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资管新规来袭各金融机构面临的是机遇还是挑战?壹周期货刊金投期货

带你打开期货大门,寻找利润新大陆!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该意见的出台,不光对个人理财影响深远,对于银行、信托、债券、保险等金融行业机构来说来说,无疑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明确规定要消除金融机构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该意见的出台,不光对个人理财影响深远,对于银行、信托、债券、保险等金融行业机构来说来说,无疑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最新出台的资管新规对银行机构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规模高达29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面临变革。

比如,“新规”要求产品端口要实行净值化管理,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明晰风险、尽享收益,并在这个基础上自担风险。银行理财便会从过去惯用的“预期收益率模式”中转变过来,银行需要通过改变客户的风险偏好进行产品转化,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净值化管理是必然趋势,而这不仅对银行而言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对市民投资者而言也将是一个重新接受和适应的过程。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此表示,规范此类短期理财产品,将在两个层面发挥关键作用。在风险端,大幅纾解资管行业的期限错配风险和流动性压力,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在收益端,与打破刚性兑付相配合,进一步限制了短期投机性、冒险性的资管产品,为基于长期价值成长的优质产品提供发展空间。同时,有利于改善金融机构和老百姓的投资习惯,引导市场更加注重长期性、真实性的投资机会,减弱短期的盲目投机和资产泡沫。

资管新规中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机构的资管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信托通道业务因此压力倍增。分析人士指出,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将不得不开始割舍占据信托产品半壁江山的通道业务,信托业或将告别高速增长期,回归本源。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监管层频频限制资管通道业务的扩张。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达到23.14万亿元。从季度环比增速来看,2016年四季度环比增速为11.29%,2017年一季度环比增速为8.65%,二季度环比增长5.33%。业内认为,规模增速放缓的部分原因或由于上半年银监会对套利、不当行为的清理整治。

11月17日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釜底抽薪般全面禁止通道与嵌套业务。海通证券非银分析师孙婷预计,目前信托规模约23万亿元,其中单一资金信托占48%。若按照新规要求全面禁止通道,预计信托收入将减少100亿元,约占目前信托总收入的10%。因此,对于通道业务占比很高的公司来说,资管新规的出台将影响巨大,行业分化可能会由此加剧。

孙婷认为,资管新规最主要的影响在于打破刚性兑付及限制信托通道业务。打破刚性兑付后,信托将更为强调尽职免责,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要求更高,反而有利于信托业发展。而此次提出消除通道业务、多层嵌套等问题,并未将信托排除在外,或对信托通道业务产生长远的影响。

公募债基规模近三年扩张较快,目前总净值约1.65万亿。截至11月28日,全国已发公募产品全部基金数量4616只,资金净值达11.19万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资产净值达1.65万亿,占比14.74%。近十年来,债券型基金发展迅速,基金数量规模有无到有,逐渐增加到1177只,资产总份额也由最初的37亿成长为1.6万亿份。今年截至11月,债券基金份额负增长428亿元。

净值法计价的公募债基,具有顺市场周期的发展规律。净值法计价的公募债基,在本轮债券牛市期间份额数增长约4倍。虽然市场担忧成本法转为净值法后,会抑制债券资管产品的规模,但根据采用净值法计价的公募债基情况看,其份额增长在债券牛市期间同样是很快的。纯债公募基金净值年化收益率在2015年一度超过15%,但近期已回落至0%附近。从Wind基金指数来看,长期纯债型基金增速自2016年底有所放缓,但总体呈增长趋势。

债市策略方面,本次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市场担忧成本法估值转为净值法,会抑制债券资管的规模。但若考察采用净值法估值的公募债基,其份额及净值均在此前债券牛市中快速增长。可见债券类资管产品对资金的吸引力,很大程度来自于债券牛市本身,而非估值方法。即便未来改为净值法估值,只要债券收益率本身到了足够有吸引力的水平,仍可吸引大量资金投资。对于近期债市,我们保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3.8%-4.0%中枢附近波动的观点不变。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净值法估值成为债券资管产品未来的改革方向,其中债券型基金指的是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品种的基金。

资管新规的出台,对于保险业来说,则面临着诸多机遇。事实上,保险资管公司主要业务是以母公司的保费收入和委托管理资金为主,第三方业务规模占比在20%以内,并且委托者大多数是机构客户,有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

《指导意见》要求资管产品不得刚性兑付,并建立较为严格的惩罚机制。但在安信证券分析师赵湘淮看来,刚性兑付打破后,具有储蓄属性和预定利率的年金险和万能险等产品,其竞争对手仅剩下银行表内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的竞争格局将有所改善。

对此,有保险业人士表示,目前金融机构中存在着通过不同产品之间交易、或者通过自营理财直接的交易调节收益实行刚兑的情况。打破刚兑将降低理财投资的吸引力,公募基金等以往不实施刚兑的资管机构竞争力将得到提升,尤其是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优势将更加明显。此外打破刚兑也有助于对风险进行重新定价,纠正以往的定价扭曲。同时改善负债端竞争格局,推进险资服务实体经济,加强资产负债匹配。

此外,《指导意见》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还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和降低企业杠杆率。而对于保险资金来说,其负债期限长,资金体量大,非常适合长期投资。由此可见,今后保险资金将通过保险资管产品更加深入对接实体经济,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优势。

央行资管新规的出炉会否对中国股市产生较大冲击?回答是否定的。从中长期看,资管业务的调整对非标等融资冲击更大,对债市的影响相对中性。

从当前现实看,对股市影响总体可控:一是新规比年初的版本较为宽松,对股市影响不大,且新规有利于规范资管业务,对于资金流入公募基金等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新规对资管产品进行穿透式监管,意味着要降低杠杆、防范风险,从中长期看,资管规模就会缩水,对市场资金面虽然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的资金流量有限,不会形成较大冲击。

同时需指出的是,《指导意见》的重点在于消除多层次嵌套,即资管产品与资管产品之间的并列关系,而非包含关系,这就消除了杠杆的可能,也杜绝了“放水牛”“资金牛”的发生,既有利于确保股市行情稳定,也可促使资本市场形成更多依靠自身的价值来引领价格发现的机制,有利于引导投资者形成正确的股市投资理念,避免股市大起大落现象频繁发生。

资管新规落地,在行业人士看来,由于公募基金在杠杆率、投资者管理、信息披露、净值管理等方面受到的监管较多,此次边际趋严之处不多。资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长期利好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公募基金的产品结构将发生变化,对于分级基金来说,则可能面临转型和清盘。

在资深基金研究专家王群航看来,资管行业统一监管将更有利于市场健康稳健发展。总体来看,《指导意见》如之前行业预期的那样,以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为标杆,规范全行业的资产管理行为,“从"资产管理"的概念,到产品分类、适当性要求、第三方独立托管、资产组合管理、净值管理等,都是公募基金里的核心元素。“

不过,随着《指导意见》的发布,公募产品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分级基金或将退出历史舞台。《指导意见》要求,公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根据规定,公募产品、开放式私募产品等“不得进行份额分级”,意味着公募不得再发行分级基金;同时,“分级资产管理产品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对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的规定,则直指分级基金中的A份额,即分级基金中的优先级份额不得保本保收益。

华宝证券分析,在严监管的背景下,分级产品在过渡期后面临转型或强制清盘的可能性更大。实际上,不管分级基金未来是否会消亡,由于市场不断分化,大多数分级基金规模在不断缩小,部分分级基金最终的确只能清盘。市场统计,今年已有两只分级基金清盘。截至三季度末,仍有12只分级基金的母基金份额规模低于5000万元,存在清盘的可能。

在大丰收金融产品总监陈鑫看来,资管新规对P2P平台的资产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由此P2P平台在诸如“本息担保”的安全保障宣传也会受到新规的影响。

“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理念的提出,从长远来看,可以降低P2P平台因兜底、刚兑等带来的运营压力,腾出更多的精力进行服务与产品升级、合规调整和风险控制,进而推动行业理性持续发展。

此次资管业务监管政策出台,给予充分的缓冲期,短期对于券商业绩影响有限,长远来看有利于资管业务后续深化转型,而从过去一年来看,监管政策对大机构的影响远不如对小机构的影响,市场规范有利于金融领域的集中度提升,反而利好风格稳健,风控合理的大机构。

THE END
1.保险投资的未来趋势及机遇保险类理财财经核心提示: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保险投资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投资不仅关乎保险公司的稳健运营和资产增值,也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保险投资的未来趋势及机遇,以期为保险行业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保险投资的发展历程与...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2620.html
2....进入深度调整期保险业如何把握高质量发展脉搏新闻张晓宇:监管部门从行业定位、监管机制、风险管理、消费者权益四个方面引导保险业回归金融为民初心、回归保险保障本源,为未来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根基:一是落实“保险姓保”定位,指明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二是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推出“偿二代”、SARMRA(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等一系列监管制度,保险业...https://news.cnstock.com/news,yw-202306-5072386.htm
3.保险公司经理述职报告(精选15篇)六、未来发展方向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的大家的支持与帮助,而未来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困难。在未来的日子里,首先积极做好个人代理人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做好信息通报工作;其次建立了完善的表报制度,保证了业务数据分析的科学有效性;第三是推行“两个规范”,为业务的长久发展和产能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希望在今后的...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04093241_2195024.html
4.“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那么,“十二五”期间我国如何透视现状、锚定未来、战略前瞻、科学规划,寻求技术突破、产业创新、经济发展,为引领下一轮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本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中国海关总署、行业相关协会、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人寿保险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https://www.bjzjqx.com/IndustryInner/410902.html
5.多向多点赋能,释放保险价值——专访鼎立保险经纪总经理马建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基于对互联网保险行业创新路径的深刻认知,我们会继续加大科技驱动业务创新方面的研发力量投入,更高效服务消费者和赋能生态合作伙伴: 第一,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范围,以企业团险业务为核心,兼营企业财产险、责任险、车险等险种。重点方向将会放在医疗、健康等围绕核心服务能力的保险生态圈...http://www.cb.com.cn/index/show/gd/cv/cv135959781498
6.孙海洋:“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中资保险机构带来哪些机遇...中国一带一路网:保险业在“一带一路”的未来业务方向或重点是什么? 孙海洋:虽然2020年国内主要商业保险公司为中国海外利益项目提供了万亿级人民币的风险保障,但是与同口径的中国海外利益项目的保障需求相比,国内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风险保障占比仍较低,大多数保险服务仍由境外属地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提供。 https://www.yidaiyilu.gov.cn/info/iList.jsp?cat_id=10025&info_id=174617
7.财联社保险周报(5月11日)界面新闻政策方向 1、保险资金、养老金等可以依法投资债转股投资计划 5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各类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和符合相关规定的各类相关机构,可以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使用自有资金、合法筹集或管理的专项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资金...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359088.html
8.新进公司工作职业规划(通用8篇)1、近期目标:保险代理人(2—3年):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各种资讯渠道来源的多样化,人们的保险意识也会越来越强,主动选择了解和购买保险的客户将会逐渐增多。根据国外保险业发展经验和目前我国的改革趋势,未来保险代理人大致在以下路线中单栖或多栖发展。 https://m.yjbys.com/jiuyezhidao/zhiyeguihua/2440921.html
9.银行职业规划(精选15篇)银行职业一直是毕业生向往的工作,进入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要规划好。一好优秀的银行职业规划书,明确发展方向。银行职业规划怎么写,职场新人银行职业规划怎么写。 SWOT分析法分析你的优势和不足 在做职业规划之前,首先要对自己做一个深入的分析,SWOT分析法就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工具,S指的是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具...https://www.ruiwen.com/zhiyeguihua/5218963.html
10.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财资君 8 年前 【分享嘉宾】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龚贻生 随着“互联网+”时代浪潮的掀起,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人们生活保障密切相关的保险行业也不例外。智能化、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跨界综合金融的实践创新,现有的保险产品和销售渠道已不能满足用户的...https://www.treasurychina.com/post/408.html
11.中国保险企业布局养老产业发展报告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此外,新险资运用办法和保监会印发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到,允许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拓宽保险资金服务领域、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鼓励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允许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962750
12.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6篇(全文)保险业一直对于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近几年来,保险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回顾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保险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过了四个发展时期。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2jxigi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