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运用专题丨保险资管行业及保险资管产品全景分析(上)

经过20年的探索改革,我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正迈向提质升级的新阶段。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2022-2023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运行调研报告》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参与调研的3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资金规模为24.52万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了3.22万亿元,同比增长15.11%。随着监管不断放开保险行业向外投资,保险资管业务得到迅速发展。

(一)保险资管行业特点

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定等特征,决定了保险资金投资运用需要满足三大原则,即稳健安全、收益覆盖、期限匹配,也因此形成了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业务专长——管理长期资金、配置长期资产、创设长期产品。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保险资管行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强调安全性

2.期限偏向中长期性

因为大部分保险资金属于寿险资金,期限比较长,所以希望去配置长期的资产,也因此形成了保险资管长期稳定的特点。

3.擅长与高等级信用主体合作。

这一点区别于信托行业,信托业务的核心是抓住底层资产,而保险资管机构更看重的是主体信用。

4.实行“白名单制”监管。

这是从监管层面来说的,监管机构就保险资金可以投资的范围采用了“白名单”的管理机制,只有被明确纳入投资范围的标的才可以进行投资。例如《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7号)中对保险资金可以投资的金融产品进行了规定,具体包括“商业银行或理财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依法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包括理财产品、集合资金信托、债转股投资计划、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产品”。

(二)保险资管行业发展

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对接投资端和融资端,通过发起设立的产品,将具有不同风险和收益特征的企业融资需求与多样化的资金相匹配,形成资金融通的桥梁。基于资产管理业务应为“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表外业务的定义,资产管理行业的范畴主要包括:银行理财公司及商业银行的非保本银行理财、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信托(单一或集合资金信托)、保险资产管理、券商资产管理(集合及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公司产品(含公募基金、基金公司专户、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私募证券/股权/创投基金、期货资产管理计划等。

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标志着资产管理行业正式迎来统一监管、规范发展的时期,随后资产管理业务的一些配套监管文件先后出台。2021年末,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资产管理行业“破刚兑、去通道、去非标”效果显现,形成了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新格局。

截至2022年末,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达到132万亿。从不同产品来看,公募基金产品和私募投资基金增速较快,公募基金规模从2015年8.4万亿元提升至2022年26.0万亿元、复合增速17.5%,私募投资基金规模从2015年5.1万亿元提升至2022年20.3万亿元、复合增速21.8%;在去通道转型背景下,信托及券商资产管理的规模增速明显放缓,占比有所下降,信托规模从2017年达到21.9万亿元的高点后逐渐下降,2022年回落至15.0万亿元,券商资产管理规模从2016年17.3万亿元的高点回落至2022年的6.9万亿;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27.7万亿元,占比21%,保险资产管理规模22.5万亿元、占比17%,规模相对领先。此外,基金公司普通专户规模5.2万亿元,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规模1.9万亿元,基金公司管理养老金规模4.3万亿元,期货资产管理规模0.3万亿元,企业资产支持证券规模1.9万亿元。

二、关于保险资管业务

(一)监管规则体系日趋完善

2018年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简称“《资管新规》”),经过近4年过渡期至2022年开始正式实施,《资管新规》确立了一整套资管行业的体系规则,并且首次明确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资管产品管理人的地位,将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纳入资管产品业务范围内,对其规范运作做出具体要求。而后原银保监会又针对保险资管细分领域,制定了保险资管领域的“资管新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落实保险资管领域的规则体系。

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主管部门又先后制定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关于印发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办法的通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则,保险资管监管体系主体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这是继2018年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简称“原银保监会”)组建之后,我国金融监管格局的又一重大调整,是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促进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的重大举措。在原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标志着我国正式构建了“一行一局一会”的新金融监管格局,把所有金融行为都纳入监管,形成全覆盖、全流程、全行为的金融监管体系。根据改革方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是“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在具体监管职责上,方案提出了“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的要求。

2023年11月10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发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机构设置上,明确下设二十七个正司局级内设机构,其中针对资管领域,设置专门资管机构监管司,承担信托公司、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非现场监测、风险分析和监管评价等工作,根据风险监管需要开展现场调查,采取监管措施,开展个案风险处置。使保险资管领域监管主体更为明确、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产品业务的改革与发展

1.保险资管产品发行机制的改革

结合国家“放管服”改革部署,稳步推进保险资管产品发行机制改革的要求,以债权投资计划为例,债权投资计划的发行经历了从核准制到注册制再到如今登记制的变化历程。

2013年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债权投资计划注册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资金[2013]93号)“为推动债权投资计划业务创新发展,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程度,根据《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等规定,债权投资计划发行将由备案制调整为注册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管理机构(以下称专业管理机构)发起设立债权投资计划,应当按照监管规定,向中国保监会指定的注册机构报送注册材料,依规注册。过渡期间,注册机构临时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担任。”

其后,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称“协会”)于2014年9月成立,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直接领导,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自愿结成,专门履行保险资产管理自律职能的全国性金融自律组织,并担任保险资管产品的指定注册机构。

2021年9月28日,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资产支持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资产支持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由注册制改为登记制。

至此,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保险资管产品,及资产支持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的发行,均已调整为登记制模式。

2.保险资管产品注册/登记规模和发展趋势

根据协会网站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499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13350.5亿元。其中,在注册制实行之后,2013年注册各类资产管理产品103项,合计注册规模3688.27亿元;2014年注册各类资产管理产品175项,合计注册规模3801.02亿元。

经过梳理协会官网披露数据,2015年-2023年4月(最新统计节点),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的产品数量和登记/注册规模如下:

从产品数量、登记/注册规模来看,保险资管产品均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三)保险资管业务特点:委托投资与受托管理

2022年原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办法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9号),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以下统称保险公司)可以将保险资金委托给符合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由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作为受托人并以委托人的名义在境内开展主动投资管理业务。

就此可以考虑一个问题:委托人把资金投到管理人专户进行管理,是否算《资管新规》中所说的嵌套中的一层嵌套?

1.专户业务(委托投资模式)

委托人(保险集团公司和保险公司)委托投资管理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等专业投资管理机构)通过定向资产管理、专项资产管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方式,按照委托投资管理协议和委托投资指引对标的资产进行管理。该模式本质上是委托法律关系。

2.产品业务(资产管理产品模式)

对于前置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答:

其一,《资管新规》指的“多层嵌套”是指“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的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依据信托法律关系设立,而委托投资既不依据信托法律关系设立,也不是产品。

其二,资产管理业务本质是信托,信托的核心之一就是信托财产独立性,委托投资不具备这一特点。

其三,委托投资中,风险由委托人承担,受托人只在违反约定义务时承担违约责任,资产管理产品中,受托人需要承担“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义务。在发生风险时,如果受托人未能承担“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义务,受托人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委托投资不属于《资管新规》中规定的一层嵌套。

THE END
1.产品分析保险产品分析保险产品对比大家在购买保险?的时候,经常容易傻傻分不清楚,比如很多人分不清楚寿险与重疾险的区别,今天就来说一说。 寿险与重疾险的区别寿险重疾险 2021-02-23 13:29:18阅读(2331) 重疾险和意外险哪个更重要?有哪些好的产品? ?重疾险和意外险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刚需,两个保险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重疾险和意外险推荐产...https://www.bzfwy.com/paiming/49
2.保险产品全面分析.doc文档介绍:保险产品全面分析 保险公司都在不遗余力满足消费者保障和投资理财需求。而事实上,这些包装一新的产品,不过是原有产品的打包出售。所以消费者在购买该类险种更是要看清险种组合以及相关费率,以明确自己无论从保障需求和经济能力上是否适合该类险种。 保险打包销售是最近流行起来的一个名词,不少人觉得新鲜,...https://m.taodocs.com/p-134477425.html
3.保险险种分析卖点保险特色话术保险产品优势险种分析资料 最近更新 推荐下载 免费资料 [11-15]珠江人寿禧享一生终身年金保险单机版利益演示.xlsx [11-15]中华人寿中华红钻石版年金保险利益演示表.xlsx [11-15]阳光人寿臻玺阳光菁英版分红型客户利益演示.xlsx [11-15]工银安盛鑫如意2024版产品介绍案例话术附件29页.pptx... ...http://m.wanyiwang.com/zaohuijingying-7.html
4.中国人寿保险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年版)(最新)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优惠价:8200元 人寿保险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尤其是在新兴市场,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对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人寿保险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近年来,保险公司开始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包括健康保险、养老保险、教育保险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数...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70/RenShouBaoXianFaZhanQuShiYuCeFenXi.html
5.保险资金运用专题丨保险资管行业及保险资管产品全景分析(下)(1)保险资管产品项下基础法律关系是信托,保险资管产品的财产是独立于相关机构和个人的其他财产,不属于资管机构的清算财产。 (2)和银行理财、理财子公司、证券基金等机构既可以发行公募产品亦可以发行私募产品相比,保险资管机构只能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私募产品。也即保险资管产品是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的私募资管产品,是保险资...https://www.china-ric.com.cn/zhongtie/news_center_xwzx/news_information_gsyw/20231202/52668.html
1.保险产品价值评估股票频道此外,保险条款的清晰度和易懂性也会影响保险产品的价值。复杂晦涩的条款可能会导致投保人在理赔时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评估保险产品的价值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保障范围、保险金额、保险费用、保险公司信誉以及条款清晰度等。只有经过全面、细致的分析,才能选择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为生活和财产提供可靠的保...https://stock.hexun.com/2024-08-12/213953212.html
2.保险产品都有哪些类型?3、孕前投保备孕险怎么买?6款备孕险产品评测和点评 4、新生儿宝宝高端医疗保险怎么买?分析和对比4款高端医疗险给予投保建议! 5、高端医疗险怎么配置?如何选择一款最合适自己的高端医疗保险? 保险怎么买最适合: 1、如何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如何用保险来保障我们的一辈子?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21429540&efid=U0i8NM23O1hplxJfgmM7HQ
3.往年11月19日保险市场深度评测,产品特性用户体验与竞品对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日益繁荣,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本篇文章旨在对往年11月19日保险市场进行深度评测,介绍市场上的主要保险产品特性、用户体验、与竞品对比,以及目标用户群体分析,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市场的现状,为购买保险产品或进行相关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http://www.lucishiye.com/post/88.html
4.保险产品推荐机器学习第六章保险产品推荐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或是第三方机构对用户可能对用户的具体情况不够了解,特别是保险关键因素如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等等,难以提供精准的保险产品推荐,同时,用户是否购买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购买意愿较难推测,因此需要应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用户本身属性和过往保险购买记录分析客户特点,对广大用户进行个人信息的有效筛选,从...https://blog.csdn.net/2301_78464040/article/details/139952323
5.保险产品(精选十篇)摘要:整体产品概念是现代市场营销中的重要观念, 将整体产品概念运用于人寿保险产品分析可以将人寿保险产品分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三个层次。人寿保险产品的整体产品营销策略分别针对这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鼓励保险公司在以客户需求和产品生命周期为依据的核心能力、产品定位和差别化以及服务的增值与反馈方面进行改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45g4hc.html
6.银行保险怎么样,优缺点分析及如何选择最适合的保险产品前言:银行保险是指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将保险产品销售给客户。与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不同,银行保险可以通过银行的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保险产品,提高保险普及率。但是,银行保险也存在一些优缺点,本文将对银行保险进行分析,并提供如何选择最适合的保险产品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保障。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5-582005
7.王潇:保险创新产品分析讲座人:王潇(中宏保险个险管理部,助理副总裁)讲座题目:保险创新产品分析讲座时间:3月14日(周三)下午1:00-3:00地点:闵行校区统计楼105报告厅https://fem.ecnu.edu.cn/_t752/4f/4c/c3849a151372/page.htm
8.太平人寿悦享金生2017怎么样?保险产品优势分析投保指南金投保险网(http://insurance.cngold.org/)09月19日讯,导读:太平人寿悦享金生2017养老金保险产品已经正式上市,这款产品主要满足中高端群体对高品质养老的需求,用现在盈余的资金通过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对未来养老进行规划,那么在购买这款产品之前,不妨先了解下它有哪些优势。 https://insurance.cngold.org/tzzn/c5339648.html
9.保险产品创新性策略分析优秀论文保险产品创新性策略分析优秀论文 1提高创新能力是保险企业的当务之急 所谓创新,是指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或新制度的发明或新资源、新市场的发现,是企业对环境的一种动态适应,因而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纵观国内保险业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随着...https://www.yjbys.com/bylw/jinrongbaoxian/110375.html
10.寿险产品利润分布及寿险公司盈利周期的比较分析本文从寿险产品定价和评估的理论出发,以寿险产品利润分布及寿险公司盈利周期作为切入点,选择中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作为IFRS的代表,美国作为GAAP的代表,比较四个国家保险财务报告准则下负债计量计量方法对公司盈利周期的影响。 二、各国财务报告准则下寿险负债的计量比较分析 ...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70704000008_1380521.html
11.报告发布《2023中国保险市场产品发展洞察报告》在由中国银保传媒主办的“守正与突围——2023保险产品创新大会”上,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复旦发展研究院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许闲发布《2023中国保险市场产品发展洞察报告》,该报告通过研究监管政策、分析市场保险产品数据,梳理当前中国保险市场产品现状与行业发展趋势,并对保险产品高质量发展提出可行...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410406
12.数字化背景下自动驾驶汽车保险产品的定价分析研究——基于Black数字化背景下自动驾驶汽车保险产品的定价分析研究——基于Black-Scholes模型,肖艾平;赖宇聪;江正发;-中国物价2024年第03期杂志在线阅读、文章下载。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GWJ202403002.htm
13.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精读二、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近年来,中国保险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保险业的保费收入持续上升,年均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保险公司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保险等新兴业态也迅速发展,...https://m.vzkoo.com/read/2024050780c7d891129a22a715e7c3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