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益率达到15%-20%,高额收益非常可观,可轻松实现财富自由。”就是这样诱人的宣传语,让李先生陷入了非法集资的陷阱。
发生在李先生身上的事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屡有发生。为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值此“金融教育宣传月”之际,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揭开非法集资的“千层套路”。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提醒,要防范非法集资,需谨记这四个常见“套路”,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虚假宣传造势、利用亲情诱骗。
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高大上”的虚假项目。以“新技术”“新革命”“新政策”“区块链”“虚拟货币”为幌子,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让其产生“机不可失”的错觉。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虚假宣传造势。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比如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现场观摩会、体验日活动、知识讲座等;大量展示虚假“技术认证”“获奖证书”;公布所谓领导视察影视资料,公司领导与明星合影;故意把活动选在大型会议中心、礼堂进行,极具欺骗性。
利用亲情诱骗。非法集资人通过返点、分红,使参与人相信投资项目能得到可观收入。因此,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全部投入,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甚至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防范非法集资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关系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作为头部险企,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金融知识科普宣传工作,帮助大众有效识别名目繁多的非法集资套路,清醒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为百姓守好“钱袋子”,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