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案件争议案例分析]工伤案例典型分析
在现实用工当中,由于情况千差万别,如做广播操摔成骨折能否算工伤、单位组织旅
游摔伤是否工伤、加班开会后失踪算不算工伤、驾车途中被打致伤是否工伤,对一些特殊情
议的案例分析,提供给大家参阅。
工伤案件争议案例分析范文一
案情简介:
张某于2010年7月23日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2011年10月20日,
张某在工作中不慎受伤,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未果后申请工伤鉴定。2012年5月24日,
经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2012年7月26日,张某被鉴定为伤残七级。但是
双方在工伤认定作出前,2012年3月1日达成赔偿协议签订《赔偿协议》,主要内容为:
签订本协议后,公司一次性支付张某78000元,双方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关系终止。之后,
双方未实际履行该协议。2013年1月,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
付各项工伤待遇共计135600元,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张某的仲裁请求。公司不服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驳回公司的诉讼请求。
工伤保险待遇。如果劳动者受工伤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私下达成赔偿协议,之后劳动者又就
工伤保险待遇提起仲裁或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赔偿的,存在两种情形:
一、如果赔偿协议是在劳动者已认定工伤和评定伤残等级的情况下签订的,且不存在欺
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情形,那么法院或仲裁机构应该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认定
协议有效。但是如果劳动者能举证证明该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等情形,符合合同变
更或撤销情形的,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实际情况变更或撤销该协议。
二、如果赔偿协议是在劳动者未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工伤和评定伤残等级的情形下签订
的,且劳动者实际所获补偿明显低于法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法院或仲裁机构会变更或撤
销赔偿协议,或直接判决用人单位补足双方协议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差额部分。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2条、第73条规定,对于显失公平的
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
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合同法》第54条也规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或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
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撤销。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规定: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养老金、医疗
变更。所以,对于工伤私了的协议效力不可一概而论,劳动者有权利根据实际情况维护自身合
法权益。
本案中张某系公司职工,其在工作中受伤已被认定为工伤,依法应当享受相应工伤待遇。
偿金,且所获补偿明显低于法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所以张某的请求能够得到法院和仲裁机
构的支持,得到双方协议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差额部分。
工伤案件争议案例分析范文二
主要案情:2014年7月21日,刘某在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班时,因电力公司在抢
修电网,临时叫刘某过去帮忙,由于事先没有交代好,刘某误爬上没有断电的的高压杆上被
高压电击伤。后被送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治疗,双臂被截肢。2014年11月
25日,经福建南方司法鉴定中心作出(2014)临鉴字1943号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为:刘
某损伤达一级伤残;属大部份护理依赖,护理期限为20年。
职工,是电力公司为了抢修电网,临时叫刘某过去帮忙,能否认定为工伤。
案件结果: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由某电力公司按工伤保险待遇赔偿刘某136
万元。
法律依据:2008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有关的行
政案件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法[2008]139号)第四条规定:关于工伤认定类行政案件的处
理:(一)临时雇用员工的工伤认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用人单位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公
共利益的需要,在恢复交通、通信、供电、供水、排水、供气、道路抢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