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欺诈”骗局套路揭示行业聚焦

银保监会消保局日前发布通报显示,前三季度,涉嫌违法违规投诉案件同比增长68.02%,侵害保险消费者权益等行为有所抬头。从通报案例中可见,每一例投诉、每一笔处罚,都凸显了保险行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关键点,也预示着行业前进的方向。消费者权益无小事。如何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保护广大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强化和统一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要求。

前不久,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2019年前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中称,涉嫌违法违规投诉案件同比增长68.02%。《通报》还显示,前三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71990件,同比增长3.4%。其中,保险合同纠纷投诉69589件,同比增长2.04%,占投诉总量的96.66%;涉嫌违法违规投诉2401件,同比增长68.02%,占投诉总量的3.34%。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之所以一些涉嫌违法欺诈行为有所抬头,主要是在多种诱惑驱动下,一些不法分子想利用年关将至保险公司推出的一些让利营销活动,对消费者或保险公司实施变相的欺瞒和诱骗,手段不仅越来越多样化且套路满满。

“漫话”新闻

消费者权益无小事。从通报案例中可见,每一例投诉、每一笔处罚,都凸显了保险行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关键点,也预示着行业前进的方向。如何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保护广大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强化和统一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点工作要求。

小心“全额退保”骗局套路

从今年银保监系统收到的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看,有不法分子打着“代理退保”的旗号牟利,手段全是“满满的套路”,令人分辨不清,并造成了多起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案例。实际上,“代理退保”欺诈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值得保险业和消费者引起足够重视。近日多地银保监局相继发布风险提示,消费者要谨慎退保。10月22日,深圳银保监局发布《关于防范“代理投诉全额退保”骗局的风险提示》;11月26日,四川银保监局也发布了《关于防范“代理退保”骗局的风险提示》。

深圳市保险消费者权益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种行为严重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面临错失原有保险合同的风险保障,以及再投保时面临保费增加、重新计算等待期,甚至可能被拒保等风险,且妨碍了正常的保险经营秩序。同时,这种采取“恶意投诉”方式为消费者“维权”的行为,违背诚信、突破法律底线,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保险经营秩序。因此,消费者要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应当通过合法渠道,理性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对于这种行为,深圳市保险消费者权益服务中心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通过合法途径,依法合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此外,消费者要充分了解保险产品信息,保险产品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保险消费理念,通过正规渠道正确了解保险责任、保险金额、除外责任、退保等重要产品信息。人身保险产品退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投保人解除合同的,保险人应当自收到解除合同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可见,退保是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而不是全额退还保费。

了解“养老服务”背后的“坑人逻辑”

近期,一些养老服务机构、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名义,承诺高额回报,以向老年人收取会员费、床位费,欺诈销售“保健品”等手段,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非法集资、传销等犯罪行为,给老年人造成了严重财产损失。

实际上,此类活动不同于正常的养老服务,且存在着较大风险隐患。

为揭露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欺诈销售等不正当手段,近日,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称:“这将使所谓的高额返利无法实现,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以及健康需求无法满足,同时也存在着运营模式的违法风险。”风险提示还指出,“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非法集资应承担相应责任,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请广大老年人和家属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和传销,防止利益受损。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11月18日,北京银保监局也发布信息提醒消费者:谨慎办理保单贷款,警惕“高收益”骗局。针对近期北京地区发现市场存在不法人员通过诱导保险消费者进行保单贷款或办理退保、同时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等违规现象,北京银保监局称,上述不法人员以高收益为诱饵,欺骗保险消费者通过保单贷款或退保获取资金,用于购买非保险理财产品,甚至涉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

认清“假冒银保监会名义”行骗目的

记者从多地银保监局了解到,近期收到了多起关于不法分子冒用“银保监会办公厅”名义实施电信诈骗的举报。

据介绍,不法分子以提供贷款为名,向金融消费者发送网络链接,引导下载网络贷款手机软件,并实名注册申请贷款,其后,以输入的银行账户信息有误导致贷款发放至错误账户而被银保监会冻结为由,向金融消费者发送假冒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通知”截图,要求缴纳保证金证实未参与协助骗贷。

12月2日,四川银保监局在发布的《关于不法分子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中指出:一要认清职责。中国银保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依法依规对全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实行监督管理,无权冻结任何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更不会向金融消费者收取任何形式的保证金或办案费。二是广大金融消费者要保持警惕。通过正规途径进行融资,切勿轻信陌生来电、短信及网络提供的贷款信息。保持清醒头脑、防范金融诈骗,不点击、不下载来路不明的网络链接、手机或电脑软件,不将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告知陌生人,不轻易向他人转账汇款。三是妥善处置。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的,可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咨询;个人信息泄露的,及时更换账户密码或注销银行卡;遭遇诈骗形成损失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案件侦查,尽力挽回资金损失。

谨防“开门红”的“炒停”营销手段

岁末年初,保险公司都在为冲击新年业绩开展多种形式的“开门红”活动。而这也是消费者谨防“虚高”承诺和“炒停”营销之时。

针对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时常见的销售人员“炒停”营销、混淆片面与不实宣传等现象,11月25日,天津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开门红”保险消费的风险提示》指出:一要谨防借助“炒停”营销。为冲业绩,有的保险销售人员利用活动炒作概念,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等概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利用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情况下的盲从心理,诱导其冲动购买“开门红”保险产品。二要谨防不实宣传。为获公司高额奖励,有的销售人员会违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利用活动期间的产品销售政策夸大产品收益,开展不实宣传。比如:在介绍分红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时,存在以历史较高收益率进行披露、承诺保证收益等不实宣传的行为,进而误导消费者投保。三要谨防混淆片面比较。个别银行保险渠道产品销售人员利用模糊表述的方法,向消费者介绍与定期存款一样的“定期产品”,并称其利息高且保本无风险,实则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给消费者造成了不便甚至是损失,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THE END
1.反欺诈骗保严厉打击欺诈冒领养老金行为![案例分析] 骗取养老保险金,属于违法行为,涉及金额较大的,属于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刑责。关于骗取社保犯罪,刑法解释草案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司财物的行为。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http://mmrs.maoming.gov.cn/xwzx/xxdt/content/post_920630.html
2.论保险诈骗案的特点及其防范对策保险诈骗行为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非法占有保险赔款为目的,采取各种欺诈手段,骗取保险人赔款的违法犯罪行为。作为保险领域出现的这种违法犯罪现象,其社会危害性已构成了对金融保险秩序的破坏,国家从立法上明确界定了保险诈骗的法律性质,为打击和惩处这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法律武器。《保险法》第27条列举了三...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293/343/2006/4/sh3749020418460029020-0.htm
1.以案说险: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分析中银保险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持续加强违法违规查处力度,现首次发布6类常见的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加强消费者风险提示,增强社会公众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谨防汽修单位利用保险消费者信息骗取保险金 ...https://www.bankofchina.com/bocins/cusser/cs5/201905/t20190520_15322017.html
2.如何减少保险欺诈,保险欺诈案例分析投保攻略如何减少保险欺诈,保险欺诈案例分析 前言:广大消费者对于保险法律知识的匮乏等因素都会造成保险欺诈现象的发生,那么普及保险法律知识,减少保险欺诈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反保险欺诈指引》第三条,保险欺诈是指假借保险名义或利用保险合同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类欺诈行为和保险...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6-250521
3.欺诈银行案例分析8篇(全文)银行卡欺诈不能不防 第4篇 典型案例分析10-欺诈 第5篇 西南创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每台600美元DIF天津的价格条件从日本龟田一郎公司购进电子计算机100台,以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为开证行,开出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龟田一郎公司将该批货物以集装箱交承运人,并在太平洋保险公司投了一切险。日本东京银行对龟田一郎公司提交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t90bpt0.html
4.诈骗保险案例分析诈骗保险案例分析(共6篇) 篇1:诈骗保险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qw88rvt.html
5.案例分析:借助BAO打造保险业反欺诈慧眼理赔档案分析:通过对已经发生的典型欺诈案件做分析,找出欺诈的来源和根本原因。这是一个定性分析阶段,IBM基于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理赔档案的管理系统中掌握的大量理赔档案中现有的数据,进行总体的分析和评估,总结出来一些标准和规则,并分析出保险公司核心业务系统中能够掌握的哪些数据、维度和分析得出的欺诈来源与根...https://www.51cto.com/article/262269.html
6.保险诈骗案例分析报告总结20240515.docx保险诈骗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保险诈骗是指故意虚构保险事故或者故意夸大保险事故损失,以非法获取保险金的行为。保险诈骗行为不仅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也侵害了其他合法投保人的权益,同时对社会诚信体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对于保险诈骗行为的分析与总结对于维护保险市场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案例分析案例一:虚假事故理赔在某...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8336109.html
7.从伪造证据角度分析一保险诈骗案例终版.pdf资源本文分析了一个涉及伪造证据的保险诈骗案例,案例发生在1996年,车主宋某为货车购买了多项保险。在1997年5月30日,宋某声称货车与一辆富康轿车发生碰撞,并提供了包括事故经过、责任认定书、赔偿调解书等在内的诸多索赔材料。然而,在保险公司进行审核时,发现了宋某提供的部分证据存在异常,如公章印模字体和颜色不一致。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lxc15005035395/82023551
8.中国法院网保险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应加强对车险消费者的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保险知识和保险法普法活动,引导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树立诚信投保、理赔、依法维权的法治观念。同时大力宣传反保险欺诈政策措施,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加强反车险欺诈宣传,发布、传播典型机动车保险诈骗案例,形成全民共同关注、共同预防的...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3/11/id/53179.shtml
9.天津地区保险诈骗案件浅析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地区法院有关审理保险诈骗类案件的数据,对天津地区保险诈骗类犯罪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01 案例数据来源 时间:2014年-2020年 案由:保险诈骗 地域:天津市 案件数量:117件 02 案例数据分析 本次检索获取了近七年来保险诈骗案件共117篇裁判文书,地域为天津市,案件类型、案由分布、法院层级、审理法院等标...https://lawyers.66law.cn/s2124f8b990b35_i1134714.aspx
10.保险诈骗罪例题(保险诈骗未遂案例)法律常识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保险诈骗罪例题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保险诈骗罪例题的知识,包括保险诈骗未遂案例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一、保险欺诈形式的基础在于 1、投保人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奇高的回报,是保险欺诈产生的内在基础。 https://www.kstnjscl.com/flcs/226670.html
11.汽车保险案例解析6/27/2022 1 汽车保险案例分析 2 案例一? 发动机进水案的近因判定 ? 2000年8月5日,袁某为自己的轿车购买了机动车辆保险,车辆损失险保险金额为19万元,保险期自2000年8月6日零时起至2001年8月5日24时止。 2000年8月20日凌晨,市区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大多数道路有积水现象。同日上午9时,袁某准备开车...https://doc.mbalib.com/view/e21c05e88ec157dacf0f19731968d0e5.html
12.石家庄市保险业2015年度十大反欺诈案例日前,石家庄市保险行业协会评出了2015年度石家庄市保险业十大反保险欺诈典型案例。旨在通过反保险欺诈案例的曝光,震慑不法分子,净化社会风气,优化行业环境,保护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日前,石家庄市保险行业协会评出了2015年度石家庄市保险业十大反保险欺诈典型案例。旨在通过反保险欺诈案例的曝光,震慑不法分子,净化社会...https://finance.hebnews.cn/2016-04/01/content_5428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