中介市场对外开放
12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明确保险中介市场对外开放有关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保险中介市场对外开放有关措施,放宽外资保险中介机构准入条件。银保监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稳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完善监管规则,改善营商环境,构建新型保险中介市场体系,提高我国保险中介市场服务水平,更好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惠民保在规范中加快发展
2021年,惠民保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已经有58家保险机构在27个省(区、市)参与了超过100个惠民保项目,总参保人数超过7000万。
2021年6月,银保监会正式下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对保费测算和保障方案设计做出进一步规范,鼓励扩展保障范围做好社保与商保的衔接,同时也针对惠民保前期出现的问题提出监管重点。由此,这一产品进入了规范发展期。
政策指导下,部分地区的惠民保将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且除了考虑目录外特殊药品外,还将目录外住院自费医疗责任纳入进来,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互联网保险强监管升级
2021年2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修订实施。2021年10月,《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试运行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定价回溯机制的通知》等相继出台,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划出多道红线,对已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围堵和规范。
此后,多款互联网人身险产品陆续下架,涵盖了重疾险、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同时,互联网人身险的经营准入门槛重新界定,多家保险公司宣布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
2021年的中国保险业,变革、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2022年,保险行业又会出现什么新趋势?让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