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个人养老金合格计划:一次巨大的社会进步

2018年1月21日,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深圳特区报协办,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招商银行深圳分行、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华中科技大学深圳校友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分会、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联合承办的深圳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293期“怎样打造中国个人养老金合格计划?”在深圳市成功举行,本期主讲嘉宾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医院管理研究院的杨燕绥教授。

杨燕绥教授讲座现场

主题:深圳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293期

怎样打造中国个人养老金合格计划

地点: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厦三楼多功能厅

实录内容:

主持人:非常欢迎大家的到来!本期的主题是《怎样打造中国个人养老金合格计划》。

杨燕绥:深圳的各位朋友,下午好!

什么是个人养老金,什么叫合格计划。一个国家建立个人养老金合格计划的时候,必然发生一次巨大的社会进步。为什么这样讲?政府的养老金只有一个管理者,没有竞争。企业养老金有若干企业都要建立养老金计划,要委托若干个法人受托人来管理,这些受托人在市场上有竞争,这是一个社会进步。个人养老金的管理者是全体居民,大家来选择账户管理人和投资产品,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社会进步。

中国从1992年就开始发动农村居民建立个人养老金计划,凡是满16岁的居民都要参与。不知道大家今天有谁知道这个事?应该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件事。大家为什么都不知道?因为这个计划办得很挫折,管理也不是很好,主要依赖当时的银行保值储蓄高利率(12%),于1998年停止了。

我非常喜欢福利大师贝弗里奇的观点。他在1942年完成的《社会保险与服务的报告》中提出一个观点,他说建立一个社会保障计划并不难,就是筹集资金、确定资格标准,然后发钱。但要在战后重建一个家园,解决社会中存在的肮脏、懒惰、疾病等问题,才是最难的。所以,今天建设个人养老金合格计划作为养老金的第三支柱,是发动群众共同努力来消除老年贫困的社会进步。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今天虽然不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但确实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为克服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都发了很多文件,习主席在2016年一年中讲了三次老龄化问题的应对。但是,这个问题不是靠哪一个人,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社会创新和变革。例如,个人养老金账户怎么建立?资产怎么组合?金融机构怎样为人们生产出对老百姓有好处的养老金产品,最后真的能够改善老年人的收入,这需要金融机构创新和变革。在一个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不能错失良机。

今天下午我们主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养老金三支柱与充足性的运行机制

养老金为什么有三个支柱?怎样通过三个支柱实现养老金的充足性?三支柱的意思就是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三个篮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关于“谁是主角”有一个此消彼涨的运行机制。

(一)养老金三支柱与充足性

1.什么是养老金?顾名思义,是养老的现金流和生存年金。它有一个特点即锁定账户。锁定到退休后来解决稳定收入问题。所以,养老金要跟家庭消费支出这样的指数挂钩,而且是生存年金。现在70、80、90岁的老人多起来了,随着高龄化,慢慢失去一些功能,需要别人来帮助做,比如要支出日间照料的费用,养老金里多了一项日间照料的费用。

2.什么是养老金替代率?它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养老金充足性的,即是拿养老金跟个人退休前的工资来比较,相当于退休前工资的60%、70%、80%,这是个性化替代率,因为退休前个人的工资是不太一样的。另外一种,全社会进行比较,各个国家进行比较,用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工资比较。二战之后国际上两个声音最强烈,不像现在是多极的,一个是国际劳工组织,它代表工人;还有一个是世界银行,它代表资本。国际劳工组织在1952年通过了一个《国际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也就是102号公约,这里面规定最低养老金要达到退休前工资的45%。世界银行做了一个课题,提出养老金只有达到退休前收入的70%或80%,老年人的生活福祉、质量才不会下降。可见,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的制度安排有多么举足轻重。

(二)银色经济与发展战略

今天说的养老金,就是培育第二人口红利的重要方面。我们团队近十年一直在做这个研究,每年2月份会跟国家经济周刊联合发布《银色经济指数》,每年年底会出一个报告,会开一个大型的银色经济论坛,我们在办一个《银色经济与金融研究》的刊物。OECD的数据库告诉我们两件事情,进入老龄社会,劳动人口少了、养老负担重了,人均收入高了、健康支出多了。

(四)老龄人口资产结构国际比较

要让老年人有良好的资产结构。OECD发达国家衡量老年人的资产结构有三个维度:一个是深颜色的部分,叫代际赡养的制度安排;中间灰色部分指的是持续劳动收入;世界银行讲的忘记年龄,只要自己有能力就工作,维持有收入,经济状态是不一样的;最后浅灰色是资本利得,即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资产。美国1974年就开始搞职业养老金,还有个人养老金,当股市上升、公司赚钱了,老年人就说,年轻人别得意,你要给我分红了。老年人的购买力就是给年轻的人力资本投资买单。在座的都是人才,取得那么多的资质,现在你提供服务,谁给你买单呢,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养老金制度安排,这就是养老金充足性从哪里来的问题。

上图中倒数第三个国家,转移支付、劳动收入和资本利得各自占三分之一,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这就是美国,我们需要研究美国的养老金制度。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65岁老龄人的资产怎样?49%的人说靠孩子养老,20%的农民说劳动,24%的说领养老金,5%的说领低保,2%的人说有养老准备。老年人口的资产结构是进入老龄社会的软实力。很多投资者跑美国去看太阳城,回来就说要办太阳城,忽略了两个问题,美国太阳城不是鸟不拉屎的地方,环境、交通、医疗、各种设施都是很现成的。还有住进来的老人都是普通工人,普通工人干了一辈子,有钱买单。我们的工人是有福利房的,农民有宅基地,怎么变成他们的养老资产,这很重要;要保护老年人的养老资产,如唯一的一套住房。

(五)中美养老金资产结构比较

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累计养老金的资产结构,红色的是中国,蓝色的是美国。美国约有23万亿美金,政府养老金交给非营利的信托基金管理,占12%;美国的401(K)计划和雇主DB计划占64%;个人养老金占到了24%;有三份养老金的人,替代率是工资的102%。中国约有5万亿人民币,75%是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占21%,个人养老金占4%。

1997年,世界银行做了一个关于应对老龄危机的报告,提出养老金三支柱的概念。一个是政府,一个是企业,一个是个人,共同努力实现养老金充足性。美国在1935年实行《老遗残持续收入保障》,1974年建立职业年金计划,1980年实行对养老储蓄延期征税的401(K)计划。哈佛大学的《公司会计》教材里说,合格计划就是公司跟政府合作的计划,所以政府要给你税收减免。所以,多数工作一生的美国工人,进入老年有比较合理的资产结构。

(六)三个支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作用是不同

进入老龄社会时,劳工组织说养老金替代率可以是配置前工资的45%,OECD的国家都超过60%,做大第一支柱,全覆盖,保基本,让老人没有后顾之忧,这是国家必须做的事。但进入深度老龄社会时,靠提高年轻人的税去给老年人发养老金是不可能的。政府养老金的替代率只降不升。各国大力发展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欧盟叫快车道。以德国公务员为例,拿工资的13%去交职业养老金,工资增长的部分拿出2.5%作为养老金的储备。英国搞了一个叫退出机制,企业和职工可以达成协议,退出社会保险,建立职业年金计划。最后,政府养老金从升到稳到降,企业养老金从起动到上升到平稳,个人养老金从没有到启动到上升。

二、中国养老金结构与充足性的挑战

下面是根据2016年的数据梳理的中国现在的养老金三支柱情况。1997年启动职工养老保险;2004年启动企业年金(我1998年回国,2000年到清华大学,第一件事就办企业年金论坛,连办12年,当时测算12年下来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约总量10万亿,但现在只有1.2万亿,覆盖6%职工。是什么原因?企业不愿意做吗?因为基本养老费率太高了,占工资的28%,企业要交工资的20%,哪有精力再做企业年金,很多企业为了这20%拒保、断保、退保);1992年启动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8年停掉,2005年恢复,2015年城乡整合。我们有三个支柱,但做的不顺畅,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请问大家,你们每个月交工资的8%,会被代扣。你们认为这8%扣掉是社会保险交费,还是个人养老金储蓄?像德国工人那样必须要交社会保险费,还是自己的养老金储蓄?

听众1答:储蓄。

听众2答:缴费。

为什么有人说它是储蓄,也有人说是缴费呢。两个说的都有一定道理。因为从政策上说,可以认为是个人储蓄账户;但从实际操作上看又像个人缴费。个人账户定性不清楚。

2004年,我们推出了企业年金,14年过去了,中国企业年金变成国有企业和银行的专利,银行做得也不太多,覆盖6%职工,是基本养老保险高费率挤出了企业年金。如果不发展企业年金,为机关事业单位做职业年金会面临巨大的社会风险,形成新的双轨制。

中国目前养老金数据是这样,第一支柱养老金政府管,2016年平均发放2250元,东北1000多元,北上广深3000多元,这就是我们DE养老金水平,相当于社平工资的40%左右。平安养老做了一个指数,说职工养老储备不足,按缴费工资的替代率是60%。大口径有结余,企业缴费、个人缴费、财政补贴都算进来,当年结余2737亿元,累计结余3.6万亿。有人说这3.6万亿应该是个人账户的钱,可以这么说。中口径把财政补贴拿出去,养老保险也是保险,把财政补贴拿掉,当年亏损1554亿元。小口径是再把个人账户的8%拿掉,2016年收进来是8000多亿,再加上这1554亿元,那就亏损9702亿。三个口径有不同结果。

显然,我们看到了一个问题,养老金替代率不足。两代人的养老金全捆在当届政府身上,这叫互相捆绑,是很大的社会问题。发展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可以释放一些压力,现在做还来得及。

中国老年人消费能力不是那么理想。大家看这个OECD国家的数据.蓝色这条线是美国,劳动年龄人口消费最多。德国和日本进入超级老龄社会,50-85岁人口消费最高。在中国,15岁上学和30岁买婚房花钱最多,老年人70岁看病消费点不太高,但进入老年后的消费很低。

看看发达国家养老资产的积累,2016年全球是36.44万亿美金,主要集中在六个国家,美国22.48万亿,占比61.7%,美国超过了它的GDP120%,接下来是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这六个国家合计占了89.5%,剩下分布在其它国家。OECD的各个国家养老金累计资产占GDP比例平均在75%以上。

三、发展个人养老金合格计划机不可失

(一)发展目标

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计划,是个人养老资产管理的金融账户,不仅指买银行理财、买基金和买商业保险产品,是一个合格计划。我们离深度老龄化还有七年,养老金充足性严重不足。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企业已经面临压缩成本,要让能做的企业尽快做,填补这个空白。发展个人养老金合格计划,机不可失。目标是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养老金充足,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这就看国家税收减免多少,资产管理状态好不好。

(二)社会背景

我们面临两个挑战:一是投资风险加大,包括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有人说,中国老百姓不会做养老金计划,怕受骗。其实不然,管理自己的养老金,一定会上心。很多老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他知道一分钱怎么掰三半花。必须发挥老百姓的能力,要加强养老金教育,加强信息披露,加强治理。借鉴企业年金的经验,要让优质的公司进来管理养老金。二是投资收益低,那就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稳健收益。无论是保险,还是基金,要发展网上销售,成本低、道德风险小、易于监督;不要个人销售,个人做理财服务,即CFP。不能把养老金当短期产品,养老金是一个长期投资。

(三)合格计划

即政府、个人、市场合作的计划。政府要给大家利益空间,税收减免,延期征税,额度要大。国家在考虑这个问题。借鉴英国经验,一年给你两万额度,终身也有一个封顶,用这样的激励让大家存养老金,但不能变成少数人的避税所。税优要针对个人和养老金账户,而不是针对一个产品。职工和居民都要学习管理养老金,大家共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四)运行机制

养老型产品有两类产品。一个是信托,一个是保险,大家谁能说出来信托产品和保险产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听众3:我认为信托是一种框架,保险是一种产品或者是一个计划。因为信托更多的不是在收益,它是可以装很多其它的东西,比如固定资产、保险金、保险理赔金等等。

杨燕绥:有道理。信托和保险两个产品都适合做养老金,但这两个产品是非常不同的,要做好国民养老金教育,让大家知晓。第一个不同是产权归属。当你做一个信托的时候,你拿出一千块钱去做一个信托产品,这一千块钱的产权归谁?还归你自己。因为信托人是值得信任的人,信托是有两个账户的,一个是给你的账户,一个是他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所以你养老金的资产,一直是在你手里面的,这是信托。保险呢,产权归保险公司,因为人家卖的是保险产品,1000元变成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进入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产权不归你。所以,我们要教育老百姓,你想为自己今后几十年存养老金,你是想自己永远自己持有产权,还是放弃产权。

第二个不同是信息披露。因为产权在你手里,所以信托型计划要及时给你信息披露,如支付宝理财每天告诉你净收益。保险呢,变成人家的保费收入,不需要定期给你信息披露,有的产品分红、有不分红,有分红但没有红利;总之,合同到期10-20年后看结果。

第三是风险责任问题。信托讲风险共担。2011年全球都在亏损,养老金市场全球都在亏损,波动率不超过4%就是很好的机构了,所以你要接受这个亏损。有些人害怕风险共担,保险的优势就是保险公司承担风险,不想承担风险的人可以买个保险。你买了保险公司的产品,它给你一个承诺,关键在于你是否相信这个十年二十年才兑现的承诺,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所以,信托型产品要做好信息披露和客户教育;保险型产品要做好信誉,那些欺骗客户和违规操作的公司和个人,不能进入养老金市场,一旦发生欺骗老年人的案例,要追查责任人、责任公司和监管机构的责任。智利当年推行个人养老金计划时,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欺诈者罪加一等。让你敢把手伸进国王的钱包,也不敢动老百姓的养老金。

(五)发展策略

要建中国的第三支柱养老金,要发展个人养老的资产账户,我们就要走合格计划的路,要抓住时机,发动群众,实现老百姓、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多赢。最重要的是做好国民教育,提高老百姓管理养老资产的能力。第二打造服务型政府,政府要建设国民养老金账户系统,作为政府门户之一;政府要建立严格的监管监督机制,以及第三方和社会共同监督,针对有过欺诈行为和违规记录的机构和人员,在限期之内不允许它碰养老金业务。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中国最后的时机把最后这件好事做好,这是政府的责任。最后,我们要抓住时机,启动一次老百姓参与的金融机构的创新与改革。有些保险公司做企业年金信托做得很好,如长江养老保险和平安养老保险。我们要发动金融机构借助这个机会,开展竞争、创新、升级,取得客户的信任,提高我们金融机构在市场的竞争力,这是一次不可失去的良机。

THE END
1.个人养老金产品有哪些?作为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和地区先行实施已有两年。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已有6000多万人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 目前,我国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有哪些?这些产品应当如何选择?专家介绍,相关产品持续扩容升级,截至11月1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已包括26款理财类产品、465款储蓄类产品、119款...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411/22/t20241122_39211744.shtml
1.养老金与养老,构建稳健养老保障体系之基石摘要:养老金是构建稳健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基石之一。通过养老金的积累与增值,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为了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养老金制度,加强养老金的投资管理,提高养老金的收益率,并加强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可持续的养老保障。 https://www.cdyabz.com/post/11087.html
2.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推行在即“三低”“三不”难题如何破解?数据显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地的开户渗透率已超过24.2%。“从目前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推广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反映出公众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和个人所得税附加扣除政策,是公众对个人养老金制度较为认...https://www.workercn.cn/c/2024-11-20/8396857.shtml
3.目前中国养老金替代率是多少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后个人收入与退休前个人收入的比值。例如,一个人退休前月工资为10000元,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为6000元,那么这个人的养老金替代率就是60%。不同地区的养老金发放政策不同,导致养老金替代率也不同。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养老金替代率的概念、计算方式和影响因素。https://www.baohanwang.com.cn/a/242348.html
4.最新社保政策深度解读,了解2017年的变化与影响香港最新社保政策2017是我国政府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涵盖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最新社保政策2017的实施对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将为...http://whsddc.com/post/6585.html
5.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意思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是否能够得到相应提高,同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所谓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社保专家表示,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https://www.66law.cn/laws/272024.aspx
6.2024年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养老金替代率 指的是劳动者退休时,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为55%。 按照国际经验,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就可以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 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对比退休前会有大幅...https://www.64365.com/special/2018nyljtdlxj/
7.德国个人养老金介绍由于德国基本养老保险资金压力巨大,德国政府在2018年宣布,到2025年,养老金替代率要削减到48%的水平,同时缴费比例不能超过20%。为弥补养老金总替代率水平,德国着重发展二三支柱私人养老金,以期弥补国家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的缺口,保持总替代率在52%以上的水平。见图3。https://www.hftfund.com/contents/2023/10/12-ba502707b6534874bd0233c18798fb07.html
8.2018年中国养老金现状及困境分析例如前文所提到的,扣除政府的财政补贴之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征缴收入与全年基金总支出从 2014 年开始出现负值,并且收不抵支的现象进一步扩大,2016 年差额扩大到 5086 亿元。如果按照现在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养老金的缴纳比例以及养老金支付的替代率(退休时的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比例)等要素来推算,城镇职工...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041070.html
9.中国太保首发税延养老保险综合解决方案因此,要达到世界银行建议的70%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看,税延养老保险肩负重任,税延养老保险政策的落地,势必将带动新一轮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未来市场潜力与空间巨大。ht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201804-4216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