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业保险是农民收入的保障,也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2008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险体系,保障农业生产和发展。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也在增加,我国对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中部6省中,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均属长江流域,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区,河南省和山西省分别属于中原地区和黄土高原,属缺水地区,旱灾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受极端天气影响,2021年8月,河南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1366.43万人受灾,36.667万hm2农田被毁,大面积农田减产,当地农业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1.1变量选取

1.2模型设定

1.2.2中介效应模型。为了探究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该研究以人均涉农贷款为中介变量,采用分步法研究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中介效应。具体如下:lnndsit=α1xit+γcontrolit+e1(2)loanit=α2xit+γcontrolit+e2(3)lnndsit=β0loanit+α1xit+γcontrolit+e3(4)式中,lnndsit表示被解释变量;xit表示解释变量;loanit表示中介变量;α1和α2为解释变量系数;β0为中介变量系数。若α1、α2和β0均显著,则表示中介效应显著。其中,α1不显著说明有完全中介,α1显著说明有部分中介。

2实证结果分析

2.1基于系统GMM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2.2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中介效应分析

由表3可知,模型(2)中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的深度和密度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为正,且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的深度和密度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在模型(3)中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的深度和密度对人均涉农贷款的影响为正,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促进人均涉农贷款的发展。在模型(4)中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均为正,且均显著,说明人均涉农贷款对农村人均纯收入是部分中介,即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的深度和密度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部分通过中介变量人均涉农贷款实现的。当加入人均涉农贷款作为中介变量时,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的深度和密度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系数均有下降,说明人均涉农贷款在农业保险的增收效应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3研究结论和建议

3.1研究结论

根据中部6省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模型探究了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之后加入人均涉农贷款作为中介变量,分析人均涉农贷款在农业保险的增收效应中的中介效应。得出结论如下:(1)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深度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负向影响,保费收入密度有正向影响,赔付支出的深度和密度的影响均为正。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和财政支持度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影响系数为正,城镇化率和受灾率的影响系数为负。(2)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的深度和密度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为正,加入人均涉农贷款作为中介变量后,各项系数均有降低,说明人均涉农贷款具有部分中介效应。Sobel检验的P值为0.015,小于0.05,说明中介效应成立,中介效应占比为53.453%。

3.2政策建议

作者:徐菁单位: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篇2

一、引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各项灾害损失的有效机制,我国2013年出台《农业保险条例》,明确提出发展农业保险的目标:“切实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体现了农业保险的收益效果。提高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农险到底对农户的收益有什么作用?效果如何?这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保险是保证农业产量和农民增收的一项基本措施,可以在灾害发生后,以损失赔偿方式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保证农户的收益,并提高农户农业的再生产能力。因此,研究农业保险如何作用于农民收入,对清楚认知农业保险,为农业保险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农业收入的影响机制分析

1.农业保险发展对农民收入有显著促进作用

2.农业保险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四、变量选择和模型构建

1.变量选择

2.模型构建

六、实证检验结果

作者:张睿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篇3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农业保险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2019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2004—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提及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发展农业保险的举措,我国农业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近19.8%,为1.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4.7万亿元[1]。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强省,农村人口多,农民比例大。农民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产品生产收益。但是,受地理环境和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河南省农民收入极不稳定。同时,不完善的农业保障机制也使农户易遭遇极大困难和挑战。基于此,科学研究农业保险对农户增收的功效,有助于河南省农业发展,可促进河南省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有关农业保险与农民增收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国外方面,Xi等[2]以日本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农民灾害风险损失,可发挥调节作用;Ross等[3]研究发现,印度农村地区的农户参加暴雨保险后其人均收入显著提高;Sumani[4]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在提高当地农业产量的同时,可能会降低该地区农户的收入。国内方面,张晓东[5]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合理地为我国农民提供风险性保障和灾后重建赔偿保障,有益于农业健康发展;李静[6]以山东省为例,采用OLS回归分析得出,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有正面影响;聂荣、温虎、冯文丽等[7-9]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利于提高农户个体的农业产出水平,通过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是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综合分析上述有关农业保险与农民增收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并没有统一的观点认为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一定有显著性效应。随着农业保险在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逐渐起到重要作用,笔者以河南省为研究范围,探究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以助力乡村振兴。

2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及农民收入现状

2.1河南省农业生产现状

河南省农牧业资源比较丰富。近年来,河南省农业总产值整体呈平稳增长趋势(见图1)。

2.2河南省农民收入现状

3河南省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3.1变量选择及描述

3.1.1被解释变量。笔者重点研究农业保险对河南省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河南省农民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河南省农民收入这一被解释变量使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表示,即FI。3.1.2核心解释变量。笔者主要研究的是河南省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所以,在此实证分析中,该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为河南省农业保险。这一核心解释变量可以用河南省农业保险的保费金额(AI)来衡量。3.1.3控制变量。笔者还选定了一些很有可能会对河南省农民收入产生影响的自变量,即当地农产品价格指数(API)及当地农业劳动生产率(LP)。

3.3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计量经济分析过程中异方差的影响,将上述变量分别取对数,为lnFI、InAI、InAPI、InLP。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笔者选择使用计量软件经检验,各变量的ADF值不小于5%水平的临界值,因此,可得出原始假设没有被拒绝的结论。单位根检验是在不稳定序列的一阶差之后进行的,一阶差后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lnAI和lnAPI的ADF值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序列平稳;lnLP和lnFI的ADF值都没有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二阶差分后,各变量二阶差分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lnLP序列和lnFI序列的二阶差小于5%,可以拒绝原始假设。这表明河南省农民收入与当地农业劳动生产率变量是二阶稳定的。笔者可以运用协整检验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

3.4协整检验

对上述4个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由表5和表6可知,Johansen协整的两个子检验否定了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始假设,所以可以说这4个变量至少具有两个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

3.5误差修正模型

由上述协整检验可知,lnFI、InAI、InAPI、InLP这4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为了进一步衡量这4个变量之间的短期均衡关系调整到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的速度,选择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得出误差修正模型为lnFI=406.321600+0.038071lnAI+0.033619lnAPI+0.924733lnLP-0.385434ECM(-1)。其中,R2=0.496825,F=3.629296,DW=2.673924。根据上述的误差修正模型不难发现,lnAI、lnAPI、lnLP都对lnFI的短期变化有着积极作用;lnAI、lnAPI、lnLP的前系数都为正,所以可以得到农业保险、当地农产品价格指数及当地劳动生产率都对河南省农村地区的农民收入有着正向影响。然而,误差修正项ECM(-1)之前的系数为负值,这同样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也就是说,当河南省农民收入的短期变化离开长期变化轨道时,误差修正期将以0.038071的力反向调整河南省农民收入的短期变化,直至其恢复到平衡状态。

3.6实证研究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和劳动生产率对农民收入有正向影响,农业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保险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促进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4.1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提高保险保障水平

虽然河南省政府一直都在加大对当地农业保险的补贴扶持力度,但是当地的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依旧较低。对此,当地政府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因时制宜扩大享受补贴政策的农作物种类;另一方面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各地区(贫苦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密集区和稀疏地区、高风险地区等)的实际情况来执行财政补贴,确保不落一地、不落一户。

4.2完善农业再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政府亟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再保险制度来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再保险公司,同时激励保险公司进行再保险营销;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引导建立风险性股票基金,当有危机出现时,可以为农户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4.3增强农户保险意识,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

4.4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水平

对于农业保险公司来说,要加强农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更新调查和定损的方法,提高农业保险的科技服务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和GPS定位仪等高新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建设多元化信息传输渠道,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农业保险线上收费、线上补偿等服务,简化承保和理赔流程,从技术上规避违法违规行为,使操作更加规范、严谨,从而有效促进河南省农业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

THE END
1....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赔付支出农业保险等2017中国保险年鉴数据分享,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赔付支出、农业保险等本人因毕业论文需要已购2017保险年鉴,需要的小伙伴可联系我,因当时也是有偿购买的,所以...大家懂的...真心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可留言给我,每日回复https://bbs.pinggu.org/jg/huiji_huijiku_6335672_1.html
2.河北省2019年农业保险发展报告河北省保险学会(二)2019 年河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险种结构 1. 种植险和养殖险保费收入结构 2019 年,河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 35.67 亿元。如图 2 所示,种植险保费收入为 20.21 亿元, 占比为 56.66%;养殖险保费收入 15.46 亿元,占比为 43.34%。 * 该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银保监会和河北省银保监局。 作者单位:冯文丽,河北...http://hebii.net/Xsyj_nr.asp?id=15342
1.保险业在农业领域投入防灾减损资金超14亿元2023年保险业在农业领域投入防灾减损资金14.8亿元,比2022年增加122.48%,持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https://www.farmer.com.cn/2024/11/20/99970229.html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23年保险业在农业领域不断扩展风险减量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在农业领域共投入防灾减损资金14.8亿元,相较2022年增加122.48%。《蓝皮书》从保险服务能力、保险产品供给、保险服务模式等角度,全面梳理总结2023年保险业...https://www.agri.cn/zx/nyyw/202411/t20241121_8691090.htm
3.农业保险收入与支出数据20082019分省(绿色保险)资源中国农业保险收入与支出数据,分省数据(共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已整理好直接可使用。数据包括2008-2019年30省农业保险赔付支出以及2008-2 019年30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年份:2008-2019 地区: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内容:农业保险赔付支出、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数据来源:wind +保险年鉴中提取整理 展开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5892228/89125626
4.全国各省地级市县农业保险绿色保险收入支出赔付率统计数据...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疾病、等保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赔偿保险。 数据统计全国31省地区数据08-20年农业保险收入、农业保险支出、保险总支出、农业保险规模占比、农业保险赔付率五大类。以及整理341个地级市农业保险收入、支出02-20年年度数据。 https://zldatas.com/2513.html
5.四川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频繁的自然灾害给广大农户带来较大的影响。目前,四川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取得较大的成效,2015 年四川省农业保险整体规模已居全国前列,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总额已达 29.48 亿元,保险服务基本覆盖所有乡镇,支付赔款 16.9 亿元,受益农户近 285 万户人次...http://sass.cn/109005/51228.aspx
6.农业保险发展分析12篇(全文)摘要: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一项积极手段, 自然灾害频发, 国家社会的推动, 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显著。湖北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 1983年试办以来, 由于保险规模与发展需要, 外部性与财政支持乏力, 法律缺失与规范发展, 技术水平与现实需要的矛盾等, 结合美国农业保险经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q9g834js.html
7.2022年农作受灾面积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及赔付率分析[图]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支出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202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31元,同比增长10.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916元,同比增长16.1%。 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2202/995007.html
8.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最优模式探析——基于“千村调查”的研究摘要: 保费补贴政策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不合理的补贴制度无法真正实现"低保费、广覆盖,低保障、保成本"的普惠目标。文章构建了农业保险收入消费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带门槛的固定补贴费率模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支出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当商业保险的实际费率水平低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时,政策性农业...https://qks.sufe.edu.cn/mv_html/j00001/201711/699b9485-1b60-422e-97ca-c2a3d139c7a0_WEB.htm
9.中保协发布报告:2021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76亿元居全球第一...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正式发布《2021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保险业协会第3年组织编写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围绕保险业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行业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展现2021年保险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成果。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11172563971715.html
1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资讯中国农业补贴的经济分析这种政策导致的市场分割造成了实事上的大宗农产品区域价格双轨制。未来,作为农业保险收入补贴的二线托底政策,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将不再以巨额财政支出为代价,承担价格支撑作用,其职能转变为稳定农户心理收入预期,平抑大宗农产品价格短期内的剧烈波动。因此,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应该与农业保险同步做到覆盖全国,一视同仁。https://www.catas.cn/contents/17/21053.html
11.以下农业保险理赔,能计入生产经营性收入的是?()A.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赔偿B.生猪养殖保险等农业保险赔偿C.受目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等影响导致收入损失保险理赔D.一次性财产保险理赔https://www.educity.cn/souti/hf55xl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