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龙:寿险公司操作风险及其管控(12月25日)

《金融时报》消息,近年来,越来越复杂和隐蔽的风险传导机制对寿险公司风险管控能力形成严峻挑战。从中国保监会《2016年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结果》来看,72家寿险公司中有50家的得分不及格。“操作风险”排在“目标与工具”之后,是对于各种规模类型保险公司来说位列第二大薄弱的领域。2017年,保监会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把防控风险放到了更加重要位置,整个行业都亟待摸索操作风险的量化方法和管控策略。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郭金龙研究员做客《理论周刊》,就寿险公司的风险管控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和保险公司对信息技术依赖程度的提升,操作风险逐渐从高频低损升级为低频高损。就寿险公司来说,其操作风险的属性和特点是什么?

郭金龙: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和监管合规风险。寿险公司操作风险的属性和特点具体表现为:

第三,操作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关联性。在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各类金融机构密切联系,相互交织成一个复杂的体系。操作风险作为保险公司运营过程中必然的“副产品”,与商业保险公司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紧密相联,可以说是“此消彼长”。

第五,操作风险具有可测性但难于度量。虽然操作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即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后果是不确定的,但是依然具有可测性,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其发生并提取风险资本进行预防。风险度量一直是风险管理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度量技术已日趋成熟,可以较准确地衡量风险暴露程度。而操作风险由于种类多、情况复杂、具有主观性和动态变化等特点,很难建立统一适用的风险度量模型。

记者:人们常常将保险公司经营危机、偿付能力不足、破产倒闭的原因归结于某些偶然的触发性事件。但调查发现,导致保险公司出现经营危机或破产倒闭的通常不是单一风险,而是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操作风险在风险体系中的影响是什么?

郭金龙:在这些风险因素中,除外部的一些触发因素外,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缺陷、激励机制的无效、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完备较为常见。外部的触发因素不可控,但保险公司内部潜在的风险因素却是可以在事先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因此仔细地鉴别和区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首先,操作风险处于保险公司风险体系中的初始阶段。在通常状况下,操作风险处于诱发保险公司风险损失的初始阶段。如果我们能找出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操作风险在保险公司内传导和扩散的路径,那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并在风险之间建立防火墙。但由于操作风险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使得保险公司和保险监管部门很难在操作风险的早期阶段发现并采取行动,更多的是在操作风险暴露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制定一些更切合实际、容易被用来评估和校验的风险管理标准和准则。

其次,操作风险可能诱发保险公司的其他风险。举例来说,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失误可能直接导致不完备的流程或信息系统缺陷,保险公司员工变造、伪造保单,使得保险公司的声誉遭受损失。私自截留保费、冒险的投资行为又可能导致财务风险,这也揭示了风险的两重性。在一些保险公司破产的案例中,一个风险因素是某一损失的结果,同时又是另一风险损失事件的诱因。

记者:造成寿险公司操作风险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郭金龙:寿险公司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等四个方面找到根源,其中外部原因更可以细化为经营活动、环境和外部恶意活动。

一是内部流程不完善带来风险。内部流程风险主要是由于内部制度的不完善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制度缺失、制度未落实法律或监管规定、流程设计不合理、产品缺陷、职责不明确或岗位设置不合理、考核或薪酬安排因素、工作环境不安全、其他内部程序类等方面。

二是人员操作不当形成风险。由于人员引起的操作风险主要是员工技能不足、管理不善或主观恶意行为等导致的,具体包括员工不具备岗位所需资质、员工技能不足、人员配置不合理、员工不当行为、员工过失或疏忽、员工主观恶意行为、外聘或非正式员工不当行为、其他人员类等原因。

三是系统缺陷导致风险。由信息系统引发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系统在可靠性或完整性方面的重大缺陷带来的潜在损失,也可能源于客户误操作或者系统设计、实施中的缺陷。相对于银行,保险公司的信息系统没有那么复杂,但是从总体上看,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和不断进步是大势所趋,因此,可以从信息技术角度分析操作风险的产生。

四是外部事件引发风险。外部事件引发的操作风险主要由经营活动、环境、外部恶意活动三个方面引起的。

记者:对于寿险公司操作风险防控,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郭金龙: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在金融机构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把防控风险放到了更加重要位置,整个行业都在摸索操作风险的量化方法和管控策略。

2015年2月,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过渡期有关事项的通知》,包括偿二代17个监管规则,偿二代监管体系过渡期正式开始。在17项监管规则中,涉及第二支柱的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0号: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以下简称“10号文”)、《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1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以下简称“11号文”)、《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2号:流动性风险》三部分内容,对寿险公司风险合规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015年7月,保监会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在偿二代过渡期内开展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试评估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对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表》,评估自身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具体包括: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的基础与环境、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工具、保险风险管理能力、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操作风险管理能力、战略风险管理能力、声誉风险管理能力、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

2016年1月,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正式实施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中国保险行业正式进入“偿二代”时代。

11号文明确了保险公司应通过建立和运用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库和操作风险关键风险指标等工具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寿险公司应当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对操作风险管理工具进行优化和落地,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偿二代”监管要求的颁布和实施,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逐渐成型,即形成了以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的总则为顶层设计,以七大类风险的管理制度为支撑,以一系列业务实施细则为依托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这为寿险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进一步完善夯实了基础。

总之,在新的监管要求下,寿险公司需要做好“偿二代”三个支柱的落实工作,逐步建立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相结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操作风险管理是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结合点,是风险合规部门开展工作的主要抓手,也是“偿二代”下对风险管理部门的最大挑战。

目前,我国保险业在操作风险管控领域总体处于单独识别、定性监管的初级阶段,尚无成熟的框架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供借鉴,在操作风险的组织架构、管控制度、量化技术、预警监测等方面离精细化风险管理还有很大差距。未来应逐步细化操作风险的监测指标体系,规范损失数据库的建立标准,整合优化经济资本度量模型,加强新兴风险与外包业务的管理,注重操作风险管控与业务发展的结合,全面提升保险业操作风险的管理效率。(载《金融时报》2017年12月25日)

THE END
1.保险资料库保险资料库是保险专业资源网站,海量保险实务资料,核保核赔,查勘定损,人伤理赔,风险管理,保险公司管理办法,保险操作指引,风险评估报告,保险招投标,保险方案,保险培训等相关资料,随时随地在线查阅,是您身边的保险图书馆!http://zlk.qzr.cn/
2.对团体人身保险业务核保管理的探讨国内外团体人身险业务的发展表明团体人身险盈利与否关键在于公司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与处于风险控制核心地位的核保管理水平有关,因此当前必须创新团体人身险业务的核保手段,有效的提升承保风险管控水平,使保险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稳健经营。 3.1建立培训认证体系,提高核保力量素质 ...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_293_201109/07wa2863661416.shtml
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建立健全灾害风险保险体系,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为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推进巨灾保险制度;推行安全生产责任、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责任等保险。 突发事件发生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有关单位、旗区人民政府及时统计损失情况,并通报银行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机构...http://yjglj.ordos.gov.cn/xxgk/fdzdgk/zcfg/202309/t20230915_3489470.html
4.安安法务——中国企业用工风险管控系统创建者,中国企业用工风险...某招待所在未与张某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下,仅依据其与某人力资源公司签订了劳务派遣合同、由某人力资源公司为张某缴纳社会保险,就主张张某系劳务派遣,与某招待所不存在劳动关系,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案例指导意义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http://www.bossanan.com/aaWeb/caseContent.do?id=241
5.人寿保险风险管理人寿保险风险管理 人寿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人寿保险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寿保险可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应对意外风险。意外事故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死亡,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通过购买人寿保险,个人可以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一定的保障,以应对意外风险带来的经济压力。https://www.xyz.cn/toptag/renshoubaoxianfengxianguanli-132554.html
1.偿二代下人身保险公司的操作风险管控分析偿二代下人身保险公司的操作风险管控分析,人身保险公司,操作风险,对策,本文以操作风险相关理论为基础,按照偿二代下保险公司的业务分类,从人员因素、流程因素、信息系统、外部事件4类操作风险诱因出发,...https://wap.cnki.net/huiyi-ZJBX201908001039.html
2.以案说法合规经营风险案例卡折业务未尽到提示说明义务风险案例理赔金权益转让风险案例目录代签名、未明确说明免责条款风险案例pad投保代签名、未明确告知免责条款风险案例01案情陈述监管规定风险提示启示分析代签名、未明确告知免责条款风险案例01案情陈述监管规定风险提根据其提供的理赔资料,被保险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存在醉酒驾驶、超速、逆行...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9921710.html
3.美国OFAC对金融机构典型案例分析!国复咨询综上,我们建议相关企业要提高制裁合规意识,制定、完善并有效实施制裁合规计划。为了更好地防范相关制裁风险,结合上述处罚案例,提出如下建议: 01.确立制裁风险管控的原则 金融机构应结合实际,遵循风险为本、稳健审慎和勤勉尽责的原则。首先,金融机构要坚持风险为本的原则,开展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决定用...https://www.goalfore.cn/a/3635.html
4.普惠金融内控合规的两类风险:业务风险和案防风险内控新闻超过必要限度。除存单质押贷款、保证金业务外,要求借款人以办理存款业务、购买理财等作为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强制或变相引导在指定渠道购买保险、理财、基金或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等。在已有抵押等风险防控措施的同时,超过必要限度,强制或误导客户购买人身保险产品,并承担保费等。 https://www.neikong.cn/2188.html
5.网约车车险拒赔案例以及实际问题探讨风险管理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因此,平台公司面临车主因运营事故伤亡向其索赔的风险,【建议】管控该风险的最优方案是投保雇主责任保险,以完全转移自身的责任风险。https://www.yoojia.com/ask/17-11729999039092244392.html
6.保险公司理赔协议书16篇(全文)2、就本次事故造成的被保险人对第三者杨世国人身伤亡赔付金110000元(壹拾壹万元整),甲方同意向乙方(被保险人)一次性赔付额为RMB 五万五千元整(55000元整)。 3、甲方向乙方支付完上述第2项款额后,该赔案(赔案号:ABAC0001ZAB2010A000012)即为完结。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1ptlf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