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赏析八篇

尽管教学案例非常适合一线教师来写,但大多数教师对教学案例的认识还很模糊。有的案例没有明确主题,教师将整个教学事件不加选择地全部记录下来,或是随意摘取一个片段泛泛而谈,让人不知所云;有的对教学情境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联系性认识不够,情境描述与问题分析不匹配;有的对教学实践没有深入挖掘与反思,在记录这些事例时往往只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直接的感受,未能凸显案例中丰富的教育意蕴和价值,让案例达到提升自己、启示他人的效果。所以,要写好教学案例,发挥出教学案例应有的教育价值,还需要我们对这种教育文体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讨。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教学案例

1.教学案例是什么

案例,英文称为“case”,即个案、实例、事例之意。案例的开发和应用最早见于西方医学界,后来,军事和法律界,特别是工商管理教育对案例的广泛应用,使这一概念逐步深入人心。从上世纪70年代起,案例教学为教育界所借鉴,被教育理论工作者迁移至教师教育领域,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研究方式。

尽管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和感受的教学事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能作为案例,能够成为教学案例的事例必须具备三个特点:

(1)是教学中真实发生过的事例

教学案例应是一个在实际教学生活中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内容可以是课堂教学实况、学生的反馈、教师的课后访谈、某一教学事件的个案追踪、对学生作业的分析,以及其他一些教学行为观察的结果等。也可以包括课前集体备课中的争议,或课后评课引发的讨论。但不管选择什么内容,教学事例应当是真实可信的,因为只有真实的教学事件才具备反思、分析和提炼的价值,也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并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是能引发老师思考与讨论的事例

(3)是蕴含着教育理论的典型事例

因此,教学案例是集理念、实践与反思于一体的教学事例,这个事例不仅包含对教育情境的描述和教学过程的记叙,还包含对案例发展变化及结果的深刻反思。它用叙事的方式记叙、挖掘和展示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教学案例不是什么

(1)教学案例不是教学实录

(2)教育叙事不是教学案例

3.教学案例不是教学论文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教学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观点、总结经验,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教学论文直接摆明观点,用事例来印证观点。“教学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6]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要素和写作步骤

(一)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要素

从教学案例的文本结构看,一则完整的案例通常包含背景说明、情境描述、分析讨论、总结提炼几个部分。

1.背景说明

2.情境描述

情境描述一要完整,二要细致。所有的教学案例都是对教学事件的一个完整细致的记叙或者反思,这个完整并不是指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要把一个教学事件从头到尾地讲述出来,而是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具体的情节,要把事件中人物的活动、事情的起因、教学的过程、教学的结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都要完整细致地描述出来。有的地方还要适当加入细节和心理描写,说明当时自己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去做。让读者了解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

3.分析讨论

教学案例中的分析与反思是案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说清行为依据。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自己依据什么作出价值判断和行动选择,促使教师实现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第二,判断真伪和价值。这样做为什么是好的?价值何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感悟案例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支撑理念。第三,提出假设和对策。如果再碰到这样的情境和问题,应该如何行动,如何改进实践中的教学行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分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不能浅层的“就事论事”,而要注重从教学案例情境中归纳出问题并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但在尽可能多地挖掘故事中教育学意义的同时,应当尽量避免偏离主题,反思分析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4.总结提炼

分析反思是“就事论事”,是对事件本身的分析和评点,而在总结提炼部分,除了阐明自己经历这个故事之后的理性感悟、体验和独特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的解读,从理论的层面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提炼出从事件中领悟到的教育教学原理和规律,提出后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或是下一步的教学行为变革行动策略,要基于教学事件做出普遍意义上的理性反思。

三、教学案例的基本写作步骤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当有鲜明的主题、清晰的背景、典型生动的事件、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富有启发性的总结提升或行为策略。其基本的写作步骤是:

1.提炼主题,收集素材

教育案例首先要有鲜明和贯穿始终的主题。案例的主题,是案例结构与内容选择的依据,有了主题,才能在叙述过程中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确定案例的主题时,教师应从事件发生中最突出的、最鲜明的内容中选择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引起读者共鸣的问题进行聚焦和提炼。可以在背景交代后,就鲜明地揭示出主题,下面的描述和分析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也可以在后面的叙述分析中逐步将主题凸显出来。主题确定后,再确定是用一个事件还是几个事件或片段作为案例内容;是用说明的形式还是白描的手法呈现案例;是用“实录+反思”的方式分析案例,还是边记叙边评析,这些都需要根据主题的特点来确定。

主题和结构确定后,要围绕主题收集素材,优秀案例的特点是寓普通与特殊性之中,以小见大,案例素材可以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来,可以是捕捉身边的案例,也可以在阅读中收集案例。可以记录成功的精彩,也可以分析失败的教训,但教师在选择时始终要追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我选择这个案例能够反映我的问题、表达我的思考吗?”

2.情境描述,理性分析

情境描述部分是教师用某种话语方式来再现自己的教学经历,再现不仅要还原当时事件发生的情景、具体过程,还应该有师生的内心活动,有对立冲突还有解决的办法,生动形象地反映当时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用故事情境引发老师思考。所以,对带有问题情境的描述要求有故事情节、中心突出且有典型性。叙述时要突出主要事件,舍去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不仅要描写语言、行为还要对人物的内心进行刻画,对具体关键性的细节更要描述清楚,以为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

3.总结提升,实践追问

如果说分析的过程是“就事论事”,总结部分就是“就事论理”,就要对案例描述的事实和提出的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把教师课堂教学的经验、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总结出教学行为后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做法,运用教育教学技能的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将教学实践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的过程,也是教师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和“行之必然”的过程,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改进教学行为,将“无法预约的精彩”变成“必然出现的精彩”。

四、审视教学案例的多重视角

从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要素和写作步骤来看,教学案例可以有多个剖析视角。(见图1)

从教育理论的建构角度看,撰写教学案例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教学案例分为三个层次结构,即情境层,经验层和理论层。情境层是对于教学过程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和细节的叙事与描述;经验层是对情境知识的讨论,对课堂中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理论层则是探究教学情境中的具体经验在更大教学范围内的普遍性意义与价值。

从最后呈现的文本来看,教学案例的文本结构可以分为背景说明、情境描述、分析讨论、总结提炼几个版块;在这些版块中,通常运用叙述表达、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等表达方法。

从写作步骤看,教学案例大致要经历“提炼主题、搜集素材”——“描述情境、理性分析”——“总结提升、实践追问”几个环节。在“提炼主题、收集素材”过程中,教师对自己零散的经验进行条理性的梳理、提炼和加工;在“描述情境、理性分析”过程中,教师重新回到事件当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层审视和理性思考;而“总结提升、实践追问”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案例开发的过程,也是教师用实践者的经历创造教育的精彩和艺术的过程。

五、创生教学案例的行动策略

从文本角度说,写出一个主题明确、情境真实、叙事完整、行为典型、问题凸显的好的教学案例并不是最困难的,如何饮水思“源”,跳出“写作技术”层面,走向教育生活的改变,用行动发现和写好教学案例呢?

1.善于审视和发现——建立案例意识

教育案例的叙写始于问题的发现,没有问题也就不成其为案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审视日常的教学生活,培养自己捕捉问题的能力,从熟悉的、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更要形成强烈的案例意识,养成善于思考、随时捕捉的习惯。只有具备强烈的案例意识,才能善于发现和洞察自己身边具有案例意义的事情,并有意识地对此加以阐释、分析、反思。这是课堂教学案例成功开发的前提条件。

2.勇于探索和行动——坚持行动研究

3.学会分析和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教学案例不是为了去证明教育专家们已经说过的成果,而是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并从中获得对教学新的理解。“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我们拥有的最大资源,就是我们每天都面对的大量丰富而具体的教学案例。撰写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自我叙述,叙述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对教育的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9]

总之,撰写教学案例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过程,而是给了教师们一个契机,让教师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精彩,创生理论,从一个单纯的教学实践者走向研究者,在教学中发散自己绚烂的生命之光。

参考文献:

[1][6]张肇丰.谈教育案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2(4).

[2]张翼.教学案例与教师发展[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

[3]商利民.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案例及其研究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04(11).

[4][5]段志东.教学案例写作中应注意避免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

[7][8]毕平平,成晓利.案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7(4).

关键词:资产评估课程;案例教学模式;课堂设计;学生成绩考评体系

一、资产评估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模式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不同于案例说明,案例说明的目的仅仅在于将已经存在的理论阐述清楚,答案一般是唯一的。案例教学则一般没有标准的或者唯一的答案,需要师生在相互争论和协商过程中找到比较接近社会真实和相对正确的答案。案例教学法更加侧重教学过程中的争论,探讨和协商,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自学和师生相互学习使学生深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法的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二、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法的课堂设计

资产评估的案例教学法的课堂设计是指在有限的学时期限内,制定预定的教学方案。资产评估课程一般为54课时,用于案例教学的课时一般要控制在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即36学时左右。剩下的课时用于案例的布置和案例教学的考评。下面要重点谈一下,每一节课(一般是2课时)如何制定详细教学方案。

最后,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和讲评。总结和讲评只能针对教学内容,不宜过于武断,要总结未讨论清楚的问题和已经讨论清楚的问题。一般而言,课堂之上讨论的内容一定会超出教学方案设定的内容,这要求教师重新修改教学方案,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三、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法的学生成绩考评体系

案例教学法的学生成绩考评体系是案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主要是如何设计考评方法,如何同现有学生成绩考评体系相衔接。如果教学管理部门不同意该考评办法或者仍然采用传统考评体系,将使案例教学走向没落。根据国外哈佛大学的经验,对学员的课堂发言打分分为四等,占该门功课成绩的25%―50%,通常有10%学生得不到“良”以上的成绩,3%的学生被迫退学,有的学科只有10%左右的学生拿到毕业证。这种评价机制同国内一般院校的评价体系可能产生冲突。

资产评估课程案例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将资产的评估理论与评估实务相结合。该课程案例教学内容的目标是通过模拟资产的评估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当前资产评估业务的能力,也有助于拓宽其知识范围,为今后从事资产评估行业奠定基础。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思考资产评估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夯实了专业课的基础知识。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吕林根.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财会通讯,2011.15

[2]阮萍.资产评估案例教学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方媛.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财会月刊,2013.2

[4]闫晶.资产评估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2

[5]刘红梅.高校教学中的资产评估案例研究[J].经济导刊,2011.1

作者简介: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自我研究;质性研究

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学习一直被视为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对教师的职前培训和职后专业发展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自我研究是西方教育领域在20世纪开始流行起来的教师学习和研究的途径,并开始在教学和教师教育领域迅速发展。自我研究具有内省与对话并存、追求教学原则而非方法、思考与行动并进等特点。自我研究有叙事、传记、教学日志、教师博客、行动研究、案例研究、教学反思等方式。

一、自我研究简述

自我研究源起于对传统技术理性主义教学的批判,摒弃其不分教学情境、对优秀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简单复制的弊端,希望教师以具体的、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为实践的起点,再以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去行动。自我研究以发展教师为要旨,希望通过教师不断的批判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其中的问题,寻找恰当的解决策略,既可解决教育教学的困惑,优化教学设计,也可为教师积累经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自我研究带有“质化研究”的色彩,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认为只有量化研究的研究结果才是科学有效的,认为数据和表格更能科学客观地反映出教育现实,但是在教育领域,教育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影响教育的因素很多,尤其在这些因素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有意识的能动的人,他们的观念、态度、情感、知识、文化等对教育都会产生影响,而冷冰冰的数据是无法把这些因素体现出来的,所以人们开始尝试运用质化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那些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自我研究正是运用课例、叙事、自传、日志、博客等方式对教师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动因进行研究。例如,从教师的教学日志对隐藏在教学日志背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研究,从课堂录像中教师对课堂问题的处理分析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研究,这些都是对教育教学现象的质化研究。

自我研究是在行动中的思考,也是在思考中的行动,思考的结果为行动提供活动依据,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促进教师产生思考,两者相得益彰,彼此促进。

二、自我研究与传统教师发展范式的比较

教师自我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中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策略。它与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在目的、假设和推进策略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表现,直接目的是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自我研究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外,还强调通过有效和适当的方式使教师创造和运用知识。

三、自我研究的特征

(二)现实性和实用性。教师进行自我研究的课题中,最多出现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矛盾、挑战、压力等,如:我目前的教学行为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该怎样才能改善教学行为?为什么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存在理念和行为的脱节呢?我该如何摆脱困境,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呢?……诸如此类。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描述,把技术和理性的东西隐藏起来,解释自己的教学状态,追寻教育工作的足迹,这是一种追寻“意义”的研究,而不是一种对于特殊问题追寻特定答案的研究。

四、中小学教师开展自我研究的常用方法与途径

(一)教学叙事。教育叙事是教师用叙述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发掘隐藏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隐含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中的本质和规律。

教育叙事研究的出现,实现了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即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个体的经验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叙事”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而非理论概括。研究者要清楚地把故事呈现出来,主要靠描述、叙述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论证、分析、归纳、推理的形式。夹叙夹议,是叙事最主要的方式。其中以叙为主,以议为辅,是叙中带议,而不是议中带叙。以叙述为主,而不是以议论为主,这是叙事研究的文本区分于其他科研论文的重要表现。

叙事研究的特点:(1)叙述的对象是真实的教学事件;(2)叙述必须有突出的主题;(3)叙述必须具有“情节性”;(4)叙述中包含着反思性内容。

(二)传记法。传记研究即教师的生活史研究,主要通过叙述的方式,分析教师在过去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的影响及其意义。教师以“传记”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即教师以自己的生命经历为背景去观察和思考世界,这就促使教师进入沉静思考的层面,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站在不同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于是就可能激发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它是现实的“我”与历史的“我”之间的对话。

(三)教学日志。是指教师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根据教学过程反馈的信息,用精炼的文字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它可以是对当天教学状况的技术层面的评价,也可以是批判性的反思。经常撰写教学日志,能及时检验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用于应对日后类似的困难。

教学日志记载的内容常有:(1)听到、看到的与教学有关的趣事;(2)进展顺利或不顺利的教学活动或者事件;(3)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灵感的再现;(4)始料不及和发人深省的问题。(5)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6)体验到的情绪、情感,或对某起教育教学事件的感受;(7)自己处理得较好的事情或对其他教师、学生或学校有启发意义的事情等。

(五)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教师(或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通过边行动、边研究的途径,合理地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着的教育问题,改进并提高教学实效。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同时强调教学行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相结合。

在行动研究中,教师集“研究者”与“行动者”两种角色于一体,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即行动者。通过“研究”和“行动”的双重活动,将行动中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自己的实践,进而提高自己改变实践的行动能力。行动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改进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六)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初运用于医学领域中,研究病人的案例。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案例研究法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广泛运用,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案例研究通常以单一的、典型的对象(教学案例)为具体的研究内容,通过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深入或具体的考察,了解对象发展变化的线索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施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以促进它的发展,然后把这些条件、措施与结果之间联系产生的认识与结论,推广到对一般的人和事的发展变化的认识上去。案例研究对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整个过程就像解剖麻雀一样,让人们逐渐看清事物的全貌,因此这种方法也被形象地称为“解剖麻雀”法。

案例研究的特点:①案例研究以“案例”为基本单位;②案例研究是“案”与“理”的有机结合。

(七)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进行的反馈性思考活动,是把他们的活动从感性的变成理性的,把无意识的变成有意识的思维加工过程。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工程实践

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内涵

(一)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教学法

工程项目管理旨在实现项目整体目标优化,是复杂环境多因素影响下的实践创新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特征。工程管理学科的创建是工程实践驱动和工程科学创立与完善的结果。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传授学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能力的核心专业课程,既需要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更需要面向工程实践问题分析的实际针对性,其本质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工程环境因素的全面分析和对工程具体实际问题解决的参与实践。面向工程实践的案例教学法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的核心方法。

(二)工程项目管理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法

二、工程项目管理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及特色

(一)工程项目管理完整案例教学改革

针对2006年提出的工程项目管理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构想,我们扎实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编写工程项目管理教材,开展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下师资培养途径、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有步骤地实施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按照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要求,开展基于工程实景的模块化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以自主命题、参与式讨论为主要内容,实施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环境下的考核方式革新。经过系统的课程建设改革实践,基本形成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体系,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基于完整案例教学法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色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施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显现出以下3个特征。

其一,面向复杂工程环境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以工程管理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为主线整合与优化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体系,以复杂工程实践的完整案例为中心,面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复杂环境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基于问题导向的正确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管理创新意识。

其二,学生以多种方式全程参与教学,提升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采取案例讨论与评述、模块化综合性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社团、自主参与工程实践、自主命题与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从课前预习、课内讨论分析、课后练习作业、课程设计协作交流、实践实习反馈、毕业设计全过程参与教学活动,自我学习、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传授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方式,强化学生自学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其三,密切与执业资格的联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围绕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建设项目管理师、咨询工程师、招标师等就业岗位需求和考试大纲完善课程教学大纲、革新考核方式、规范考试题型、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未来执业的系统专业知识储备与职业修养训练,按照市场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三、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法在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一)案例遴选与背景分析

(二)课前小组案例讨论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采用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法开展课程案例讨论教学。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主要章节[6],以完整案例为对象,由教师设计案例讨论问题,学生分4组课前组织讨论,选择或指定小组讨论召集人(或负责人),每次讨论各小组选一名陈述人和评述人,陈述人负责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并在课堂陈述小组讨论结果;评述人对其他3组的陈述进行质疑与评述。课前小组案例讨论既拓展了学生课程学习内容,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又丰富了课外生活,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融合,强化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讨论评述与点评

(四)自主命题与自我评价

结合未来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分章节或模块布置学生参与自主命题的课外作业,题型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自主命题恢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从被动考试变为自主考试,从被评者变为自评者,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根据实践能力和知识需求自我选择考核知识点,学生自主命题、自我考核,并将其纳入平时考核成绩,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参与式讨论考核也采取了学生自评与教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参与式讨论满分10分,分4组(4组中排名第1基础权分得10分,排名2基础权分得9分,排名3基础权分得8分,排名4基础权分得7分),每组30%为优、40%为良、30%为中及其以下(优权重1,良权重0.8,中权重0.7,合格权重0.6,不合格权重0.3)。每个人参与式讨论得分为所在组排名权分与自己优良权分之积。每组排名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拟定其他3组的排名顺序。教师根据每组讨论陈述与评述情况,结合学生提出的排名顺序最后确定各组排名;组内考核由各小组自行确定。

(五)基于工程实例开展模块化课程设计

依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和大纲要求,师生共同选择课程设计工程实例。学生负责实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结合各自兴趣,分小组分工合作,分模块化完成工程项目管理综合性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针对实际工程背景和实践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并进行答辩,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自主实践,深化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体验

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热情。40%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周末主动联系工程实践单位,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实际工作,体验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发现工程项目管理实践问题,应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办法。向工程实践工程师学习,深化对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七)自主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拓展知识创新与实践创新能力

学校工程管理专业以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学生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学习为纽带,围绕工程项目管理实践需求,针对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真题真做,增强学生就业实践的社会适应性。70%的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结合自身特点和就业意向开展毕业论文选题。从毕业实习开始,学生围绕毕业论文选题收集工程项目管理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全面把握论文选题背景,认真剖析论文选题的实践问题,创造性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整体提升学生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有效运行不仅需要校内资源,而且离不开行业企业的社会资源,如案例资料的收集遴选必须有产学研合作单位、实习基地的大力支持。全面开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可以为工程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现校内、校外两个课堂交融,专职、兼职两类教师互补。学习企业资源共享,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学过程,搭建广阔友好的平台,使学生、教师、企业、学校、社会多方受益,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优秀人才。

[1]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2]张剑峰,管理类案例教学与案例分析方法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7(2):127-128.

[3]郭汉丁,王凯,马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探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7(12):13-17.

[4]郭汉丁,郭伟,马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实践探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增刊):122-126.

[5]安蓉,王梅.基于问题解决的工程案例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33-135.

[6]孙承毅,孙万东.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管理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150-151.

Practiceofring-teachingwithintegratedcases

GUOHanding,GUOWei,MAHui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TianjinInstituteofUrbanConstruction,Tianjin300384,P.R.China)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学校《法律基础知识》课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恰当使用案例。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要注意案例应用于系统讲授相结合,案例教学要与法规相统一,并精心设计案例的教学模式。

一、案例教学法释义

所谓案例,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法律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教学法符合一般性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对法律的理解。

法律法规的规定既抽象又原则,案例是理解法律的基础,案例教学以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使得抽象的规则具体化,原则的法律生动化。课堂上运用的案例有助于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也恰恰为学生理解法律提供了基础。因此,案例教学符合认识由感性到理性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

(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法律基础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是为了在生活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处理和判断有关问题时,能够活学活用所学的法律基础知识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案例,通过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使学生了解了法条指定的初衷,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条文的具体含义。

三、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的选择

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要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案例。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围绕教材所阐述的基本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

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为迎合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兴趣片面选择一些热点问题或现实性、针对性强但却脱离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案例,防止偏离教材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的现象。应当在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下,选择成熟、典型、针对性强的案例,尽量避免选择尚不成熟或自己把握不准的案例,以免误导学生。

(二)贴近现实生活。

(三)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法律是一个以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为主线,各知识点和各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学实践中,选择案例应注意知识点与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结合。

四、案例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要考虑整个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因为不是任何法律知识均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案例教学法也不是研究法律的唯一方法,因此教师应首先确定哪些教学内容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同时,案例并不能代替系统理论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案例应与系统讲授相结合,分析案例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的需要,使之成为系统介绍法律知识的良性载体,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的性。

(三)法律基础。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实务界对高级会计专门人才的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在2003年底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设立了会计职业硕士项目MPAcc(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这是继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和法律硕士等之后的第13个专业硕士学位项目。目前该项目由国务院学位委、教育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成立的指导委员会来协调管理。该项目2005年开始在21个试点院校和三个国家会计学院试点招生。笔者在2006年上学期承担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首届会计职业硕士项目(MPAcc)《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收获很多,感受也很多。现将笔者的一些体验、感想、教训和启示分述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认真分析、研究和思考MPAcc学员的特点

这个工作一般由MPAcc中心的老师帮助做一些统计和分析。比如他们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工作经历、经验等等。根据笔者与他们的接触和对他们的了解,感到MPAcc学员有如下特点:

(一)普遍越来越年轻。原来刚开始招MBA和会计研究生班的时候学员一般年龄比较大些,但是现在看MPAcc学员一般年龄超过30岁的并不多。

(二)大多有会计、财务、投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历的背景;

(三)大多数有4年以上工作经历,绝大多数在财务与会计工作岗位上;

(四)有很多是独生子女;

(五)有许多学员已经在财经业务领导岗位;

(六)积极进取、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肯学习。

但是也存在“短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心理普遍“浮躁”(可以理解的社会原因),一些学员由于成长过程都很顺利,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因而缺乏一点“谦卑”的心态。

三、授课前的预先准备

要上好课,既让学员高兴,受他们欢迎,又要让他们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这两者时有矛盾),作为教师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要准备丰富的资料。笔者的做法是:

(一)选好教材,笔者选用的是Atkinson,Kaplan,BankerandYoung的第三版的中英文版教材。因为这里面内容比较新颖有用。实践证明也很受学生欢迎。

(二)做好课件。比如教学大纲;

Schedule;课程说明;PPT;考核要求及说明等;教学中中文为主(便于学生理解),英文为辅,一些PPT,阅读材料是全英文的,关键专业术语均交代英文。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笔者已经采用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主要有:

(一)课堂讲授;

(二)课堂提问和案例讨论;

(三)观看和听录音录象资料和图片;

(四)聘请国内从事管理会计咨询的实务界专家——诺亚舟的郭博士来课堂给学员上课和讨论;

(五)引导学员参加学员“财智论坛”的提问和讨论;

(六)引导并组织学员到广州本田汽车公司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尤其是上完Kaizencosting,Just-in-time,Targetcosting等内容后),这个活动学员印象最深,讨论热烈,启发很大,很受他们欢迎,正是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见识、见识”,“见”后更长“知识”;

(七)收集和提供46个管理会计问题供学员思考。

五、激发学员的积极参与

要多鼓励,多分类。分类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这个问题结合后面实行严格的考核和成绩评定制度来讲。

六、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进行讨论点评和总结;认真对待学生的意见和反馈

积极吸收学员好的经验,总结好、保存好,成为自己的教学辅助资料,为我所用。

七、热爱学生,与学生交朋友

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员。实行严格的成绩考评制度。

对学员的基本要求是:

互相尊重,讲诚信是总原则;自觉遵守学校、学院和本课堂规章制度规定,有特殊情况,先书面打招呼。

笔者的要求是:

一要认真完成任课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与小组案例分析报告(分小组共同合作完成)。

二要按时到课,不迟到、不缺课。特殊情况不能到课,需书面请假,说明原因。任何请假均应在当次课堂开始之前将书面假条(必须由请假者本人签字)呈交授课教师(可由请假者本人呈交,也可由他人代交)。除此以外,任何请假均视为不成立,授课教师不接受其他任何的解释。

三要在课堂上关闭手机或者调整到振动状态,严禁在课堂上接听或者打手机,有紧要事情请在课堂外进行!

四要对未请假缺课达全部课时1/3及以上者,授课教师将不再为其评定本课程之最终成绩。

笔者在本课程中实行的成绩考核与评分办法如下:

本课程分四部分考核并计分,最后总评得分。

(一)课堂参与态度(包括出勤率)10%

包括出勤情况和课堂参与表现两部分。本部分基本分为100分,每缺席一次且被授课教师知晓,请假者扣5分,未请假者扣30分。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每次均酌情加分。本班最后总得分最高者计10分,其余同学按得分多少比例计算。

(二)平时作业10%

(三)案例分析报告(小组合作完成)20%

每位同学必须参加一个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参与小组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和讨论,报告要求用A4纸打印(不接受非A4打印件),小组长对本组成员表现和贡献打分(100分制)。每小组需准备PPT文件并确定口头报告人在全班演讲,老师和其他小组组长对该组(组的情况和各个组员情况分别)进行同行评议(根据理论运用;分析透彻度;演讲表达情况;团队合作情况)打分。然后授课教师对本小组长自评得分、其他小组长评分和老师评分进行统计得出各小组成员该部分得分。本部分总计得分最高者为20分,同一小组同学得分相同。

(四)测验或者期末考试60%:实行闭卷测试

(五)每部分的计分方法如下

实际得分最高者获得该部分应得分之满分,其余同学按实际得分多少比例计算。每人各部分得分之和即为最后本课程之总评得分。

八、为了更好地改进MPAcc《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教学,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组织全国MPAcc院校该课程的主讲教师编写专门教学案例,建立案例库,集结出版教学案例集。

(二)建立MPAcc课程校外专家和实务界专家库,聘请他们穿插上课和做报告,让这些专家参与联合指导学生论文。

(三)建立MPAcc学员实习、实践和实地观摩教学单位和基地。

(四)建议全国MPAcc指导委员会引导国际相似项目的教师、学生交流。笔者在UniversityofHouston看到他们类似项目是MPA(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世界。

(五)组织全国MPAcc学生参加论文评选活动。

一、课程设置

二、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策略建议

作者:钟小燕石岩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呼唤加强对教育中坚力量的培养

1.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和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过高

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我县共招收青年教师1052人,目前,全县共有小学专任教师1472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908人,占教师总数的61%;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325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800人,占教师总数的60%。以2004年为例(表1)。

2.队伍不稳定,青年教师的比例长期居高不下

以2004年为例(表2)。

3.青年教师担负了教育教学的重任

除县城外,其他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任几乎全都落在青年教师甚至新教师身上。2003年浙江省和丽水市教龄不足10年的高中教师分别占51.7%和42.9%,而我县则高达65.5%。例如,船寮高级中学共有138位教师,平均年龄只有27.6岁,平均教龄5.1年,其中高中教龄2.8年,有60%的教师是首次担任高三课程。

4.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从教师业务水平看,近几年来,我县招收的一批非师范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与学历不甚相符。师范生到初中、大专生到高中的层层拔高使用也难以胜任教学。从教师科研情况看,总体水平较低,2004年全县青年教师在市级以上学科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刊物上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仅有16篇,课题8个,获本届丽水市“学科带头人”称号的青年教师仅2人,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师德师风看,部分教师对事业缺乏足够热情,职业情感淡漠,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二、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青年教师是我县教师队伍的主体和希望,他们精力旺盛、可塑性大、易接受新事物,但是教育教学经验欠缺、驾驭和处理教与学中出现的矛盾能力不强,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既需要政府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待遇,健全培养和激励机制,改革教育政策中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因素,更需要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工作环境。

1.深化教育内部制度的改革,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管理体制

2.领导要放下“官架”,营造校园的人文主义精神氛围

领导个人的优秀的榜样,对于青年教师的心灵来说,就好像滋生草木的阳光,作为领导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经常深入群众,多与青年教师谈心,倾听教师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力争参加教师间的一些文娱活动。对青年教师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关怀,例如评选各级先进个人时,实行按块分配名额,并给青年教师以适当的倾斜;安排各种场合、组织多种活动,给他们提供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关心青年教师就要充分发掘和极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在这些闪光点上予以激励,有时还要带上“放大镜”来看。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和失败,特别是那种因开拓创新所导致的失败和错误,领导应主动关心,耐心帮助。

3.具有良好的教研组组风

4.要对青年教师委以重任

学校要有意识地把一些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交给青年教师,让他们在教学第一线“唱主角”、“挑大梁”,使他们心里有目标,手中有任务,肩上有担子,增强其工作的独立性和挑战性。例如:开公开课、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担任班主任或团队干部等。

总之,政治上的信任、工作上的重视、作风的民主、评价的公正、人际关系的和谐等这些因素如果与教师的心理意向默契,就有助于教师积极性的形成、保持和发展,反之,就会影响和削弱其积极性。

三、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锻炼青年教师的才干

青年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作为教师工作和成长的沃土,肩负着培养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任,学校要积极引导他们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一方面,要尽可能安排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或团队干部,让其投入学生的思想工作实践。并以先进教师的典型事例教育和激励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树立崇高职业理想,明确投入学生思想工作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向以下几方面努力:

1.抓好教学常规的质量

抓好教学常规是提高课堂45分钟质量的保证,由于青年教师一般学历都较高,往往会忽视这一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领导要把检查备课笔记、作业批改等列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青年教师的备课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还可举行优秀教案展览。

2.积极参加各级教学评优活动,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奔驰见骏马,竞争出人才。学校要努力为青年教师的竞赛比武搭“台子”,创造多种公平竞争机会,鼓励他们冒尖,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活动,如优秀课件评选、优质课评比、说课比赛、教学能手评比、命题比赛等,依托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及早脱颖而出。

THE END
1.财产保险第三版课件电子版.docx本课件是财产保险第三版的电子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财产保险的根本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本课件将提供详细的介绍、分析和案例研究,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财产保险的相关知识,为未来的保险行业从业者提供必要的知识储藏和实践指南。希望本课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为财产保险领域的开展做出奉献。https://m.taodocs.com/p-1113591184.html
2.财产保险理赔ppt课件资源描述 1,*,Klicken Sie,um das Format des Titel-Masters zu bearbeiten.,Klicken Sie,um die Textformatierung des Masters zu bearbeiten.,Ebene 1,Ebene 2,Ebene 3,Ebene 3,Ebene 3,Ebene 1,Ebene 2,Ebene 2,Ebene 1,财产保险理赔,理赔管理部,助理核赔师培训课程,财产保险理赔助理核赔师培训课程,2...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2648596.html
3.第5章汽车保险理赔经典案例加分析ppt课件经管...一、汽车保险合同变更问题 【案例简介】赵某为其奥迪车向某财产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保险。保险金额34万元...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558565
4.《财产保险讲课比赛》课件.ppt四、财产保险的购买和理赔流程 1 购买财产保险的注意事项 购买财产保险前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保险条款。 2 财产保险理赔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需要理赔时,及时联系保险公司,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并遵守理赔流程和注意事项。 五、财产保险案例分析 小区公共区域损坏事件的理赔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小区公共区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0/7162050060006010.shtm
5.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九、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十、课程结构框架 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通过校内理论授课和实训、校外实践、企业实习,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6.黑色话筒背景的演说演讲比赛PPT模板下载PPT模板封面,使用了两只黑色话筒背景图片。左侧填写演说演讲比赛PPT标题。界面简洁与演讲演说PPT主题搭配。 PowerPoint模板内容页,由26张棕色动态幻灯片图表,搭配PPT文字排版。 演说演讲比赛PPT目录: 一、背景介绍 INTRODUCTION 二、演讲主题 SPEECH TOPIC 三、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四、经验分享 EXPERIENCE 五、演讲总结...https://www.1ppt.com/article/102935.html
7.保险险种分析卖点保险特色话术保险产品优势险种分析资料 最近更新 推荐下载 免费资料 [11-15]珠江人寿禧享一生终身年金保险单机版利益演示.xlsx [11-15]中华人寿中华红钻石版年金保险利益演示表.xlsx [11-15]阳光人寿臻玺阳光菁英版分红型客户利益演示.xlsx [11-15]工银安盛鑫如意2024版产品介绍案例话术附件29页.pptx... ...http://m.wanyiwang.com/zaohuijingying-7.html
1.IBM朱辉:大数据分析的5个高复制使用嘲及案例分享(含PPT)7、目前还没有到完全指令性分析主导主业务决定的阶段,但指令性分析已经越来越成一个上升的趋势。 演讲原文及PPT对照: 朱辉:大家好!我来自IBM的中国研发中心,我叫朱辉,现在在带领大概500位工程师在北京上地中关村软件园,做所有IBM跟信息管理和大数据相关的产品。 https://blog.csdn.net/u010022051/article/details/44777561
2.小学预防网络诈骗工作计划(必备29篇)为了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有效提高师生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认真做好防范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利益,保障师生及学生家长的财产安全,在派出所支持下,我校于2022年3月12日开展“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构建平安和谐校园_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陈警官以案情再现和警方专业分析的视角,为我校师生...https://www.77cxw.com/fl/1220547.html
3.保险实务案例分析保险实务案例分析 (一)保险诈骗王彦晓副教授 ? 案例一 伪造、涂改有关证明骗取保险金案? 案例二 律师帮助伪造文件骗保险赔款? 案例三 糊涂父为儿筹学费自导“被杀惨剧 ”? 案例四 兄患绝症 弟骗保险 ? 案例五 一起“骗赔胜诉案”发生之后 ? 案例六 故意纵火烧死生母骗取保险金案 ? 案例...https://doc.mbalib.com/view/a729b4dee35d8f4c5a46c4145fdfd7f3.html
4.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集锦15篇)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也出现了学生被骗事件,虽是个例,但不容忽视。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https://m.yjbys.com/cehuashu/zhutibanhui/2842263.html
5.经典案例分析PPT经典案例分析ppt模板下载蓝色简约商务寿险基础知识保险培训PPT模板 立即下载 在线修改 立即体验 经典案例分析PPT模板 觅知网提供大量经典案例分析PPT模版,经典案例分析PPT素材,经典案例分析幻灯片在线下载,更多精美经典案例分析ppt模版下载,尽在觅知网。 经典案例分析推荐热门搜索最新内容 红色经典阅读经典简约树状图弟子规国学经典传承红色经典红色经...https://www.51miz.com/so-ppt/2020411.html
6.2009年4月12日晚点名材料1、 面向全体在校学生,采取自愿报名的原则,参赛选手要具备一定的演讲水平以及分析、规划能力。 2、 以团队方式集体报名,团队人数控制在3~5(包括5人)。 3、 参赛团队从赛委会提供3个理财规划案例中选择一个。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信息为该家庭或个人制定一个五年的理财规划,完成理财规划方案。(其中以案例3为例给出示...https://jrxy.hbue.edu.cn/1c/b8/c680a7352/page.htm
7.案例教学法心得体会(精选20篇)【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PPT”+“讲解”的简单模式已经在计算机教学中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情景化教学和案例化教学。本文以C语言这门课程为依托,通过分析教改过程中的一些困惑,思考总结行动导向教学之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和多种教学形态。 https://www.hrrsj.com/jiaoxuexinde/qitaxinde/847780.html
8.班会活动策划方案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收集青少年与法相关问题的资料和实例资料,筛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为班会主题服务。同时,让同学联系周边实际案例,自演并自主分析,引以为戒。 九、班会主要内容: 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法,知法,加深体会 ...https://www.cnfla.com/huodongfangan/3055326.html
9.河南省民俗在PPT中的应用技巧与案例分析河南省民俗在PPT中的应用技巧与案例分析 在进行演示文稿设计时,选择合适的背景和元素对于吸引听众至关重要。尤其是当你需要为一个关于河南主题的演讲或报告时,融入丰富多彩的民俗元素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篇文章将介绍如何运用河南民俗素材来增强你的PPT设计,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实际案例供参考。https://www.kmcqzxhk.cn/wen-hua-yu-yi-shu/18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