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商务不断发展,互联网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方式。移动互联网企业首先要面临的是消费者的接受度的问题,即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感知要素。企业产品的互联网销售,必须首先考虑到消费者的接受度和喜爱程度。
首先分析归纳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各种因素理论,探索移动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手段对消费者的影响,从而分析制约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并且结合目前的消费者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如何转变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方式,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一、消费者感知要素的理论研究
(一)扩散性的消费创新理论
美国教授罗杰斯早在1995年便提出这种理论,该理论在评价各种媒体工具影响个人以及人际活动的信息中具有很关键的作用,特别能够用来针对用户是否
第一作者简介:刘志(1981-),男,硕士,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接受新媒体的影响。这一理论主要在以下个方面发挥作用:(1)创新性;(2)决策性;(3)个性化;(4)创新接受度;(5)可沟通性。罗杰斯认为要通过五个阶段来解释消费者在媒体接触中产生的影响:依次按照认知、发生兴趣、进行评判、接受度以及决策购买来实现。
(二)合理化行为选择理论
费什本和艾杰教授在1975年提出了合理化行为选择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评判人的行为需要首先以人的主观意图为基础,同时以行为态度和主管规范作为修正标准,最后形成一个评判的行为函数公式。但是这一理性行为判定标准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消费者心理学的指导基础,娱乐、价格、信任、用途——这几个要素是消费者合理化行为评判的标准。
(三)经过计划的行为理论
艾杰教授的该理论,包含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性、态度准则、行为控制等几项因素,通过对合理化行为选择理论的补充,来对实际的行为选择和控制建立变量,这个理论结合了外部环境对消费者行为选择的影响。
(四)可接受的科技理论模型
美国的大卫教授提出了该理论,通过科技理论和社会心理学上行为选择理论的结合建立了新的模型。该模型包括感知有用性以及感知易用性2个重要因素,这2个因素不只是决定了使用这个信息系统的人的意图选择,还包括了他对整个系统的感知和影响。
(五)电子商务移动领域的消费者感知模型
二、消费者感知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结合多个研究学者的消费者研究模型,有助于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如何对电子商务企业造成影响。感知有用性可以从企业的商业模式、产品创新性获得,而感知易用性从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用户界面设计、互动服务支持获得,感知信任性从对企业的信任度获得,感知娱乐性从休闲娱乐支持性获得,感知价格水平则主要体现在移动商家的价格策略。下面对各个因素所影响的企业运营策略选择以及其操作层面的内容进行分析。
(1)感知有用性
(2)感知易用性
(3)感知信任性
国内移动商务领域还处在重重监管的情形下,网络信任问题一直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问题,快捷支付服务仍在推广上受到重重阻碍,消费者在信任和安全感方面的缺失也是这一服务需要急需加强的部分,并且在实际的运营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1、引进监督机制和第三方认证。在移动互联网运营中,特别是涉及到消费的环节,需要引进第三方认证才有利于消费者增加感知信任度,特别是对在线交易、快捷支付以及隐私保护等内容的监督。
2、产品需要首先告知消费者并做出有公信力的商家承诺,现在大多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都会探查用户的LBS信息(移动地理位置),但随着服务的不断拓展,用户可能产生的厌烦情绪可能影响产品的推广,但优先告知可以对其消解。
3、产品需要建立一定的行业规范,这也是很多移动互联网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消费者是根据这个行业的总体标准在判定产品的可信度,如果企业能够建立统一的标准,对其的感知信任度会有很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