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金融诈骗的案子屡屡发生、而且手法愈发高明,受骗居多的是家里的老人。骗子利用老人获取新信息慢、贪小便宜的弱点,屡试不爽。诸多老人一辈子的积蓄,都因为了买了一个理财产品而扫荡一空。这不仅造成了财产的损失,还有可能使得家庭破裂。
“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如果知晓了“敌人”的布阵,那我们就能轻而易举的破解敌人的骗局,防止自己和家人被骗。
01
P2P跑路
案例:e租宝非法集资,导致90万名投资者本金不保
e租宝事件大家耳熟能详。2015年12月警方开始调查e租宝的资金去向,发现这个公司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公司。结果,90万名投资者的500多亿元资金很有可能要面临巨大的亏损。
行骗手段
此类理财平台会以高额收益打动投资者。当年还有一个跑路的P2P平台天力贷,就是以22%的收益来吸引投资者的。
如何应对
1.查看网站标的收益率,平台项目收益率超过20%不建议购买。
2.注意查看平台的网址:
2)看有没有norton等安全认证;
3.绑定银行卡之前,可以随意编造身份证来验证,如果能够通过就是骗人的平台。很多骗子平台都不会用真正的身份证识别系统;
02
委托炒股骗局
案例:“专家”炒股被骗21万
几天观察下来,杨阿姨发现对方推荐的几只股票都在猛涨。于是,她的疑虑消除了,通过ATM机,给对方账户打了21万元。这钱一到手,所谓的“专家”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1.骗子使用虚假身份仿冒国内知名证券公司开设钓鱼网站。
2.先兑现小额利润来骗取信任,再诱骗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
1.股票开户要到正规券商机构营业厅或官网进行操作;
2.不要轻信带有“内幕消息”、“代理炒股”、“包赚不赔”等特征的炒股信息。
03
养老保险代办被骗
案例:找“关系”代办保险反而被骗走5万
74岁的王大爷没办养老保险。经多方打听,听说像他这样原来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人,要一次性补清15年的缴费金额。后来王大爷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谎称自己跟社保局的人很熟的陈先生,只要交材料,一个星期就能下来,还免滞纳金。他先后以手续费、养老保险本金、好处费为由,分三次从王大爷手里拿走5.3万元,然后一直拖着王大爷,后来再也找不到人。
1.不法分子以能为不符合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条件的人办理保险为名进行诈骗。
2.在骗取赃款后,用一部分返还给被害人博取信任,以骗取更多的人。
1.下岗职工和无业人员允许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申请参保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要缴费至法定退休年龄(女55周岁、男60周岁),且缴费达到十五年以上,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
2.办理养老保险,应亲自去户口所在地社保中心营业窗口办理。
04
银行职员推销假理财产品
案例:用3000万买来的教训
后光大银行不承认“中汇盈信九号”是通过银行卖给客户的。据警方调查,“中汇盈信九号”涉事金额达7亿多元,200多人血本无归。
1.银行员工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
2.设计高收益欺骗客户购买。
1.需要确认是不是银行自发的产品,自发产品均可在官方网站查到。
2.杜绝将资金汇入第三方账户。银行正规的理财产品是绝对不可能用个人账户来开户的,资金只能汇到机构账户里。
3.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名称中都有发行银行的名字。如“中信理财之乐赢稳健17094期(新客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编码为B170A0110”。所以案例中的理财产品“中汇盈信九号”明显是虚假产品。
05
买贵金属纪念币被骗
案例:花2万元,我可能买了一套假币
某些公司偷换“纪念章”的概念,将其称为纪念币。实际上纪念章没有保值增值的功能。
纪念币与纪念章最大的区别是:金银纪念币上必须铸有面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和年号,而纪念章没有面额,且有的标有年号,有的没有,随意性较大。
应对之道】
06
小结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常见的诈骗手段。
1、收益率过高,超出合理范围,诱惑投资者购买。
如今市面上任何超过8%收益率的理财产品都需要留心。
2、提前收取各种费用或缴纳会费。
如果遇到预先支付费用的情况,一定要小心谨慎。
3、前期定期返利,降低投资者的心理防线。
返利只是为了套住你,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而酿成大错。
4、要求将款项汇入个人账户。
任何要求你将钱款转入个人账户、第三方账户的机构,都有诈骗的嫌疑,因此需要提高警惕。
最后附上金融诈骗名单,让身边亲友也能远离这些平台,守住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