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红菱的人和事——讲述自己身边故事”。
三、演讲地点:机关五楼会议室
四、评分标准(满分10分)
1、主题鲜明(2分):演讲稿思想性强,格调积极向上,内容能结合演讲主题,富有真情实感和文彩。内容与主题不符者扣2分。
2、演讲技巧(6分):语言标准,口齿清晰,感情丰富,抑扬顿挫,姿态变化,停顿恰当,有鼓动和感召力。其中,如有一项不达标扣1分。
3、风度、仪表及其他(2分):选手服装得体,仪表大方。表情自然,举止得体,肢体语言使用恰当,感染力强,上下场致意答谢。“其他”是指是否超时、卡壳等。如有一项不达标扣0.5分。
注:详细评分标准以比赛现场公布的为准。
五、评分办法
评委当场打分,扣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得出选手的最后得分。
六、奖项设置
根据选手得分由高分至低分依次取名次,设立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优秀奖若干名。
七、注意事项
1、每个选手演讲不得低于5分钟,不得超过8分钟,一律脱稿。
2、通过选拔赛选出1—3名选手推荐参加集团公司比赛。
一、选用特殊的背景要素
三、选用特殊的地点要素
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的地点,所表达的意义也会不同。如在作文中选用银行办电脑培训班这一素材,就显得过于平常,缺乏新意。但如果选用特殊的地点要素,写农村办起了电脑培训班,意义就非同寻常了,可以有力地突出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紧跟时代节拍、与时俱进的气象,让人耳目一新。如优秀作文《我的伙伴》中的片段:
影片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下了大量感人的故事,记录了九年〈3〉班的感人故事。当灾难降临时,一些未能逃出去的学生与老师娥曼又返回教室,躲在桌子下。突然,只听轰隆隆的一声,整个学校倒塌了,他们被埋在了废墟地下。在等待救援的几天里,老师每天都点名,带领大家唱歌。但难忍的饥渴总无法抗拒,每次点名,总会有同学上天堂了。碰巧,一个同学摸到了一个名叫小雅的同学的水瓶,并把水瓶弄倒,把布撕成一块块沾在水里,分给同学。终于,上天被他们感动了,让他们活着出来了!
其中有一句话最让我感触:“我本以为死亡对我来说是七、八十岁的事,可我现在才十五岁啊!”是啊,无情的灾难总是带走许多无辜的生灵,是多么的残酷啊!
谁也不能掩盖住九〈三〉班身上发出的光芒。虽然有同学已经到了极乐世界,但心是连在一起的。
也许埃蒙斯注定是一个悲情英雄。四年前的雅典,他将最后一枪射在了别人靶位上,痛失已经到手的金牌;四年后的北京,他又是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打出了惊人的4.4环!金牌再一次旁落。在埃蒙斯诡异的打出最后一枪之后,转播席上担任嘉宾的妻子--卡特琳娜-埃蒙斯惊呆了,她最了解自己的丈夫,她想象不到为什么他会在此刻打出这样的一枪。
接下来这个故事的主角还是一位德国选手。8月19日晚上,北京奥运会最后一枚举重金牌产生,德国大力士施泰纳在男子105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力挫群雄摘得金牌,成为了奥运会大力士比赛的王中王。感人的一刻发生在赛后的颁奖仪式上,施泰纳在登上最高领奖台的一刻再也无法控制的自己,这位力大无比的男子汉不停的擦拭着脸上的泪水。
原来施泰纳背后隐藏着一个几乎不为人知的故事,就在去年,施泰纳的妻子苏珊在一场车祸中不幸遇难。施泰纳的妻子生前一直支持丈夫的训练,并鼓励已经萌生退意的施泰纳继续坚持下去,然而不幸却降临在这个幸福的家庭中,妻子的去世一度让施泰纳万念俱灰。但是,想起妻子生前对自己的鼓励,施泰纳决定坚持下去,为自己的事业,也为了自己的亡妻。
这本书是教育人们怎样做人的好书,内容是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里面有许多小伙伴,虽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残疾,有的学习落后,但安利柯从不计较,与他们玩得很开心,并从快乐中得到了教育。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爱的教育读后感,请您阅读。
爱的教育读后感1书是我们人类永远的朋友。我爱读书,因为从书中我可以得到很多快乐、很多知识。
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大家看!就是我手中拿的这本《爱的教育》,它是一本流传世界各国的儿童名著,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才完成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
爱贯穿了整篇小说,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而且整部小说都是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来写的,相信同学们都能读懂,因为整本书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100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有《扫烟窗的孩子》、《班长》、《感恩》等等,有安利柯的好朋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
小安利柯和他周围的人们追求的是一个至善至美至爱的世界,难怪夏丏尊先生一边流泪一边翻译这本书。他当时就许下心愿,一定要把这部小说译出来,“不光是给孩子们读,还要介绍给父母们和老师们读,让大人们都跟他一样,流一些感动的眼泪”。
刚刚升入三年级,老师就向我推荐了这本书。当我捧起这本书时,我立即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那一个个爱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它使我懂得了怎样去爱伙伴、爱老师、爱父母,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总之,是《爱的教育》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也来读读这本书吧,相信你们也一定会爱上它!
爱的教育读后感2我爱读书,书香陪伴着我,曾今读过许多好书,其中一本让我记忆犹新——《爱的教育》。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有两篇小故事值得我们学习。这两篇故分别讲得是两个不同的人,但他们有着相同的勤奋,相同的努力获得了相同的奖项。
一位是父亲说他是都不懂的学生——科达尔迪。科达尔迪坚韧心,说着“死而后已”的话,他不管身处何处都在学习,无论是打扰他学习,科达尔迪都会毫不留情地推开对方。经过他的刻苦学习,科达尔迪终于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获得了二等奖的奖项,真令人难以置信啊!
还有一位跟科达尔迪十分相似的学生,他是波列科西。他努力和他善良的品质也获得了二等奖。
他们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也不少见,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上都会有。
我们班还有一位名为詹杰的同学,他在古诗文比赛前一首诗也不会背,老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他靠着努力地死记硬背,最后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呢!
《爱的教育》中讲得这两个故事虽然小,但都包含着一个大道理——凡事只要尽了最大的可能,付出最大的努力就能有所成功,有所收获。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可贵精神!好书伴我成长,书香随风飘荡。让我们读起书来,读起好书来!
爱的教育读后感3爱,无处不在。我曾经看过一本名著——《爱的教育》,它是一本以爱为主旨的小说。
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是感人肺腑的。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是不平凡的人的形象,在我的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波澜,让爱的美德永驻我的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我们生活中,这些爱都是存在的,它需要我们去用心发现、去寻找,同时,也需要我们去创造。《爱的教育》这本书就是为了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爱,无处不在。读完着本书后,我曾想过:我,是否也得到过别人的爱,而我,也是否去爱过别人呢现在,我终于明白:爱,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关心同学是一种爱,帮助有困难的人也是一种爱。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去“爱”别人,只有这样,世界才会更加光明,更加美好。
爱,无处不在。《爱的教育》一书,让我学会了去爱别人,也明白了每个人都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4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我觉得最有意义的就是《爱的教育》了。它讲的是:有一个小男孩,他叫安利柯,在他的身边发生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他把它们都用日记记录了下来。
第二天,爸爸表扬了我,因为纸条上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它代表了我对爸爸的心意,我高兴极了!
爱的教育读后感5爱的教育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爱的教育读后感6《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节写的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的老师,最后卡隆要帮他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他,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给他处罚,听他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老师就不处罚他们了。这里就表现了卡隆他关心他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的一种为人处事。
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已经渐渐淡漠,在社会加强精神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校家庭上学习这关爱他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爱的教育读后感7《爱的教育》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写作方法,讲述了一个叫恩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我最喜欢的是每月故事——撒丁岛的鼓手。
它讲的是意大利1848年7月24日古斯托战役的第一天,一个步兵兵团的团长被派到一个高地去占领一个小房子,可是,他们遭到了敌人的猛烈攻击,于是,他们派一个14岁的小鼓手去送请援兵的纸条,小鼓手下到房子底下,去请援兵,可是敌人发现他了,他的腿中弹了,但他还是把纸条送到了。援军把敌人打败了,让他去送纸条的上尉也负伤了,他俩在军医处相遇了,令上尉惊讶的是,小鼓手的一条腿没了,上尉说:“我只是个上尉,而你是个英雄!”