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劳动监察2年时效,社保稽核几年时效?

2019年1月起,胡某等向社保中心投诉H大酒店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未按照国家规定为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社保中心于2019年12月20日作出S00104号《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责令H大酒店调增胡某2008年至2013年每年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H大酒店不服,提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维持上述《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H大酒店仍不服,提起诉讼。

02

劳动保障监察2年的行政执法时效属于行政处罚类,与稽核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的内容和性质不同。

根据各方意见本案争议焦点在于:

一、社保中心是否应当受理胡某投诉并作出《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

一审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对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稽核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等问题并未设置时效限制,《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虽然设置了“2年”的行政执法时效限制但其约束的执法内容和性质显然属于行政处罚类,与稽核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的内容和性质不同。

并且,《最高人民法院行政法官专业会议纪要(七)(工伤保险领域)》第六条规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以企业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为由不再查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事人请求履行上述查处职责,且能够提供相应材料初步证明企业存在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责令有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履行相应职责。

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故被告社保中心受理胡某投诉并作出《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适用法律并无不当。

二、关于H大酒店已与胡某达成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说明双方并无争议问题。

法院认为,用人单位为其职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系法定义务。H大酒店与胡某之间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属于民事合同行为,不能免除H大酒店所负法定义务。对于补足胡某社会保险费后是否有损失及如何追偿损失,H大酒店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另行主张。

三、关于被告社保中心作出的《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未列明所适用法律的具体条款问题及行政复议程序未送达受案通知书问题,法院认为,属于适用法律和行政程序瑕疵,予以指出。

但被告社保中心作出稽核意见及行政复议决定程序中,H大酒店已行使举证及陈述申辩的权利,被告的行政行为并未违反法定程序。综上,H大酒店的诉讼请求法院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判决驳回H大酒店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H大酒店负担。

H大酒店不服原审判决,上诉称,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胡某的投诉已经超过2年的查处期限,被上诉人社保中心受理胡某的投诉并作出《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

上诉人与胡某已签署《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胡某已经将自身权利处分,双方已“无其他争议”,被上诉人作出《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没有事实依据。上诉人2018年1月8日与胡某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明确约定:“双方因劳动关系产生的权利义务一次性解决完毕,再无其他劳动争议”,上述协议是胡某的真实意思表示,是胡某对个人权利的处分,故上诉人与胡某已无争议,被上诉人社保中心作出《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缺少事实依据;

社保中心作出《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未列明事实依据、未列明适用的法律名称和主要法律条款,认定事实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

一、上诉人主张的两年时效,是《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所适用,涉案社会保险稽核所依据的是《社会保险稽核办法》,该办法对于处理时效没有作出规定。且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系列的会议纪要,对时效予以放宽。

二、上诉人提出与胡某签署的解除劳动保障协议中,已经约定再无其他争议,该条款违反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属于无效约定。

一、关于社保中心受理胡某投诉并作出处理是否超出时效问题。

上诉人主张,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胡某的投诉已经超过2年的查处期限,被上诉人予以受理属适用法律错误。对此,本院认为,被上诉人社保中心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稽核办法》作出涉案处理决定,上述法律和部门规章对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稽核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未设置时效限制。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行政法官专业会议纪要(七)(工伤保险领域)》第六条规定:

该纪要对查处时效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对查处时效予以放宽。综上,被上诉人社保中心受理胡某投诉并作出处理并无不当,上诉人该项主张不能成立。

二、关于被上诉人社保中心作出的涉案《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是否正确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据此,为职工按时足额缴存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不因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约定等免除,故上诉人主张其与胡某签署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中,已将社会保险权利自行作出处分,缺乏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规定: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业务经办、统计、调查获取社会保险工作所需的数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如实提供。

本案中,被上诉人社保中心受理胡某投诉后,于2019年11月28日作出《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要求上诉人提供胡某的工资、奖金等收入明细材料,并对上诉人进行了稽查询问,但上诉人未向被上诉人提供社保稽查必要材料,后被上诉人社保中心告知上诉人如不主动提供职工收入材料,将按照职工提供的银行工资流水、税收完税证明等收入情况材料核定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而后上诉人提交反馈书且被上诉人以询问笔录方式予以回复,最终被上诉人社保中心作出涉案《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认定上诉人存在少报胡某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违规行为,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之规定,责令上诉人限期改正。综上,被上诉人社保中心作出的涉案《社会保险稽核意见书》并无不当。

案号:(2021)鲁02行终227号

2

7

完成打卡即可领取精品资料及积分奖励!

曹锋

秉骏哥

David江维

刘不是

战狼先生陈昌锦、课程班主任等3人

已结束可回放1240

万红coco

已结束可回放253

已结束可回放476

用心传递知识与经验

高效的知识充电站

日进一步成就新高度

系统培训,实战教学

导师实时在线教学

抢先跨入EHR时代

暂无结果

Hi!欢迎来到三茅网

收不到短信验证码的几种常见原因:

1、手机装了拦截软件。

解决方案:在软件中操作解除拦截,或删除软件即可

2、手机关机、暂无信号、欠费。

解决方案:保持手机电量充足,手机账户状态正常,且处于信号良好的网络环境即可

3、手机欠费停机后充值复机第一天无法接收SP短信。

解决方案:建议联系您的手机运营商处理

4、在运营商那边设置了黑名单。

解决方案:建议联系您的手机运营商处理解除黑名单

5、手机无法接收长度超过70个字的短信。

解决方案:更换可支持接收长短信的手机

6、手机在境外使用或者使用境外手机。

解决方案:境外无法接收服务短信的问题,建议联系您的手机运营商处理。如因使用境外手机导致无法接收服务短信的,则建议更换能正常接收国内服务短信的手机

THE END
1.广东公开社会保险欺诈骗保典型案例近年来,广东人社部门开展社保基金管理问题整治提升行动,会同公安机关持续严厉打击欺诈骗保,查处了一批侵占社保基金的案件。为发挥案件警示震慑作用,广东省人社厅选取了近年查处的10起侵害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典型案例予以公开。这些案件涉及改大年龄提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虚构劳动关系补缴,伪造特殊工种档案违规提前退休,...https://www.mohrss.gov.cn/shbxjjjds/SHBXJDSgongzuodongtai/202405/t20240514_518361.html
2.社会养老保险案例分析问:关于企业对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案例分析 答:应该补交1998年到2004年的养老保险,按照破产法的规定,破产资产拍卖费用优先支付员工的社保金和工资,所以要补交。 问:求关于养老保险方面大师帮我分析一下我妈的这个案... 答:养老,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是种互补的关系...https://www.xyz.cn/toptag/huaxiarenshoubaojianhui-308772.html
3.社会保险法案例分析一个案例带问题免费文案+PPT模板下载社会保险法案例分析一个案例带问题PPT 案例背景某公司员工小张于2021年1月1日入职,试用期为3个月。在试用期间,小张一直表现优秀,但于2021年4月1日突发疾病住院,需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手术... 案例背景某公司员工小张于2021年1月1日入职,试用期为3个月。在试用期间,小张一直表现优秀,但于2021年4月1日突发疾病住...https://www.pptsupermarket.com/richbodyshow/aWQ9NDkzNTk4JmtleXdvcmQ9
4.栾居沪《社会保险疑难案例解析与要点剖析》书刊本书通过梳理、甄别各类社会保险争议案例,分类介绍了社会保险领域的常见纠纷,包括养老保险争议、医疗保险争议、工伤保险争议、失业保险争议、生育保险争议,力图通过选取典型案例进行专业的法律分析,厘清、剖析不同纠纷类型的争议焦点。同时,作者从解决各类争议的从业经历出发,通过不同的专题对各类社会保险争议的解决路径进行...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2-09-08/content-1572184.html
5.社会保障案例分析范文.docx该【社会保障案例分析范文】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社会保障案例分析范文】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https://www.taodocs.com/p-938656310.html
1.船员保险的现状与典型案例分析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众所周知,航运业是保险充分覆盖的行业,船舶、货物、船员都可以成为承保的对象,对于船员权益保护和权利救济而言,保险制度在损害赔偿和损失弥补等方面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本篇文章将通过有关案例分析,结合保险条款解读针对船员保险的有关问题。 一 船员保险的强制要求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673050
2.社会保障学案例分析(精选6篇)本案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私企老板让张某自己解决缴纳社会保险费问题,这不仅对张某构成了侵权,同时也是一种违法的用工行为。 第二,本市也没有专门接受职工挂靠、帮助用人单位规避履行缴费义务的机构。 第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不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的,劳动者随时可以通过申请...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2dk4jjj.html
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35、论社会保障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并举例说明。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2008年,某印刷厂由于承接的订单较多,决定对人员优化组合,充实生产第一线,因此决定将钱某从会计岗位调整到印刷车间。但钱某认为印刷车间工作太繁重,而且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岗位就是会计,所以坚决不同意。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215038.html
4.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产生的滞纳金能否超过本金?由上述案例可知,第二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是社会保险滞纳金不适用行政强制法,不应当有上限的限制。 四、本文意见及分析 对比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结合处理社会保险费征收案件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更加合理,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产生的滞纳金可以超过本金。具体有以下几点理由。 http://m.join-highlaw.com/nd.jsp?id=1319&groupId=2
5.新保险案例分析10篇(全文)新保险案例分析 第2篇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重视程度越来越深,保险行业迅速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好的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出台了保险业新“国十条”。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新国十条出台的必要性及创新性,分析其对保险业的影响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5l994xf.html
6.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案例《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按职工工资总额乘以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然而未按实际工资缴纳工伤保险的待遇差额是否该由用人单位补足?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案例吧! 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案例一 案情 2012年陈某某至徐州市某公司工作,该公司按照低于其实际工资的标准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https://www.yjbys.com/shebao/gongshang/671275.html
7.54岁养老保险有没有必要交基础知识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未来的养老形式。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新型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方式正在逐渐普及。如果你认为这些新型养老机构和养老方式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流行,那么54岁养老保险的缴纳可能就显得没有那么必要了。 四、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两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养老保险上的情况。 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5-513920
8.官方:2022年第一批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应用案例(17个案例全文)二、案例分析及账务处理 (一)出售乙公司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分析:按照《政府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处置以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被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照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019902.html
9.德勤:案例分析,国际派遣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国复咨询然而,派遣员工赴任后,企业却发现实际成本与预测成本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经过分析比对,企业发现造成预测成本偏差的主要原因是遗漏了派驻地的社会保险成本的估算。由于这一失误,整个项目的收益情况与预期也出现了偏差。 由此可见,造成预测成本差异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企业未能充分考虑派遣国和派驻地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https://www.goalfore.cn/a/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