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之农业风险及其特点

1、农业风险及其特点一、农业风险的概念(一)农业风险的概念风险的一般定议为莫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按照这一定义,风险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低于预期价值的结果,称为损失;二是高于预期价值的结果,称为收益。由于保险针对和补偿的是损失,所以,从保险的角度讲,风险是莫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农业保险问题时,可以给农业风险作如下定义:所谓农业风险,是指人们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遭受由于灾害所导致的财产损失、人身伤亡或其他经济损失等风险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损失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二是损失何时发生的不确定性;三是损失程度大小的不确定性。所谓灾害,是指自然原因、人为原

2、因或者二者兼有的原因所形成的破坏力给自然界、人类社会所带来的祸患;换句话讲,凡是能够造成社会财富和人员伤亡的各种自然、社会现象,都可称之为灾害。灾害产生破坏作用要借助具体的载体,这种载体称作灾害事故。载体不同,灾害事故的表现形式就不同。因此,灾害就由现了许多种类,比如火灾、风灾、水灾等。灾害的发生对社会财富和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破坏结果,叫做灾害损失。灾害损失不同于风险损失,它是实质性的损失结果,而风险损失是带有可能性的灾害损失。(二)农业风险的性质1.客观性。就实质而言,农业风险损失是导致农业风险产生的灾害事故发生后,其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破坏结果,表现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

3、经济损失等具体形成;而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人们是否愿意,一旦灾害事故发生,这种损失就不可避免。2.相对性。首先,灾害及灾害损失是具有相对性的,莫种灾害发生,只有相对来说于可能受到灾害损失的农业生产者才构成危险;其次,对于不同的承担者,同一灾害破坏结果,其所以为的风险(大小)程度可能不同。3.可测定性。农业风险损失是客观的,这是因为灾害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并且这种偶然性表现为一定的概率。4.农业风险损失是一种损失预期。农业风险的大小,在莫种程度上取决于人们主观上对客观损失的度量。尽管农业风险损失是客观的,但由于主观认识(承受能力)的不同,

4、相同程度的客观损失对于不同的承受者,风险的大小却可能不同。因此农业风险损失是农业生产者对可能遭受到的损失大小的一种预期。掌握农业风险的性质,对于开展农业保险十分重要。其意义在于,并不是有了客观损失就会产生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只有当农业生产者意识到了客观损失存在并构成了风险,希望通过保险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由去,并且具备相应保险费的支付能力时,农业生产者才能自愿投保,才能形成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否则,应当考虑是否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组织农业生产者参与投保。(三)农业风险的构成要素传统风险管理理论认为,风险一般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种要素构成。从农业保险实际损失的角度看,对

5、于一项特定的农业风险,可以认为其是由以下两种要素构成,即可能性和预期损失。1.可能性,即灾害事故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经验估计、长期资料的统计计算等方法得到。2.预期损失,即灾害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大小。可以通过经验估计、理论推算、统计调查等方法得到。用公式表示特定农业风险的大小,即:莫项农业风险的大小=预期损失X概率二、农业风险的种类和特点(一)农业风险种类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农业风险分为不同的种类。1.按照农业生产的对象划分。按照农业生产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农业风险分为种植业风险和养殖业风险,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粮食作物风险、经济作物风险、家禽饲养风险、水产养殖

6、风险等。2.按照风险的性质划分。按农业风险的不同性质,可将农业风险划分为纯粹的农业风险和投机性的农业风险。3.按照农业风险生产的原因划分。概括起来讲,农业风险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原因引起,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1)自然风险。指由自然条件异常引发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农业风险。自然条件的异常可以由自然因素引起,也可以由人为因素引起。这些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如干旱、低温、风灾、雹灾等),植物病、虫、草害,动物疾病,地壳板块运动(如地震、泥石泥等),环境灾害(如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农业污染等),以及洪水、雷电、海啸等。(2)经济风险。由人为因素引起,即由经济环境的改变所

7、带来的农业风险,如农产品价格变动、利率浮动、经济制度变革、生产资料涨价、贸易条件恶化等。(3)社会风险。由人为因素引起,即由社会条件导常引发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农业风险。通常包括政治风险、行为风险和技术风险。(二)农业风险的特点农业的对象因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生产方式等因素的不同,使得相对于不同对象的同一种类农业风险具有不同的特点。我国农业风险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就全国来讲,由于农业风险几乎包括风险的全部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农民生产的方方面面,并且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深远,从而决定了我国农业风险具有该特点

8、。2.区域性。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率较高,再加上地理条件十分复杂,使气象灾害的颁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总的来说,北方旱灾多,南方雨涝多。3.季节性。我国气象灾害的季节性比较突生。比如旱涝灾害,春季往往是南涝北旱,盛夏是南旱北涝;寒露风是南方晚稻抽穗开花期的灾害性天气,长江中下游主要由现在9月中、下旬,华南则多由现在10月下旬;霜冻春季主要发生在北方冬麦区,秋季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冬季则主要发生在江南、华南及西南部分地区;暴雨在长江下游浙、闽、两广集中在每年的5月、6月和7月,而华北、西北地区集中在7-8月。4、风险单位较大。我国幅员辽阔,灾害众多,经常发生大规

9、模的自然灾害,而对于很多灾害来说,如旱灾、洪水等,一次灾害事故通常会造成较大范围的灾害损失。5、风险承担者的弱小性与分散性。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农业风险的承担者常常是每一个农户或规模不大的经济组织。因此,相对于城市集中的人口以及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单位,农业风险表现由风险承担者的弱小性及分散性。6、风险的相对集中性。农业生产方式方法的本身决定了农业风险的相对集中性。与工厂里的工人只负责莫一工种不同,大多数农民必须亲自参与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供销全过程,这一点在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下表现得更为明显。7、风险损失的相对严重性。一方面,农业风险的相对集中性很好地说明

10、了农业风险损失的相对严重性;另一方面,由于农业风险是人们从主观上对客观损失的一种度量,因此之故一种客观损失空间能形成多大的风险,要取决于承担者的承受能力。在我国,目前农业风险的承担者主要是个体农民、经济实力不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其他农业投资者,风险承担能力不强,所以我国农业风险具有相对严重的特点。三、农业自然灾害及我国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发生情况(一)农业自然灾害的概念按照产生的原因,灾害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人为灾害又可细分为社会灾害和经济灾害。按照破坏对象来划分,灾害可以分为工业灾害、农业灾害等。目前,对于农业定灾害的定义,学术界没有一致意见。下面是两种关于农业灾害

11、的定义:1、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灾害,是指对种植业、养殖业所利用的动植物有害的灾害事故,主要是指农业自然灾害。一般也称为狭义的农业灾害或农业自然灾害,是人们通常所使用的农业灾害的定义。2、扩展意义上的农业灾害,是指对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农业生产经营对象、劳动要素及劳动手段具有破坏或阻碍作用的灾害事故的集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农业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只是狭义的“种”与“养”;即使仅从种养意义上的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来看,农业生产过程不仅有生产对象,还有生产要素和劳动手段;农业的生产过程不单纯是自然的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农业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不可能独立

12、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外而单独存在,它要不断地同社会大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住处等方面的交流和联系,这样才能维持自身系统的正常运行。因而,除自然灾害外,农业还要受到社会灾害和经济灾害的影响。因此,扩展意义上的农业灾害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几乎包括了灾害的所有种类和全部内容,农业灾害可以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造成的,也可以自然与人为相结合的原因造成。(二)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农业自然灾害是自然条件异常变化对农业所造成的破坏。由于农业以动植物为基本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所以农业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农业灾害风险,是对农业生产效果和稳定性的最大威胁。农业自然灾害除了具有一般灾害所共

13、有的有害相对性、量的积累性与质量互变性、不可避免性、可防御性、局部性、间歇性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利害互变性。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会给农业造成一定损失,但有时灾害过后还会带来一些好的结果。比如洪水暴发会给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造成很大损失,但洪水后,土质却得到改良,变得肥沃。例如,长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却形成了下游肥沃的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2、局部损失和全局丰收的反差性。对于一般的财产来说,灾害发生必然会产生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财产损失后果,还会因此受益。例如,异常台风过后,停泊在港湾中的一些船舶可能被拦或被吹走,未发生损失的船舶不会因为台风的袭击而变得坚固。但大多

14、数农业自然灾害却是另一种情况。例如,台风可能会使台风中心地区的农作物受损,但随台风而来的雨水,却可能为附近地区的作物解除了旱情,创造了丰产的条件。因此,就可能由现作物生产期受灾而收获不受影响甚至是丰收,不可能由现当时一个地区受灾,而相邻地区却因此丰收的局面。3、损失的自愈性。由于农业自然灾害的破坏对象是有生命的、有生长机能的动植物,而动植物的机体和机能都有自我恢复再生产能力。因此灾害发生后,如果这些动植物体生活机能没有完全丧失,还能继续生长,而且它们在灾后遇到适宜的生长条件,得到及时的适当的维护和管理,动植物体就会发挥再生能力,使受到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和恢复。4、成

THE END
1.农业保险的特点农业保险的特点 重点提炼: 太平洋财产基本险 国内实力品牌 承保政策灵活 网点机构多 --:-- --:-- 农业保险是一种为农民提供保障的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点: 1. 风险分散:农业保险通过将农民的风险分散到整个保险机构的投保人群中,降低了个体农民面临的风险。https://m.xyz.cn/toptag/huaxiarenshoubaojianhui-145067.html
2.农业保险的特点有哪些?农业保险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第一,农业保险面广量大; 第二,农业风险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双重制约; 第三,风险结构具有特殊性; 第四,高风险与高赔付率并存; 第五,需要政府支持。 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https://m.ppkao.com/tiku/shiti/8706771.html
3.农业保险的特点包括2023年4月自考备考已经开始,自考历年试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试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自考365网给大家整理了2022年10月《保险学原理》自考试题,一起来试试吧! 扫码入群>>获取自考公共课试题及答案 农业保险的特点包括 A.地域差异大 ...http://m.zikao365.com/lnst/ho20221116170001.shtml
4.农业保险的特点是什么?农业保险的特点是什么?查看答案更多“农业保险的特点是什么?”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农业推广的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农业保险的享受标准和办理流程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农业保险的享受标准和...https://www.shangxueba.com/ask/33823607.html
5.下列选项中,关于农业保险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农业保险涉及的范围广 B.农业保险受多重风险制约 C.农业保险是一种私人物品 D.农业保险展业难度大 参考答案C 解析:农业保险的特点包括:①农业保险涉及的范围广;②农业保险受多重风险制约;③农业保险经营投入大、赔付率高;④农业保险展业难度大;⑤农业保险是一种准公共物品。 点击...https://m.kaobei173.com/tiku/shiti/6448644.html
6.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投保以自愿为主,因而投保率普遍较低。近年来,为了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充分利用w To框架下的“绿箱政策”,一些西欧国家也转而建立类似美国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 4.亚洲发展中国家政府选择性重点扶植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以亚洲部:9-发展中国家为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特点大致如下:一是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保险...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_293_201010/21yi833148822.shtml
7.农业保险特点和理赔细则.doc一旦发生保险范围内的损失,要把好理赔技术关,对于责任和损失难以确认的疑难案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或技术人员协助确定保险责任和损失数量,做到责任界定的准确,损失计算的合理,杜绝道德风险的发生。第二节 农业保险理赔环节的关键点鉴于农业保险的特点、风险特征以及赔案的特殊性,在农险赔案处理中要把握保险责任界定、现场...https://m.taodocs.com/p-517115494.html
8.河北省2019年农业保险发展报告河北省保险学会(二)2019 年河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险种结构 1. 种植险和养殖险保费收入结构 2019 年,河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 35.67 亿元。如图 2 所示,种植险保费收入为 20.21 亿元, 占比为 56.66%;养殖险保费收入 15.46 亿元,占比为 43.34%。 * 该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银保监会和河北省银保监局。 作者单位:冯文丽,河北...http://hebii.net/Xsyj_nr.asp?id=15342
1.什么是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的特点有哪些?农业保险是对种植业、养殖业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受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其特点主要有: 1、涉及范围广 2、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双重制约。 3、季节差异和地域差异大 4、农业保险投入大 5、农业保险需要政府的支持 ...https://www.shuashuati.com/ti/7d95a402d9cc473681a8e8a71ffd269f.html
2.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特点我国目前推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发动组织的,旨在保护和扶持我国农业的一个公益性保险产品 。它与商业性农业保险相比具有如下几点不同: 经营主体不同。政策性农业保险由政府直接组织并参与经营,或指派并扶持其他保险公司经营,不具有盈利性;而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经营范围只由商业性保险公司承担,是以盈利为目的。 https://www.xiuning.gov.cn/zwgk/public/6616508/10187100.html
3.农业保险调研报告范文(通用5篇)当前,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供给短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问题,保险经营和发展的两难困境。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特点和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为了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市场。 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要改变经营方式,转...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6200641.html
4.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分析下(精选6篇)做好农业保险尤其是农业保险,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难题,要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构建政产学研同盟,以使政府更加了解农业保险市场,有效发挥行政管理和监管职能。对于企业来说,能够为保险企业注入创新发展的活力,更好地为农业保险服务。学校和科研机构则可以由此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增加科研成果,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解决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khp6p03.html
5.农业保险的承保特点是什么?保险知识问答不同动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都是有差别的,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以农业保险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承保条件; 2、政策性。因为农业保险的风险较高,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部分国家都把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 3、季节性。动植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动植物确定保险的标准; 4、连续性。动...https://www.51credit.com/wenda/820828.html
6.农业调查报告4篇优秀范文当前,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供给短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问题,保险经营和发展的两难困境。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特点和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为了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市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要改变经营方式,转变经营作风...https://www.longcan-chem.com/fanwendaquan/diaochabaogao/34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