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菲特的20个经典投资案例案例看投资的秘密

推动低估企业价值的释放,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采取多样化的投资工具,以公允的价值(或者折扣)买入具有复利功能的企业,信任并倚重企业的管理层,这五个方面是我总结的巴菲特盈利之道。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我们可以部分学习其投资的理念和方法,但是绝没有复制的可能性。

首先我把这20个案例的主要情况做成表格,然后以小主题的形式展开讲述。因为内容较多,做成了两张图。

一、关于市盈率

股市的合理市盈率是由无风险利率决定的,在实际投资中,还和企业的税率、市场情绪等因素有关系,但是这一切都不改变不同投资品种的风险属性,股票因为较高的风险必须对债券有风险补偿。

我们做投资看一个财务指标一定要在具体的背景下,在一个企业各种指标的群体中才有效,才能刻画一个企业的面貌,才能表征企业的投资价值。

二、主动投资的案例分析

企业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现在的价值,一种是未来的价值,现在的价值主要是指交易价格,未来的价值是指现金流的折现值,依赖事件展开。我来举个例子,一辆100万的车和一个100万市值的指数基金投资,两者在当下价值是一样的,这个价值体现在交易价格上面,因为100万总是等于100万,所以两者当下的价值是一样的。‘

从这个视角看,我们看巴菲特用第一种方法的共有三个经典投资,分别是桑伯恩地图公司、登普斯特农具机械制造公司和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三家公司有个共同点就是巴菲特都对推动了公司价值的释放,努力实现经营的改善,可以说深入介入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其说巴菲特是一个,倒不如说是收购公司然后肢解以获利的野蛮人。对于这样的投资项目来说,企业的市盈率毫无意义,因为原本就没有打算持续经营,巴菲特为了保障企业价值释放过程中处于结构性衰退中的企业经营活动不至于吞噬现有的价值,这三个标的仍有一定的投资能力或者净现金流流入。这不仅要求投资人懂得投资的估值,还要懂得企业的经营,巴菲特也采取了控股推动价值实现或者直接更换管理层的做法,这就是早期的巴菲特,就像一只猎豹,不断寻找可以饱餐一顿的美味。

孙子说:“夫兵形如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里面的核心意思是“兵贵无形”,我觉得和投资的原理是相通的。

世人都说曾国藩书生带兵,行军打仗奉行六字诀——结硬寨、打呆仗,湘军作战凭借挖壕、筑墙、稳扎营、固守,慢慢困死太平军。战术虽笨且见效慢,但却极其实用。

这种战法也不是一开始就奏效的,在与太平军对战的初期,湘军可谓是屡战屡败,以至于曾国藩都要多次自杀,不过好歹是被属下拦下来了,可见太平军的战斗力和意志力其实要在湘军之上。

根本原因是因为湘军是朝廷的部队,因此,湘军的粮饷那是源源不断,打了败仗,不可怕,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我们可以继续打,反正湘军是按月领银子的,而且天天能吃饱饭,于是也就打出了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法。最终依靠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和正确的战法最终战胜了太平军。

我一直觉得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账”是很笨的方法,唯一的聪明就是知道自己笨所以不去和别人拼,无论如何都不是高效的投资方法。你要结硬寨?好,我拆了你的寨。你要打呆仗?好,我杀了你的人。看你怎么办。

作为一种军事策略,“结硬寨,打呆仗”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意义,并不是百战百胜的战略,扩大其效果往往误导人。

投资也是一样,并不存在永远有效的策略,如果有,一定会被传播并形成投资规则,使用这个规则的人互相倾轧,直到这个策略失效。

最后谈一下桑伯恩地图公司的特点

即使有钱控股,也不一定有能量做出管理上的改变,在中国尤其这样,政策、法律风险,尤其是行政管理方面问题会非常大。巴菲特有其能量,以及美国社会的制度,决定了他自己的操作方式。但是,可以借鉴的是他分析公司资产的方式,即如何对待投资收益的问题。

作为一般投资者,在出现致命替代品的情况下,果断卖出是正确的选择。事后的业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毕竟我们无法左右公司战略,更无法通过控股再投资方式提高投资资产的回报。这是一个极端个性化的案例,对普通投资者不具借鉴意义。

三、关于保险公司

巴菲特特别喜欢保险公司,在20个案例中明确溢价买进的三家公司都是保险公司,分别是国民保险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和通用再保险公司,其中国民保险公司是第一家全资收购的保险公司,巴菲特看中的是其低成本经营的企业文化和账面较大的浮存金,可以用来供其投资。通过低成本,甚至是负成本的资金,有助于发挥自己的投资能力。

浮存金的含义是:一旦顾客购买保单,保险公司立刻获得保费;在未来某个时点,当保单持有人索赔时,保险公司面临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将收取的部分保费留作应对每年的索赔之用,而余下的保费则可用于投资。这种保险公司持有但并不拥有的钱被称为保险浮存金(float),而巴菲特能用这些钱投资获益!

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中巴菲特多次买进,最后实现私有化,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投资案例中,一个是巴菲特极其重视企业的管理层,一个是巴菲特比较深入介入了企业的经营改善中,毕竟当时保险公司遇到了经营危机。

1、政府雇员保险公司

此时,他需要知道的是,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是否有称职的管理层来实现逆转,是否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既满足监管要求又能够纠正准备金不足的问题。在管理能力上,巴菲特需要了解杰克·伯恩。在资本方面,他必须了解补充资本的监管要求、如何满足这些要求以及其他保险公司或银行是否愿意提供所需的补充资本。

巴菲特后来表示,他相信杰克,并认为他绝对是能让政府雇员保险公司重回正轨的那个人!

由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巴菲特明白这是他能够发挥作用地方。随即,他去拜访华盛顿特区的保险监管人沃拉克,并亲自协商了对这家公司设定监管资本要求的严格程度和最后期限。此外,巴菲特还大大增加了对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投资,在那个关键时刻,作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投资者,给这家公司投了信任票!

那时,筹集资金仍然极其困难,但所罗门公司(具体是所罗门公司有影响力的高管约翰·古弗兰)最终同意为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承销价值7600万美元的可转换股票。其他再保险公司也很快出面提供了再保险业务,公司股票也从每股2美元跃升至每股8美元。

"对当时大多数潜在投资者来说,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这种情况好像是急转直下,几乎就像自由落体一样!"由此说明经营管理理念和水平对于竞争性行业是何等重要。保守谨慎的经营风格,其形成基础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

2、通用再保险公司

就巴菲特自己对该公司收购的诠释来说(见他在1998年年底给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信),巴菲特评述道:“在数十年间,通用再保险公司的名字代表着分保行业的品质、诚实和专业——而且,在罗恩·弗格森的领导下,这种名声被更加发扬光大……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巴菲特继续阐述了通用再保险公司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即拓展伯克希尔全球范围分销保险产品的能力,以及它为伯克希尔所带来的做承保的技术能力。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案例里,巴菲特的投资仅仅是部分倚重对方的财务数据,他的收购决策是基于业务的合理性。

这句话的意思是巴菲特心甘情愿为通用再保险公司付出较大的溢价,还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巴菲特和芒格从来都不相信什么战略协同,认为专注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认为1+1不会等于2,更不会大于2,但是在这个案例中却认为通用再保险公司的业务和伯克希尔现有的业务可以形成有效的补充。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投资环境,优质的股票价格都很高,巴菲特手里有大量的现金需要投放,但是也说明巴菲特对保险行业的偏爱。

在通用再保险公司和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案例中,巴菲特非常重视管理层,我在“倚重管理层”标出的两个“特别倚重”一个就是给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这说明在巴菲特看来保险行业并不是具有机行业优势的企业,管理层的执行力和企业文化非常重要。

四、关于技术类公司

先说个题外话,登普斯特农具机械制造公司和桑伯恩地图公司命运相仿,电泵取代了风车,公司产品在技术进步中遭到淘汰,这是致命的风险。因此,投资技术进步快的行业更是充满危险,这是需要长期投资者主动规避的地方。

在《巴菲特的估值逻辑》这本书中的20个案例中,这是唯一一个巴菲特对企业经营管理无法施加影响的企业。

为巴菲特寻找买入IBM的理由并不难。尽管上世纪90年代初,当IBM在科技业剧变中被颠下浪尖时,巴菲特的黄金搭档芒格曾将其视作“摧毁股东财富”的典范,但经过十几年的转型,IBM已在IT技术服务领域奠定了无可争议的领先优势,并通过受业绩增长推动的股价上涨、持续分红及股票回购,为股东不断贡献稳定回报。

数字说明一切。前IBM高管张烈生的新书《IBM:蓝色基因百年智慧》中列举了一系列数据:一方面,IBM不断提升的盈利水平能够自然推动股价上涨,其毛利率已从1992年时低于39%到2010年的46%,每股收益过去五年实现翻番增长,未来四年预期仍将年均增长18%,而过去五年,IBM每年创造的自由现金流一直在100亿美元以上,去年更是达到161亿美元;另一方面,截至2010年,IBM已经连续15年提高季度分红水平,而且连续7年分红达到两位数增长;此外,从1995年以来,IBM已经拿出超过1000亿美元进行股票回购,以提高股东手中股票的价值,仅2010年就拿出154亿美元进行股票回购。

这一切或许可以从一个关于IBM流传甚广的笑话看出某种必然性。一个关于IBM公司文化很典型的故事:“两个食人族到IBM上班,老板说“绝对不许你们在公司吃人,否则我立刻开除你们!”。三个月下来大家相安无事,突然有一天老板把两个食人族叫到办公室大骂一顿:“不让你们吃人不让你们吃人,还吃,明天你们不用再来上班了!”两个食人族收拾东西离开IBM,临出门时一个忍不住骂另一个:“告诉过你多少遍不要吃干活儿的人,三月来我们每天吃一个部门经理,什么事都没有,昨天你吃了一个清洁工,立刻就被他们发现了!”

IBM内部体制已经僵化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了,也正是因为僵化的体制、僵化的执行力、陈旧的商业理念让IBM每次都硬生生地把伟大的战略做成了先驱炮灰,每次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那么巴菲特投资IBM的失败原因是什么呢?是科技发展迅猛且不可捉摸,企业无法建立护城河?还是大企业病害死了IBM?或者是因为巴菲特投资大意了,没有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力,导致自己的企业管理才能未能及时阻止IBM的坠落?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五、巴菲特和企业管理

巴菲特曾经有过一段名言:我是个好投资家,因为我是一个企业家。我是个好企业家,因为我是投资家。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一句大实话。

在表格中,我们在“改善经营管理”中看到“是”的有六个,除了三个是作为“野蛮人”去拆解公司的,三家是企业陷入经营性危机作为救火员去参与的,但是我认为事实远远不是这样。

如果说这个案例还不足以说明情况,我们看一下巴菲特收购北伯灵顿公司后,公司和其的一段访谈中巴菲特说过这样一段话:“你们只需按照你们过去的那种方式做就行了。我或奥马哈的任何人,都不会涉足诸如劳工问题、采购问题、机车购买问题或任何其他的这类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购买这家公司,是因为它管理得不错。如果到了不得不为北伯灵顿公司引进管理层的境地,那么,我们双方都有麻烦了。”

在北伯灵顿的访谈中,巴菲特继续讲:“我们寻找的标的都是经理人对自己的企业充满激情的公司。这是真正的区别所在。我是指,对某种事情有激情的人,都会带来日常工作和决策之外某种特别的东西。除非我认为你们对这个企业有很高的激情,否则,我今天真的不会在这里。我是指,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有官僚气息贯穿其中,是不可思议的问题。这在美国是行不通的。激情是一个重要的成功要素。你会常常在家族企业里找到这种要素,而在专业管理的企业中,发现它的概率就不是那么大了。但我确定在北伯灵顿公司存在着这种激情。

第一句话:平凡的事业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所谓平凡的事业,是指伯克希尔旗下的这些非上市公司大多属于巴菲特笔下的“一般商品事

业”,最多也只是“强势的一般商品事业”,它们距离“市场特许经营事业”或者“弱势的特许经营事业”还有不小的距离。然而,伯克希尔正是靠着这些平凡的事业创造出了极为不平凡的业绩:在1965—2014的近50年里,每股收益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以上。

第二句话:非凡的业绩源自非凡的管理人。

既然事业是平凡而普通的,那么出色的业绩必然源自出色的管理人。究竟有多么出色?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些人都是“艺术大师”级的人物。

第三句话:非凡的管理人造就了非凡的管理边界。

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还是听听巴菲特自己是怎样说的吧!“在我们不断增加旗下的事业体时,我会被问及我一个人究竟可以应对多少个经理人同时向我报告。我的回答相当简单:如果他是一颗酸柠檬,那么即使我只管理一个人也已太多;如果我管理的部下都像我们旗下已经拥有的那些经理人那样,那么对于我来说这个数目将没有任何限制。”(1995年信)

我长篇累牍地分析效率模式是因为现在在股市中有一种不当的观点,拥有稀缺资源的企业一般的管理人仍然值得投资,一般性的企业即使管理层卓越也难以忍受,事实上呢,第一,优秀的管理人可以创造伟大的企业,建筑坚固的护城河,这种价值比先天的属性更强,第二,拥有稀缺资源的企业即使成功,也并不是伟大的类型。

巴菲特这种对管理层的重视正是体现了他自己对于企业管理的擅长,正是因为管理层按照他的意愿做了执行所以才“大家都没有麻烦。”

巴菲特绝对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六、多样化的投资

1、做机会型的投资人,而不是做风格型的投资人

在当今的投资行业,许多投资者把自己的投资策略定义为一种形式,诸如,“价值型”“增长型”或“事件驱动型”。巴菲特超越了这种策略定义;他不仅按照流动资产净值法选择标的,或仅仅投高品质的企业或仅仅投优先股。相反,他是把自己的投资策略与市场状况和个人投资计划有机地进行匹配。

投资者不应该逆市场强推某种投资风格;相反,他们应该构建适于不同市场环境的不同投资风格的专业知识。在机会出现的时候,能够及时抓住机会;同时,在看不到机会的时候,不要降低投资标准而为之。

好的投资机会一定是等出来的,在巴菲特的20个投资案例中,除了三家保险公司外,全部是低估或者以合理价格介入的,有四家是在遭遇经营危机的时候介入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机会是跌出来的,也是耐心等待的结果

2、定量为定性服务,定性需要定量去验证

在评估企业的品质方面,巴菲特的品质定义既包括定量的内容,也涵盖定性的内涵。在定量方面,他逐渐注重具有下述数据特征的企业:持续的增长;已用有形资金的高收益率。巴菲特的核心标准是,在可理解的结构性因素的驱动下,十分稳定的5%的增长幅度。他并没有只是盯在极高的增长速度或极端有吸引力的估值上。无疑,这就是对那几个具有品牌产品的公司投资的决策依据。

确定当期利润很重要,它让投资者大致知晓企业的价值几何;了解企业的资金收益率也一样重要——如果企业资金收益率不能明显高于资金成本,那么,它就无法从事具有复利效益的经营。

然而,一家企业的真正价值是其未来利润的某种合计值。一位投资者计算的当期利润值是否为精确的80美元或82美元或79美元,都无伤大雅;企业未来5年的利润是700美元或15美元或3000美元,则攸关决策!

类似地,虽然较高的资金收益率是创造复利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如果一家公司的未来前景不明朗,那么,仅有较高的资金收益率显然不够。例如,具有梦幻般的50%已用资金收益率,但收入和利润增幅为零的企业,(相比于收益率较低但增幅可观的企业来说)它的那种很高的资金收益率没什么益处,因为它无法把收益再投入到企业,使它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需要通过对客观数据的分析中得出,而非想当然的认为。核心观点必须有客观数据的支撑,这很重要。

我不喜欢预测企业的利润和分红的具体数据,就是因为我认为一方面这个事情很难,更重要的是无助于我的投资。

3、最后的话

巴菲特的长期投资生涯,并没有定义在某一种投资形式或投资策略上。从1957年开始的最初投资合伙制到今天,他的投资方式显然是在不断演化精进。

这些决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机遇下实现的,我们不可能真的去复制巴菲特,但是可以从中学习他的投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走的更远。

与我而言,作为A股的一个小散户,最重要的是寻找具有结构性优势的企业,即企业创造复利的能力,以合理价格买进,同时牢记最佳的投资类型要依据市场情形而定,识别市场变迁的迹象并借此进行调整,以便甄别最有希望的机会

THE END
1.火灾保险理赔案例分析火灾保险是一种常见的财产保险,用于保护房屋、建筑物和财产免受火灾造成的损失。在发生火灾后,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合同的条款和条件来进行理赔。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火灾保险理赔案例。某市一家小型企业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导致办公https://m.xyz.cn/toptag/huaxiarenshoubaojianhui-75229.html
2.企业财产险火灾索赔案例分析.docx企业财产险火灾索赔案例分析 某集团公司下属有10多家生产型企业,其中A、B两家下属企业在同一地点办公,但生产厂房仓库等各自分开。A、、厂房、机器,在仓储物品后面的括号里写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三项,在特别约定中约定:必须有消防合格证,否则发生火灾不赔。企业的保险标的为仓储物品、仓库、机器,无特别约定。某天,B...https://www.taodocs.com/p-977042094.html
3.火灾保险理赔案例分析案例:2009年,徐某一人在住所内时发生爆燃引发火灾,致使他被烧伤。公安消防支队认定火灾原因:“由于人为造成燃气灶具与输气软管脱落,致使天然气直放、遇火源发生爆燃,引燃周围可燃物并扩大成灾。”火灾事故造成徐某身体76%灼伤,达到二级残疾。徐某以此向保险公司要求理赔。 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26526.html
4.公众责任险解读被保险人应就建筑物改变事宜事先以书面形式通知本公司,从而本公司在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收取附加保费。被保险人应采取一切可行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在维修或装修过程中发生意外。 11.火灾、爆炸、烟熏及水损条款 承保在被保险人营业场所内发生火灾、爆炸、烟熏、水损而造成第三者的财产损失(包括由其保管和占用的业主的装置...http://wxdzd.wddcn.com/vshop/_marketing_new_view.html?sid=1593015&market_id=356553&isshare=no
5.家庭财产险案例分析家庭财产险是个人和家庭投保的最主要险种。凡存放、座落在保险单列明的地址,属于被保险人自有的家庭财产,都可以向保险人投保家庭财产保险。家里发生保险事故,火灾,水浸等当然是首先打电话给消防部门了和保险公司了,然后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减少家庭财产的损失。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家庭财产险案例分析,相信自...https://m.vobao.com/news/825434740824655140.shtml
1.财产保险案例汇编.pdf财产保险案例汇编.pdf,财产保险案例 财产保险案例汇编 第一部分:火灾保险案例 案例一:某工厂自1996年1月1日以来一直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险,保险期间为一年。 合同到期后该厂提出了续保要求。1997年1月7日,该厂向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王某递交了财产保 险投保单,投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28/8036025071006011.shtm
2.火灾保险理赔案例分析火灾保险理赔案例分析 火灾保险鉴定复杂,因此发生事故后会进行严格勘察并确定责任,以下就是关于火灾保险的案例。火灾事故造成徐某身体76%灼伤,达到二级残疾。徐某以此向保险公司要求理赔。法院认为,徐某与保险公司签署的保险合同,对意外伤害险赔付的标准有明确的规定,而涉案事故发生的原因系人为造成燃气灶具与输气软管...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topics/487143
3.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保障家庭与企业资产的重要性李女士在第一时间联系了保险公司,并提供了火灾现场的照片和相关证明材料,保险公司派出专业人员进行了现场勘查,并与消防部门核实了火灾情况,经过评估,保险公司确认了李女士的损失,并在两周内赔付了48万元(扣除免赔额2万元)。 案例分析 1、风险转移:商业财产保险帮助李女士有效转移了因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保障了店...https://domusfay.com/post/18211.html
4.案例分析报告(5篇)火灾发生后,该厂及时通知了保险公司并提出索赔要求,保险公 司认为并未收到该厂的保险费,也未经核保签发保单,因此拒绝承担赔偿责任。该厂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受理该案后,判决保险公司赔偿该 厂保险金约65万元。法律分析: 保险公司内部对该案的处理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虽然该厂填写了...https://fw.chazidian.com/mip/fanwen882275/
5.最新保险拒赔案例深度解析技术推广案例四:财产保险拒赔 某公司购买了一份财产保险,当一场大火导致公司财产损失时,该公司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拒绝赔付,理由是火灾是由员工操作不当导致的,属于免责范围。 分析:财产保险合同中通常会列出一些免责条款,如因投保人自身行为导致的损失不予赔付,在发生火灾等事故时,投保人应注意收集证据,证明火灾是...http://ahlkfd.cn/post/15704.html
6.保险公司理赔案例分析(精选8篇)篇1:保险公司理赔案例分析 截至8月中旬,山东临沂市小麦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结束,理赔面积12.6万亩,理赔金额1762万元,16万农户得到保险理赔款。据了解,20,临沂市共有10个县区、134个乡镇、5545个村参加了小麦政策性农业保险,各级财政共支付保费2567万元,有效地提高了临沂市农户承担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m5k3klk.html
7.2023年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汇总案例分析 1.甲国和乙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品销售协议公约》的缔约国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从B公司进口100吨白糖的协议协议选用了2023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术语,并约定付款方式为托收此后,A公司与承运人C公司签订了海上货品运送协议运送协议受《海牙规则》的约束,并向D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承运人的“希...https://www.yxfsz.com/view/1611590611051319298
8.案例分析15 July 2013 关于保险单位为个人投保 案情简介 某建筑公司为职工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保期1年,保险金10万元.受益人栏目为空白.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承诺,保险金交建筑公司支配. 某日,建筑工地发生事故,被保险人架子工李某当15 July 2013 保险公司是否赔偿因小孩造成的火灾损失 【分析】 本案的争论焦点在于对“故意...https://www.shlonghua.com/article/3.html
9.《保险代理人》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火灾发生后,该厂及时通知了保险公司并提出索赔要求,保险公 司认为并未收到该厂的保险费,也未经核保签发保单,因此拒绝承担赔偿责任。该厂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受理该案后,判决保险公司赔偿该 厂保险金约65万元。 法律分析: 保险公司内部对该案的处理存在两种意见:...https://www.yjbys.com/edu/baoxiandailiren/51393.html
10.火灾公共责任保险8篇(全文)关键词:火灾公共责任保险,保险公司,消防机构 一、我国火灾公共责任保险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据对北京、兰州、郑州、深圳等地一些影响力大的大型商场和娱乐场所调查分析, 90%的经营者没有投保火灾公共责任保险, 曾在吉林中百商厦发生的“2·15”火灾, 伤亡人数达到123人, 因为中百商厦没有投保火灾公共责任保险, 所以火灾...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tjnvov5.html
11.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5篇(十)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对重大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由县级公安、监察、林业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督促和协助地方及时查明火因,依法查处肇事者和责任者,并将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市防火办。 (十一)宣传报道。对在扑救森林火灾中出现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宣传部门要及时报导,对典型火灾案例要公开曝光。新闻单位在报道森林...https://www.oh100.com/a/202303/6477129.html
12.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案例分析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案例分析 1.平安险案例 某外贸公司按CIF术语出口一批货物,装运前已向保险公司按发票总值110%投保平安险,6月初货物装妥顺利开航。载货船舶于6月13日在海上遇到暴风雨,致使一部分货物受到水渍,损失价值2100美元。数日后,该轮又突然触礁,致使该批货物又遭到部分损失,价值为8000美元。问...https://www.yoojia.com/ask/17-11947631994208108702.html
13.数据分析最具价值的49个案例(建议收藏)地质数据分析的案例数据分析最具价值的49个案例(建议收藏) 导读:本文是近年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大数据公司的一些经典案例总结。尽管有些已经是几年前的案例,但其中的深层逻辑对于未来仍有启发。 本文力图从企业运营和管理的角度,梳理出发掘大数据价值的一般规律:一是以数据驱动的决策,主要通过提高预测概率,来提高决策成功率;二是...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099558/article/details/85782339
14.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月两家公司都投保了企财险,台风造成损失...【案例分析】 都是企业财产险,为什么两个险种一个赔偿,一个不赔偿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下两个险种保险范围的区别: 财产险基本险保险责任: 第五条 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下列原因造成保险标的的直接物质损坏或灭失(以下简称“损失”),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http://m.yun.jxntv.cn/c/QWtDUXY5end0cEJobWR3TjVlZkRYUT09.html
15.老周解密货运保险真为物流运输而设计?这里老周再给大家说一个案例:时间要追溯到2009年,武汉一家管理规范的专线物流公司找我做货物保险投保咨询,线路武汉至安徽,这路程不算长,每日3班9.6米厢式货车对发,也就是一天6班,因为车不大,单次赔偿额度要求为40万。最后在老周的分析下,放弃了投保。http://www.360che.com/driver/141201/35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