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精选5篇)

(一)社会征信管理体系不完善,制约外贸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信用管理专职机构

(三)员工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资信调查对于任何外贸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量实践证明,做好资信调查工作可以规避很多交易风险。进口商的资信状况决定外贸企业能否顺利履行合同、安全收汇。由于同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许多外贸企业给予外商较为宽松的付款条件来独揽客户,从而忽略了资信调查工作,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二、对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构建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信用风险的产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交易环节,而是贯穿了整个贸易流程,因此,构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也必须贯穿于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交易环节,实现对各个风险环节的全程控制。所谓企业信用全程管理就是要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都对企业出口信用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其中,事前管理是要求企业在业务开始前加强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信情况等进行调查,事中管理要求企业在实际业务活动中对授信对象和授信金额进行实时管理,事后管理要求企业加强三项资产(应收、预付、存货)的监控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尤其是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做到如上三步骤,基本就构成了企业风险管理全过程。

(二)加强客户的资信调查,合理制定信用标准

(三)完善企业外部的信用管理体系

1.加强征信管理建立信用制度的核心是征信数据的采集及评估(资产信用调查和评估,企业资信调查及评估,消费者信用调查和评估)。政府和中央银行应主导建立征信系统,此系统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服务。

2.我国政府应大力扶持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信用服务行业发展和建设信用体系必须要求信用信息市场化。目前国外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首先是政府应加强对各类信用服务中介结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各类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其次是大力推进和发展包括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信用中介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信用服务业。

3.快速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在我国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应该做好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力度,政府应大力支持出口信保业务并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

(四)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健康发展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据国际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6,420.6亿美元。对外贸易的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无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中小民营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参与对外贸易的企业逐年增加。这些企业在经营对外贸易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涉外信用风险管理缺失,管理系统相对滞后等问题,而一些外国公司也利用我国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贸易的急切心理,利用各种手段损害我国外贸企业的利益,使我国外贸企业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逐年扩大,对外贸易产品种类日益增多、贸易方式趋于多样化的同时,也使得国际贸易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贸易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会使外向型企业在贸易活动中所面临的出口收汇风险也更多、更大。

信用是一种支付方式和支付能力的反映。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权人的债务造成债权人出现呆、坏账的可能性。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不断产生,在交易中所引发的信用风险也越来越大,外贸企业遭受拖欠货款和坏账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因此,如何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化解信用风险,避免给外贸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成为摆在我国外贸企业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管理薄弱

1、应收账款逐年增多。信用风险首先表现为我国出口企业出现了大量逾期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问题。根据外贸管理部门的统计,我国出口企业由于进口商信用差和驻外机构有意拖欠而逾期未能收回账款的约占50%的比重。最近一些年来,我国出口贸易的坏账率一直在5%以上,以2011年我国出口总额18,986亿美元测算,5%的坏账率意味着2011年一年,我国企业出口所产生的坏账就多达950亿美元。而2006年一年产生的出口坏账仅有230多亿美元。这表明在近5年间,坏账金额随着出口贸易规模的快速发展而也不断增大。2011年,我国外贸企业协会信用评估部门,联合北京国商国际资信评估公司对我国近15万家外贸企业进行了“外贸企业信用信息跟踪调查”,得到的统计数据是,在这些外贸企业中,“曾经因信用问题而受到损失”的占63%,绝大多数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都或多或少的遇到过信用问题,出口信用风险时有发生,所蒙受的损失巨大而惊人;但另一方面,反观我国外贸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状况却不容乐观,信用风险管理缺失成为蒙受损失的主要原因。

二、对我国出口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2、构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应专门设立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来应对外贸信用风险。当前,在我国无论是外贸出口企业还是专业的外贸公司都很少成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外贸企业的信用管理职能一般仅由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来承担,可是这两个部门由于各自的经营目标不同,很难在风险管理中配合和达成共识。想方设法扩展市场,增加销量与销售额是销售部门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销量目标,不惜采用赊销的结算方式来保全顾客,而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则抛之脑后。而财务部门虽然注重资金的安全性,但有时力不从心。因此,如果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来承担和协调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充分发挥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公司应授予该部门相应的权限,比如重大经营决策的参与权,客户资信的调查权,外贸合同的否决权等。使之真正发挥防范风险、加速资金周转、改进客户关系,增强企业整体运作稳定性、实效性等作用。因此,出口企业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十分必要。

除以上方法外,合理利用我国现有的信用保险工具,也是当前外贸出口企业防范和避免出口信用风险的重要途径。总之,对于外贸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企业自身完全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进行综合治理,来使风险消除或降低影响。在贸易业务中,我们既不能因出动存在信用风险而因噎废食,也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扩大出口。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科学的防范措施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小娟.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案例评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2]戚安邦.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3]吴建功.中国对外贸易学[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判别分析法信用风险评价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推动技术创新、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信贷数据显示,各商业银行2008年一季度发放的2.2万亿元信贷额度中,仅约3000亿元贷款授予中小企业,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5%。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惜贷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太大且难以识别及控制。事实证明,现今,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识别及控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立有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至关重要,更是持续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科研环节。

一、文献综述

上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建设从不同方面,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了研究。

本文在综合考虑了前人研究得出的重要财务指标基础上,加入了更能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如研发投入水平,无形资产占比和核心员工人数等。在此基础上,拟采用判别分析法来判定所构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二、实证研究

本文随机从创业板和特别处理类股票中分别选取了35、19只上市公司股票,并收集整理了这54只股票的11个指标。其中包括8个反映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盈利质量、运营能力、财务风险、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分别为:基本每股收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加权净资产收益率、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例。选取的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非财务特点的三个指标分别为:核心员工占比、无形资产占比和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54家上市公司中随机选取5家创业板公司、3家ST上市公司作为测试样本,其余46家上市公司用作分类样本。所有指标均选取2014年年末这一时点上的数据。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东方财富网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刊登的各上市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

(二)判别分析法检验结果分析

判别分析法可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设有n个样品,对每个样品测得p项指标的数据,已知每个样品属于k个类别(或总体)G1,G2,…,Gk中的某一类。判别分析法利用这些数据,找出一种判别函数,使得这一函数具有某种最优性质,能把属于不同类别的样本点尽可能地区别开来。利用这一判别函数我们能判定测得同样p项指标(变量)数据的一个新样品归属于哪一类。

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54家上市公司进行判别分析。

对判别分析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可得表1。从表1的分析结果可知,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周转率在两组中的差别不显著,对分类的作用可能不大。

从返回结果可以得到如下Fisher判别函数:D=-4.509+0.657X1+0.002X1-0.002X1+0.344X1+0.302X1+0.736X1-0.785X1+0.046X1+0.576X1+0.007X1(1)

将测试样本数据带入上式,所得Fisher判别函数的值与两组的重心值:分别为2.064和-3.835比较,离哪个组的重心近就归入哪一组。

从表2的分类结果可知,判别分析法已对初始分组案例中的97.8%个进行了正确分类,交叉验证分组案例中正确分类的概率为93.5%。从表3测试组的分组结果可以看到,判别函数(1)已对五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的四家进行了正确分类,正确率80%;对3家ST类上市公司全部分类正确,正确率100%。这说明本文所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类效果显著,能有效的甄别风险,是可取的。

三、结论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了能突出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核心员工占比、无形资产占比和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这3类非财务指标,拟构建一个包含11项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检验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运用判别分析法对选取的54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整个指标体系能有效甄别风险,并显著区分不同风险级别的企业。其中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周转率两个指标对分类效果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以从指标体系中剔除以达到简洁化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最后,本文通过一系列分析验证得到一个包含九个指标,能有效甄别信用风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理论,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AltmanE.I,Narayanan.FinancialRatiosDiscriminantAnalysisandthePredictionofCorporateBankruptcy[J].JournalofFinance,1968,23(9):589-609.

[2]R.Etimistcr.Anempiricaltestoffinancialratioanalysisforsmallbusinessfailureprediction[J].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1972,7(2):147-193.

[3]A.Asiz,D.EmanuelandGLawson.BankPrediction:AninvestigationofCashFlowBasedModeIs[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1988:25-29.

[4]周春喜.企业信用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科技进与对策,2003,(4):124-126.

[5]张红波.略论企业信用状况评价抬标体系的构建[J].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55.

[6]夏立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金融论坛,2010,(10):101-106.

[7]陶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构建的发醉模式[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6):6-8.

[8]范柏乃,朱文斌.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与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3,(6):83-88.

(一)专业开设情况

中国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开始于2002年。迄今为止,经教育部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有18所,包括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等。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学校已招收该专业硕士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已招收该专业博士研究生。另外,有部分高校经当地教育部门批准招收信用管理的高职和成教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信用管理专业教育已初步形成包括高职、成教、本科、研究生在内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二)课程开设情况

(三)教材建设情况

二、信用管理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之间的分工和配合构成了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体系。课程是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信用管理专业定位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三、财经类院校信用管理专业科学合理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在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应该构建具有信用管理特色、突出专业技能教育和实验实践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以及专业实践课程模块的构建。

(一)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群分析

(二)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就业后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基本素质的课题,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三)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

专业理论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从事信用管理工作必备的专业技能,体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其中的专业理论必修课程包括:信用管理概论、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企业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金融机构信用管理、信用风险管理与度量、信用评估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计量经济学、管理会计等。而专业理论选修课程应该根据上述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的要求,不断扩大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形成以下几个具体的模块。

(四)专业拓展课程的设置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反映学生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信用管理专业的拓展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财经应用文写作、公关与礼仪、管理学原理等。

(五)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

根据信用管理行业发展和专业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在保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完整稳定的同时,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构建“课堂实践+实验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递阶式实践课程教学体系。(1)课堂实践指讲授完理论知识点后以该知识点的内容展开实践,实践形式可以采用案例分析、习题讲解和角色扮演等。(2)通过招标购买或校企研发等途径加强网络环境下的专业实验教学软件建设,开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消费者信用管理系统》、《资信评级系统》、《信用风险定量分析系统》等实验课程,通过仿真的实验环境,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3)建立实时在线的远程实习实训平台,拓展实践环境,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4)校外实习就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定岗实习,在实习中锻炼提高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四、小结

在竞争的市场态势下,尤其是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经营性现金流的决定性作用。如何有效管理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是企业决策层和财务部门必须面对的挑战。过去,企业只需要一个管应收账款的人,加上一个审核合同的人,足够了。现在大家发现,伴随着业务的多样性、管理的专业化,问题开始变得复杂。

据统计,2009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共计8450.90亿元,较2008年的6720.08亿元增长25.76%。两市所有上市公司中有77家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50%,其中16家公司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80%。最严重者,其应收账款为营业额的184.29倍。以上数据均表明,应收账款已逐渐成为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主力军”!

如何有效规避商业风险、促进资金回流、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水平如何建立高效有力的账款管理与回收机制如何构建良好的商业风险管理体系这些问题已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2010年11月18日,正略钧策管理咨询(以下简称“正略钧策”)旗下全资子公司――正略铭诚风险管理咨询公司(以下简称“正略铭诚”)在北京召开品牌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30余年的公司合伙人赵家俊给出企业信用管理的三个关键词:价值、效率与风险。“企业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往往容易把这三个词对立起来。事实上,应当将风险、效率和价值的一体化、系统化,作为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运作和指导企业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的每一个行为。”

让信用管理渗入业务流程

所有者和投资人都希望看到企业价值不断提升,而这也是身为管理者的职责。在赵家俊看来,提升企业价值需从明确战略目标、完善企业结构、改善资本经营、抓好产品营销、做好风险管控等方面人手。“经营企业好比驾驶车辆。管理者需要不断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也就是把握好方向;企业运营好比发动机,要让企业运作更有效率,发展速度更快,市场拓展得更快,能够高效地运营;同时,要有效控制风险,也就是说,要踩好刹车。每一位经营者都承担着这样的责任。”

他表示,企业的业务价值、客户价值、信用价值在不断转换,这种转换过程就是企业销售实现、利润实现、现金流实现、资产增值实现的一个过程。通过对客户业务价值和信用价值的分析,可以找到价值合理的实现路径。具体而言,客户业务价值分析,要确立目标客户规模,包括客户未来发展空间、市场份额和销售额、该客户群的盈利贡献率等,然后进行业务价值分析,包括业务规模、预备人成长空间、市场份额、业务增长对利润的贡献等。信用价值分析,包括信用空间、通过信用管理可增长的利润率等。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已经实现的案例:

A企业希望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策略进行管理。管理公司帮助该企业建立了客户的细分种类,将客户种类和业务种类进行了一一对应,进而提出每一项业务、每一个客户群体的信用策略,从产品和客户价值转换角度制定策略。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公司还引入了专业模型,从客户满意度和客户需求实现两个维度去观察一些关键因素,包括客户需求兴奋点、客户满意程度、期望的满意程度等。

B企业希望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保证服务满意的基础上适应兴奋性需求。管理公司通过对行业数据库的研究,找寻:新的客户在哪儿创新产品在哪儿客户的信用手段对这些业务有什么影响分期付款、信用透支、银行额度、租金担保等与服务产品的关系如何这样,信用策略与信用管理就成为产品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两个案例的根本,就是以公司总体战略为支点,实现业务价值最大化与客户价值最大化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通过价值管理和信用管理,达到一个基本目的。

一体化、系统化、动态化

对于企业来说,每一项应收账款一旦形成、每一个信用政策一旦推出,风险就已经形成。此时,企业可以像银行管理其信贷业务一样,去管理自己的应收账款。关键是,信用管理应与公司的方向、目标、战略、业务运作实现一体化,要找出每一个信用策略、每一份应收账款,与每一项业务、每一个客户直接的变量关系。

过去,人们通常会把应收账款管理分成形成之前、形成之中、形成之后三个阶段,分别进行管理。在一些企业,这三个阶段还有可能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在应收账款没有形成之前,大家都在争取实现业务目标,以业务为导向;应收账款形成之后,则会以“催促”为导向(事实上就是以财务为导向)。但是,如果将应收账款放人业务价值、客户价值和风险价值这个三维系统去考虑,就会发现:要完成这样一项工作,需要把业务拓展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信用管理能力相综合,帮助企业提升价值。

信用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应收账款率的下降。它跟企业的运营效率有什么关系与净资产收益率有什么关系与资本收益率有什么关系都需要系统、全面地考虑。要把信用策略和信用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组成部分,让这个平台涵盖信用管理与组织建设、管理流程与制度、应用工具模型、不同客户之间的信用政策与动态监控系统等。

接下来是客户信任与业务信任的整合,包括未来业务信用特征的分析、潜在客户信用特征的分析、信用价值的转换与应用等。

特别要强调的是信用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应用。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包括信用管理的建设规划和目标,以满足自己的分析需要。

赵家俊指出,信用管理体系应与

资产管理体系整合在一起。“应收账款本来就是企业资产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将信用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进行管理。企业可以将资产体系进行整合,从债权人、投资人、管理人对资产承担不同责任的角度,从资产的资本属性、法律属性、战略属性、业务属性、组织属性、技术属性、会计属性等多方面,去探讨资产的安全性;从资产的流动性、效率性,去评价资产管理;从资产与现金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进行整合。”以正略铭诚为例,其中的一个基本模块,就是围绕资金管理开展,重点是以筹资和资金使用为核心,兼顾资金的安全性、效率性与效益性,以业务计划和资金计划为基础,不断优化企业资金结构、业务结构和业务流程。在这个模块下,他们将信用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整合起来,包括采购、销售、应收账款管理等,在每个节点上,都引入信用管理的基本思想。

变被动为主动

在赵家俊看来,建设并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一定要明确三个核心观点:首先,一定要与企业的业务运作相结合;其次,应当将其作为企业各个职能管理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存在;最后,信用管理是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一个系统的建设,在方法上通常不会出大问题,出问题的往往是与业务的融合、与各项管理职能的融合、与整个风险控制系统的融合。

“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因素很多,对客户的管理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这里面包括客户细分、客户信息掌握、客户业务运作的正常程度等。我们不希望把这些放到应收账款管理里去,变成‘催收账款’。”

THE END
1.企业信用管理案例说明20240213134855.pdf企业信用管理案例说明.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企业信用管理规避风险 一.企业信用管理目的2 二.信用管理制度建立2 三.案例分析3 案例一3 某大型央企3 案例二:5 某知名外商投资制造业5 案例三:6 某知名销售业6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213/5142242213011104.shtm
2.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增加认可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公司的通知各保险公司: 根据《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03]74号)第二条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增加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为保监会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可以买卖经上述两家公司评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 特此通知。 http://www.qzr.cn/newsfile/bxfl/bxflqt/20061214111020.shtml
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客户案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流程主要通过在线应用系统实现,OA、文档管理等应用系统成为单位信息的主要存储载体,以及单位内、外部之间信息交换的重要方式。为解决办公终端使用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存储、流传和使用时的安全问题,建立业务系统数据安全防护边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筹建“应用系统数据保护”项目。 http://www.wondersoft.cn/content/details_4_1296.html
4.很牛的求职经历王永华这段时间主要还是以参加天南大的招聘会为主,绝大部分面试都是在天津 进行,当然,也在网上投递了大量简历。这段时间参加的笔试、面试主要有:北京宇信易诚,联发软件科技,东芝,三星,联想,IBM,普天研究院,民生银行, 阳光财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此外,还有公务员考试。https://www.cnblogs.com/wangyhua/p/4050595.html
5.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提供专业的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中国平安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业务有车险、健康险、财产险、医疗险、意外保险、重疾险、小额贷款、保险代理、信用贷款、投资理财产品、平安担保、平安信用卡、平安保险、平安银行等http://www.pingan.com/
1.信用管理案例(通用8篇)信用管理案例(通用8篇) 篇1:信用管理案例 信用管理案例一 主题:经销商选择 关键字:经销商,实力 德国××化工有限公司是国际较具知名度的从事油漆,涂料,颜料等化工产品的跨国公司。自 1997 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以由于化工产品一直通过经销商方式销售,随着行业内竞争状况的加剧。对于经销商的选择,以及对于赊销政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6ajj5a8.html
2.特别策划:保险“信”蓝海——我国保险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扫描记者注意到,在近年来多次行业内部大会上,保监会相关负责人直指一些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与公司经营“两张皮”。比如,一些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纸面化”问题突出,信用保险等领域操作风险频发;有的保险公司治理“形似神散”,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发生实际控制人侵占、挪用、违规关联交易等非法转移保险资产的案件;有的内控体系...https://www.qhcredit.gov.cn/detail.do?contentId=c4d2ec39a8bf489fb816cd76aff89567
3.信用管理案例分析20241116.pptx演讲人:日期:信用管理案例分析目录信用管理背景与意义案例一:某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案例二:某银行信用卡欺诈防范案例三:某电商平台信用评价体系构建案例四:某供应链金融公司客户授信管理信用管理挑战与展望01信用管理背景与意义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控制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而进行的一系列针对客户信用状况的管理活动,...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767994.html
4.公司贷款逾期罚息企业应重视信用管理,按时偿还各类贷款,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避免因逾期造成的罚息。 4.5 购置保险产品 企业可以考虑购买一些信用保险产品,以降低因逾期罚息带来的风险。 五、案例分析 5.1 案例一:成功避免逾期罚息的企业 某制造企业在贷款时及时进行了财务规划,并定期与银行沟通,最终按时偿还了贷款,未产生任何逾期罚息。https://www.bidchance.com/falv/xykyuqi/1899776.html
5.2021年优秀诚信建设奖项发布,国任财险入选诚信企业案例为推动企业诚信建设,商业信用中心、《企业管理》杂志社开展2021年优秀诚信企业案例征集活动。国任财险以“积极践行国企社会责任,彰显诚信担当”入选“2021年诚信企业优秀案例”,党委书记、董事长房永斌同志荣获“2021年企业诚信建设突出贡献人物”称号。 此次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单位—...https://china.qianlong.com/2022/0617/7316050.shtml
6.保险金信托案例8篇(全文)信托机构管理赔款,或者投资于动产,或者投资于不动产,或者长期投资,或者短期运用,都应当在信托契约中订定。 8、受托人的解职。 受托人否可以随时解职,应视委托人是否可以随时撤换受托人或终止信托而定。 保险金信托案例 第3篇 一、案例简述 乙公司是由甲公司全额出资设立的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0万元。丙公...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6y5nbie.html
7.法律周报2020年10月重大政策立法典型案例全面梳理法宝盘点...案例六 林某某信用卡诈骗案——大额透支信用卡逾期未还,是否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案例七 某摩托车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更改产品标准未备案,是否涉嫌刑事犯罪? 案例八 某建筑公司故意毁坏财物案——98根电线杆被推倒,民事纠纷还是刑事案件? 案例九 某家具公司解除冻结资金案——复工复产面临资金困难,检警联动解...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829424
8.银行信息治理工作总结(通用20篇)加强对新进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的使用消防器材,总之,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事关公司财产与员工生命安全。我们决心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价强日常消防工作管理,提高全员消防意识,切实做到防患与未然。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365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